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人觀察日記】喜歡自己:從討好他人到接納自我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不要討厭慣於討好的自己。委屈自己、討好他人是一種生存策略,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總是這麼做,一定表示這能為我們帶來某些好處。


小珍走過廚房,發現正在洗碗的室友弄出乒呤乓啷的聲響,對噪音敏感的小珍不禁皺起眉頭,但又不想對別人的行為品頭論足,於是繼續走向自己的房間。


就在這時候,室友叫住小珍:


「喂,上一個用洗碗精的是你吧?用完能不能放回原位,這樣習慣很不好欸。」


小珍心頭一股怒火衝上來,很想回對方:


『在那之前你能不能養成把流理台擦乾的習慣,每次都把檯面弄得濕答答,不曉得都是別人替你收拾嗎?』


但小珍憋了一秒鐘,最後說出口的是:


「我知道了,下次會注意的。」


小珍滿腹委屈地回到房間,不只對惡人先告狀的室友感到憤怒,更對什麼都不敢說的自己覺得生氣和無力。


小珍想,為什麼我總是這樣懦弱,不敢跟人衝突、不敢惹別人生氣,更不敢好好替自己爭取權益。


對於這樣的小珍,對於每個跟小珍有同樣感受的人,我想告訴你的是:


不要討厭慣於討好的自己。


委屈自己、討好他人是一種生存策略,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總是這麼做,一定表示這能為我們帶來某些好處。


只要討好,就能讓事情處於控制之中,或舒緩氣氛讓自己感覺舒服。如果不斷討好讓你覺得疲憊,可以躲到無人的地方休息一會,但不要因此責備自己懦弱。


每個人都有弱小的時候,需要時間去經驗、碰撞、反思而讓內心漸漸強大。有些情況,我們就是處於弱勢的一方,資歷、地位、閱歷、資源不如對方,甚至就是面子不夠厚而沒有那麼會吵架。所以即便感覺不公平、受壓抑,也只能按耐那份不滿的心情。


而當你厭惡自己總是討好,卻又感覺無法不這麼做時,這其實是一件好事,是改變的契機。只是這種改變需要積累,你會像收集養分一樣,收集一次次的受挫經驗與渴望改變的衝動。等累積得足夠且機會成熟以後,你就會開始試著鼓起勇氣,採取不同的行為模式。


一開始也許只是小小的試探,接著是緩慢地透露真心,然後漸漸發現,即使說出自己的意見,也不會有人因此討厭、排擠你,又或者,你發現其實自己已經不那麼在意某些人的看法和評論了。


