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動物】
情感之後,才訴諸理性。
支配人的行為是感性而並非理性,理性只是輔助修正感性的行為;人是情感的動物,許多感動都是來自非理性。
第一時間人的行為都是情感為出發點,感性之後才是理性,理性出現的快慢在一個人的自制力與理解力,能很快克制行為朝理性發展;但第一個原始點都是情緒波動的。
「你笨的跟豬一樣!」
若被人突然這麼一聲指責,內心原始點都是波動的,修為好一點的人隨即由理性掌控,「呵呵,怎麼這麼說呢?」修為差一點的仍由感性掌控與反彈,「你才是豬嘞!」
一首歌,高音唱到破音,音律也不在節奏上,唱的人充滿自信、感染力很強、氣氛很歡愉,加上歌詞很激勵陽光,結果是讓人喝采,沒有人會去批評唱功不行。
人是情感的動物,許多感動都是來自非理性;理性的行為也能帶來感動,但沒有非理性的感動來深刻與走心。
「親愛的~你真的是瘋了~ !」
【無依無靠】
因為束縛所以吶喊,吶喊得以解放、舒暢,結果吶喊反噬成束縛。
有個女人天天到山裡吶喊,彷彿生活壓力需這樣一個解放 .. ,喊完想必身心舒暢。 時間一久,吶喊必走向兩個結果—— 一是,效力不如以往。 壓力的來源不改善,一昧藥人遲早麻痺。 二是,吶喊反噬成束縛。 一天不喊像沒吃藥一樣,解放成圈禁。
莊子有一段話,「列子御風飛行」,那是何其逍遙自在! 可是,是他在御風還是風在御他?在無風時他又能如何?
當我們需要借助外在的某某來自由自在時,它反而是另一種束縛。 用宗教信仰來解放心靈、用物質享樂來解放心靈、用靜坐冥想來解放心靈 ..,這些解放的同時也被圈禁了。 方法是解放的過程而不是目的,是手段而不是依賴。
【挖圓補圓】
「挖圓補圓」是人生其中的一種現象。
人生有很多「圓」,各式各樣的圓,已擁有和存在。 當著眼於缺憾和欲望時,想成就一個想要的「圓」時,就必需挖自其他的圓,被挖的圓從此有了缺角缺洞和缺陷 .. 。
一女生來家境優渥,父母事業有成,她為了追求自我離開舒適圈與父母對著幹,當然最後功有所成,她活出自己要的樣子;挖的是家庭與親情的圓。 一男每夜爆肝打遊戲,在遊戲上取得空前的成就,挖的是睡眠與健康的圓。
上至追求自我,下至爆肝遊戲,要「成功」當然是必須努力、犧牲、付出來換得。是啊,也是如此沒錯。 你不要的圓也許是他人追求的圓,他人不要的圓也許是你追求的圓。人生不都是這樣,犧牲一些圓換得一些圓或元。
【文言文與英文】
「善啟迪人心者,當因其所明而漸通之,毋強開其所閉;善移風化者,當因其所易而漸及之,毋輕矯其所難。」 「好醜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士君子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使好醜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這兩則述說的,也是我所欠缺的。
排斥文言文大有人在,排斥英文也大有人在。但沒有人會想去消滅英文,想消滅文言文卻大有人在。
文言文和英文一樣,學英文是為了能看懂英文在寫什麼鬼?文言文也是亦同。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智慧,古人的智慧和現代人智慧是一樣的,只是我們不用再學白話文,所以現代人的智慧很容易接收和了解;但若想知道古人智慧就不是那麼容易,所以就得「認識」文言文。如同想知道美國人的智慧,就得「認識」英文。
【自先變而後物變】
有人選擇「書本」,有人選擇「槍械」,海龜選擇「海」。 海龜破殼一拔腿就奔海,牠見過海嗎?沒嚐過海水?不知道海是什麼?本能出生就會奔向大海。
選擇書本是你改變自己,不是書本改變你,書本它就在那裡它不會改變誰;自己先改變而後靠近它。 人是先自己發生變化,爾後才由外物改變,而我們人會把改變判給外物,外物的功勞。 自變是原始點,人生凡“是”從「點」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