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一枝筆加上一個人的約會,你終將找回遺失許久的創意,我讀《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
付費限定

一枝筆加上一個人的約會,你終將找回遺失許久的創意,我讀《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2022年秋,帶著社大夥伴們共讀了自己很久以前就買來,卻一直遲遲沒能按週次好好完成的暢銷書--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

打開google搜尋這本書,就可以看見很多關於它的介紹,不過,我一直覺得關於這本書,困難的不是把書讀完,而是一邊讀,還要一邊按著書中的建議完成每週作業,同時也進行每日的「晨間書寫」和每週的藝術「藝術之約」。

社大課堂每週一回,真的很合適用來操作,加上書名雖然提的是『創作』,但在創作背後,其實是每個人心之所嚮的探尋。因此,與其把書當成是一本談「創作」或「藝術」的書,不如擴大定義,生命本之就是一場藝術、一次又一次偉大的創作。

書籍總共分成12章節(12週次),從一開始準備上路時會需要面對的自我懷疑或批判開始,作者告訴我們要信任自己、相信宇宙,還要我們懂得寵愛內在小小藝術家(內在小孩)、拒絕完美主義,不心急,按部就班慢慢來,同時也善待可能的困境,當然,無論如何,都要去相信內在的指引,抱著這樣的信心和行動,渴望的夢想會達成,但是,更重要的是過程中,我們是否純然地享受其中。

以下是12週的安排(摘自網路):

第一週:先接受做差勁的自己
第二週:信任自己
第三週:控制負面能量
第四週:重拾真誠感
第五週:宇宙能量就是你的靠山
第六週:創意與奢侈
第七週:拒絕完美主義
第八週:按部就班慢慢來
第九週:善待自己的困境
第十週:競爭.名氣.工作狂
第十一週:創意自主權
第十二週:信任自己的內在指引


一本書,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收穫。還記得課堂上,當我們共同回顧這12個篇章時,有人說,第六週談的金錢瘋,對於他個人印象深刻,也有提到創意自主權那一章讓他受用,還有的人發現原來自己有完美主義⋯⋯,當然,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自己負責準備的章節,往往是印象最深、收穫最多的。

金錢觀提問,建議書寫後再看自己的答案,會發現對金錢充滿矛盾的觀念

金錢觀提問,建議書寫後再看自己的答案,會發現對金錢充滿矛盾的觀念

我也想說說我的收穫。(如果想看更多關於書的介紹,歡迎轉往google搜尋)


按部就班,跨出一小部就好

做出生命的重大決定時,不會有敲䥯打鼓。
命運是在沉默中透露。 --德米爾

書中提到按部就班即是做目前能做的事,而不是抱怨做不到的事。按部就班,是每天做一個小動作,不要沉溺大大問題裡。一旦讓自己沉溺在大問題裡,就會找不到小答案。⋯⋯先尊重目前所在的位置和想去的地方,因為我們不是要大刀闊斧的改變(雖然會有那麼一天),而是要配合現況(這份工作、這幢房子、這段感情⋯⋯),以創意採取行動。此外,也去留意,自己都用什麼方法來打消或拖延了自己的下一個創意行動。

