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愛,自重,而後才能愛人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在網路上,看見一篇文章,深有同感。

好的愛情是美好的,前提是,遇見它之前,我們能自重、自愛,而後才能愛人。

一個善良單純的女孩,遇到有問題的人,往往不懂得保護自己,照顧自己,而被傷害。

這是因為父母對待愛與性的態度,會造成子女對愛與性的錯誤認知,無法分辨好人與壞人。


AI生成圖片

AI生成圖片


我經常遇到佛教徒,勸說被暴力傷害的女人,要忍耐,那是欠對方的債,還清了就會對她好。

可是,當我自己經歷過之後,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

二十多年前,結束第一段婚姻,大學時代的孔孟學社指導老師王鎮華,介紹我去參加心理協談課程。課程中,任兆璋修女曾經說過,人與人之間,並不是我對你不好,反過來你就會對我不好。有時候,兩人之間,被欺負的人,永遠是被欺負的人,這是因為性格使然。

第一次離婚之後,經歷了痛苦的三十年,一直活在罪惡感與愧疚感中,不斷對自己懲罰,以為自己犯下了滔天大罪,才會受到這樣的惡報。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讓我深深自責,當年如果聽媽媽的話,什麼事都不會發生。

可是,我卻忽略了媽媽對愛與性的否定,覺得那是骯髒的事,讓我對愛與性的話題感到羞恥,遇到問題說不出口,才會讓自己一步步走向深淵,求救無門。

學佛之後,開始把我內在深藏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包括我的婚姻與原生家庭,透過寫作抒發,但是以第三人稱來寫,然後投稿。

這時候,有位法師鼓勵我,用第一人稱來寫,把自己說不出口的事情,藉由文字表露,後來就被刊登在佛教月刊上。

這對我來說,是多麼重要的過程,就是勇於表達自己的心靈改革。

文章刊出之後,得到許多義工朋友的共鳴和疼惜,改變了我以前認為那些都是不能講的,污穢的隱私,應該默默忍受痛苦,不該輕易向人訴苦的。

因為那都是過去世自己造成的業力,就應該接受被傷害,直到還清債務為止。

可是,當我開始勇於表達自己的時候,我發現自己變得自信,也從罪惡感和自我懲罰中,走出來。

當父母一直教導我們要自我反省,這對善良單純的人來說,可能遇到壞人就能被輕易玩弄,而分辨不出真正對自己好的人。

一個人經常處於被貶低,被嘲諷,被輕視的親密關係,就會深陷在其中,而想要得到對方的肯定,結果是更加讓自己感到挫敗,也失去自信。

如果只是在自己身上找問題,認定錯的都是自己的問題,就可能被壞人所控制,而掙脫不出對方的魔掌。

前陣子,跟朋友談到,一個人的品格有問題,卻要求另一個人要忍耐,要繼續在婚姻中,接受對方的暴力傷害,還不斷告訴這一個人,這是欠對方的,只要等到對方傷害夠了,就會停止傷害。

如果這個品格有問題的人,對每個人都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最好的做法就是,只有離開了這樣的人,才能解決問題。

在我們的社會裡,充斥著這樣錯誤的觀念,把一個善良單純的人,留在暴力犯罪的人身邊,這樣合理嗎?

善良單純的人,想要助人,想要救人,但是,這樣的人只有他們救得了自己,誰也救不了,真正該救的是自己,要學會保護自己,和疼惜自己。

沒有經歷過這些過程,是很難看得清楚,很多錯誤的觀念才是讓善良單純的人,走向壞人的身邊,而錯失了被疼惜愛護的機會。

我感謝那些願意讓我拿起筆來,勇敢寫下我人生中,不堪的過往,指引他人幸福的道路。


AI生成圖片

AI生成圖片


摘要在網路上看到的文章:

