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樞神經損傷後的訓練,神經可塑性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中樞神經系統,像是我們的大腦、脊椎,經歷過受傷,這些構造在受傷後沒有再生能力




那中風的人為什麼還需要復健呢?




原因是因為我們的神經系統有可塑造性,當你接近耳朵的大腦受傷時,透過訓練或是肢體的刻意使用,沒有受傷的大腦區域會協助支配已經受傷的大腦區域之功能。我們一般復健在用的限制-誘發動作治療(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也是透過將健康的肢體限制住,讓患者只用受傷的肢體活動,進而刺激控制受傷肢體的大腦被重新支配,而達到治療效果




在正常人也會有相似的現象,有研究去紀錄倫敦的計程車司機大腦內海馬迴(跟我們記憶有關)的神經分佈情形,發現與正常人是有明顯不同的神經分配狀況。




神經學家邁克爾·默曾尼奇(Michael Merzenich)更認為即使是老人家透過訓練要增加學習、思考、感知與記憶力也是可行的。針對脊髓的部分,花蓮慈院神經外科蔡主任也曾指出,國外有多項動物研究證實,脊髓電刺激可活化神經,增加神經可塑性,讓神經可以建立新的迴路,協助脊髓損傷患者能夠有不同的動作可能。




近期我個人也有一位患者,診斷為完全性的腰椎第一節脊髓損傷,原本雙腳完全沒有動作,這位年輕人努力訓練一年多的時間,這幾天已經可以斜躺在沙發上,腳跟懸空的擺盪他的雙腳。




雖然未來能進展到什麼程度沒人可以保證,但足以看到神經損傷後,透過適當的訓練,也許可能改善一些功能。




希望如果是有神經受傷的人.在還能努力的狀況下,盡可能不要放棄




#修物誌 #神經損傷 #脊髓損傷 #神經可塑性 










參考資料

https://tw.tzuchi.org/全球志業/臺灣/item/28457-植入神經刺激器-脊髓損傷患者從站到走

Colotla VA, Bach-y-Rita P. Shepherd Ivory Franz: his contributions to neuropsych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Woollett K, Maguire EA. Acquiring "the Knowledge" of London's layout drives structural brain changes



