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中比「愛」更珍貴的,其實是這種情感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前兩天,跟朋友聊天:

 

“我和自己的發小認識很多年了。

長大後,我們各自去了不同的國家求學,於是很多年都沒有相見。

今年我們都回國了,一拍即合就約了個飯。一見面,過去喜歡的感覺撲面而來。

我倆聊得非常暢快,這麼多年過去了,我發現自己對 ta 喜歡的感覺還是有增無減。這種喜歡的感覺,和擁有與否好像並無關係,而僅僅是因為 ta 這個人本身。

很好奇,到底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感體驗呢?”

 

其實這就是一種「長期深度的喜歡」,今天就來給大家解構一下這種極其珍貴的情感狀態。

 


什麼是長期深度的喜歡?

 

長期深度的喜歡是基於「ta 們是誰」和「ta 們擁有的屬性」的對另一個人的欣賞(appreciation)正如Rubin在20世紀70年代探索浪漫愛情時所描述的,“喜歡某人意味著享受與 ta 們度過的時光,欣賞並且重視 ta 們”[2]

 

這需要我們把對方當作獨立于我們的主體,並且用一種吸引人的方式來評價 ta 們。

 

當對一個人有長期深度的喜歡時,我們能夠發自內心去欣賞和讚美對方的優點。相比之下,對方的缺點則顯得瑕不掩瑜,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長期深度的喜歡並不是一時的上頭,而是一種「不厭倦」。很長一段時間過後,我們在理智的狀態下依舊喜歡著對方。這種情感雖然發展緩慢,但維繫時間卻很長。長期深度的喜歡也並不強求擁有對方,甚至也並不需要長久的相處,偶爾能見到對方一面就會很欣喜,短暫的陪伴和依賴也能讓彼此很滿足。

 

可以說長期深度的喜歡,是一種甜蜜又無負擔的情感,我們可以對很多人產生這樣的感情。那麼它是怎麼產生的呢?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單一的積極情感。在和對方還沒有太多交集的時候,就被對方的某個特點所吸引了。或者,當感受到對方身體的荷爾蒙和性張力時,產生了快樂的情緒。

 

這種喜歡,雖然單一,但往往伴隨著新鮮感、性吸引力等帶來的純粹的快樂,心動的感覺很猛烈。即使短暫、脫離現實,之後你可能還是忍不住反反復複回味。

 

第二個階段,是一種更複合的、立體的積極情感。這種感情,包含了情欲、依戀、欣賞或崇拜中的兩種或多種。

 

我們與對方經歷了長時間的相處,對對方有了充分的瞭解,發現自己依舊喜愛和欣賞對方,這時,我們對對方的喜歡不僅僅是停留在一種感覺,我們也能夠說出自己喜歡對方什麼特點,比如靠譜負責、善解人意等等,長期深度的喜歡就建立了。

 

從第一個階段,到第二個階段,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長久的相處往往意味著「濾鏡」的破碎和新鮮感的消散,當我們發現對方好像並不符合我們的想像時,心動和好感也將逐漸褪去。

 

只有那些真正與我們契合的人,才會通過層層篩選,讓我們產生長期深度的喜歡。


 

為什麼我們會對

一些人產生長期深度的喜歡?

 


  • Ta 們讓我們看到了理想化的自己

 

我們所欣賞的、渴望擁有的特質 ta 們擁有,在某種程度上, ta 們還集合、實現了我們的理想。

 

在 ta 身上,我們看到了期望中的自己。那些深深打動並吸引我們的特質,可能恰好是我們渴望自身所擁有的,我們通過 ta 得以看見自己理想的投射。

 

例如,在缺乏安全感和關愛的環境中成長的個體,會發現身邊自信開朗,被愛意環繞的人充滿魅力。透過對對方的想像,ta 得以彌補自己人生中的缺憾。這份喜歡不僅是對他人的認可與欣賞,也是對未曾實現期望的自己的慰藉。

 

  • Ta 們拓展了我們的自我(self-expansion)

 

和 ta 們在一起時,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自己、發掘出了自己的另一面。

 

與不同的人相處會激發不同的自我。而值得我們持續喜歡的人,與 ta 相處會穩定地讓我們發掘出未曾意識到的自己的驚喜一面,不斷拓展自我的邊界(self-expansion)。

 

好比是遇見這個人之前,我們的世界只局限在小小的一方天空,而ta的出現打破了固有的認知,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認知以及全新的自我。

 

  • Ta 們滿足了我們潛意識中的「關係需求」

 

我們未必能知曉自己全部的心理需求,對 ta 有長期深度的喜歡可能是因為對方填補了我們內心的空缺。

 

