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靡解答之書:卡在不上不下心理狀態的你,必須知道的六個解方

更新於 私密發佈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原來,萎靡是一種後疫情時代的集體無力徵狀。總是覺得怎麼樣都好、沒有熱情、提不起勁、無法集中專注、無法想像理想生活是什麼......

心理學家柯瑞.凱斯定義為:「萎靡是一種停滯、空虛、因為無所事事感到的倦怠感。」

🔖#心理萎靡

本書的兩位作者再補充:心理萎靡是一種感覺與快樂、樂趣脫節,人生缺乏目標感的狀態。也許與後疫情時代下,對人生的掌控突然喪失,所有一切可能一夕變樣,重新打破與建立習慣的過程裡,產生不了控制感有關。

🔖#心裡的健康狀態有兩個端點

一端是不健康已罹患疾病的「憂鬱」,一端是非常健康的「心盛」,而界於健康與生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是這本書最想照顧的大多數。不是靠著努力就會成功、不是靠著付出就會有收穫,天意才是更大的生命主控者,疫情發生四年來,或許是很多人生命劇烈轉變的時刻。而這本書想要回答的是,身體與心靈的提不起勁,有幾種面向可以找出問題的根源與解方,共同作者是臨床心理師蘇益賢、現職肯園香氣私塾專業芳香療法講師唐京睦,分別用了心理學概念與理論,以及芳香療法與身體練習作為理性與感性的解方,提供可在生活中應用的自我療癒,而亞健康狀態下的人們,也正能透過自我覺察的方式,用自己的力量照護自己的身心。

🔖#六種萎靡的狀態

我很喜歡書中提出萎靡的六個角度:無力、無感、無我、無意、無言、無夢:#無力:相信自己沒得選,懷疑自我、無法改變只能接受的現況。#無感:逃避外在壓力與傷害,所啟動的自我保護機制。#無我:符合外在期待,害怕選擇後悔,讓自己處在要不要做自己的矛盾。#無意:害怕被拒絕帶來的自我否定,放棄現實人際連結與社交。#無言:科技發展與社群媒體發達之後,面對面溝通的退化。#無夢:總和以上狀態,對未來沒有期待與想像,無法承受現實與夢想的落差。這六個角度綜合來看,我覺得萎靡的狀態,像是放棄自我修復再生的能力,因此將自己維持在不上不下的現狀,不追逐自我實現,也就不用害怕過程中受到的傷害。

🔖#如果人人只想躺平

的確是相當可怕的國安問題,年輕世代所受到的呵護與保護狀態,以及科技所剝奪的生存原始本能(例如口語表達、肢體溝通、社交能力)可怕,但是高倍速成長的工作壓力,也大大增加躺平的渴望,在這個越來越複雜的時代裡生存,比起做自己,更應該先相信自己,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優勢。我也跟著作者建議,登入正向心理學(天啊兩百題)的VIA測驗,看見了自己明明知道卻視而不見的個人優勢......若想要有勇氣踏出任何一步,離開脫力狀態的話,你要先相信自己,是有能力面對的,並讓自己從太空中回到地面,踩下每一步自己走出來的路。

🔖#相信自己是有力量的

不要怕,人類的頑強,流在你的血液裡喔,先從可以改變的小地方做起,一步步的,重新拿回你自己人生的主導權,相信自己是有力量的。相信自己的行動、選擇、努力可以影響事件的發展與結果,也相信有自己無法控制的時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接受世界的不完美,才能接受不完美的結果,最重要的,這一切將由你自己做判斷,但是我覺得也要負起責任,這是你想要的人生嗎?