avatar-img
10會員
84內容數
在因緣際會之下了解到台灣這塊島嶼上也有著迷人的故事,那些路上曾經行走過的人們與他們遺留下來的足跡,寫著前人的歡喜、悲傷與生命,我認識的並不全面,但也想把我所知道的台灣史與世人分享,讓生長在這塊土地的人知道,我們自己的台灣也很有內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修物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斜角肌是我們頸部連結胸腔的重要肌肉,我們正常的呼吸模式會使用肚子與胸腔出力來將空氣吸進體內,但成年人不知為何,慢慢忘記原本的呼吸模式,可能是生活緊張,也可能是生活習慣的改變,很多人會使用脖子的肌肉呼吸,常常就使我們脖子的斜角肌變得過度疲勞。 據作者描述,在他的理療課程中的學員,有一半的人斜角肌有潛
提肩胛肌 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提起你的肩胛骨的肌肉 一項研究發現200名正常年輕人中有1/5的人提肩胛肌有潛在問題,也就是他蓄勢待發,只要你的身體稍有狀況,它就會讓你產生肩膀痠痛,甚至發生落枕,讓你無法轉頭。 常見引發肌肉酸痛的原因是你在日常生活中無意識地產生高低肩的狀況,像是爺爺奶奶的拐杖太長,
2024年的2月23日 我們開始舉辦第一堂春季城鄉漫遊 我們主要參訪劍潭親山步道系統中的毋忘在莒步道,看看戒嚴時期,劍潭山區為軍事警戒區時遺留下來的軍事設施,也看看為日治時期的自來水系統-草山水道系統建造而罹難的紀念性神社-圓山水神社 以下是我們經過的主要景點 圓山水神社,步道入口位
頭痛肌肉最終章 當我們點頭與轉頭時會使用到枕下肌群 這些肌肉雖然很小,但他們卻是讓你的頭安放在脖子上的重要肌肉。 當你與鄰座友人聊天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如果不把整個身體都轉面向朋友,你會感到非常不舒服,嚴重時甚至讓你頭痛一段時間 如果你需要長時間仰頭工作也
較深層的頸後肌肉 這些肌肉分別有頭半棘肌、頭最長肌、頸半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 主要讓我們頸椎可以往後仰與轉動,產生症狀的主因還是因為不良的讀、寫工作習慣,使頸部長時間呈現往前彎的姿態。 當它開始產生症狀的時候會產生頭痛與類似提肩胛肌的疼痛現象,並且頭在往前彎曲還有轉頭的動作都會受到
吹到冷風時,你會有顱內疼痛的感覺嗎?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人都面臨長時間坐姿或工作緊張等因素導致的頸部不適問題。 頭夾肌和頸夾肌作為頸部的重要肌肉,經常因為長時間保持相同姿勢而緊張和疲勞,進而引發頸部疼痛、僵硬和不適感,甚至會有貫穿頭顱的疼痛,並且影響近距離視物能力。 肌肉功能 頭夾
斜角肌是我們頸部連結胸腔的重要肌肉,我們正常的呼吸模式會使用肚子與胸腔出力來將空氣吸進體內,但成年人不知為何,慢慢忘記原本的呼吸模式,可能是生活緊張,也可能是生活習慣的改變,很多人會使用脖子的肌肉呼吸,常常就使我們脖子的斜角肌變得過度疲勞。 據作者描述,在他的理療課程中的學員,有一半的人斜角肌有潛
提肩胛肌 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提起你的肩胛骨的肌肉 一項研究發現200名正常年輕人中有1/5的人提肩胛肌有潛在問題,也就是他蓄勢待發,只要你的身體稍有狀況,它就會讓你產生肩膀痠痛,甚至發生落枕,讓你無法轉頭。 常見引發肌肉酸痛的原因是你在日常生活中無意識地產生高低肩的狀況,像是爺爺奶奶的拐杖太長,
2024年的2月23日 我們開始舉辦第一堂春季城鄉漫遊 我們主要參訪劍潭親山步道系統中的毋忘在莒步道,看看戒嚴時期,劍潭山區為軍事警戒區時遺留下來的軍事設施,也看看為日治時期的自來水系統-草山水道系統建造而罹難的紀念性神社-圓山水神社 以下是我們經過的主要景點 圓山水神社,步道入口位
頭痛肌肉最終章 當我們點頭與轉頭時會使用到枕下肌群 這些肌肉雖然很小,但他們卻是讓你的頭安放在脖子上的重要肌肉。 當你與鄰座友人聊天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如果不把整個身體都轉面向朋友,你會感到非常不舒服,嚴重時甚至讓你頭痛一段時間 如果你需要長時間仰頭工作也
較深層的頸後肌肉 這些肌肉分別有頭半棘肌、頭最長肌、頸半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 主要讓我們頸椎可以往後仰與轉動,產生症狀的主因還是因為不良的讀、寫工作習慣,使頸部長時間呈現往前彎的姿態。 當它開始產生症狀的時候會產生頭痛與類似提肩胛肌的疼痛現象,並且頭在往前彎曲還有轉頭的動作都會受到
吹到冷風時,你會有顱內疼痛的感覺嗎?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人都面臨長時間坐姿或工作緊張等因素導致的頸部不適問題。 頭夾肌和頸夾肌作為頸部的重要肌肉,經常因為長時間保持相同姿勢而緊張和疲勞,進而引發頸部疼痛、僵硬和不適感,甚至會有貫穿頭顱的疼痛,並且影響近距離視物能力。 肌肉功能 頭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中醫/民俗(經絡)調理是為了使身體恢復平衡、啟動自癒力。文章提到了如何茁壯身體和練就心理的容量,強調了保養對身心順應變化的能力(自癒力)的重要性。若出現自癒力無法應付的情況,也提到了透過加強調理、不同的保健法、醫療等方法來提高自身的自癒力,找回身體平衡。
Thumbnail
當個體面臨創傷時,神經系統和情感聯繫可能受到影響,然而透過能量療癒,如芬多精能量石,個體可以逐漸恢復內心平靜和提升生活質量。
Thumbnail