錯誤的兩性觀,等於變相把孩子推給壞人。 極具危險性的一種人格─邊緣型人格(編按:指介於精神官能症〔neurosis〕和精神病〔psychosis〕之間的狀態)。這種人,好的時候對你特別好,但如果你不聽他的話,要和他分手,他就會變得非常壞。他在兩種邊界之間不停轉換,用極致的好迷惑你,讓你放鬆警惕;又用偏執的壞傷害攻擊你,如果你激怒了他,很容易釀成悲劇。 逃避灌輸正確戀愛觀和兩性觀的父母。這樣的父母總打著保護孩子的旗號,把戀愛當作洪水猛獸,甚至為了達到目的,不惜醜化異性,讓孩子心生畏懼,而不是引導他們怎麼識人、怎麼去愛、怎麼面對意外和風險。結果,孩子一旦脫離父母的掌控,便很容易出狀況。父母對愛和性有多排斥,孩子就可能為愛和性有多受傷。 當父母灌輸給孩子錯誤的兩性觀時,某種程度上等於把孩子推向壞人,壞人就是看準了,那些「成年卻沒成人」的孩子內心有多匱乏。由於父母的打擊和逃避,孩子在偷偷戀愛後,若遭遇身體和情感的創傷,不敢第一時間向父母求助,於是會在孤立無援中被繼續傷害,甚至走偏了。 他們也沒有以有效的方式完全接受和保護你,而是以逃避和掩飾加重了你的罪惡感和羞恥感。 他們應該告訴你:你之所以遭受那樣的創傷,他們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今後如果有人想傷害你,你要第一時間告訴他們,他們會永遠和你站在一起去面對、解決。 如果你沒有等到他們這些話,那就每天對自己說:這不是我一個人的錯。你只有得到了釋放和接納,才能在寬宥自己中向前走。 認同自己,才能創造想要的幸福。 每個人的一生,不管是工作還是情感,都不可能永遠順遂不犯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犯錯,就是成長的階梯;問題,就藏著覺醒的洞察。 這些糟糕的過往雖然讓我們受傷、受辱、受損,但更讓我們學會分辨人性的醜惡與戀愛的實際。 好的愛情是美好的,前提是,遇見它之前,我們能自重、自愛,而後才能愛人。當你在某個恬靜的午後,牽手一個溫厚深情的男子,歷經一段靜好的愛情,在充分的愛和被愛中獲得滋養和成長,再回首看這段過往,你會發現,不知不覺中你已經擺脫了噩夢。相信歲月能治癒一切,你也要不辜負歲月,要在日夜趕路中變得自信而勇敢。 最後,我願意送給你這樣一段話:門外沒有別人,只有我們自己。所以,打開門,走出去,勇敢愛,就像沒有受過傷那樣。加油!

以上文章取自<失控的親密關係,是一種病>

連結:

