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廣播被訪問題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父母若還健在,我們是有爸媽的孩子,父母若過世了,我們會有孤兒的感覺

我們先簡單把長輩分為兩個族群:在經濟及生活上可自主的,以及不能自主的,兩組方式不同。

raw-image

題目為主持人所給。

#為什麼要關注與年邁親人的關係?

A:一般講年邁親人都是指「父母」。

無論我們現在幾歲,也許很成熟,而父母老了退化了,然而父母還是父母,我們在他們眼裡還是孩子,這層親子關係會一直都在

父母若還健在,我們是有爸媽的孩子,父母若過世了,我們會有孤兒的感覺

當然生死是定律

因此與年邁父母維持關係,彼此關注,是可以創造回憶的,在剩餘歲月裡累積美好回憶和形象,在往後日子裡想念時可以呼喚出來,讓自己不會那麼孤單

#怎麼讓長輩他們感到被愛、被需要、減少孤獨感?

A:我們先簡單把長輩分為兩個族群:在經濟及生活上可自主的,以及不能自主的

可以獨立自主的,通常還保有生活圈及關係圈(興趣社團、志工、鄰居、信仰),態度較為積極主動,不太會有孤獨感

這族群比較不用擔心,我們常與長輩保持聯絡、聚餐,問問他們這禮拜做了什麼給予回饋就行

另一個不能自主的,要依靠孩子的,也許還會住在一起的

有兩個重點要營造:「功能性」和「尊嚴」。讓他們發揮功能、受人尊重,一樣可以有自主性。缺乏這些,老化及失落會慢慢產生老年憂鬱症

例如給定期定額的扶養費,鼓勵長輩多運用;請長輩幫忙接送小孩或協助家事,讓他們感覺被需要

我們的文化是「用做的勝於用說的」,所以從生活中設計這些方法,讓長輩感到被愛、被需要、被尊重。

#大家常說跟長輩之間會有代溝,怎麼解決價值觀與生活方式的差異?

A:代溝來自世代及社會階層間的價值觀差異,沒有對錯,會發生誤解是因為總想要對方聽自己的

「保持距離、各有空間」是最好的作法,距離帶來模糊,差異可以在見面時聽聽就好

但若是住在一起的呢?

還是劃出空間來,各做各的、各過各的,如果空間會重疊,要協調出「共識」--即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

比較常見的是親職教養,你的孩子、他的孫子要怎麼養比較好。如果是這類,我們就要堅持主權,像是家規,但可以給父母負責帶去玩,讓他們做好人

領域劃開就能減少衝突

4. 許多人也會問到,當親人健康衰退時,我們如何在情感上支持對方?

A:這情況可能是指父母有慢性疾病、老化或行動不便等。

當父母不能自主的部分增加,我們就需要更多照顧時間,或一起行動的時間會變多

老化會帶來很多失落,以前可以的現在都不太行

所以我們能做的是「陪伴」,陪著一起食衣住行育樂,就是情感上支持對方

然這裡要注意的是,長期照顧一個人在精神上是非常損耗的,你一定要「特地保留自己的時間,ME TIME」「去做自己喜歡、樂趣的事」

也許是跟其他家人換手、申請長照,總之必需要有獨處且有樂趣的私人時間

這樣日子才能長久

5. 最後請您跟聽眾分享一些與長輩建立深厚連結的具體方法?

A:人類最需要的是「情感連結」,像是我們說的「心和心相連,彼此掛念」,而最直接的方式是聊天

聊天的話題可以繞在長輩身上,如:

