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我的憂鬱症-服藥經驗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本文以作者自身經歷為主,以主觀角度書寫和評估,如您正在類似狀態,請斟酌參考文章內容。

提醒您如有憂鬱症或有相關困擾需要協助,請尋求專業人士或醫療院所。


我與我的憂鬱症-如何面對症狀(一)中我提及就醫與服藥經驗,本文將更詳細分享其中的故事和感受。關於看診的經驗,請參考我與我的憂鬱症-就診經驗分享

另外再次提醒大家,我的經驗只限於我,罹患疾病每個人會有的症狀、不適都不同。

每個人的身體面對藥物的反應也不同,所以建議你有任何狀況都要跟專業的醫生、藥師、心理諮商師討論。



我的服藥經驗

關於睡眠

睡眠上醫生基本開的是緩解焦慮、安眠的藥物,並且會開一、兩種藥物相互搭配。

醫生會詳細告訴我每項藥物的作用、服藥量,甚至會讓我看藥品的長相,確認我清楚知道服藥規則

如果你正在就診身心科,一定要遵守醫生告訴你的服藥規範,不要自行停藥或減藥,如果服用藥物後真的很不舒服或影響生活,請提前回診跟醫生討論調整藥物。

要對自己負責,並且信任跟尊重專業醫生的建議。

睡眠上的藥物,我的主治醫生在我長期就診(至少半年到一年)及他觀察我對於症狀、疾病有病識感後,告訴我如果我觀察睡眠障礙相關症狀緩解,也可以自行調整睡眠方面服用的藥物比例。
→注意不要一次拿掉太多,例如處方是一天服用一顆,減藥先從四分之一顆開始、再到二分之一,讓身體去適應藥物的減量。


而且重要的是,下一次回診他一定會確認我是否有依照醫囑服藥、我自行調整多少比例,調整後我的症狀如何。


關於情緒

身心科的藥物在緩解情緒相關的症狀時,長期的治療目標是希望情緒劇烈起伏的高峰低谷不要那麼高和低,可以稍微緩解。

如果通常是一到十的劇烈起伏,變成四到七的微幅起伏。

一開始服藥在身體適應前,會很像是情緒開關被強行關掉,剩下一片空白的感覺。
感覺不到開心、難過、生氣、憂鬱、焦慮
→腦袋很呆滯、無法思考任何事情
→像喝酒一樣茫

情緒是真的不會起伏了,但這樣的感受也滿讓人害怕和困擾的,因為日常生活中你可能對事情都沒有反應,或是做出「奇怪」的反應。這種狀態大約在兩週後會稍微緩和,但也可能不會那麼理想。

我花了很多時間去適應藥物帶給我的狀態和因此產生的感受、想法,也花了很多時間認識藥物會帶來的副作用,從沒辦法分辨症狀、副作用,到能夠判斷,也練習評估自己在哪些情況下要提早回診去調整藥物,初期也許花了一年那麼久才慢慢適應

我的憂鬱症大約有三次較為嚴重的「發病」,通常我會極度憂鬱和想不開,整體症狀變嚴重。

最近一次多了焦慮,症狀像是腸胃不適、胸口緊、無法專心、恐懼等,嚴重到我無法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和出門,因為我的五官會捕捉到過多的訊息和雜訊,讓我無法行動。

主治醫生針對焦慮調整了情緒上的用藥量,並且開了緩解焦慮的藥,讓我在需要時備用。因為也是緩解焦慮的藥品種類,服用後會像是睡前的藥物一樣想要睡、比較放鬆。

我因為這次的狀態改變,開始認識「焦慮」這個情緒,之後有空再寫相關文章分享。




藥物副作用

有些人會自行停止服用身心科藥物,較常見的原因是:認為藥物對症狀緩解沒效果、不喜歡服藥以後的狀態和副作用。

精神疾患本身的症狀已經滿令人難受,藥物的副作用有幾種:口乾、暈眩、嗜睡、倦怠無力、虛弱、頭痛、噁心、失眠、焦慮、多汗、腸胃不適、視力模糊、體重增加等。

我在不斷換藥的嘗試期間曾有過較明顯的是口乾、暈眩、嗜睡、倦怠無力、虛弱、頭痛等,有時很輕微,有時會很嚴重,我遇過嚴重頭暈跟頭痛到很難站立,就提早回診去調整藥物(不用等到兩週適應藥物了快回去找醫生)。