萎靡解答之書:卡在不上不下心理狀態的你,必須知道的六個解方

蘇益賢, 唐京睦|大塊文化|2024

raw-image







avatar-img
37會員
137內容數
單純閱讀,馬力的私房景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可以,能一直一直創作出奇想翩翩的小異常王國,一定很幸福吧,對我來說,小川洋子就是如何幸福的創作者,每一次打造出微妙傾斜、微小不安、而在即將全面展開異常的時刻,卻又靜靜校正回歸,安然回到彼此的日常,歧路花園裡這些溢出的異常,化作讀者喘息的逸常空間。 關於那些微小不安,大部分的作品我都很喜愛,但也
如果回到二十世紀初,想幫文青規劃一日小旅行 可能是這樣: 第一日:喫茶店的咖啡早餐、到知名書店逛逛買書、到酒樓吃台灣料理、到大稻埕逛街買藥、晚上再到戲館看戲、北投泡溫泉、新旅館呼呼大睡。 根據多位學者觀察,台灣史研究近年來有明顯的文化轉向,新文化史關注的議題,包含帝國與展示、空間與大眾文化、城
【平成大叔的最後一戰】 惆悵異常的鬼故事,緬懷的是一個靈魂的殞落,是平成大叔時代的結束。 「接下來我會努力活到六十歲,領年金過活。」 我很好奇,高野和明睽違十一年的作品《平交道的幽靈》,為什麼選擇帶我們回到三十年前的日本東京,穿越到社會血氣方剛的平成時代,給出一股懷舊又感傷的氛圍呢? #
【錢德.賓都過得比你幸福】 「我可以肯定自己之所以成名,是為了防止自己浪費一輩子的時間試圖成名。只有在成名之後,你才會明白,名氣並不能解決問題。」——馬修.派瑞 成為一個演員,吸引眾人目光,他一直以來可能心中一直想說的卻是:「媽媽,你看看我啊,你看看我多棒啊!」 真的難過感嘆: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中國簡體書轉繁體書的校對工作,真佩服編輯可以細膩查對台灣用語,抓出台灣與中國用字用語的差異,考驗編輯的功力,也考驗台灣讀者對日常用語的底線,先不談統戰,影片不是視頻,至少書名有守住,其他的部分,真的是如履薄冰,不是普及度的底線,而是常用語被置換的底線,真的想聽聽簡轉繁書籍出版主編的
如果拿掉歌功頌德強人統治者的光環,再拿掉權貴階級享受特權的一生,單就一個人的生命紀錄來重新回看蔣經國,回看他所留下的四十多年日記,真的具備太多可以成為影視創作的材料了,可寫實可虛構的,令人唏噓的一生。 歷史重要性先提,蔣介石寫了五十多年的日記(1915-1972),蔣經國寫了四十多年的日記(193
如果可以,能一直一直創作出奇想翩翩的小異常王國,一定很幸福吧,對我來說,小川洋子就是如何幸福的創作者,每一次打造出微妙傾斜、微小不安、而在即將全面展開異常的時刻,卻又靜靜校正回歸,安然回到彼此的日常,歧路花園裡這些溢出的異常,化作讀者喘息的逸常空間。 關於那些微小不安,大部分的作品我都很喜愛,但也
如果回到二十世紀初,想幫文青規劃一日小旅行 可能是這樣: 第一日:喫茶店的咖啡早餐、到知名書店逛逛買書、到酒樓吃台灣料理、到大稻埕逛街買藥、晚上再到戲館看戲、北投泡溫泉、新旅館呼呼大睡。 根據多位學者觀察,台灣史研究近年來有明顯的文化轉向,新文化史關注的議題,包含帝國與展示、空間與大眾文化、城
【平成大叔的最後一戰】 惆悵異常的鬼故事,緬懷的是一個靈魂的殞落,是平成大叔時代的結束。 「接下來我會努力活到六十歲,領年金過活。」 我很好奇,高野和明睽違十一年的作品《平交道的幽靈》,為什麼選擇帶我們回到三十年前的日本東京,穿越到社會血氣方剛的平成時代,給出一股懷舊又感傷的氛圍呢? #
【錢德.賓都過得比你幸福】 「我可以肯定自己之所以成名,是為了防止自己浪費一輩子的時間試圖成名。只有在成名之後,你才會明白,名氣並不能解決問題。」——馬修.派瑞 成為一個演員,吸引眾人目光,他一直以來可能心中一直想說的卻是:「媽媽,你看看我啊,你看看我多棒啊!」 真的難過感嘆: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中國簡體書轉繁體書的校對工作,真佩服編輯可以細膩查對台灣用語,抓出台灣與中國用字用語的差異,考驗編輯的功力,也考驗台灣讀者對日常用語的底線,先不談統戰,影片不是視頻,至少書名有守住,其他的部分,真的是如履薄冰,不是普及度的底線,而是常用語被置換的底線,真的想聽聽簡轉繁書籍出版主編的
如果拿掉歌功頌德強人統治者的光環,再拿掉權貴階級享受特權的一生,單就一個人的生命紀錄來重新回看蔣經國,回看他所留下的四十多年日記,真的具備太多可以成為影視創作的材料了,可寫實可虛構的,令人唏噓的一生。 歷史重要性先提,蔣介石寫了五十多年的日記(1915-1972),蔣經國寫了四十多年的日記(193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自我介紹,其實來的有點突然......某天,我剛升上新的年級、新的班級,而我的新班導要我們自我介紹,還要上台,一想到要上台,我就揮身不對勁,開始發抖、臉色發青,同學們一定都覺得我發瘋了,然而同學們對我的第一印象也毀了! 我為了彌補這些事,我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再那麼傻,做這些事了!後來我
