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自我認同大概更像是一名專責行政人力(笑),或許大專院校的工作場域就是這樣來來去去,隨著職業發展及生涯發展,人力都會流動,但作為計畫第一位的新職缺,做了半年職涯輔導人員的摸石頭過河,總得留下點制度與痕跡紀錄。
btw,最近竟有同行來詢問我相關的問題了,一邊心底小小的成就感,一邊唉唉叫:我也還是個菜鳥阿!但想一想,也是時候順勢做點整理了。人都會走,但制度會留下來,希望能為服務的場域得助人工作邁向精緻化盡一份微薄之力。
我試著製作了學生向的生/職涯規劃,讓學生(以及我自己)能夠清楚知道一位學生入學後可能會經歷哪些常駐的生職涯活動,以及這些活動期盼帶給學生哪些探索與培力,那我自己期待這個製作的過程可以更明白:
當然對於如同探險的生涯探索來說,沒有地圖仍然也可以旅行,但有一份地圖能協助旅行的事前規劃,我想也是很好。
我這邊分得比較硬的是,其實學業、生活適應、甚至因就學實習衍生的情緒行為反應之輔導,或許都能算在生涯的範疇,有時候甚至也跟就醫、用藥、復健或物理治療等不同領域有關,但我這裡就真的很限縮的只列了較為通用的部分,個別化的資源或許可以再依各校的情形建置辦理。
其實工作的內容包含生活適應、情緒管理有的沒的,但我的職稱和本業仍囿限於職涯輔導員的範疇,給自己這半年的目標就希望能更精緻這一部分。
生/職涯的工作內容在學校組織被切割得滿瑣碎的,一個原因是補助款的經費來源不同,許多計畫皆有對於生職涯的補助經費;另外則是依據學校的組織結構,生職涯的服務內容被切割給不同的單位進行分工,以我服務的單位為例:可以粗略地將就業準備的部分歸類在就業輔導組,而其它不同媒介及方法的生涯探索與職能培力則被切割分給不同單位執行。
當然各組做的一定不止這些,就像資源教室的生職涯業務一定也包含轉銜的部分,這可以歸類在就業準備上,但我還是先倚照辦理的比例,依主要的業務內容來分這樣子。
諮輔組跟資源教室經常性地會安排各種生涯活動,通常較接近探索性質。包含心理測驗或一些生涯講座;就業輔導組會有就業博覽會、企業徵才,更多是就業準備或面向市場導向的內容。
UCAN就是近年在推行的,而我待的學校這一塊是落在教務處這邊來做。那有再設立了學習辦公室,轉校、轉系、雙修、輔系以及課後輔導等,許多學校也因為有畢業門檻,會有校內、校外的英檢及相關輔導,盡可能的再為學生培力。
本身就會有專業實習,專業能力培養及產業面的內容都得回到各系,除了專業知識能力的培養,各系也較能針對性地找到業界的先賢先烈回來為學弟妹們開導領路。有的學校或科系也會很注重系友會的經營這樣子。
顧名思義,出國、交換、實習就找這裡。
有些時候會有一些產學合作的計畫、或是研究案的樣子,但也是非常高度專業的部分,但目前我也是知道他們存在,而還未真的有遇到與他們合作的案例就是了。
那校友會或許也算是一種資源,但因為也會衍伸很多別的,所以我就這裡提一下有這個東西就好。
施解測是一項快速的工具,但頻繁的施測絕對是吃力不討好,降低解釋力外,學生也會興致缺缺。花了一點時間去整理了測驗室及我能接觸到的大部分測驗,依據功能至表,並將各組的施測的工作計畫時辰製作成甘特圖。盡可能使得測驗組合能產生最大的解釋力。
(雖然學生很難全都測完,要與學生拿到所有曾經施測過的測驗解果也是困難)
我想大原則就是,最好可以團體施測,施測時間短短的就好。
測驗工具除了本身的分數解釋回饋以外,本身也是一種探索或開啟自我探索諮商的素材,能好好利用就可以融入合作的體系。
除了測驗之外,自我幫助的工具書也是很好用的工具。我滿喜歡麗如老師編的<知我歷史,劃我未來:前進我的生涯路>,提供許多清楚而簡易的表單,最喜歡的是:開頭即納入悲傷歷程及生命事件的整理,以釐清過往事件對現在生涯價值、規劃及決定的影響,而自己又是否喜歡這樣的未來。