也遇過某款藥物第一次發病服用有效果,第二次發病服用卻嚴重不適,只能說身心科的藥物真的很難預料,我們只能保持對身體的敏感,然後及時調整、尋求協助



如何與「憂鬱症」共存

我該去看醫生嗎?

我遇過一些親朋好友會詢問我,究竟有精神疾患或只是輕微的情緒、睡眠症狀,要不要去看身心科、要不要服藥?

我都會告訴他們,看那些症狀是否影響他們的生活到無法控制的地步,當然也會關心他們為何會有此疑問。

看診和服藥多年來,我認為憂鬱症症狀、服藥效果和副作用是流動的衡量,患者本人必須去評估你想要什麼然後做出選擇,而這過程會是不斷變動的。

💖你想要症狀緩解下來能夠好好生活、工作/上學?想要痊癒?對於想要穩定你願意作出怎樣的調整和付出?

找到自己與「憂鬱症」的平衡

憂鬱症症狀固然會讓人感覺不舒服、感覺自己不是自己、失去生活,但服藥和副作用有時也會有類似的狀況他們當然是不同的,但服藥並不是一勞永逸,縱然中長期來說服用西藥確實非常直接緩解症狀,但如果要與憂鬱症共存,除了藥物以外還有很多因素要考量。

也許我們無法單靠藥物穩定自己,我們還需要做更多,需要調整生活、睡眠習慣、排除外在壓力因素之類。

這是罹患憂鬱症前我完全不知道的,不知道原來看醫生及服藥之後,還是有一大段路要走,不知道憂鬱症也許會像慢性病陪伴我很久

參考我除了服藥還做了哪些嘗試:我與我的憂鬱症-如何面對症狀(一)我與我的憂鬱症-如何面對症狀(二)
我的選擇

要問我怎麼走到這一步,走到現在我能夠平和的看待「憂鬱症」,接納我的症狀和找到平衡的方法。

當你覺得一切都失去控制而你找不到方向,練習放下「想要掌控」的想法,然後去做會讓你舒緩、舒服的事,或者接受自己什麼也不做。

如果有人想要幫助你,嘗試抓住他們的手,但如果你無法信任其他人,要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的身體,永遠都要給自己機會

