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設定你的時間觀!原子時間的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書名:原子時間:奇蹟的晚間4小時,改變人生、收入翻倍,社畜獸醫的時間管理實證

作者:柳韓彬


【這本書在說什麼】

如何運用晚上的時間,為自己做出改變?


【特別喜歡的段落】

關於養成習慣訣竅:

1)寫下不做原因、擔心什麼?

你或許也遇到想養成某個好習慣,但在實踐之前,會想一堆事情,考慮這個,又考慮那個,結果,一步都踏不出去(認識的人也有)。

所以在書中作者就建議—試著寫下你所擔心的事。像是想要去健身,但擔心別人會去在意自己的身材(自己也有過,習慣性左顧右盼)、擔心自己會被嘲笑、擔心會受傷。

而當你把這些事寫下後,可以試著去思考—「這些擔心的事重要嗎?」、「自己為什麼要練?是為了自己?還是別人?」

2)很累時,只做一點點也沒關係

這一點,自己感覺挺受用的,因為現代人的生活確實挺忙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工作、上課玩還保持滿滿活力,所以當你想運用時間學習、鍛鍊時,如果有遇到某天真的很累,不妨降低次數、強度,但依舊有做一點點。


【讀完就能實踐的部份】

紀錄每天自己,每小時做了什麼?

好處:了解自己都花時間在什麼地方?高、低專注時間段在哪裡?



【看了這本書有什麼想法?】

第一次讀韓國人寫的書,其實不會感覺很難讀,裡面的方法、概念都可以拿來用。

我也想到,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不是只有自己會遇到,所以如果能抽出點時間閱讀、做點事,即便只有幾分鐘,也好過都把晚上的時間全花在娛樂放鬆。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給還在上學的學生,或是有在上班,但想要運用晚間時間做點事的人。

關於學生,主要原因是—有較多的精力學習,加上經濟壓力小。

而後者則是需要考驗精神,因為不是每個人在上班回家後,還會花時間寫寫文章、學習點東西的。


第一次讀韓國人寫的書,其實不會感覺很難讀,裡面的方法、概念都可以拿來用。

我也想到,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不是只有自己會遇到,所以如果能抽出點時間閱讀、做點事,即便只有幾分鐘,也好過都把晚上的時間全花在娛樂放鬆。