神經系統分為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與邊緣神經系統(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邊緣系統又有兩個分支: 1.交感神經系統 2.副交感神經系統
相信著神以及神的恩賜、相信著身體與大腦都是神所創造,就可以涅槃,涅槃只為再次可以待在神身邊而已。
Thumbnail
久病會慣性成惡化,醫治不易。預防甚於治療,才能積極人生,樂觀態度,人生沒有一定要得病。 有些古老留下,勵志人心的話語,至今不該完全沿用,時代背景不同,有些狀況是古時的無知無助,才需錯誤中換取經驗,如果知道心是病的根源,就不易病入膏肓。 前文〔腦細胞嗅覺記憶|身心靈〕提及腦記憶會影響身心靈
Thumbnail
你是否已經注意到,學習一門新語言或每天運動,不僅能豐富生活,更是維持大腦青春的關鍵? 如果將我們的大腦比喻為一座城市,神經細胞就如同建築,而神經突觸則是連接這些建築的道路,透過不斷學習和運動,我們可以建立更多的「道路」,使得大腦運作更為高效。 一起來了解如何透過日常練習,保持你的大腦充滿活力和靈
Thumbnail
【腦中風自我穴位按摩】中醫針灸按摩、食補防中風復發的秘訣 腦中風是一種常見而嚴重的疾病,對身體和生活品質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中風的復發機率高,估計5年內累積復發率為35%,10年內累積復發率為51%。如果是二次中風,病人的後遺症和致殘程度通常會比第一次嚴重,甚至可能死亡..
Thumbnail
本文章涵蓋「三叉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外旋神經、顏面神經」的結構及功能筆記。 此外,還介紹了「不同病灶對相應神經造成的損傷及相關的臨床表現」。
Thumbnail
需明白一點,幾乎所有動態的,靜態的運動,都是為了讓我們達到身心合一,而合一的首要前提就是破除腦對身心的限制。 武術也好,或是瑜伽,都是在動中尋靜、斂精納神,其目的都是為了養。而養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思想的覺知與減輕身體的痛苦,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用腦。
Thumbnail
五十肩、板機指、偏頭痛、腎結石、子宮肌瘤、脊椎側彎、腳踝慣性翻船、圓肩駝背、睡眠障礙、雙腿無力、更年期...等等,這些看似永遠好不了的舊傷、慢性疾病、生活失衡......根源都來自於「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中醫/民俗(經絡)調理是為了使身體恢復平衡、啟動自癒力。文章提到了如何茁壯身體和練就心理的容量,強調了保養對身心順應變化的能力(自癒力)的重要性。若出現自癒力無法應付的情況,也提到了透過加強調理、不同的保健法、醫療等方法來提高自身的自癒力,找回身體平衡。
Thumbnail
當個體面臨創傷時,神經系統和情感聯繫可能受到影響,然而透過能量療癒,如芬多精能量石,個體可以逐漸恢復內心平靜和提升生活質量。
Thumbnail
神經系統分為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與邊緣神經系統(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邊緣系統又有兩個分支: 1.交感神經系統 2.副交感神經系統
相信著神以及神的恩賜、相信著身體與大腦都是神所創造,就可以涅槃,涅槃只為再次可以待在神身邊而已。
Thumbnail
久病會慣性成惡化,醫治不易。預防甚於治療,才能積極人生,樂觀態度,人生沒有一定要得病。 有些古老留下,勵志人心的話語,至今不該完全沿用,時代背景不同,有些狀況是古時的無知無助,才需錯誤中換取經驗,如果知道心是病的根源,就不易病入膏肓。 前文〔腦細胞嗅覺記憶|身心靈〕提及腦記憶會影響身心靈
Thumbnail
你是否已經注意到,學習一門新語言或每天運動,不僅能豐富生活,更是維持大腦青春的關鍵? 如果將我們的大腦比喻為一座城市,神經細胞就如同建築,而神經突觸則是連接這些建築的道路,透過不斷學習和運動,我們可以建立更多的「道路」,使得大腦運作更為高效。 一起來了解如何透過日常練習,保持你的大腦充滿活力和靈
Thumbnail
【腦中風自我穴位按摩】中醫針灸按摩、食補防中風復發的秘訣 腦中風是一種常見而嚴重的疾病,對身體和生活品質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中風的復發機率高,估計5年內累積復發率為35%,10年內累積復發率為51%。如果是二次中風,病人的後遺症和致殘程度通常會比第一次嚴重,甚至可能死亡..
Thumbnail
本文章涵蓋「三叉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外旋神經、顏面神經」的結構及功能筆記。 此外,還介紹了「不同病灶對相應神經造成的損傷及相關的臨床表現」。
Thumbnail
需明白一點,幾乎所有動態的,靜態的運動,都是為了讓我們達到身心合一,而合一的首要前提就是破除腦對身心的限制。 武術也好,或是瑜伽,都是在動中尋靜、斂精納神,其目的都是為了養。而養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思想的覺知與減輕身體的痛苦,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用腦。
Thumbnail
五十肩、板機指、偏頭痛、腎結石、子宮肌瘤、脊椎側彎、腳踝慣性翻船、圓肩駝背、睡眠障礙、雙腿無力、更年期...等等,這些看似永遠好不了的舊傷、慢性疾病、生活失衡......根源都來自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