改變,更多時候是悄悄地進行的,微小的行動造成巨大的差異,滴水總會穿石。

我不懂這個道理嗎?我懂。可是更多時候,在生活的過程中,我卻發現,哦~原來我更常讓自己陷在問題或難關裡,把能量耗費在那些所謂"雞毛蒜皮、狗屁倒灶"的事情中,以致於忘記了其中一定還有我目前能做的事。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21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想要和你談心說愛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思嘉的書寫與藝術陪伴
106會員
143內容數
沙龍分二部分,一個專以「心理」、「陪伴」、「藝術」、「生命故事」等為主軸的專題,另一部分則在上述專題以外的書籍或日常分享。期待透過這些用心書寫的文句,與不同時空的 你/妳 相遇,也因為書寫,帶來連結、感動或對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如果您要理解自己的人生是怎麼過的,就必須放慢速度,好好利用時間。 透過「子彈思考整理術」一書,提醒了我二件事:其一,透過書寫放慢速度,讓自己能專注到目標上;其二,將大目標切割可行動的小任務,聚焦在小事,才能讓自己一天比一天更進步。
還記得曾經紅極一時的「秘密」嗎?記得當年紅到在公司開會議時,公司還讓全體人員一起看那部影片,記憶中,那時自己的主管曾提問類似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明明想著『不要出車禍』結果還是出車禍了?」,那段問答後來怎麼樣,我老早忘了,但,時隔很多很多很多年後再回頭看,當年不明白的,現在都變得清晰,若是從本書的角度
不知你是否想過「死亡」這件事,又如何看待「死亡」呢? 在亞隆與瑪麗蓮面對死亡將至這一件事情上,他們反倒是平靜的,亞隆說,他們二個全都充實度過一生,活得無畏,也不輕易放過任何嘗試的機會,正因為活得沒有遺憾,所以也就了無遺憾⋯⋯
這本「人生路引:我從閱讀中練就的28個基本功」,作者在書籍架構上,以人生各面向重要的事,分成各篇章來談,先是從獨善其身開始,介紹一些關於閱讀、表達、寫作等書籍,接著談創新相關的書、理財的書,然後漸漸轉向家庭、安老、社會等面向,但這些又同時關乎著個人,讓人⋯⋯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籍全名是:「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因此,誠如書名,這本書以小說型態呈現出心理師與他的個案的諮商現場,以及心理師自己成為個案,和他的諮商師談話的歷程。透過每個故事,會發現不是所有的事都能有解方,有的鎖也可能遺失了鑰匙,既然改變不了⋯⋯
這一本書經由數個作者提供和分享自身藝術觀照的方法與過程,讀著,像一篇又一篇的故事,同時書中也呈現不同的藝術關照方式,如果對於用藝術如何自我照顧的方式感興趣,或許可以參考這本書中各個作者的故事與方式,說不定也會找到你有興趣的方法一試。
如果您要理解自己的人生是怎麼過的,就必須放慢速度,好好利用時間。 透過「子彈思考整理術」一書,提醒了我二件事:其一,透過書寫放慢速度,讓自己能專注到目標上;其二,將大目標切割可行動的小任務,聚焦在小事,才能讓自己一天比一天更進步。
還記得曾經紅極一時的「秘密」嗎?記得當年紅到在公司開會議時,公司還讓全體人員一起看那部影片,記憶中,那時自己的主管曾提問類似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明明想著『不要出車禍』結果還是出車禍了?」,那段問答後來怎麼樣,我老早忘了,但,時隔很多很多很多年後再回頭看,當年不明白的,現在都變得清晰,若是從本書的角度
不知你是否想過「死亡」這件事,又如何看待「死亡」呢? 在亞隆與瑪麗蓮面對死亡將至這一件事情上,他們反倒是平靜的,亞隆說,他們二個全都充實度過一生,活得無畏,也不輕易放過任何嘗試的機會,正因為活得沒有遺憾,所以也就了無遺憾⋯⋯
這本「人生路引:我從閱讀中練就的28個基本功」,作者在書籍架構上,以人生各面向重要的事,分成各篇章來談,先是從獨善其身開始,介紹一些關於閱讀、表達、寫作等書籍,接著談創新相關的書、理財的書,然後漸漸轉向家庭、安老、社會等面向,但這些又同時關乎著個人,讓人⋯⋯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籍全名是:「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因此,誠如書名,這本書以小說型態呈現出心理師與他的個案的諮商現場,以及心理師自己成為個案,和他的諮商師談話的歷程。透過每個故事,會發現不是所有的事都能有解方,有的鎖也可能遺失了鑰匙,既然改變不了⋯⋯
這一本書經由數個作者提供和分享自身藝術觀照的方法與過程,讀著,像一篇又一篇的故事,同時書中也呈現不同的藝術關照方式,如果對於用藝術如何自我照顧的方式感興趣,或許可以參考這本書中各個作者的故事與方式,說不定也會找到你有興趣的方法一試。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