avatar-img
5會員
77內容數
1.分享閱讀的心得,包含:個人成長、財商。 每周二固定發布一篇閱讀分享,外加不定期發布個人的生活心得。 2.把閱讀當作習慣,獲取精神糧食。 3.有經營Youtube頻道--邁向卓越,每週六分享一部影片,內容以個人成長、財商為主,歡迎你前往觀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邁向卓越 的其他內容
今天我想聊聊關於--懂邏輯思考有什麼用? 會提到這問題,起因是因為我在過年前和一位同學聊天時,我發現自己因為閱讀了一些書籍,加上實踐一些東西後,腦子對於創業有了一些體悟,並明白商業的核心是--提供市場需要的產品,而非天天想著要發明新東西。
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作者:池上彰   從結論來說,預習人生將要面對的問題,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最有印象的地方是第3章,從「喜歡」的事物找到工作方向。 這裡給我的啟發就是—如果喜歡某個領域,而想要從事最直接想到的職業時,不訪也找相關聯的工作,增加自己的選擇。
書名:換上原子習慣腦:弄懂腦結構、打造全新行動習慣;戒斷追劇癮、提高專注力,全盤掌握理想人生 作者:菅原洋平   個人感覺這本書是—刻意做一些小行動,為自己進行微小改變,掌握人生主動權!   下面分享三點想法: 1.這本書能提供你,運用科學化方法解決日常問題,例如:選擇性障礙、睡眠問題、
  書名:人生偶爾迷路,但絕沒有白走的路 作者: 何則文等28人   自己主要是挑幾個有看過的人的故事,有三個:   1.何則文:之前在雜誌看過,去年也讀過他的書:看成就未來的你:36堂精準職涯課,創造非你不可的人生! 2.歐陽力中:經常在書本的推薦序看到,例如知識複利。 3.李洛克
閱讀是自已專注打磨的技能,能從書中獲取作者20、30至100年的人生經驗,認識到習慣養成、成長心態、個人成長、底層思維的重要性。
空間商人。 凡影聽到雨弦說出自己的職業名稱後,想了想,發現自己壓根沒聽過這職業。 商人是見過,但加了空間~ 凡影提出心中的疑問: 「空間?」 「嗯~簡單來說,就是擁有空間系技能的商人,例如:天地倒轉、重力調控、識金眼等等。」雨弦略略向兩人說明。 「這些都是非常實用的技能!」雨弦拍拍胸脯表示。 感覺很
今天我想聊聊關於--懂邏輯思考有什麼用? 會提到這問題,起因是因為我在過年前和一位同學聊天時,我發現自己因為閱讀了一些書籍,加上實踐一些東西後,腦子對於創業有了一些體悟,並明白商業的核心是--提供市場需要的產品,而非天天想著要發明新東西。
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作者:池上彰   從結論來說,預習人生將要面對的問題,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最有印象的地方是第3章,從「喜歡」的事物找到工作方向。 這裡給我的啟發就是—如果喜歡某個領域,而想要從事最直接想到的職業時,不訪也找相關聯的工作,增加自己的選擇。
書名:換上原子習慣腦:弄懂腦結構、打造全新行動習慣;戒斷追劇癮、提高專注力,全盤掌握理想人生 作者:菅原洋平   個人感覺這本書是—刻意做一些小行動,為自己進行微小改變,掌握人生主動權!   下面分享三點想法: 1.這本書能提供你,運用科學化方法解決日常問題,例如:選擇性障礙、睡眠問題、
  書名:人生偶爾迷路,但絕沒有白走的路 作者: 何則文等28人   自己主要是挑幾個有看過的人的故事,有三個:   1.何則文:之前在雜誌看過,去年也讀過他的書:看成就未來的你:36堂精準職涯課,創造非你不可的人生! 2.歐陽力中:經常在書本的推薦序看到,例如知識複利。 3.李洛克
閱讀是自已專注打磨的技能,能從書中獲取作者20、30至100年的人生經驗,認識到習慣養成、成長心態、個人成長、底層思維的重要性。
空間商人。 凡影聽到雨弦說出自己的職業名稱後,想了想,發現自己壓根沒聽過這職業。 商人是見過,但加了空間~ 凡影提出心中的疑問: 「空間?」 「嗯~簡單來說,就是擁有空間系技能的商人,例如:天地倒轉、重力調控、識金眼等等。」雨弦略略向兩人說明。 「這些都是非常實用的技能!」雨弦拍拍胸脯表示。 感覺很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體適能的定義,並區分為一般狀況(健康)與特殊狀況(專項能力)。文章指出,單純追求健康容易模糊目標,建議設定提升特定能力的目標,例如增進肌力、心肺功能等。文中以網球選手為例,說明專項能力與整體健康並非絕對相關,並強調提升體適能應與個人生活結合,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如何透過時間管理和行動來發展第二專業,從而提升收入與生活品質。藉由柳韓彬的經驗,讀者將學會如何有效利用下班時間,平衡收入與快樂,並且從小行動著手,慢慢建立起斜槓人生的典範。本文適合想要開啟第二事業、學習時間管理的朋友,讓你在繁忙的生活中仍能尋找到自我成長的空間。
Thumbnail
一個月前,我們知道“FLiRT”這個來調情的新冠變種,一個月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報導,FLiRT變種的病例在美國和歐洲正在上升。該組的主要病毒株是KP.2,截至5月11日兩周內所有病例的28.2%。FLiRT變種也侵入台灣,本土與境外占比分別為6%及11%。而國內三大病毒肆虐,急診一度
Thumbnail
