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rpillar 正在將大型 240 噸電動運輸卡車投入淡水河谷礦山作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礦業公司淡水河谷 (Vale) 正在尋求卡特彼勒 (Caterpillar) 提供這款大型 240 噸電動運輸卡車,以期到 2030 年減少其礦山的碳排放。

raw-image

卡特彼勒 (Caterpillar) 和淡水河谷( Vale) 簽署了一項協議,這家巴西礦業公司將測試 793 BEV(上圖)等重型電池電動礦用卡車, 以及 V2G/V2x 能量傳輸系統 和酒精動力卡車。 此次測試將有助於淡水河谷做出更好的設備選擇,以實現到 2030 年直接和間接碳排放量減少 33%、到 2050 年消除 100% 淨排放量的目標。

如果這聽起來很奇怪,請考慮一下巴西的大多數汽車和卡車都使用純乙醇/ 乙醇 (E100) 或「乙醇汽油」(E25)。

「我們正在開發一系列方案來使淡水河谷的運作脫碳, 包括電氣化和在礦場中使用替代燃料 。 將採用最可行的解決方案,」 淡水河谷能源和脫碳總監 Ludmila Nascimento 解釋道 。 「我們相信,乙醇具有為 2030 年目標做出貢獻的巨大潛力,因為它是一種已在巴西大規模採用的燃料,擁有成熟的供應網絡,並且需要與製造商建立積極的合作夥伴關係。 我們團結一致支持他們實現這一目標。


淡水河谷將在米納斯吉拉斯州的營運中心測試 240 噸 Cat 793 電動運輸卡車,並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將能源傳輸解決方案在帕拉州的淡水河谷營運中心進行類似測試。 卡特彼勒和淡水河谷也同意就 現有 ICE 動力資產的雙燃料(乙醇/柴油)解決方案 的可行性進行聯合研究。

淡水河谷自稱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和鎳生產商 ,並表示承諾投資 40 億至 60 億美元以實現 2030 年目標。

在 2022 年首次亮相期間 ,Cat 793 運輸卡車在該公司圖森試驗場的 4.3 英里測試跑道上進行了展示。 在那裡,這輛重 240 噸的卡車滿載時的最高時速超過 37 英里/小時(60 公里/小時)。 進一步的測試包括裝載卡車以 7.5 英里/小時的速度爬升 10% 的坡度,行駛一公里,然後卸載並掉頭下坡,在下坡過程中使用再生煞車將能量回饋到電池中。儘管沒有給出詳細規格,卡特彼勒代表報告 793 的電池仍然有足夠的電量來完成更多的測試週期。

