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30年後:勞動教育何去何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4年是410教改30年,近日已有數篇回顧、檢討的報導文章。特別是當年提出廣設高中大學的訴求,在現今少子化的衝擊下如何評價,是可想見的重中之重。許多人不知道(或說不會注意到)的是,今年也是勞動基準法施行40週年[1]。勞基法和教改的關聯是什麼? 可以從410教改遊行四大訴求之一―「推動教育現代化」中,一個較隱微的小訴求談起─「落實原住民、殘障、工農子弟等族群之主體性教育。」

    「工農子弟的主體性教育」實質內涵為何,如今已難查考,本文且以現代語言解讀,應是指提倡勞動意識、重視勞動價值的勞動教育。當時使用「工農子弟」,這個如今聽起來十分過時的用語,放在1990年代的背景下,多少有著左派的進步性。410教改召集人黃武雄亦不諱言,教改的四大訴求就是建立在「偏左」的立場上[2]

    然而,所謂偏左的立場,在當時蓬勃發展的資本主義時空背景下,一開始就注定是過於浪漫的想像。1980年代正是台灣進行一場政治民主化與經濟自由化的大轉型時代,1987年解除戒嚴,就在教改前兩年,1992年台灣人均GDP突破一萬美元; 1993年台灣成為世界前20大經濟體,這兩個數據顯示出私人企業資本活絡發達的程度。在私人資本向封閉保守的黨國體制要求更多自由的同時,民間推動教改的聲浪,也在這樣的土壤中醞釀。終於,在1994年以三萬人大遊行的形式登場。

    在大轉型時代下,民間活力透過各種不同類型的社會運動獲得解放,410教改大遊行是其中極具標誌性的大型集體行動,搭著民主化運動的潮流,以教育普及化、減輕升學壓力等訴求,獲得新興中產階級的支持。眼見勢不可擋,執政者順勢納編,行政院於同年成立由李遠哲擔任主委的「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並於1996年完成影響台灣整體教育政策的「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反觀80年代末興起的勞工運動,則因為衝擊經濟,挑戰官商聯手的資本體系,而受到國家機器強力打壓,多位工運人士因發起抗爭而遭移送法辦。1990年代,行政院院長郝柏村還曾經指示有關單位加強取締「工運流氓」。提倡勞動教育的主張在410教改訴求中出現,或可視為參與其中的左傾知識菁英對勞工運動的同情與回應,可惜終究未能突破當時已逐漸成熟鞏固的資本主義高牆。

    在前述的「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中,或多或少都留下了段落提及身心障礙和原住民、兩性平等教育等議題,所謂工農子弟的主體性教育(勞動教育)則完全退出教育改革的視野。而且,一消失就是30年。在其後兩次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重大改革(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及108課綱)中,也從未納入有關勞動意識、勞工運動、工會發展等內容。至此,勞動教育只能成為教改歷史中,被消失的一段空白。

    值此410教改30年,對教改的「成果」有褒有貶,但對教改所留下的空白,則缺少足夠的關注。搭著勞基法施行40年,本文試著拉出另一道軸線,指出410教改的進步性與多元性,以及任何社會運動都難以避免的,受到政治與經濟現實左右的侷限性。當年教改的未竟之業,期待在下一場社會運動中復燃。


 



[1] 1970年代台灣因壓低勞工勞動條件,連帶以較低的生產成本,在出口競爭中取勝,引發美國工會不滿,認為影響美國製造業工人的工作機會。在工會壓力下,美國迫使台灣政府提高勞工標準,訂定勞動基準法,於1984年7月30日公布實施。