這個年代在房仲界看屋別以為只有單純看房子而已。房屋仲介結合商圈可說是一個新興樣貌。一邊看房子、一邊逛商圈消費成為時尚。吉祥道便是顛覆傳統房仲介界的模式。 吉祥道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89號 ​營業時間: 周一-周四 AM11:00-PM20:00 周五-周日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你既沒領先,也未落後」。
Thumbnail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像是《原子習慣》的實踐版,如果說《原子習慣》是理論,《原子時間》就是在生活中實際行動,並配合生活的各種突發事件彈性調整的紀錄。 作者教我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茫然,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如果你有「一杯咖啡的時間」,你會如何安排這時間呢? 這短暫的時間,或許不能解決大部分的事,但或許能將「一杯咖啡的時間」過的有滋有味,也或許是讓自己短暫遠離塵囂的美好時刻~ 有些人將「一杯咖啡的時間」拿來看書;有些人拿來刷視頻學習;有些人邊喝咖啡邊批批公文;有些人將時間拿來創作,讓片刻更添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原子習慣中關於情緒和環境的影響,以案例和探討方式呈現。探討了情緒如何成為一種追蹤工具,同時也設想了如何重新設定大腦享受困難的習慣,以及啟動與行動之間的差異。文章從不同的角度探索和認識習慣的形成和改變。
Thumbnail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給還在上學的學生,或是有在上班,但想要運用晚間時間做點事的人。 關於學生,主要原因是—有較多的精力學習,加上經濟壓力小。 而後者則是需要考驗精神,因為不是每個人在上班回家後,還會花時間寫寫文章、學習點東西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體適能的定義,並區分為一般狀況(健康)與特殊狀況(專項能力)。文章指出,單純追求健康容易模糊目標,建議設定提升特定能力的目標,例如增進肌力、心肺功能等。文中以網球選手為例,說明專項能力與整體健康並非絕對相關,並強調提升體適能應與個人生活結合,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如何透過時間管理和行動來發展第二專業,從而提升收入與生活品質。藉由柳韓彬的經驗,讀者將學會如何有效利用下班時間,平衡收入與快樂,並且從小行動著手,慢慢建立起斜槓人生的典範。本文適合想要開啟第二事業、學習時間管理的朋友,讓你在繁忙的生活中仍能尋找到自我成長的空間。
Thumbnail
一個月前,我們知道“FLiRT”這個來調情的新冠變種,一個月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報導,FLiRT變種的病例在美國和歐洲正在上升。該組的主要病毒株是KP.2,截至5月11日兩周內所有病例的28.2%。FLiRT變種也侵入台灣,本土與境外占比分別為6%及11%。而國內三大病毒肆虐,急診一度
Thumbnail
這個年代在房仲界看屋別以為只有單純看房子而已。房屋仲介結合商圈可說是一個新興樣貌。一邊看房子、一邊逛商圈消費成為時尚。吉祥道便是顛覆傳統房仲介界的模式。 吉祥道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89號 ​營業時間: 周一-周四 AM11:00-PM20:00 周五-周日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你既沒領先,也未落後」。
Thumbnail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像是《原子習慣》的實踐版,如果說《原子習慣》是理論,《原子時間》就是在生活中實際行動,並配合生活的各種突發事件彈性調整的紀錄。 作者教我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茫然,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如果你有「一杯咖啡的時間」,你會如何安排這時間呢? 這短暫的時間,或許不能解決大部分的事,但或許能將「一杯咖啡的時間」過的有滋有味,也或許是讓自己短暫遠離塵囂的美好時刻~ 有些人將「一杯咖啡的時間」拿來看書;有些人拿來刷視頻學習;有些人邊喝咖啡邊批批公文;有些人將時間拿來創作,讓片刻更添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原子習慣中關於情緒和環境的影響,以案例和探討方式呈現。探討了情緒如何成為一種追蹤工具,同時也設想了如何重新設定大腦享受困難的習慣,以及啟動與行動之間的差異。文章從不同的角度探索和認識習慣的形成和改變。
Thumbnail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給還在上學的學生,或是有在上班,但想要運用晚間時間做點事的人。 關於學生,主要原因是—有較多的精力學習,加上經濟壓力小。 而後者則是需要考驗精神,因為不是每個人在上班回家後,還會花時間寫寫文章、學習點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