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愛,自重,而後才能愛人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網路上,看見一篇文章,深有同感。

好的愛情是美好的,前提是,遇見它之前,我們能自重、自愛,而後才能愛人。

一個善良單純的女孩,遇到有問題的人,往往不懂得保護自己,照顧自己,而被傷害。

這是因為父母對待愛與性的態度,會造成子女對愛與性的錯誤認知,無法分辨好人與壞人。


AI生成圖片

AI生成圖片


我經常遇到佛教徒,勸說被暴力傷害的女人,要忍耐,那是欠對方的債,還清了就會對她好。

可是,當我自己經歷過之後,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

二十多年前,結束第一段婚姻,大學時代的孔孟學社指導老師王鎮華,介紹我去參加心理協談課程。課程中,任兆璋修女曾經說過,人與人之間,並不是我對你不好,反過來你就會對我不好。有時候,兩人之間,被欺負的人,永遠是被欺負的人,這是因為性格使然。

第一次離婚之後,經歷了痛苦的三十年,一直活在罪惡感與愧疚感中,不斷對自己懲罰,以為自己犯下了滔天大罪,才會受到這樣的惡報。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讓我深深自責,當年如果聽媽媽的話,什麼事都不會發生。

可是,我卻忽略了媽媽對愛與性的否定,覺得那是骯髒的事,讓我對愛與性的話題感到羞恥,遇到問題說不出口,才會讓自己一步步走向深淵,求救無門。

學佛之後,開始把我內在深藏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包括我的婚姻與原生家庭,透過寫作抒發,但是以第三人稱來寫,然後投稿。

這時候,有位法師鼓勵我,用第一人稱來寫,把自己說不出口的事情,藉由文字表露,後來就被刊登在佛教月刊上。

這對我來說,是多麼重要的過程,就是勇於表達自己的心靈改革。

文章刊出之後,得到許多義工朋友的共鳴和疼惜,改變了我以前認為那些都是不能講的,污穢的隱私,應該默默忍受痛苦,不該輕易向人訴苦的。

因為那都是過去世自己造成的業力,就應該接受被傷害,直到還清債務為止。

可是,當我開始勇於表達自己的時候,我發現自己變得自信,也從罪惡感和自我懲罰中,走出來。

當父母一直教導我們要自我反省,這對善良單純的人來說,可能遇到壞人就能被輕易玩弄,而分辨不出真正對自己好的人。

一個人經常處於被貶低,被嘲諷,被輕視的親密關係,就會深陷在其中,而想要得到對方的肯定,結果是更加讓自己感到挫敗,也失去自信。

如果只是在自己身上找問題,認定錯的都是自己的問題,就可能被壞人所控制,而掙脫不出對方的魔掌。

前陣子,跟朋友談到,一個人的品格有問題,卻要求另一個人要忍耐,要繼續在婚姻中,接受對方的暴力傷害,還不斷告訴這一個人,這是欠對方的,只要等到對方傷害夠了,就會停止傷害。

如果這個品格有問題的人,對每個人都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最好的做法就是,只有離開了這樣的人,才能解決問題。

在我們的社會裡,充斥著這樣錯誤的觀念,把一個善良單純的人,留在暴力犯罪的人身邊,這樣合理嗎?

善良單純的人,想要助人,想要救人,但是,這樣的人只有他們救得了自己,誰也救不了,真正該救的是自己,要學會保護自己,和疼惜自己。

沒有經歷過這些過程,是很難看得清楚,很多錯誤的觀念才是讓善良單純的人,走向壞人的身邊,而錯失了被疼惜愛護的機會。

我感謝那些願意讓我拿起筆來,勇敢寫下我人生中,不堪的過往,指引他人幸福的道路。


AI生成圖片

AI生成圖片


摘要在網路上看到的文章:

錯誤的兩性觀,等於變相把孩子推給壞人。 極具危險性的一種人格─邊緣型人格(編按:指介於精神官能症〔neurosis〕和精神病〔psychosis〕之間的狀態)。這種人,好的時候對你特別好,但如果你不聽他的話,要和他分手,他就會變得非常壞。他在兩種邊界之間不停轉換,用極致的好迷惑你,讓你放鬆警惕;又用偏執的壞傷害攻擊你,如果你激怒了他,很容易釀成悲劇。 逃避灌輸正確戀愛觀和兩性觀的父母。這樣的父母總打著保護孩子的旗號,把戀愛當作洪水猛獸,甚至為了達到目的,不惜醜化異性,讓孩子心生畏懼,而不是引導他們怎麼識人、怎麼去愛、怎麼面對意外和風險。結果,孩子一旦脫離父母的掌控,便很容易出狀況。父母對愛和性有多排斥,孩子就可能為愛和性有多受傷。 當父母灌輸給孩子錯誤的兩性觀時,某種程度上等於把孩子推向壞人,壞人就是看準了,那些「成年卻沒成人」的孩子內心有多匱乏。由於父母的打擊和逃避,孩子在偷偷戀愛後,若遭遇身體和情感的創傷,不敢第一時間向父母求助,於是會在孤立無援中被繼續傷害,甚至走偏了。 他們也沒有以有效的方式完全接受和保護你,而是以逃避和掩飾加重了你的罪惡感和羞恥感。 他們應該告訴你:你之所以遭受那樣的創傷,他們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今後如果有人想傷害你,你要第一時間告訴他們,他們會永遠和你站在一起去面對、解決。 如果你沒有等到他們這些話,那就每天對自己說:這不是我一個人的錯。你只有得到了釋放和接納,才能在寬宥自己中向前走。 認同自己,才能創造想要的幸福。 每個人的一生,不管是工作還是情感,都不可能永遠順遂不犯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犯錯,就是成長的階梯;問題,就藏著覺醒的洞察。 這些糟糕的過往雖然讓我們受傷、受辱、受損,但更讓我們學會分辨人性的醜惡與戀愛的實際。 好的愛情是美好的,前提是,遇見它之前,我們能自重、自愛,而後才能愛人。當你在某個恬靜的午後,牽手一個溫厚深情的男子,歷經一段靜好的愛情,在充分的愛和被愛中獲得滋養和成長,再回首看這段過往,你會發現,不知不覺中你已經擺脫了噩夢。相信歲月能治癒一切,你也要不辜負歲月,要在日夜趕路中變得自信而勇敢。 最後,我願意送給你這樣一段話:門外沒有別人,只有我們自己。所以,打開門,走出去,勇敢愛,就像沒有受過傷那樣。加油!

