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爸的幸福教養】瞭解孩子的身心發展,將成長危機變成轉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面對孩子的發展,我們採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艾瑞克森認為人是以「自我」的發展為中心思想。個體出生後與社會環境接觸互動而持續成長,一方面由於自我成長的需求,希望從環境中(特別是在人際關係上)獲得滿足;

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受到社會的要求(要求他必須遵守社會規範)與限制(限制他不可率性而為),使他在社會適應上產生心理上的困擾,艾瑞克森稱此為「發展危機」。

我請父母想像,如果你是一個六個月大的嬰兒,手腳不能動、也不會說話,而你肚子很餓了,該怎麼辦?「哭」是一種方式。

此刻有一位大人走過來,看看手錶說:「還有一個小時才能吃東西」,而你又愈來愈餓,是不是會哭的更大聲?

好不容易大人定的時間到了,可以解決你肚子餓的危機時,你所學習到的,有可能是下回到哭的很大聲、或是週圍的大人是不會協助你的,於是產生了極端的「不信任」性格,對於外在的人事物感到不安。

如果你的哭聲,想要表達的是肚子餓了、想吃東西,但身旁的大人卻只是抱你起來一直搖、要你睡覺,你也會衍生不被瞭解的無助感。

也有可能你並沒有哭、沒有表達任何需求,但照顧的大人卻三不五時的要餵你吃東西、要檢查你的尿布有沒有濕,打斷了你原本很穩定的生活步調,你就有可能過度的依靠大人的照顧,不太需要練習自己表達需求,而形成的依賴的性格。

我在當全職奶爸時,面對孩子的哭聲,已經可以分辨出這是餓的哭聲、尿布濕的哭聲、想抱的哭聲,然後給予孩子即時又合適的協助,孩子自然愈來愈穩定。

我詢問父母:「你們覺得孩子幾歲應該成熟懂事?」最多父母認為是6~10歲之間,其他父母認為在11~15歲之間。事實上,掌控人類心智、能夠抑制不恰當的行為與想法的「前額葉」,大約要在20歲時才能發育完全。這也是很多國家的法令,明訂20歲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起完全責任(成年)的主要原因。

然而只有生理的發育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孩子心理的成長,也就是艾瑞克森談的「發展危機」是否在父母、我、環境的協助下變成「轉機」。否則就會養育出很多生理年齡長大、但心智年齡卻很不成熟的下一代。

