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注意力的總和

三十好幾
發佈於我和我和你和他 個房間
2024/02/2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連續千日不斷更進入到day7。

起初我告訴自己:先讓這件事情進入日常,在每日的行程中佔據一個位置、確保能夠即時發文就好。若行有餘力,就盡量寫到兩千字的篇幅,避免破碎的短文。

前六天下來,只一次寫著寫著時間就過了凌晨零點。導致一排的文章看下來,硬生生出現兩篇2/20,卻沒有2/19。

雖然說,在還沒有睡著之前的體感時間都算是前一天,但因為方格子的發文日期無法手動更改,跳掉了一天的日期還是覺得有點怪。

接下來,為了讓每篇文章的時間顯示出正確的日期,必須在當日的12點之前發送。



不過,此刻我還遇到了一個困難,那就是——如何決定寫什麼主題呢?

回顧前幾天,有時因為當天剩下能夠寫字的時間不多,為了加速產出,順手就抓著最近正在看的資料,或者什麼都不想,全當作在「自由書寫」一樣直接開幹了。

確實,把字寫出來有很多方式,流水帳式的囈語很容易就能直上兩千字。雖說即使是碎嘴式的寫字,在公開平台的情境下,多少還是必須帶著「對象感」。

但若是要認真地組織一篇有主題、有脈絡與具備清楚目的與對象的內容,在極其有限的時間下,是相當有壓力的。

這麼說,並不表示我打算持續隨意地自由書寫下去,或者只是彙整研究報告。其實,在展開每天都要寫字的計畫之前,我的Notion清單早就有一串的主題清單。


如同文體有很多種,寫字的方式也有很多種。

除了前面提到的類似日記的自由書寫、工具性質的資料彙整,還有嚴肅的議題分析與分享、陌生知識的探索或專業領域的介紹,還有報導、編譯、創作、心得與記事……。我們可以描繪場景,分享劇情:可能是自己的見聞或者是他人的經驗;可能是近距離的剖析或者是遠距離的全景概述。

這麼一路推敲下來,其實寫什麼都可以。或許,我是希望能更聚焦在嚴肅的主題上。

要達此目標,充裕的時間很重要。而想擁有充裕的時間,關鍵大概就是注意力了!


注意力、注意力、注意力!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要說這六天寫下來有什麼收穫,最明顯的就是對於「注意力」的把控度慢慢地提高了。

不同於做別的事情時,可能會同時處理好幾件只需淺層思考的事;在寫字的時候,通常不會同時做別的,而是只專注在「寫字」這件事上。這個習慣,也使我深切感受到「專注與否」對於「時間品質」的影響很大。

於此同時,我也覺察到:造成拖延的因素,大多來自於內耗。但這樣的內耗並不是啥事都不做,而是在同一時間想做太多事情——是「想做」而不是「做」,因為,僅僅是「既想」做這「又想」做那,就足以把注意力分散毫無節制地分散到天涯海角甚至是宇宙的彼端了。

《四千周》的作者奧利佛 (Oliver Burkeman) 在談及注意力的重要性時,明確指出「時間是無法管理的」,只能管理自己「對時間的看法」,我們對時間的看法決定了「對待時間的方法」。若要釐清自己對時間的認知,首先得接納「時間是有限的」,這有助於我們重新審視「當下」和「注意力」。

對於「注意力」,奧利佛指出:

注意力不是資源,而是人生。

這句話大致總結了他對於注意力的觀點。

既然注意力這麼重要,為什麼我們總是會分心呢?因為「時間有限」。

若將人生看作一場體驗的遊戲,每個人的體驗都是「注意力」的總和,「你關注什麼,現實對你而言就是什麼樣子」。若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豐富的體驗,就必須分心,讓分心幫助我們逃離「時間有限」的困境。

但是,這卻忽略的這些體驗的深淺程度與重要程度。畢竟,人生有盡,體驗無限。

正因為注意力不是資源,而是人生,不能切割或簡單地分配,因此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面格外重要。


當下、當下、當下!

人生是以一連串的當下組成的。

然而,奧利佛也提到:現代人對待「當下」的方式是不把時間當時間,「僅作為我們拿去交換未來的籌碼」。


人們從未在這裡。人們從未抵達那裡。人們從未活過。

這個點超級恐怖,並且我也深有所感,因為我們很可能一輩子的每一個當下都在盤算如何換取更好的未來,最後就在對未來寄予無限地厚望中度過了一生——但卻未曾活在當下。

順道一提,作者對於休閒的思考,也呼應了「當下」與「注意力」的概念。

他認為,真正的休閒應該要專注於體驗愉悅本身,放下一切想要「自我提升」的念想。唯有如此,才稱得上「不浪費休閒時間」。



最後,回到最前面關於要寫什麼的難題,嗯……,如果可以掌握好注意力,其實,就能更有餘裕地去思考該思考的事情、寫該要寫的東西了吧。

畢竟,寫字應該是收斂注意力的絕佳方式了,並且,絕對活在當下XD

69會員
92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