以上文章取自<失控的親密關係,是一種病>

連結:

https://tw.news.yahoo.com/%E5%A4%B1%E6%8E%A7%E7%9A%84%E8%A6%AA%E5%AF%86%E9%97%9C%E4%BF%82-%E6%98%AF-%E7%A8%AE%E7%97%85-030732366.html

38會員
203內容數
一段深埋於內心的渴望,藝術創作的熱情,受到阻礙,終至心如死灰。由於無法透過藝術創作去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就像走入黑暗世界,再也沒有動力,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就是得過且過,人生失去了意義。 如今,喚回記憶,用AI藝術創作,自我療癒,重獲內心的熱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樹無用 的其他內容
剪自己的頭髮,求道的過程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水光映蓮華,芬芳安寧明澈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AI生成圖片:關鍵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浴火鳳凰,美麗的重生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來自台灣!國家交響樂團首登易北愛樂廳 2100名觀眾起立鼓掌 李欣恬/德國漢堡報導 今(德國時間9日)晚來自台灣的國家交響樂團(NSO),創下台灣交響樂團團隊首登漢堡易北愛樂廳演出的紀錄,現場滿座,觀眾從上半場的鋼琴家卡蒂雅·布尼亞季什維利的鋼琴協奏曲演奏結束,到下半場最後一首曲目德佛札克的第八號交響曲後與兩首安可曲,全場2100名觀眾皆激動地起立鼓掌。
Thumbnail
avatar
李欣恬
2024-04-10
avatar
悄悄說出心裡話
2024-04-02
女神道途|結束了眾神的魔鬼訓練,神明的偏愛永遠超乎想像,後知後覺發現是不是收到來自觀音的畢業證書了?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龍山寺與過去的住處收回遺留在某個時期的靈魂碎片的過程,以及與龍山寺觀音結下的因緣。作者在此處度過了整整6年的青春,並因為感情糾葛經歷了感情的洗禮。最終,通過回朔過去,收回靈魂碎片,並與龍山寺觀音的交流,作者走向了陽性力量的旅程。文章充滿感情的轉變和釋放,以及對未來的憧憬。
Thumbnail
avatar
予曦𝐢𝐫𝐢𝐬| 一顆馬鈴薯
2024-03-30
【與療癒相遇的故事隨筆18】 : 靈氣訊息解讀 : ~慈悲來自對眾生憐憫的愛~🍀🍀🍀fumi老師:❤️❤️❤️ 🥰🥰這一次是協助學員做自己遠距離的療癒,在靈氣技術上的練習中,療癒自己其實比較難的😅😅😅,因為,在過程之中常常會「否定」解讀到的訊息,常常會「下意識地去評斷」。 🥰🥰🥰這個時候有人在旁邊的協助✅,就是很重要的。 🍀這一次分享的是老師協助在脈輪
Thumbnail
avatar
富美子國際靈氣學院
2023-02-07
自愛親愛的, ....自己。 by etoile7777 https://www.instagram.com/etoile7777
Thumbnail
avatar
etoile7777 語錄
2022-01-28
10個不可不看的理財重點➤《讓可愛的錢自動滾進來》跑步最難的部分,向來都是跨出第一步。—p.234 出社會後,才發現有不少友人都是月光族,甚至有著鉅額卡債。 有些朋友很苦惱:明明收入不錯,為何帳戶裡數字總是少得可憐?想理財又覺得很難,光是連股票紅字綠字都好難搞清楚。 從小我就是個危機感比較重的孩子,從學生時期就開始有儲蓄的習慣。 但我也不是理財高
Thumbnail
avatar
Na個樹洞|Louna
2021-12-05
[台北美食]全國第一個由專業人士成立的心智障礙者訓練機構,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闢護工廠來自一份感動​  台灣在社會角落有許多一群不同於一般人族群,這個族群是重度智能障礙或多重障礙的孩子,一輩子被貼上沒有學習能力的標籤 「每一個生命都是平等的,心智障礙的孩子應得到該有的尊重和受教育機會。為了解決這一群就業問題,烘培坊就是很好出路。這篇接續熊米屋之後,再來介紹台灣成立悠久時間的社團法人第一社會福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1-10-02
【自愛】如果喜歡是件寂寞的事 那就該想著如何停止 避免憾事
avatar
蘇 遇
2020-09-29
【Come•嗑】演技動人逼哭觀眾!陳妤《可不可以》詮釋超Man女主角 自認追愛很直接國片《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改編知名作家肆一的同名散文作品,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億萬編導林孝謙與呂安弦等人編劇,由曾在公視電視電影《乒乓》擔任導演的簡學彬執導。 《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女主角陳妤,在勤跑電影宣傳的過程中,特別接受《好•嗑電影》專訪,分享了拍片時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avatar
《好•嗑電影》
2020-08-27
avatar
神勇火球
200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