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停藥了,再持續觀察三個月,如果狀況都很穩定,就不需要再來了。」今天回診時,醫生對我這麼說,聽完真的有股感動。
每一次,掉入深淵總是一瞬間的事,但要一步一步讓自己穩定下來,並移動出黑暗的世界,是一段相當漫長的旅程。當初又再度在職場跌倒,陷入憂鬱時,除了老公第一時間跳出來,支持我離開職場外,最大的支撐就是,感謝我自己可以在這段時光,遇見敘事治療,還有明德。
在敘事溫暖涵容的陪伴下,我看見了許多過去自己閃閃發亮的故事。求學時期的我,在大一決定要考公職時,就一路堅持努力,直到研一考上為止,為了考試,我下課就回租屋處唸書,不要說夜生活,就連夜唱,我都沒去過一次。
在敘事實踐團體陪伴成員時,我的高敏感,也讓我能輕易對他人故事共鳴共感。每次陪伴他人完,我揭露自己的本業其實是會計,總會引來一些驚呼,很多人真的以為我是本科系出身。
由於敘事治療始終相信,那些沒說出口的故事版本,比重複訴說的問題故事,都還要多上許多。因此,在夥伴們的陪伴下,我把過去遺忘的那些故事,再說了回來。那些不被主流社會看重的故事裡,有我閃閃發亮的樣子。
於是我的自我認同慢慢改寫了,從原本的「抗壓性差」、「憂鬱症」、「不適應職場」等被貼滿各種問題標籤的自我認同,移動到我是「不放棄」、「有毅力」且「易共感」的人。
敘事絕對不是單純發洩情緒,或者說故事那麼簡單。而是用一種放下成見、帶著覺知的狀態,有品質地專注聆聽眼前這個人,並陪伴他去看見,他訴說的問題故事底下,所蘊藏的珍貴寶藏。當人可以被這樣善待與聽見,閃閃發亮的故事,就有機會一個個說回來,長期用這樣的眼光看待自己,人,自然會閃閃發光。
「你其實一直有找人談話支持,我不怎麼擔心,但我比較擔心的是,你自己對停藥的自我暗示,會不會對你造成什麼影響?」醫生最後這麼說,聽他說的時候,我很平靜,也很有信心。
這份信心在說的並非是,我一定會成功停藥,而是我知道,不管發生什麼狀態、我的情緒如何起伏,我都有能力與資源,陪伴自己走過。「我現在已經有了承受悲傷與不幸的力量,這樣就足夠了。」在踏出醫院大門的同時,我耳邊響起了韓劇《低谷醫生》的這段話。
原來,之所以會感到幸福,不是因為我的人生從離職後便一帆風順,而是在敘事與夥伴的陪伴下,我找回那些被遺忘的故事,與閃閃發亮的自己。帶著這些溫暖的陪伴,與對自己的相信,走在未知的人生旅途上,我感到無比的幸福,是因為我知道,我從來就不是一個人。
除了最愛我與支持我的家人外,我身邊還有一群人,在我每次厭惡自己,也嚴重自我懷疑的時候,總接住了我。而這一次次的經驗,讓我逐漸開始相信,我光是我自己,就足夠好了;光是真實的做自己,這樣的我,就已閃閃發光。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到臉書找我互動聊天喔!
您的任何互動都是我創作的原動力~>
有心理學者研究指出,決定一個人幸福感的原因有50%跟家族基因有關、10%跟環境有關、剩下的40%則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可以透過練習來提升幸福感的。如果你也想活得更幸福,歡迎來<幸福魔法團體>共學,一起練習看見閃閃發亮的自己並活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