在資源教室這邊,專家督導讓我們在初步執行計畫時分為四級,並將活動逐步填入。這使得輔導員能更掌握個別學生的近況與需求,同時也能檢視不同類型的活動比例來調整下學期(年)的規劃,來使整年度的計畫可以平衡一致。
依序整理完會發現,實習體驗類的活動常看起來相對探索階段或就業轉銜階段的活動少非常多,原因是產業面的部份一定仍然是各專業系所的專業,得回歸案主的領域去實作,不會是我們主辦。
但有了這些整理就會很清楚在這之中我們的工作又回應了學生什麼需求,以及在組織內的合作團隊裡,自己又為學生的生職涯發展歷程裡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及任務。
走到轉銜階段,除了升學就業外,也有可能會轉銜至就養,勞政、衛政、安置、精障會所、庇護工廠等單位,會碰到職業重建體系的專業人員及單位,而服務又依學校主要的特殊生種類及其個別的特質與優勢,接觸到不同產業。
比較特別的是今年嘗試找了人力派遣單位(獵人頭),獵人頭常會接洽不同產業的中高階人力資源,或許能從他們的角度提供學生不同的見解。畢竟當身分由學生轉為工作者,進入資本遊戲,能力的定義會變得更寬廣,不再僅限於專業能力,更複合地包含職場文化、人際、對於工作任務的敏感度、學習適應,甚至能否以市場價值的視野,以資本遊戲的角度來理解自己的工作......等等。
【】延伸閱讀
有時候會陷入一種弔詭,你希望以身障名額聘用,但又無法提供他發揮能力的環境,就會有一種期待的落差。而對於能力本身就很優的孩子,甚至不用使用身障名額的管道,但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從無障礙走向通用設計的調整任重道遠。
回來校外及企業資源連結,最基本的或許可以找到就業輔導站,數字求職網也有許多實體及線上的活動可以參加;對特殊教育需求則可以連結輔具中心、政府的身障就業科,有些有意補足未足額進用的企業單位也是可以考慮的,但這就要看你能否接觸到該單位的人資或永續發展部門這樣。
若本身也有其它專業背景(ex 心理師、社工師、護理師、etc),可能有更多需要額外"幫忙"的業務,但也比較容易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們就委婉地先將這些內容視為一種跨組、跨單位的管理及合作吧!)但比較辛苦的點就是,會需要繼續教育的資源,不管是一般生涯諮詢師、教練、或職業重建培訓;又或是專業背景的繼續教育,在這個位子是相對難有參與機會的。
爹不疼娘不愛
理想上分工的方式可以參照自己所屬區域的特教主責學校來抄作業,拿師大來說,他們可以很完整的找到各個領域的人在需要的時候出現,理想上,各專業能以一種開放、相互交流各自專業方式合作並整合介入處遇來服務,大概是很棒的方式。但我也不曉得合作的方式是否有一種標準答案就是了。
理想跟現實中間總是會隔著一層想像的薄霧,而以這種氤氳為美是人性使然,但通常跟第一線現場有不小的落差就是了。
每個學校的合作方式也會差滿多的,但重點是為自己的單位建立制度的基礎,在服務單位與服務對象及自我認同之間找到合宜的平衡與運作方式。
我想我只有寥寥幾句心得,寫下來更多是自我提醒:
整理到最後,就能非常清楚每年、每學期、每個月會有哪些學生活動及任務,在行政、助人者及受眾的視角來回切換,逐步推動活動發生。
到這個時候,或許就能整理成一個簡易的手冊,學生也會順帶清楚自己大學四年,什麼時候可以有哪些資源及事情可以報名了。
盡可能地把這些日子工作的思考整理下來,想到哪裡寫到哪裡,最後整理成這樣的模樣,我也不曉得是否真的有用,對誰有幫助,但更多的是我自己的心得分享以及整理的需求,算給自己也有一個交代就是了,希望讀到這裡也順便帶來一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