比如,對方的可靠滿足了我們的安全感需求,與 ta 相處時我們不用過分地擔心一些瑣碎的事情,從而讓自己陷入過度恐慌的狀態,因為知道對方會打點好一切。同時,我們內心也深知,即使有任何意外情況的出現,這個人也可以妥善地協助我們處理好。

 

和 ta 在一起,我們自己都不曾意識到的需求得到了填滿。於是我們會更加地依賴對方,形成了長期的愛慕。

 


長期深度的喜歡

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當我們對他人產生長期深度的喜歡時,這件事也會給我們自己帶來很多好處:

 

  • 帶給我們積極的生活態度,促使我們自我關懷,激勵我們自我提升

 

長期深度的喜歡,由於帶有欣賞、欽佩等等情緒,會促使人們對自己的生活產生積極的思考,並更熱衷於尋求新機會以及參與自我成長的契機[1]

 

對方身上的閃光點,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刻也會為我們帶來啟發,我們想要體驗 ta 的愛好,遊歷 ta 所去過的地方,或者甚至選擇與 ta 有關聯的職業。

 

於是,這種對所喜歡的人的興趣為我們打開了不一樣的視窗,和 ta 在一起時,我們的世界是鮮活而立體的,對 ta 的嚮往讓我們對人生的期待形成了一個清晰可見的形象。

 

  • 陪伴我們度過人生中的「艱難時刻」

 

在面臨人生的困境時,這種喜歡會轉化成我們的支柱力量,給我們的生活注入動力,激勵我們擺脫當下的困境。Ta 對我們的啟發和情感依戀的感覺有助於我們產生希望和內在動力。

 

比如,工作進展不順,與朋友漸行漸遠......這些挫折會讓我們的精神很受折磨。但,一旦我們想到自己喜歡的人,心情就會變得輕鬆許多,仿佛難題也解決了一半。

 

這是因為與他人的連結感有著超乎想像的能量,我們與喜歡的人建立了長期的社會情感紐帶。這種持久的心理紐帶可以被視為彼此之間的准社會關係,為我們提供精神上的支援。

 

  • 學習和模仿彼此,發展出更好的自我形象

 

長期深度的喜歡的基礎就是欣賞。和自己欣賞的人相處久了,會潛移默化地學到對方的優點。

 

這種學習的本質是「社會模仿」,我們將 ta 視作可靠的資訊來源和榜樣,包括在著裝上更加靠近對方,購買與 ta 的個人風格相似的單品,模仿 ta 說話的口吻。

 

可以說,我們將對方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並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及個人經歷發展出了專屬於我們自己的形象與身份認同。

 

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這樣的感情~



如何才能擁有

別人長期深度的喜歡?

 


那麼,怎樣才能被別人長期深度喜歡呢?

 

答案很簡單:發現並且保持自己的特點。

 

Step 1:Awareness

意識到自己的特點

 

並不是只有那些優秀和出眾的人才會被他人長期深度的喜歡。相反會被長期深度喜歡的,是那些有自己特點的人。

 

Ta 們或許認真負責,交付給自己的事總會盡善盡美地完成。Ta 們也或許富有親和力、感染力,和 ta 們相處如沐春風,讓人久處不厭。Ta 們未必完美非凡,卻常常使人耳目一新。

 

這些特點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嘗試去挖掘它們,意識到它們——它們成就了不一樣的你。

 

Step 2:Adherence

遵循著自己的特點

 

意識到自己的特點後,就需要你堅定地去維繫它們。

 

出於社會化的需求,我們或許會有改變自己、迎合他人的衝動,尤其是當我們的一些特質並不那麼為社會所接受時。比如說,神經質這一特質,在「功績社會」中容易被認為是效率低下的。

 

但我們其實並不需要如此。長期深度的喜歡恰恰是基於這些個人特質的。當我們因為外界改變自己的時候,那些喜歡我們的人或許反而會因為這些改變而失望離去。或許,有一些人恰恰喜歡我們的敏感細膩。

 

Step 3:Amplification

顯著化自己的特點

 

最後,也要讓這些特點在你身上變得更顯眼。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特點是敏感心細,那麼我們可以在這個維度上最大化它,用這一特質去洞悉他人的需求、更好地滿足他人的需求。

 

當我們把自己的特點放大時,他人自然而然也會看到我們的這些特點。也會因此對我們產生長期深度的喜歡。

 

長期深度的喜歡,未必是愛情,但它或許比愛情更可貴。愛情常常意味著彼此擁有、互相改變,雙方做出妥協和包容。但長久深度的喜歡卻可以是無條件的,僅僅是因為鐘意和欣賞對方這個人,而對方什麼都不需要做,只需要做真實的 ta 自己。

 


今日互動

 

你經歷過這種長期深度的喜歡嗎?

