小孩死亡,
小孩造成他人死亡,
哪一個更讓人心碎?
這當然不是數學題,比不出來。
但是,如果小孩是兇手,又自殺,
媽媽的心,不可能還能正常跳動。
這本書作者是一位母親。
他的小孩和一位朋友,
在1999年4月,
在科倫拜高中持槍射殺,
導致12位學生及1位老師身亡,
兩人隨後自殺身亡。
這場悲劇發生後,
作者為了瞭解
兒子、憂鬱症、精神疾病及暴力等議題,
爬資料、問專家、參與預防自殺活動,
最後出版這本書、分享故事。
作者說:
「真希望我能早知道這些事,
好在兒子需要我時,
能更知道要如何伸出援手。」
作者一直有寫日記的習慣,
也因為這樣,
讓事件發生後,
有管道抒發心情和沉澱自己。
書寫是個恢復過程,
我們可以將心情化為文字,
日記本是你最沉穩的聽眾,
也是最優質的同理者。
作者回顧以前筆下的兒子,
回憶以前種種的家庭生活,
知道自己並沒有忽略自己兒子。
卻也發現,
其實在兒子犯案前一段時間,
還是有徵兆的。
容易生氣、較不耐煩、大大小小的闖禍。
也從日記中發現,
兒子的完美主義、無法面對羞愧感,
似乎從小就展現出來。
輸不起、什麼都要自己來、有點像怪咖。
這是很殘酷的事實,
就算家庭給最多的愛,
小孩,尤其青少時期,
終究需要同儕的認同。
父母、家人的愛,
不等於同儕的愛。
書中有一段,
作者過世的小孩-狄倫,
有一個要好的朋友,
朋友交了女朋友後,
狄倫開始覺得自己孤單,
似乎覺得朋友背叛了自己。
這種感受,
除非小孩願意說,
否則父母根本無從發現。
狄倫在學校也曾遭欺負,
但是面對父母時總是輕描淡寫,
狄倫盡力讓父母覺得:
他有能力處理事情,他是個乖孩子。
兒子花了很多時間隱藏真正的感覺,
讓父母心痛不已。
真的不是父母失職沒有發現這一切,
而是狄倫真的隱藏得太好,
沒有人有辦法發現。
書中的狄倫看起來似乎有完美主義,
事事都要求要在自己的掌控中,
不准自己在眾人前面出糗。
他沒有排解這種感受的能力。
當他的自卑感襲來,
就會變成攻擊自己的最佳武器。
自卑感最愛對我們說:
我們很爛。
這世界不需要我們。
恰恰符合有自殺念頭的人們。
排解自卑感的方法之一就是:
談論它們!
說出自卑的事件和感受,
會讓自卑感見光死。
但狄倫沒有這麼做。
狄倫的憂鬱,
也成為另一位行為暴力朋友的誘餌。
狄倫一心想自殺了結自己,
另一位朋友則一心想殺人。
兩人互相緊拉對方特質,
一起策畫了這場校園屠殺。
我們當然知道,
小孩有狀況時,
我們一定要挺身幫忙。
當真相是,
我們是會選人幫的。
當需要被幫忙的小孩
顯得溫和、願意聽意見、好相處,
大家自然願意伸出援手。
但,
粗魯,討人厭、愛抱怨的小孩,
往往更需要我們的靠近。
書中提到了一些憂鬱症前兆,
當小孩突然出現這些狀況,
或者性格出現轉變,
都是需要注意的徵兆。
當你接到小孩在學校闖禍,
或是小孩在家推託家事,
不要急著問:
「你到底在幹嘛?」
可以這麼問:
「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
如果還有機會再跟狄倫說話,
作者說她會這麼說:
「請你原諒我,原諒我這個當母親的,
居然不知道你內心有多痛苦,
原諒我沒有幫上你的忙,
原諒我讓你覺得不能向我傾訴。」
光靠父母的愛不夠,
但也不是所有小孩的犯罪,
都是父母的過錯。
除了家庭,
還有許多因素會造成小孩憂鬱,
但家庭可以更積極地發現小孩狀況,
更直接地幫助小孩解決問題。
許多小孩在學校被欺負,
不敢告訴父母的原因,
竟是認為爸媽會覺得是自己做錯事。
我們應該要讓小孩知道,
爸媽永遠是最願意聽你說煩惱的人。
作者在書中提到,
她和先生對於兩個兒子的教養親力親為,
家事、禮貌、規矩、待人處事,
任何細節都盡力教導。
但是,
作者卻說:
與其花很多時間教這些,
她很希望當初可以多和兒子坐下來聊天,
不急著教兒子,
而是聽他說話。
說些什麼都好。
最近看了〈星願〉這部電影,
每個願望都珍貴,
都有實現的價值。
即使小孩的願望微不足道,
引人發笑,
但這願望仍是小孩真切的心意。
看重每位小孩的心聲,
建造出和善的每一個角落,
是我們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