生於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新北市清傳高商校長,現為連清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長期推廣閱讀,不遺餘力。 創作文類包括小說、散文、詩,出版《仰望自己的天星》、《春衫猶濕》、《觀音山下的沉思》、《送你一朵花》、《情書永遠不老》……等近二十種。
初次見面,這裡是漫游人間World Roaming喃喃自語的空間。之後也會開始用ig,兩邊會以用不同方式經營,歡迎各位多多指教,互相交流。 喜歡閱讀,嗜書是雜食性。也喜歡玄學、料理、音樂、動漫、運動、寫字,喜歡手寫文字的溫度。是個興趣很廣泛且有十八般武藝,但樣樣不精通的高敏感人。喜歡透過不同視角、轉
關於我 喜歡人以維繫社交距離來給予彼此舒適感,不過度鋪陳自己以免弄巧成拙⋯⋯
在教育創新合作社的團隊合照 到均一工作也將近一年了,當時決定要去時,親朋好友就會出現黑人問號,問我: 去非營利組織有錢拿嗎?你後悔放棄學校不錯的薪資嗎? 哈哈哈!大家對非營利組織的誤解有點深啊! 來看看我所認識的均一吧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自我介紹,其實來的有點突然......某天,我剛升上新的年級、新的班級,而我的新班導要我們自我介紹,還要上台,一想到要上台,我就揮身不對勁,開始發抖、臉色發青,同學們一定都覺得我發瘋了,然而同學們對我的第一印象也毀了! 我為了彌補這些事,我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再那麼傻,做這些事了!後來我
生於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新北市清傳高商校長,現為連清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長期推廣閱讀,不遺餘力。 創作文類包括小說、散文、詩,出版《仰望自己的天星》、《春衫猶濕》、《觀音山下的沉思》、《送你一朵花》、《情書永遠不老》……等近二十種。
初次見面,這裡是漫游人間World Roaming喃喃自語的空間。之後也會開始用ig,兩邊會以用不同方式經營,歡迎各位多多指教,互相交流。 喜歡閱讀,嗜書是雜食性。也喜歡玄學、料理、音樂、動漫、運動、寫字,喜歡手寫文字的溫度。是個興趣很廣泛且有十八般武藝,但樣樣不精通的高敏感人。喜歡透過不同視角、轉
關於我 喜歡人以維繫社交距離來給予彼此舒適感,不過度鋪陳自己以免弄巧成拙⋯⋯
在教育創新合作社的團隊合照 到均一工作也將近一年了,當時決定要去時,親朋好友就會出現黑人問號,問我: 去非營利組織有錢拿嗎?你後悔放棄學校不錯的薪資嗎? 哈哈哈!大家對非營利組織的誤解有點深啊! 來看看我所認識的均一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中,人們往往面臨著來自各個層面的壓力,無論是工作、生活,還是人際關係。這些壓力很容易讓我們陷入一種匱乏的心態,感覺自己總是缺少什麼,無法真正滿足。然而,與之相對的,豐盛心態卻能幫助我們看到生活中的美好,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滿足。本文將探討匱乏與豐盛這兩種心態,並透過三個重點——匱乏的表現、性
※內文許多譬喻,請勿誤會。 最近憂鬱症發作,我不想談發作的原因,因為一談是很長的篇幅,在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說一些我內心的想法。 我有病識感,所以我知道我怎麼了,但是我脫離不了那個深淵,我只想休息...我的心已經好累好累,無奈我還是得上班工作賺錢,因為我還要還債、生活;在這有限的空間時間裡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生活倦怠這一心理狀態的多方面原因,並提出了對應的解決方法。從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到生活倦怠的主要來源,提出應對不確定性的重要性。另外,文章還強調了對生活興趣的重要性以及發展生活興趣的方法。最後,文章強調了活在當下的重要性,以及選擇主體性的過好每一天。
Thumbnail
如果你過著『倍感艱辛』的生活,長期感受不到快樂,已經對快樂不再心懷期待,請尋求幫助。或者你身邊有一個人長期感受不到快樂,不知道快樂的感覺是什麼,對自己的生活或事業規畫望之卻步...
Thumbnail