在密閉空間中,傳統採礦設備的碳排放和震耳欲聾的噪音可能會給礦工和操作員帶來危險,並可能導致受傷或長期殘疾。

透過與像淡水河谷這樣的公司合作,證明前瞻性的電動設備可以像(如果不是更好的話)內燃機設備一樣完成這項工作,卡特彼勒將在轉變忠實內燃機的用戶方面大有幫助。

原始網頁連結如下


avatar-img
17會員
88內容數
我是李佑為,大家都叫我Barry。一個在輪機、能源及工業領域混了十幾年的「老江湖」,喜歡分享新知識和技術發展,如果你有啥怪點子,隨時來找我啦,說不定我們可以一起發掘出未來的趨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倍鋭領域 的其他內容
山貓在 ConExpo 上推出了T7X小型履帶式裝載機, 這型機器取消了液壓驅動器,轉而採用電動驅動器, 從而製造出的世界上第一臺全電動緊湊型履帶式裝載機。這種趨勢在建築機械領域引起關注,文章討論了全電動機器的優點和限制,以及對行業未來的影響。
本文章介紹了在美國西岸地區,使用加氫處理植物油(HVO)作為發電燃料的趨勢。透過 Peterson Power Systems 的案例,探討了HVO可直接替代柴油機、提倡將HVO用於臨時和攜帶型電源等相關議題。
日本航運公司Mitsui O.S.K. Lines(MOL)公佈,氫氣和生物燃料混合動力客輪Hanaria在北九州開始服務。該船是日本第一艘可以選擇使用氫燃料電池、鋰離子電池和生質柴油燃料作為推進動力的客船,並預計將實現53%-100%的溫室氣體減少。
韓國船舶和海洋工程研究所(KRISO)於4月16日宣佈,它已經啟動了一項新的研究計劃,在從今年到2028年為小型模組化反應堆(SMR)動力船舶和浮動SMR發電平臺開發核心技術。
一艘獨家改裝的43,000噸散裝貨船在海上完成了為期六個月的試用,使用混合柴油發動機和高科技自動風帆,結合風帆和動力並不是一項新特長,船隻成為當今流行的大傢伙,航運時間表也變得緊湊;風帆從商業交通中逐漸消失,但風力推進從未完全消失。
通用汽車和本田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供商用車輛和重型工具使用的新技術。這種氫燃料電池可用於商用卡車、重型裝置和發電機,並可能成為未來長途卡車運輸和發電的首選燃料。
山貓在 ConExpo 上推出了T7X小型履帶式裝載機, 這型機器取消了液壓驅動器,轉而採用電動驅動器, 從而製造出的世界上第一臺全電動緊湊型履帶式裝載機。這種趨勢在建築機械領域引起關注,文章討論了全電動機器的優點和限制,以及對行業未來的影響。
本文章介紹了在美國西岸地區,使用加氫處理植物油(HVO)作為發電燃料的趨勢。透過 Peterson Power Systems 的案例,探討了HVO可直接替代柴油機、提倡將HVO用於臨時和攜帶型電源等相關議題。
日本航運公司Mitsui O.S.K. Lines(MOL)公佈,氫氣和生物燃料混合動力客輪Hanaria在北九州開始服務。該船是日本第一艘可以選擇使用氫燃料電池、鋰離子電池和生質柴油燃料作為推進動力的客船,並預計將實現53%-100%的溫室氣體減少。
韓國船舶和海洋工程研究所(KRISO)於4月16日宣佈,它已經啟動了一項新的研究計劃,在從今年到2028年為小型模組化反應堆(SMR)動力船舶和浮動SMR發電平臺開發核心技術。
一艘獨家改裝的43,000噸散裝貨船在海上完成了為期六個月的試用,使用混合柴油發動機和高科技自動風帆,結合風帆和動力並不是一項新特長,船隻成為當今流行的大傢伙,航運時間表也變得緊湊;風帆從商業交通中逐漸消失,但風力推進從未完全消失。
通用汽車和本田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供商用車輛和重型工具使用的新技術。這種氫燃料電池可用於商用卡車、重型裝置和發電機,並可能成為未來長途卡車運輸和發電的首選燃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產業新聞: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加徵高額關稅。另外,全球減碳的目標下,臺灣鋼鐵企業中鋼剛持續研發節能減碳技術,並積極協助下游客戶進行碳管理的輔導。然而,中鋼也面臨著減碳帶來的成本挑戰。最後,分心有分好壞,觀念好物分享如何利用適度的分心來專注工作。
Thumbnail
- 中日搶單!工具機業陷危機 機械公會:生存空間愈來愈小|經濟日報 - 全球最大碳捕捉廠冰島正式啟用 年除碳等同減近萬輛燃油車|中央社 CNA - 英特爾 聯手14家日企 開發半導體後端製程技術|工商時報 - CNN:台灣版星鏈實驗開發中,專家估需要數百枚衛星|科技新報
在迎接未來的挑戰中,電動車供電設備(EVSE)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和環境永續議題日益重視,電動車作為一項清潔能源交通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然而,要實現電動車的普及,建立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至關重要。
Thumbnail
在追求永續環境的今日,電動車被視為解決城市污染和減少碳排放的關鍵。然而,電動車普及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顯著的挑戰:如何有效提高電動車的使用便利性和續航里程。來自未來的解決方案——「能線通途」EnerPath,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創新的答案。
Thumbnail
這項措施要求550家企業限期完成碳排登錄,涉及半導體業、鋼鐵業、發電業、石油煉製業等行業。根據環境部的提醒,這些企業應在4月30日前完成去年112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並在10月31日前完成查驗作業。這一舉措的背景是為了監管和管理企業的碳排放,以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環境的目的。企業需
Thumbnail
歐美當初推動電動車產業,無疑是站在環保的道德至高點上,希望透過這樣的產業變革,重新洗牌全球汽車市場。他們期望透過先發制人的戰略布局和專利佈局,於領先科技對全球產業創造下一波的收割機會。然而,幾個關鍵因素讓他們開始重新考慮這個計畫的可行性。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許多國家對於綠色能源及綠色交通提供了更多補助與支持。除了環保議題受到重視之外,隨著大家生活方式改變,健康生活也是關心的議題之一。 因此,具有健康、省力、輕便、免駕照等優勢的電動自行車,成為現今綠色交通與健康生活中的新趨勢之一。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產業新聞: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加徵高額關稅。另外,全球減碳的目標下,臺灣鋼鐵企業中鋼剛持續研發節能減碳技術,並積極協助下游客戶進行碳管理的輔導。然而,中鋼也面臨著減碳帶來的成本挑戰。最後,分心有分好壞,觀念好物分享如何利用適度的分心來專注工作。
Thumbnail
- 中日搶單!工具機業陷危機 機械公會:生存空間愈來愈小|經濟日報 - 全球最大碳捕捉廠冰島正式啟用 年除碳等同減近萬輛燃油車|中央社 CNA - 英特爾 聯手14家日企 開發半導體後端製程技術|工商時報 - CNN:台灣版星鏈實驗開發中,專家估需要數百枚衛星|科技新報
在迎接未來的挑戰中,電動車供電設備(EVSE)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和環境永續議題日益重視,電動車作為一項清潔能源交通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然而,要實現電動車的普及,建立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至關重要。
Thumbnail
在追求永續環境的今日,電動車被視為解決城市污染和減少碳排放的關鍵。然而,電動車普及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顯著的挑戰:如何有效提高電動車的使用便利性和續航里程。來自未來的解決方案——「能線通途」EnerPath,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創新的答案。
Thumbnail
這項措施要求550家企業限期完成碳排登錄,涉及半導體業、鋼鐵業、發電業、石油煉製業等行業。根據環境部的提醒,這些企業應在4月30日前完成去年112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並在10月31日前完成查驗作業。這一舉措的背景是為了監管和管理企業的碳排放,以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環境的目的。企業需
Thumbnail
歐美當初推動電動車產業,無疑是站在環保的道德至高點上,希望透過這樣的產業變革,重新洗牌全球汽車市場。他們期望透過先發制人的戰略布局和專利佈局,於領先科技對全球產業創造下一波的收割機會。然而,幾個關鍵因素讓他們開始重新考慮這個計畫的可行性。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許多國家對於綠色能源及綠色交通提供了更多補助與支持。除了環保議題受到重視之外,隨著大家生活方式改變,健康生活也是關心的議題之一。 因此,具有健康、省力、輕便、免駕照等優勢的電動自行車,成為現今綠色交通與健康生活中的新趨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