1.問問長輩年輕時的故事

2.家族歷史

3.有什麼想做的事還沒有做

生命經驗的傳承,就像聽部落裡耆老講述故事一樣,這是最深厚的關係連結


#老年心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336會員
261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2025/04/24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一名國中生每天都認真洗手消毒、換下外出衣物,即使疫情趨緩後他仍在意自己的清潔
Thumbnail
2025/04/24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一名國中生每天都認真洗手消毒、換下外出衣物,即使疫情趨緩後他仍在意自己的清潔
Thumbnail
2025/04/21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Thumbnail
2025/04/21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Thumbnail
2025/04/17
新聞故事: 年約40歲的張先生長期肚子右上有疼痛感,到醫院做過檢查卻沒有發現異常,他因為不放心,跑遍台北到屏東間各大醫院,在各科之間遊走,光就醫與健檢費用就花了近60萬元,仍然查不出病因,最後連正常生活都受到影響。他不僅大傷荷包,工作跟著停擺,連體重也掉了好幾公斤。
Thumbnail
2025/04/17
新聞故事: 年約40歲的張先生長期肚子右上有疼痛感,到醫院做過檢查卻沒有發現異常,他因為不放心,跑遍台北到屏東間各大醫院,在各科之間遊走,光就醫與健檢費用就花了近60萬元,仍然查不出病因,最後連正常生活都受到影響。他不僅大傷荷包,工作跟著停擺,連體重也掉了好幾公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父母若還健在,我們是有爸媽的孩子,父母若過世了,我們會有孤兒的感覺 我們先簡單把長輩分為兩個族群:在經濟及生活上可自主的,以及不能自主的,兩組方式不同。
Thumbnail
父母若還健在,我們是有爸媽的孩子,父母若過世了,我們會有孤兒的感覺 我們先簡單把長輩分為兩個族群:在經濟及生活上可自主的,以及不能自主的,兩組方式不同。
Thumbnail
隨著父母年紀漸長,一開始我們被父母照顧著,接下來我們成了照顧父母的人,從被照顧者變成了照顧者,你是否也擔心該如何幫助年邁的父母安然度過老年生活?其實陪伴著父母老去,是一段雙向成長的旅程,而理解老化所帶來的心理挑戰,更是重要的關鍵。
Thumbnail
隨著父母年紀漸長,一開始我們被父母照顧著,接下來我們成了照顧父母的人,從被照顧者變成了照顧者,你是否也擔心該如何幫助年邁的父母安然度過老年生活?其實陪伴著父母老去,是一段雙向成長的旅程,而理解老化所帶來的心理挑戰,更是重要的關鍵。
Thumbnail
盡量好好地多存點錢,多關注一下政府的長照計畫。有空了解一下,越蓋越多的安養中心。
Thumbnail
盡量好好地多存點錢,多關注一下政府的長照計畫。有空了解一下,越蓋越多的安養中心。
Thumbnail
孤獨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尤以高齡者因感到缺乏自主性和被需要的需求而感到孤獨。如我們能從社會、家庭和長者自身的三個層面來提供支持和幫助,讓高齡者覺得有被需要的動力。例如,社會開放高齡者參與工作或志願服務,讓他們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才能,同時也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家庭成員多關注家中高齡者並尊重他們的
Thumbnail
孤獨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尤以高齡者因感到缺乏自主性和被需要的需求而感到孤獨。如我們能從社會、家庭和長者自身的三個層面來提供支持和幫助,讓高齡者覺得有被需要的動力。例如,社會開放高齡者參與工作或志願服務,讓他們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才能,同時也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家庭成員多關注家中高齡者並尊重他們的
Thumbnail
你的父母可能一直以來都難相處,到了老年變本加厲;也可能因為疾病或喪偶,到了老年才變得難相處、難溝通。不論如何,成年子女都必須理解到:父母老後只會格外抗拒改變,因為那會摧毀他們終生的自我防衛機制。
Thumbnail
你的父母可能一直以來都難相處,到了老年變本加厲;也可能因為疾病或喪偶,到了老年才變得難相處、難溝通。不論如何,成年子女都必須理解到:父母老後只會格外抗拒改變,因為那會摧毀他們終生的自我防衛機制。
Thumbnail
情感匱乏是所有匱乏的源頭 每個人身上都有兩股能量,一個來自爸爸,一個來自媽媽 很多網站都會解釋到 金錢關係不好的人通常跟父母關係也不好 當我研究到這一塊時, 我不是那麼認同全部。 很多名人對父母是棄養的,但是依然後有錢,日子過得很好, 先不討論到他老年是否會成為孤獨老人,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與研究,
Thumbnail
情感匱乏是所有匱乏的源頭 每個人身上都有兩股能量,一個來自爸爸,一個來自媽媽 很多網站都會解釋到 金錢關係不好的人通常跟父母關係也不好 當我研究到這一塊時, 我不是那麼認同全部。 很多名人對父母是棄養的,但是依然後有錢,日子過得很好, 先不討論到他老年是否會成為孤獨老人,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與研究,
Thumbnail
少子化與高齡化來勢洶洶,單身或即使結婚又因為離婚或伴侶離世之後又回到單身,甚至無法與兒孫晚輩同住的狀況會越來越普遍。
Thumbnail
少子化與高齡化來勢洶洶,單身或即使結婚又因為離婚或伴侶離世之後又回到單身,甚至無法與兒孫晚輩同住的狀況會越來越普遍。
Thumbnail
她從來沒想到,從畢業後就工作負擔家計,後來逃離讓人窒息的原生家庭,跟心愛的男人結婚以為找到長期飯票,沒幾年就又了單親,好不容易拉拔獨子長大,以為高學歷的獨子可以順利成家立業,還能照顧她這個辛苦一輩子的老母,孩子卻整天窩在家中不工作,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他從來沒想到,從小養尊處優,老媽總是有求必應
Thumbnail
她從來沒想到,從畢業後就工作負擔家計,後來逃離讓人窒息的原生家庭,跟心愛的男人結婚以為找到長期飯票,沒幾年就又了單親,好不容易拉拔獨子長大,以為高學歷的獨子可以順利成家立業,還能照顧她這個辛苦一輩子的老母,孩子卻整天窩在家中不工作,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他從來沒想到,從小養尊處優,老媽總是有求必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