[2] 黃武雄,學校在窗外潮本書摘「篇五-教育改革是一團迷霧?之二教改中的左與右」,網址https://plainlaw.me/posts/reading-15 (瀏覽日期:2024年4月1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格子大世界
2會員
6內容數
還沒決定要讓沙龍長成怎樣,就從我對這世界的種種意見開始。看書、看電影、看人、看社會...。
小格子大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4/07/03
這篇文章描述了吳明益的小說《複眼人》的故事情節以及作者的寫作風格。文章中不但闡述了故事架構,也對小說中的角色和情節進行了分析和評論,最後歸納出了一些個人的觀點。
Thumbnail
2024/07/03
這篇文章描述了吳明益的小說《複眼人》的故事情節以及作者的寫作風格。文章中不但闡述了故事架構,也對小說中的角色和情節進行了分析和評論,最後歸納出了一些個人的觀點。
Thumbnail
2024/06/29
人生總有幾個畫面,想忘也忘不掉。小學四年級的某一天,我低下頭,突然發現衛生衣底下的胸部,竟有微微的隆起。從有性別意識開始,就一直告訴自己「其實我是男生」,終於在這一刻,成了被上帝戳破的謊言,或笑不出來的笑話。
Thumbnail
2024/06/29
人生總有幾個畫面,想忘也忘不掉。小學四年級的某一天,我低下頭,突然發現衛生衣底下的胸部,竟有微微的隆起。從有性別意識開始,就一直告訴自己「其實我是男生」,終於在這一刻,成了被上帝戳破的謊言,或笑不出來的笑話。
Thumbnail
2024/06/02
所以,這十年中,因為太陽花、同婚而擁抱民進黨的年輕人,都回來了嗎? 他們再次感受到,支持民進黨等於支持公民運動,支持並參與公民運動,證明台灣民主的真切存在,區分我們和獨裁中國的不同。而這些,都是一件很酷的事。
Thumbnail
2024/06/02
所以,這十年中,因為太陽花、同婚而擁抱民進黨的年輕人,都回來了嗎? 他們再次感受到,支持民進黨等於支持公民運動,支持並參與公民運動,證明台灣民主的真切存在,區分我們和獨裁中國的不同。而這些,都是一件很酷的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天看到切老的貼文,心中感觸頗深,不禁回覆了一下。菁英教育如果成為未來的教育方向,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家長來說,負擔都會越來越沉重。 再回頭看目前的情況,台灣真正的問題在於階級幾乎不再流動。孔子和孟子時期就非常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並認為教育是促進階級流動的最佳辦法。因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可以給弱
Thumbnail
今天看到切老的貼文,心中感觸頗深,不禁回覆了一下。菁英教育如果成為未來的教育方向,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家長來說,負擔都會越來越沉重。 再回頭看目前的情況,台灣真正的問題在於階級幾乎不再流動。孔子和孟子時期就非常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並認為教育是促進階級流動的最佳辦法。因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可以給弱
Thumbnail
教改的目的究竟為何?我們希望給予下一代什麼樣的教育,這個社會需要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更甚我們希望國家未來的發展會是朝怎樣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教改的目的究竟為何?我們希望給予下一代什麼樣的教育,這個社會需要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更甚我們希望國家未來的發展會是朝怎樣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7)針對教育部教改30年專題報告,以大學開設新生名額、整併招生、文憑貶值與公私立普大科大資源差距四大主題,點出410教改後,教育部預警性不足、政策反應緩慢、配套不全等問題。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7)針對教育部教改30年專題報告,以大學開設新生名額、整併招生、文憑貶值與公私立普大科大資源差距四大主題,點出410教改後,教育部預警性不足、政策反應緩慢、配套不全等問題。
Thumbnail
新課綱實施的這一年,同時也是一般所稱的「地方創生元年」,反映出臺灣社會此時此刻,正處於如何培養出具備在地視野、國際思維新世代人才的關鍵時間點。教育部對於地方創生最直接的回應,在於高教體系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簡稱USR計畫),但除了大學之外,中小學能夠如何肩負起社會責任?
Thumbnail
新課綱實施的這一年,同時也是一般所稱的「地方創生元年」,反映出臺灣社會此時此刻,正處於如何培養出具備在地視野、國際思維新世代人才的關鍵時間點。教育部對於地方創生最直接的回應,在於高教體系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簡稱USR計畫),但除了大學之外,中小學能夠如何肩負起社會責任?
Thumbnail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
Thumbnail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
Thumbnail
關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研擬數位教科書政策的問題,我們認為在面對類似的數位化政策,台灣教育所面臨的困境從來都不是硬體設備不足或缺乏,更多的是制度是否支持、社會是否接納。
Thumbnail
關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研擬數位教科書政策的問題,我們認為在面對類似的數位化政策,台灣教育所面臨的困境從來都不是硬體設備不足或缺乏,更多的是制度是否支持、社會是否接納。
Thumbnail
2024年是410教改30年,教改30年後的回顧分析,當年的廣設高中大學的訴求和現今少子化的衝擊如何評價。同時,關於勞動基準法施行40週年和410教改的關聯,以及教改中的左與右等議題。
Thumbnail
2024年是410教改30年,教改30年後的回顧分析,當年的廣設高中大學的訴求和現今少子化的衝擊如何評價。同時,關於勞動基準法施行40週年和410教改的關聯,以及教改中的左與右等議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