https://tw.news.yahoo.com/%E5%A4%B1%E6%8E%A7%E7%9A%84%E8%A6%AA%E5%AF%86%E9%97%9C%E4%BF%82-%E6%98%AF-%E7%A8%AE%E7%97%85-030732366.htm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星心的生命之光
78會員
415內容數
我是心靈花園的播種者,靜靜灑下文字的種子,讓故事在閱讀者心中悄悄發芽。 我的創作源自靈魂的低語,流動於雙生火焰的牽引、內在愛的覺醒,以及關係中的創傷與修復。 每一篇書寫,都是一次與內在對話的旅程;每一段故事,都像是一朵等待綻放的心靈之花。 若你渴望一處寧靜之地,願這座文字編織的心靈花園,能為你帶來片刻安歇與溫柔陪伴。
星心的生命之光的其他內容
2024/12/01
在方格子兩年多,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所以,想要聊聊我究竟是誰? 「孤獨的靈魂,真理的追尋」這句話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與情感。它描繪了一個個體在孤寂中探尋生命的本質與世界的真相。 1. 孤獨的意義 孤獨並不一定是負面的,它可以是一種沉澱與自我對話的狀態。在這樣的情境下,人能夠拋開外界的干
Thumbnail
2024/12/01
在方格子兩年多,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所以,想要聊聊我究竟是誰? 「孤獨的靈魂,真理的追尋」這句話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與情感。它描繪了一個個體在孤寂中探尋生命的本質與世界的真相。 1. 孤獨的意義 孤獨並不一定是負面的,它可以是一種沉澱與自我對話的狀態。在這樣的情境下,人能夠拋開外界的干
Thumbnail
2024/07/13
人生到了晚年,孤獨伴隨著病痛,是最難熬的時刻,最脆弱的時候。 而我從出生就在孤獨與病痛中成長,就更能夠同理他人的心情。 我成長的過程,都在生病,總是被人誤解,以為我精神有問題,才會經常病懨懨的。
Thumbnail
2024/07/13
人生到了晚年,孤獨伴隨著病痛,是最難熬的時刻,最脆弱的時候。 而我從出生就在孤獨與病痛中成長,就更能夠同理他人的心情。 我成長的過程,都在生病,總是被人誤解,以為我精神有問題,才會經常病懨懨的。
Thumbnail
2024/06/02
我們常常會發現: 生命有時候,並不是我們所以為的,當我們順遂的時候,會以為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當我們不順遂的時候,我們以為走在錯誤的道路上。 所以,往往我們會做了錯誤的決定。
Thumbnail
2024/06/02
我們常常會發現: 生命有時候,並不是我們所以為的,當我們順遂的時候,會以為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當我們不順遂的時候,我們以為走在錯誤的道路上。 所以,往往我們會做了錯誤的決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而要讓療育發生,「自己」也要列在生命中的重要項目裡― ―不是以自我中心的方式顯現,而是我們愛著所愛的人,同時也願意愛著自己。
Thumbnail
而要讓療育發生,「自己」也要列在生命中的重要項目裡― ―不是以自我中心的方式顯現,而是我們愛著所愛的人,同時也願意愛著自己。
Thumbnail
愛人或被愛,其實是同一件事情。因為在心靈上來說,只有本質,沒有方向。   我舉一個例子,可能跟本篇原文所說的不是很相似,也跟我上一段寫的意思不一樣。我看到有的女人,自己很辛苦,很累,經濟也不寬裕,卻不斷去「做好事」,當好人,幫助別人,照顧別人,我看到的是:她沒有「被愛」,既然要不到愛,就拚命去愛
Thumbnail
愛人或被愛,其實是同一件事情。因為在心靈上來說,只有本質,沒有方向。   我舉一個例子,可能跟本篇原文所說的不是很相似,也跟我上一段寫的意思不一樣。我看到有的女人,自己很辛苦,很累,經濟也不寬裕,卻不斷去「做好事」,當好人,幫助別人,照顧別人,我看到的是:她沒有「被愛」,既然要不到愛,就拚命去愛
Thumbnail
真正的愛,是允許對方用自己的方式存在。   有多少時候,你面對應該愛你的父母、另一半、兄弟姊妹、孩子,他們說他們愛你、為你好,可是對你說的話、做出的行為, 只是讓你覺得自己很差、 只是讓你覺得虧欠他們、 只是讓你覺得無法成全所有人的期待、 只是讓你覺得被無止盡的索
Thumbnail
真正的愛,是允許對方用自己的方式存在。   有多少時候,你面對應該愛你的父母、另一半、兄弟姊妹、孩子,他們說他們愛你、為你好,可是對你說的話、做出的行為, 只是讓你覺得自己很差、 只是讓你覺得虧欠他們、 只是讓你覺得無法成全所有人的期待、 只是讓你覺得被無止盡的索
Thumbnail
是一種迷失,總以為我愛妳或你 對方就必需接受我的要求 期待對方符合期許與要求 而事實上應該是尊重的扶持 愛讓依附要求與需求有一個完美的借口 愛讓人迷失在自我的意識裡 為難著自己與對方 多少年少情懷 多少初萌青春 毀在愛的誓言裡 如果有一天 喪失愛的能力 並不是不愛了 是成熟
Thumbnail
是一種迷失,總以為我愛妳或你 對方就必需接受我的要求 期待對方符合期許與要求 而事實上應該是尊重的扶持 愛讓依附要求與需求有一個完美的借口 愛讓人迷失在自我的意識裡 為難著自己與對方 多少年少情懷 多少初萌青春 毀在愛的誓言裡 如果有一天 喪失愛的能力 並不是不愛了 是成熟
Thumbnail
愛情之中跌跌撞撞,無人能夠保證一定成功;但基本大原則是,兩個人的愛最好均等。 對方太愛自己,但自己根本不愛,那就稱不上幸福;對方根本不那麼愛自己,而自己很愛,就會受到傷害。 最理想的情況是,對方愛自己多一點點,而自己也不討厭對方,這樣你在一段關係之中就會有優勢。 所以,如果大家的愛都不對等
Thumbnail
愛情之中跌跌撞撞,無人能夠保證一定成功;但基本大原則是,兩個人的愛最好均等。 對方太愛自己,但自己根本不愛,那就稱不上幸福;對方根本不那麼愛自己,而自己很愛,就會受到傷害。 最理想的情況是,對方愛自己多一點點,而自己也不討厭對方,這樣你在一段關係之中就會有優勢。 所以,如果大家的愛都不對等
Thumbnail
當你懂得愛自己,就不會執著於一段不屬於自己的感情。一昧的付出是種能量的消粍,無法讓想走的人留下。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便不會讓自己在失衡的愛裡,期待對方給予你想要的回應。 放下過去,明白當下的感受只是一種執念,而不是真正的愛。 過不去的永遠是心裡的那個坎,而不是真的非誰不可。 學習成長是靈
Thumbnail
當你懂得愛自己,就不會執著於一段不屬於自己的感情。一昧的付出是種能量的消粍,無法讓想走的人留下。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便不會讓自己在失衡的愛裡,期待對方給予你想要的回應。 放下過去,明白當下的感受只是一種執念,而不是真正的愛。 過不去的永遠是心裡的那個坎,而不是真的非誰不可。 學習成長是靈
Thumbnail
(本篇文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需經過本人同意) 上篇提到,戀愛是為了讓自己感覺良好、身心舒暢,在這個前提之下,有幾個階段需要先釐清。 1、成為自己欣賞的模樣,擴大選擇權 看看自己是不是自己都會想戀愛、追求的人?這很重要。 如果連自己都不想追求、跟這個人在一起,
Thumbnail
(本篇文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需經過本人同意) 上篇提到,戀愛是為了讓自己感覺良好、身心舒暢,在這個前提之下,有幾個階段需要先釐清。 1、成為自己欣賞的模樣,擴大選擇權 看看自己是不是自己都會想戀愛、追求的人?這很重要。 如果連自己都不想追求、跟這個人在一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