勇於表達想法的人很好,藏匿真心以維持內在平靜也沒什麼不對。每個人都是用自己當下的狀態活著,而任何人的任何一刻,則都是圓滿而完整的。


不成熟的自己、成熟的自己、游刃有餘的自己,不論何時為當下拍下一張照片,你都能夠看到一幀此刻獨有的景色。如含苞與盛開的花朵,各有各的美麗。


從當下就開始喜歡自己吧,勇敢率直的人很好,保守而善解人意的也很棒。不論那是什麼模樣,開心地擁抱與欣賞鏡子裡的那人。


因為此時此刻的你,將是這輩子只能遇見一次的風景。


2024.03.2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笑笑的沙龍
4會員
29內容數
笑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25
出於保護自己的意念,最終讓自己受了傷──從頭至尾,僅有我一個人受傷。我連憤怒都不敢發洩,只能讓其反噬自身。就像太過害怕的動物,在過激反應下往往會傷到自己,出於保護的行動,最後卻造成更大的傷害。
Thumbnail
2024/04/25
出於保護自己的意念,最終讓自己受了傷──從頭至尾,僅有我一個人受傷。我連憤怒都不敢發洩,只能讓其反噬自身。就像太過害怕的動物,在過激反應下往往會傷到自己,出於保護的行動,最後卻造成更大的傷害。
Thumbnail
2024/03/14
有時候,我們會過於著迷自己的病症,以至於將它視為自己的一部分,不論如何也不願放手。 你說這怎麼可能?疾病為我帶來痛苦,我恨不得擺脫它。但事實是,疾病也可能成為我們的舒適圈,我們可以在其中扮演受害者自憐自艾,也可以藉由它享受他人的同情與關照。
Thumbnail
2024/03/14
有時候,我們會過於著迷自己的病症,以至於將它視為自己的一部分,不論如何也不願放手。 你說這怎麼可能?疾病為我帶來痛苦,我恨不得擺脫它。但事實是,疾病也可能成為我們的舒適圈,我們可以在其中扮演受害者自憐自艾,也可以藉由它享受他人的同情與關照。
Thumbnail
2024/03/13
今天途經以前常逛的商店街,即便沒有任何打算購買的物品,依然控制不住腳步,朝那個方向走了過去。但走在街上看著商鋪裡各種琳瑯滿目的商品時,我發現自己今天的心境,和以前全然不同了。
Thumbnail
2024/03/13
今天途經以前常逛的商店街,即便沒有任何打算購買的物品,依然控制不住腳步,朝那個方向走了過去。但走在街上看著商鋪裡各種琳瑯滿目的商品時,我發現自己今天的心境,和以前全然不同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寬容是一種智慧 寬容是一種智慧,它不僅讓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過失,更能幫助我們在面對自己內心的矛盾時,找到一條平和的道路。學會寬容他人,其實也是在學習寬容自己,這樣的心態能讓我們活得更加自在。 遇到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 生活中,無論是在人際關係中,還是在職場、家庭中,我們都難免會遇到與自己觀點
Thumbnail
寬容是一種智慧 寬容是一種智慧,它不僅讓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過失,更能幫助我們在面對自己內心的矛盾時,找到一條平和的道路。學會寬容他人,其實也是在學習寬容自己,這樣的心態能讓我們活得更加自在。 遇到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 生活中,無論是在人際關係中,還是在職場、家庭中,我們都難免會遇到與自己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作者對於追求認同的感受和反省,從自身經歷出發,呼籲讀者在追求社會認同時,先要認同自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作者對於追求認同的感受和反省,從自身經歷出發,呼籲讀者在追求社會認同時,先要認同自我。
Thumbnail
這個文章分享了作者如何經過努力與執著,磨練自己的才能,成為一個能夠陪伴與幫助他人的人。文章提醒讀者,羨慕他人所擁有的成果時,也應該考慮這些成果背後所付出的努力,並檢視自己願意付出怎樣的代價去獲得自己想要的。並分享以心理學為基礎,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Thumbnail
這個文章分享了作者如何經過努力與執著,磨練自己的才能,成為一個能夠陪伴與幫助他人的人。文章提醒讀者,羨慕他人所擁有的成果時,也應該考慮這些成果背後所付出的努力,並檢視自己願意付出怎樣的代價去獲得自己想要的。並分享以心理學為基礎,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Thumbnail
努力討好自己就好~ 討好自己不是變得自我,也不是刻意冷漠無情,而是真誠對待自己的心意,忠誠的按照自己的內心做選擇與拒絕~ 當下最棒的狀態,就是不需刻意、不帶勉強的舒適關係,敬重自己的心意,也尊重他人做自己~ 記得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從容地去遇見每一個願意當下一起交付時光的人,就這樣
Thumbnail
努力討好自己就好~ 討好自己不是變得自我,也不是刻意冷漠無情,而是真誠對待自己的心意,忠誠的按照自己的內心做選擇與拒絕~ 當下最棒的狀態,就是不需刻意、不帶勉強的舒適關係,敬重自己的心意,也尊重他人做自己~ 記得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從容地去遇見每一個願意當下一起交付時光的人,就這樣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聽到身邊有朋友心情受到影響,來分享一下我一路上的觀察和心路歷程。 身為高敏人的我,從小常常把別人的言語、意見、標準往自己的身上套用,最常見的是他人的批判,某一天這些聲音已經內化成心中對自己的指教。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聽到身邊有朋友心情受到影響,來分享一下我一路上的觀察和心路歷程。 身為高敏人的我,從小常常把別人的言語、意見、標準往自己的身上套用,最常見的是他人的批判,某一天這些聲音已經內化成心中對自己的指教。
Thumbnail
不要討厭慣於討好的自己。委屈自己、討好他人是一種生存策略,如果你總是這麼做,代表這能為你帶來某些好處。只要你討好,就能讓事情處於控制之中,或舒緩氣氛讓自己感覺舒服。如果不斷討好讓你覺得疲憊,可以躲到無人的地方休息一會,但不要因此責備自己懦弱。
Thumbnail
不要討厭慣於討好的自己。委屈自己、討好他人是一種生存策略,如果你總是這麼做,代表這能為你帶來某些好處。只要你討好,就能讓事情處於控制之中,或舒緩氣氛讓自己感覺舒服。如果不斷討好讓你覺得疲憊,可以躲到無人的地方休息一會,但不要因此責備自己懦弱。
Thumbnail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要對別人做那些連自己也討厭的事,這可以說是人與人相處的最低限度,但不是顛倒所有假設都能成立,尤其是在感情裡。 也就是並非 「己所欲,便施於人」:我希望別人對我這麼做,我就先對他這麼做,希望藉此來感動對方,進而對自己做一樣的事。 我喜歡有人在家等門的感覺,於是
Thumbnail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要對別人做那些連自己也討厭的事,這可以說是人與人相處的最低限度,但不是顛倒所有假設都能成立,尤其是在感情裡。 也就是並非 「己所欲,便施於人」:我希望別人對我這麼做,我就先對他這麼做,希望藉此來感動對方,進而對自己做一樣的事。 我喜歡有人在家等門的感覺,於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