給在你身體裡面吶喊的症狀機會,去發出聲音,給自己「再一次」的機會去嘗試「不痛苦。





歡迎你

  1. 加入沙龍會員、購買方案,幫我按愛心、收藏、留言、分享,並持續關注我的文章。
  2. 追蹤我的InstagramThreads,簡單快速的了解身心學,也歡迎找我體驗課程
  3. 其他合作邀約:💌norahsoul444@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Norah-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5
我與我的憂鬱症-就診經驗分享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Norah身心靈探險
8會員
25內容數
社工出身,看過也陪伴他人的風風雨雨,直到自己罹患「憂鬱症」,我開始認識自己和「憂鬱症」,並從心理、情緒、身體、靈性層面去踏尋如何扎根自己、我是誰等課題。現在正在進修身心學,嘗試將學習到的一切實踐到生活中。 📮合作邀請:norahsoul444@gmail.com
Norah身心靈探險的其他內容
2024/04/25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面對憂鬱症症狀時所做的各種嘗試和調整,並提供建議如何與憂鬱症共存。
Thumbnail
2024/04/25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面對憂鬱症症狀時所做的各種嘗試和調整,並提供建議如何與憂鬱症共存。
Thumbnail
2024/04/25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面對憂鬱症症狀時,嘗試的一些方法和醫療經驗。這包括呼吸練習、就醫過程、療癒瑜珈、健身和快走/散步等不同的方法。作者透過這些方法來舒緩憂鬱症症狀,並分享了自己對這些方法的體會和感受。
Thumbnail
2024/04/25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面對憂鬱症症狀時,嘗試的一些方法和醫療經驗。這包括呼吸練習、就醫過程、療癒瑜珈、健身和快走/散步等不同的方法。作者透過這些方法來舒緩憂鬱症症狀,並分享了自己對這些方法的體會和感受。
Thumbnail
2024/04/25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她自身憂鬱症的經歷和探討憂鬱症症狀的主題。
Thumbnail
2024/04/25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她自身憂鬱症的經歷和探討憂鬱症症狀的主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分享憂鬱症的個人經歷和與藥物治療相關的感受、故事。包含服藥的經驗、睡眠和情緒相關的症狀,以及與憂鬱症共存的挑戰。
Thumbnail
分享憂鬱症的個人經歷和與藥物治療相關的感受、故事。包含服藥的經驗、睡眠和情緒相關的症狀,以及與憂鬱症共存的挑戰。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我常常用的社群軟體Threads上有很多有關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的人發布的文章,在我狀況好時,我真的好想抱抱他們、跟他們說一聲辛苦了。剛剛我在平台上搜尋「憂鬱症」,顯示的其中一個個人資訊名叫「憂鬱症戰勝了我」,多麼令人心碎啊⋯⋯ 精神病的苦誰懂呢 我的醫生都不太跟我說明我的病況,所以有很多
Thumbnail
我常常用的社群軟體Threads上有很多有關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的人發布的文章,在我狀況好時,我真的好想抱抱他們、跟他們說一聲辛苦了。剛剛我在平台上搜尋「憂鬱症」,顯示的其中一個個人資訊名叫「憂鬱症戰勝了我」,多麼令人心碎啊⋯⋯ 精神病的苦誰懂呢 我的醫生都不太跟我說明我的病況,所以有很多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面對憂鬱症症狀時所做的各種嘗試和調整,並提供建議如何與憂鬱症共存。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面對憂鬱症症狀時所做的各種嘗試和調整,並提供建議如何與憂鬱症共存。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面對憂鬱症症狀時,嘗試的一些方法和醫療經驗。這包括呼吸練習、就醫過程、療癒瑜珈、健身和快走/散步等不同的方法。作者透過這些方法來舒緩憂鬱症症狀,並分享了自己對這些方法的體會和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面對憂鬱症症狀時,嘗試的一些方法和醫療經驗。這包括呼吸練習、就醫過程、療癒瑜珈、健身和快走/散步等不同的方法。作者透過這些方法來舒緩憂鬱症症狀,並分享了自己對這些方法的體會和感受。
Thumbnail
關於我看中醫、身心科的經驗分享,也會提到身心科、心理諮商的差異、我跟我的醫生的故事。
Thumbnail
關於我看中醫、身心科的經驗分享,也會提到身心科、心理諮商的差異、我跟我的醫生的故事。
Thumbnail
我分享了從確診憂鬱症到停藥進程中的一些方法,以及對抗憂鬱症的武器,希望能給需要的人一點幫助。
Thumbnail
我分享了從確診憂鬱症到停藥進程中的一些方法,以及對抗憂鬱症的武器,希望能給需要的人一點幫助。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憂鬱症的個人故事分享,包含了病症起因與症狀的描述、憂鬱與憂鬱症的區別,並提供了網站與社團資源。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憂鬱症的個人故事分享,包含了病症起因與症狀的描述、憂鬱與憂鬱症的區別,並提供了網站與社團資源。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充滿感動的憂鬱症故事,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以及從中汲取的力量和成長。文章激勵人心,呼籲人們善用語言的力量和同理心,對憂鬱症患者給予尊重和關懷。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充滿感動的憂鬱症故事,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以及從中汲取的力量和成長。文章激勵人心,呼籲人們善用語言的力量和同理心,對憂鬱症患者給予尊重和關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