28會員
157內容數
可能幸福學院|非學校・親子團・幸福家|學習幸福的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可能幸福學院 的其他內容
在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時,父母要練習先說兩句話:「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這麼做一定有需求未滿足」。
我們絕對不會要父母「不教」,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的身教與引導,因此我們要著力的,不是教不教,而是「怎麼教」。
面對哭泣的友伴、或是突發的狀況,孩子沒有像大人一樣的能力,可以馬上判斷事情的經過、或是立即反應下一步,因此站在一旁什麼都不說,是很正常的。
因為它並沒有標準答案,不但牽涉到不同家庭的價值觀,還需要判斷是孩子的真實需求或是權力欲望,以及親子關係是否達到「自由且承擔責任、平等且互相尊重」。
隨著社會氛圍愈來愈強調自由與平等,一代比一代的孩子更「有種」了,孩子不再「打到會怕、罵到不敢」,而是「愈打愈欠打、愈罵愈討罵」!
當孩子有積極的事務可以幫忙時,既不會無聊、又能展現能力與價值,自然就不需要呈現不良行為,而大人也就不用再烙下威脅的話語了,親子關係的正向循環,或許就從超市採買這裡展開囉!
在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時,父母要練習先說兩句話:「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這麼做一定有需求未滿足」。
我們絕對不會要父母「不教」,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的身教與引導,因此我們要著力的,不是教不教,而是「怎麼教」。
面對哭泣的友伴、或是突發的狀況,孩子沒有像大人一樣的能力,可以馬上判斷事情的經過、或是立即反應下一步,因此站在一旁什麼都不說,是很正常的。
因為它並沒有標準答案,不但牽涉到不同家庭的價值觀,還需要判斷是孩子的真實需求或是權力欲望,以及親子關係是否達到「自由且承擔責任、平等且互相尊重」。
隨著社會氛圍愈來愈強調自由與平等,一代比一代的孩子更「有種」了,孩子不再「打到會怕、罵到不敢」,而是「愈打愈欠打、愈罵愈討罵」!
當孩子有積極的事務可以幫忙時,既不會無聊、又能展現能力與價值,自然就不需要呈現不良行為,而大人也就不用再烙下威脅的話語了,親子關係的正向循環,或許就從超市採買這裡展開囉!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孩子小時候,全家去旅行,到了當地會買伴手禮送人是重要的小插曲,有時候會和孩子討論,買什麼會比較恰當。孩子逐漸長大,從校外教學、畢業旅行到單飛自助旅遊,經濟自主權增加,開始被影響,買了當地的物產。當孩子回家後,展示送給我的心意,同時會分享他帶回來伴手禮是想到了家人或朋友可能喜歡的原因
Thumbnail
吃綠豆好嗎未解之謎: 社友問的。 ==================== 以下是吃綠豆好嗎未解之謎的感應, 僅供參考。 ==================== 問題: 洗冷水澡好嗎? 社友問的。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 綠豆能補益元氣,調和五臟, 綠豆也有清熱消暑,利尿消腫, 潤喉止渴及明目和降
Thumbnail
瑞塔塔昨天突然很想吃綠豆湯,於是熊先生去雜貨店幫我買了一袋回來。 學煮綠豆是上大學前,阿母擔心完全没廚藝又懶的瑞塔塔,會老是吃泡麵或玉米罐頭,於是手把手教了我,用電鍋煮稀飯和綠豆湯,還買了個小電鍋給我。 不過太久沒煮了,都忘光了,熊先生用湯匙攪著綠豆湯時跟我說:「這聲音聽起來就很硬」,吃完之後還
Thumbnail
專科二年級的時候,跟一票同學去秋菊園露營, 一行男男女女共13人,為期二天一夜。 第一天剛到的時候,我們還在整理露營的場地, 大家開始找晚上營火要用的木柴。 這時隔壁營區裡也有一票男生,場地已經整理好了, 正在準備生火煮飯。 同學中有一個女的,在學校也算風雲人物, 長的有幾分姿色,追求者應該不
Thumbnail
小彬住在冰炎城,那裡是個很熱的地方,不過他們的盛產是冰!城中的夜市一定會有數十個冰攤,冰攤的一碗刨冰一般都會在二十元以下,一支冰棒會在七元以下。因為是盛產,所以冰常常是主食,而且冰炎城的人民還發明了其他冰,例如:氣泡冰、模型冰。
Thumbnail
綠豆.掉落──誰家的答答聲?
Thumbnail
因為我有參加樂活營,所以我認識一群國際健管師、減肥門診營養師、健身教練與專業的營養團隊,他們會協助我花 6 週的時間達成我的目標。 目標: 1. 完全改善「脂漏性皮膚炎」 2. 提升肌肉量 3. 改善體態
Thumbnail
奧運射箭選手透過練習正念,培養深度專注力。壓力與運動員猶如孿生兄弟,尤其在運動競技場上,準備上場選手少有不感受到壓力的,甚至前1、2天就感覺到焦慮和緊張。運動員接受長期訓練,最後如何在上場的關鍵時刻,保持水準演出,甚至有超越水準的精湛表現,學習「正念」或許是一種解決方式。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孩子小時候,全家去旅行,到了當地會買伴手禮送人是重要的小插曲,有時候會和孩子討論,買什麼會比較恰當。孩子逐漸長大,從校外教學、畢業旅行到單飛自助旅遊,經濟自主權增加,開始被影響,買了當地的物產。當孩子回家後,展示送給我的心意,同時會分享他帶回來伴手禮是想到了家人或朋友可能喜歡的原因
Thumbnail
吃綠豆好嗎未解之謎: 社友問的。 ==================== 以下是吃綠豆好嗎未解之謎的感應, 僅供參考。 ==================== 問題: 洗冷水澡好嗎? 社友問的。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 綠豆能補益元氣,調和五臟, 綠豆也有清熱消暑,利尿消腫, 潤喉止渴及明目和降
Thumbnail
瑞塔塔昨天突然很想吃綠豆湯,於是熊先生去雜貨店幫我買了一袋回來。 學煮綠豆是上大學前,阿母擔心完全没廚藝又懶的瑞塔塔,會老是吃泡麵或玉米罐頭,於是手把手教了我,用電鍋煮稀飯和綠豆湯,還買了個小電鍋給我。 不過太久沒煮了,都忘光了,熊先生用湯匙攪著綠豆湯時跟我說:「這聲音聽起來就很硬」,吃完之後還
Thumbnail
專科二年級的時候,跟一票同學去秋菊園露營, 一行男男女女共13人,為期二天一夜。 第一天剛到的時候,我們還在整理露營的場地, 大家開始找晚上營火要用的木柴。 這時隔壁營區裡也有一票男生,場地已經整理好了, 正在準備生火煮飯。 同學中有一個女的,在學校也算風雲人物, 長的有幾分姿色,追求者應該不
Thumbnail
小彬住在冰炎城,那裡是個很熱的地方,不過他們的盛產是冰!城中的夜市一定會有數十個冰攤,冰攤的一碗刨冰一般都會在二十元以下,一支冰棒會在七元以下。因為是盛產,所以冰常常是主食,而且冰炎城的人民還發明了其他冰,例如:氣泡冰、模型冰。
Thumbnail
綠豆.掉落──誰家的答答聲?
Thumbnail
因為我有參加樂活營,所以我認識一群國際健管師、減肥門診營養師、健身教練與專業的營養團隊,他們會協助我花 6 週的時間達成我的目標。 目標: 1. 完全改善「脂漏性皮膚炎」 2. 提升肌肉量 3. 改善體態
Thumbnail
奧運射箭選手透過練習正念,培養深度專注力。壓力與運動員猶如孿生兄弟,尤其在運動競技場上,準備上場選手少有不感受到壓力的,甚至前1、2天就感覺到焦慮和緊張。運動員接受長期訓練,最後如何在上場的關鍵時刻,保持水準演出,甚至有超越水準的精湛表現,學習「正念」或許是一種解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