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我收到了一封訊息,頓時間我感受到自己的焦慮。
其實那封訊息,並沒有特別寫什麼。
我試著停下來感受,這股焦慮來自哪裡。
細細體會與思考後,我判斷這應該跟眼前的人無關。
而是來自於,我過去職場的創傷經驗。
有了這個看見後,我非常震驚。
畢竟,我已經脫離那有毒的環境,好些年了。
沒想到,我的身體卻依然有記憶。
在類似的語言出現時,我的求生本能、與焦慮的情緒,還是依舊被喚醒。

巧的是,剛好最近我正在閱讀「有一種傷害叫成長」。
這本書,非常實用且療癒。
作者克里斯多夫.威拉德,是哈佛醫學院的臨床心理學家,擅長正念。
所謂的正念,就是帶人練習回到當下。
身而為人,我們要不是在憂鬱、悔恨過去的發生,就是常過度焦慮、擔心未來。
尤其,像我一樣遭受過創傷的人,更是如此。
書中特別提到,若人的大腦長期處於警戒的狀態,會讓杏仁核過度活躍。
意思就是,即便我已經脫離職場環境多年,當有類似情境出現時,大腦的警報系統,還是會提醒我有危險。
原本大腦的機制,就是要讓我們注意草原上的危機,以利我們生存下來。
但過於活躍的大腦,時不時在拉警報,反而讓生處在現在社會的我們,苦不堪言。
平心而論,現在並沒有這麼多的情況,是需要我們立刻戰或逃的。
我們的身後,大多也沒有獅子在追趕我們,有的只有我們自己內在的恐懼。
以及不停活在過去,與焦慮未來的大腦。
因此本書作者,分別就身體、大腦與心靈三大面向,帶領我們一步步練習,並療癒自己。
看得過程中,我點頭如搗蒜,也驚呼連連。
原因是,這本書完全整理了過去的這些年,我在敘事團體中練習的點滴。
還有,我如何陪伴自己、療癒創傷,並成為此刻的自己。
書中幾乎每個小節完,都會有個小練習。
讓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實踐,帶自己慢慢回到當下。
我必須說,幾乎八成以上的方法,我都在團體中練習過,甚至先前的文章中,也陸續都有分享過。
換言之,之所以我會覺得這本書,非常療癒也實用,正是因為裡面的方法,我幾乎親自驗證過。
不過,礙於篇幅的關係,我僅能就這三個面向中,各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看完有喜歡,真的很推薦把這本書帶回家喔!
▋打造有韌性的身體
作者把身體放在最前面,真的有其道理。
當身體無法放鬆,大腦與心靈就更不用說了。
也就是說,療癒,得從身體開始。
這跟我自己的經驗,也很呼應。
我每兩周一次的敘事團體,前面半小時,明德總會帶領我們練習呼吸。
透過呼吸,跟自己的內在做連結。
不僅帶給我更多覺察,也讓我一次次可以回到此時此刻,跟自己同在。
書中,舉了很多練習呼吸的方法。
其中我自己最常做的,也是最簡單的,就是「延長呼吸」。
用我自己的語言來說,就是有意識的深呼吸、並放慢呼吸節奏。
每一次我在家中,不管是面對家人吵架,還是小孩鬧脾氣,這些槍林彈雨的現場。
我都第一時間會提醒自己,深呼吸。
藉由放慢呼吸節奏,來提醒自己安住在當下,不隨周遭的人情緒起舞。
呼吸,是神經系統的遙控器。
當你可以藉由呼吸,來放鬆身體時,你就朝療癒之路靠近了一步。
▋打造有韌性的大腦
再來,是試著覺察你的念頭,不要相信你所認為的一切。
我還記得我剛離職的時候,那時,我腦中自動播放的聲音是,
「你連公職這麼簡單的工作都做不好,你還能做些什麼?」
現在回頭看,簡直不可思議。
因為我不管學什麼,都做得蠻好的。
可當時,我的確對腦中的這個聲音,深信不疑。
