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68):仁與恕,一以貫之—一個是核心概念,一個是認知方法

2024/02/0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裡仁第四)。

raw-image


一次給學生講學,孔子直呼曾參說,『曾參呀!我的學問一以貫之!』孔子這話既像打算傳授曾子自己的為學精要,等著曾子發問是什麼『一以貫之』?又像是向曾子求證,自己的學問是否是一以貫之?

 

曾子回答說,『在下明白!』不僅肯定老師的學問是一以貫之,而且知曉孔子的學問以什麼『一以貫之』。所以,不再多問。孔子也就沒有必要再多言。兩人似乎心有靈犀,心領神會。

 

但其餘學生不明白,又不好意思當面問孔子,可能怕丟醜。這種情況很常見,學習差的學生寧願向學霸請教,也不願向老師請教,怕被老師認為不聰明或不認真聽課,甚至挨老師的訓斥。孔子下課出門後,其它同學就圍過來問曾子,老師剛才講的是什麼意思呀?曾子就解釋道,『老師的學問,歸根結底,一以貫之就是忠恕而已!』。

 

這是孔子對自己的學說非常重要的一個闡述。

 

首先,孔子自認為自己的學說有一個『一以貫之』的東西。除這句話外,孔子還說過類似的話。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衛靈公第十五)。孔子告訴子貢,不要以為他的知識通過多學而得來的,不是這樣,而是有個東西貫穿起來的。言下之意,有些知識不是通過向他人學習,而是按照一個原理或方法通過思考體悟出來的。

 

其次,這個『一以貫之』的東西,曾子體會是『忠』和『恕』。那孔子自己是不是這樣認為的呢?可以說,曾子的認識差不離。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衛靈公第十五)。

 

子貢向孔子請教,是否有一個字可以終身踐行的呢?孔子回答道,『那就是恕吧!自己不願意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

 

子貢這個問題等於問孔子,是否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你的學問,孔子自認為是恕,恕就是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見,曾子理解『恕』是孔子的『一以貫之』沒錯。『恕』就是用自己的心推想別人的心。

 

冉雍也曾向孔子請教仁,孔子對他的回答中也包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顏淵第十二)。

 

眾所公認,『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概念,『裡仁為美』(裡仁第四)。『仁』是內在的,『仁』的內涵是『愛人』(顏淵第十二),而『忠孝悌』是『仁』的外顯,是對『仁』施行,但分個輕重。曾子理解『忠』是孔子的『一以貫之』,雖然有些表面,也不全面,但也差不離。可能曾子更重視或強調『忠』。

 

這裡有個問題,『忠恕』或『仁恕』是兩個概念,應當是『二以貫之』,不應當是『一以貫之』。古人對此也很疑惑,眾說紛紜,但都不能自圓其說。

 

『仁』和『恕』分別是兩個範疇的東西。任何一個學說或體系的建立都需要有基本概念或核心的概念和認知方法。『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概念,其它的概念都可以通過『仁』推演而來;而『恕』則是孔子構建其學說的認知方法。即通過『恕』這種體悟的方式來推演擴展其理論體系。如孔子自言,他的認識並不都是通過學習而得到的,而是通過『恕』這種方法體悟到的。我不想這樣,他人也一定不會想這樣;我想這樣,他人也一定想這樣。這樣,個人的體悟就具有了普遍性。孔子就是這樣通過獲取一些前人的知識再加上自己的體悟建立自己的學說的。孔子所謂『仁恕』,一個是核心概念,一個是方法,都是『一以貫之』。

 

這就與發源於西方的科學體系不同,科學體系的建立是通過歸納或邏輯推理而擴展的。通過觀察大量的經驗而歸納總結出規律,或者通過基本的概念,前提條件或假設以形式邏輯來推理。

 

顯然,科學理論和體系更可靠,更能經得住實踐的考驗並不斷得到發展。而通過個人的體悟而推演出來的,就不那麼可靠。

 

另外,從子貢所問:『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可以看出『恕』不僅是孔子的認知方法,也是孔子的實踐方法。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現在被認為是一條道德上的金科玉律,現代仍然適用;甚至被上升到蘊含『人人平等』的概念。其實不然,關鍵在於『己所不欲』的是什麼?按照這個公式,如果自己不願意得到自由,不願意被他人平等對待,那也不願意讓他人得到自由,讓他人受到平等對待,也是成立的。事實上,孔子並不想被他人平等對待,不想學生或下屬對自己不忠不順服,想讓學生放棄自我,依附自己;自己也願意在君主面前放棄自我,並沒有萌發出權利平等的思想。所以,這個公式並非絕對正確和普適,關鍵還是在於『己所不欲』和『己所欲』是什麼?

 

2020年2月24日

81會員
280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