許多人因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陷入低潮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突然被情緒淹沒。《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透過作者在心理諮商實務工作的案例,以對話形式表達出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情緒。這本書以情緒變化三角形為基礎概念,透過「覺察」重新自我理解,找回內在安穩的力量。
Thumbnail
前言: 這篇文除了出於興趣寫來自爽外,也希望能幫到和我有相同困擾的人 多年來常在網上搜尋『找不到活著的意義』、『沒有興趣』、『沒事做』、『退休要幹嘛』、『不知道如何生活』等關鍵字,能找到的文章和討論基本上都已經看過幾輪 如果這篇文有幸被正受其擾的你爬到, 或許我的經驗能讓你產生共鳴,不妨快速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從低潮、厭世情緒中尋找自我照顧方式的書寫。文中分享如何從壓力和挫折中找到新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改變思維方式以提升生活品質。文章中還提到了一本名為《低潮整理術》的書,勻勻閱讀後,引發共鳴並親身實踐,大大推薦這本書非常受用,所以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推薦三本書,針對在生活中筋疲力盡的人,以及尋覓生活意義、重塑與工作的健康關係的人。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中,人們往往面臨著來自各個層面的壓力,無論是工作、生活,還是人際關係。這些壓力很容易讓我們陷入一種匱乏的心態,感覺自己總是缺少什麼,無法真正滿足。然而,與之相對的,豐盛心態卻能幫助我們看到生活中的美好,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滿足。本文將探討匱乏與豐盛這兩種心態,並透過三個重點——匱乏的表現、性
※內文許多譬喻,請勿誤會。 最近憂鬱症發作,我不想談發作的原因,因為一談是很長的篇幅,在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說一些我內心的想法。 我有病識感,所以我知道我怎麼了,但是我脫離不了那個深淵,我只想休息...我的心已經好累好累,無奈我還是得上班工作賺錢,因為我還要還債、生活;在這有限的空間時間裡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生活倦怠這一心理狀態的多方面原因,並提出了對應的解決方法。從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到生活倦怠的主要來源,提出應對不確定性的重要性。另外,文章還強調了對生活興趣的重要性以及發展生活興趣的方法。最後,文章強調了活在當下的重要性,以及選擇主體性的過好每一天。
Thumbnail
如果你過著『倍感艱辛』的生活,長期感受不到快樂,已經對快樂不再心懷期待,請尋求幫助。或者你身邊有一個人長期感受不到快樂,不知道快樂的感覺是什麼,對自己的生活或事業規畫望之卻步...
Thumbnail
許多人因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陷入低潮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突然被情緒淹沒。《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透過作者在心理諮商實務工作的案例,以對話形式表達出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情緒。這本書以情緒變化三角形為基礎概念,透過「覺察」重新自我理解,找回內在安穩的力量。
Thumbnail
前言: 這篇文除了出於興趣寫來自爽外,也希望能幫到和我有相同困擾的人 多年來常在網上搜尋『找不到活著的意義』、『沒有興趣』、『沒事做』、『退休要幹嘛』、『不知道如何生活』等關鍵字,能找到的文章和討論基本上都已經看過幾輪 如果這篇文有幸被正受其擾的你爬到, 或許我的經驗能讓你產生共鳴,不妨快速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從低潮、厭世情緒中尋找自我照顧方式的書寫。文中分享如何從壓力和挫折中找到新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改變思維方式以提升生活品質。文章中還提到了一本名為《低潮整理術》的書,勻勻閱讀後,引發共鳴並親身實踐,大大推薦這本書非常受用,所以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推薦三本書,針對在生活中筋疲力盡的人,以及尋覓生活意義、重塑與工作的健康關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