因此,作者才特地提醒我們,別對你腦中的思想照單全收。
書中提到一個簡單的練習小方法是,當內在這些批判的聲音出現時,在前面加上,「我在想...」
用我的例子來說,就是調整成「我在想...你連公職這麼簡單的工作都做不好,你還能做些什麼?」
透過這個簡單的練習,可以讓我們更有意識地覺察,這些念頭及想法,不等同於我們。
先有了這樣的看見,我們也才有機會,培養新的念頭,與更有同理心的內在聲音。
書中提到的另一個方法,也是我前陣子才在文章中分享過的,練習感恩。
所謂的感恩,並非要強迫你,感謝那些曾經傷害你的人。
相反地,你可以優先練習感謝自己。
若用敘事的語言來說,就是欣賞並珍惜,如此不容易的自己。
剛開始練習時,想不到任何欣賞或感謝自己的地方,非常正常。
我們總是習慣,對自己特別嚴格。
我的練習小技巧是,會改成問自己,
「如果今天是一位我很重視的朋友,做了這些事情,我會怎麼形容他?以及我會想跟他說什麼?」
當我可以嘗試換位到朋友的角度時,通常我的語言會比較溫柔,標準也不會太過嚴苛。
透過一次次練習,漸漸把腦中的批判性思維,調整成對自己更加溫柔,且有同理心的語言。
▋打造有韌性的心靈
最後,書中建議我們在關係中,修復創傷。
我特別喜歡書中的一段話,
「健康的共同調節會形成共享的安全感:我對你發送安全訊號,你就會感到安全,反之亦然。
但這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一開始,你需要別人協助才做得到,不過只要多加練習,你就能自行調節,最後還能進一步將這種能力傳遞給他人。」——《有一種傷害叫成長》
之所以喜歡這段話,是因為這段話,精準描述了我這些年來的改變歷程。
我從剛離職時,就在敘事團體中,透過夥伴們的陪伴,來共同調節。
共同調節的意思是,藉由接收一個人傳遞的安全訊號,來讓自己回到身心穩定的狀態。
每一次,我因為過去的傷,不相信甚至批判懷疑自己時,夥伴們一次次陪伴我,看見我的不放棄與珍貴。
從他們的視野,我不但調節了我的身心,我也重新建構自我認同。
移動到此刻,如書上所說,我不但能自行調節。
甚至,我還能把這股能力傳遞出去,陪伴更多需要的人,進行調節。
健康的人際連結或團體,可以協助你,接納和理解自己。
原來,我不是抗壓性差,我只是對人的情緒太過敏感。
當我理解了,並把自己放在適合的環境或位置之後,自然能如魚得水,做事事半功倍。
那麼你呢?你也曾像我上週一樣,因為某人的一封訊息,或是一句話,就立刻勃然大怒或焦慮不已嗎?
也許困住你的,並非眼前的這個人或事件,而是過往的傷。
人生很難,痛苦和傷害,幾乎是必然的存在。
我們可以在每次被傷絆倒時,持續怨懟傷害我們的人事物。
我們也可以選擇,一次次勇敢爬起,並帶著傷持續前行。
願你可以找到合適的人際或團體,陪伴你穿越創傷與黑暗,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若暫時還找不到,先透過本書的方法,練習陪伴與療癒自己,也是很好的選擇,祝福你~
🌟🌟🌟好書抽獎🌟🌟🌟
感謝<時報出版>出版好書,並提供抽獎~
活動期間:即日起~5/6(二)
抽獎三步驟:
1️⃣ 按讚 並 追蹤 小紅臉的幸福魔法實驗粉絲頁
2️⃣ 於粉專留言,文章中你最有共鳴的一句話
3️⃣ 公開分享粉專貼文
獎項:《有一種傷害叫成長》一書,共 3 個名額!
抽獎結果,將公告於粉專文章下方。
請於公告兩天內,私訊 小紅臉的幸福魔法實驗 粉絲頁,並提供收件資訊,方便出版社寄送書籍,逾期視同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