當時是什麼樣的感覺?

快來評論區和我們分享吧~

32會員
76內容數
#自我成長 #情感 #育兒 #焦慮 #抑鬱 #催眠 自己看不到全面,需要他人的協助。 亮亮帶你“關注自我和內心”,引領健康生活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國際政治觀點分享】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克斯(Jeffrey Sachs)怎麼看俄烏戰爭、美中關係、以哈衝突、?(上集)帶大家來看知名學者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克斯(Jeffrey Sachs)對俄烏戰爭、美中關係及以哈衝突這三個議題的觀點,同步學英文!
Thumbnail
avatar
JC
2024-03-26
在人際關係中,會說話,有時比會做事還重要俗話說:「家事做得再好,話卻說得難聽,老公早晚都要變心。」話語可以是糖蜜,融化人的心,也可以是利劍,刺穿人的心;很多時候,就算你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好,恐怕在未做以先,就因為說錯了一句話而搞砸了一切。
Thumbnail
avatar
弱魚先生
2024-03-15
閱讀筆記《母愛有毒:掙脫束縛療癒母女關係,與自己和解》★糾纏的親子關係,如何解脫? 正視問題,是修復的開始。
Thumbnail
avatar
偶希都理
2024-02-22
關係中有比較未必是壞事這個世界上是沒有絕對的輸贏, 每個人都有比較好和比較不好, 會覺得你都是比較不好的那個人, 就是一直忽視你的好的那個人。
Thumbnail
avatar
三媽從來不說謊
2023-12-02
Elaine讀星筆記|看懂馬克思盤,成為關係中的讀心者好奇妳在對方眼裡的形象嗎?對方是否認真對待這段感情?如何表達訴求能讓對方聽得進去?如何更好地滿足雙方的願望,提高關係的質量?⋯⋯想知道這些問題答案的妳,跟我一起來研究馬盤吧!
Thumbnail
avatar
Elaine占星
2023-10-31
在談感情和婚姻關係中 遇到比現在對象條件好又喜歡自己的人怎麼辦在談感情和婚姻關係中 遇到比現在對象條件好又喜歡我的對象怎麼辦 在談感情和婚姻關係中 遇到比現在對象條件好又喜歡我的對象怎麼辦 這是一個問題 我想還可以加入另一個問題 當和你交往中或結婚的人他遇到比你更好且喜歡他的人怎麼辦 第一個問題是自己要不要離開現在的對象 第二個問題是現在你交往或結婚的對象他
Thumbnail
avatar
Cloud Cloud
2023-08-04
【給家長的】愛的存摺─談親子關係互動與情緒解碼筆記參加了吳孟真諮商心理師的講座,分享參加過程的紀錄。 當時正與家人有些摩擦,聽到這場講座時有些感觸, 父母那個年代,是權威管教方式下長大的, 他們在與孩子互動時,有時提供的多是物質上的照顧, 而較少心理上的理解,而我們也就這樣漸漸長大, 心裡面對父母可能還是有某種父慈母愛的期待, 但殊不知,那是我們對
Thumbnail
avatar
雅雅老師
2023-07-04
[閱讀筆記]《阿德勒幸福論》~如何在人際關係中找到自在?教你獲得幸福的方法!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力, 無關能力與地位. 本書用學生與老師問答的方式, 探討在這充滿諸多困擾的社會中, 幸福從何而來? 透過本書可以學到: 1.幸福的定義 2.在人際關係中如何感到自在? 3.如何追求幸福?
Thumbnail
avatar
菲力
2023-04-09
閱讀筆記|《愛對了,用正念滋養的親密關係,最長久》【達賴喇嘛說,你從佛教習得的,不是要讓你成為更好的佛教徒,而是讓原本的你變得更好。閱讀這本書,是為了與身邊的人改善關係,我們常以愛之名行事,愛令我們甜蜜,卻又令我們痛苦,一行禪師說:「愛應該帶來快樂,如果愛只帶來眼淚,為什麼還要愛?」】
Thumbnail
avatar
淡淡晴空
2022-06-26
美國與中國的國家治理能力之比較─美中關係(12)作者:陳華夫 美中的國家治理能力的比較,就是美國的「民主政治」與中國的「威權主義」政治的比較。中國在高鐵,飛機場,5G等基建領域,不受兩黨議會政治運作制肘,已領先美國,而「貧窮」則是兩國國家治理共同的問題。
Thumbnail
avatar
陳華夫hwafuchen
202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