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今本張炎《詞源》上卷非張炎所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談今本張炎《詞源》上卷非張炎所著


嘉慶庚午(十五年,1810),藏書家秦恩複(1760~1843)於出版所謂的張炎《詞源》二卷本,於跋文內指出:『別有《詞源》二卷,上卷研究聲律,探本窮微。下卷自音譜至雜論十五篇,附以楊守齋《作詞五要》,計有六目。元明收藏家均未著錄。《陳眉公秘笈》只載半卷,誤以為《樂府指迷》。又以陸輔之《詞旨》為《樂府指迷》之下卷。至本朝雲間姚氏,又易名為沈伯時,承訛襲謬,愈傳而愈失其真。此帙從元人舊鈔謄寫,誤者塗乙之,錯者刊正之,其不能臆改者,姑仍之,庶與山中白雲相輔而行。』


對於歷來問世的張炎的《詞源》版本略說明之。表示,其現在所出版的張炎《詞源》二卷本,即我們現在所通行的版本,『上卷研究聲律,探本窮微。下卷自音譜至雜論十五篇,附以楊守齋作詞五要,計有六目』,這個版本是而是由秦恩複此人,『從元人舊鈔謄寫』,至於這個“舊鈔”,是不是真是出自“元人”,我們目前完全無考,都只能說,是聽由秦恩複此人的自說自話,會不會是明代鈔本,或清人鈔本,又,秦恩複是如何知道必為“元人舊鈔”,總之,除了因為他也沒有說明為何是元人舊鈔,看似似秦恩複自己的心證以外,完全沒有任何真憑實證。而這個秦恩複的張炎的《詞源》版本,和歷來版本不同之處,即是它塞入了上卷,專“研究聲律”,即有關宋代俗樂調(或稱燕樂)的聲律,而其下卷則明代的版本即己有之,疑點較少,只不過,一如秦恩複所考,明代的《詞源》的『陳眉公秘笈只載半卷,誤以為樂府指迷。又以陸輔之詞旨為樂府指迷之下卷。』而至清初的《詞源》版本又是『本朝雲間姚氏,又易名為沈伯時,承訛襲謬,愈傳而愈失其真。』



如此看來,所謂張炎的《詞源》自其出世之初,先是書名不對,且還加入了元人陸輔之的《詞旨》做為下卷。清初版本也是作者名字不對。這些問題,就靠了秦恩複的片言之下,就被後世照本宣科,一致認為今通行的秦恩複的張炎的《詞源》版本即為張炎原著。


按,從此書的下卷首有原序一篇,則看來,下卷或即為張炎本人的著作。但上卷就可疑了。如果此二卷版本真是出自張炎,則為何其原序會寫在下卷之首,而不是歷史上所有著作者的通例,一致都是應寫在上卷之首,即,此書之首。故明顯看出,此為一湊合的版本,下卷即使是張炎的《詞源》的原文,上卷以編排體例來看,亦非是,則上卷的作者實為可疑,而非出自與下卷一起成書的文卷。


則此上卷究竟是何出,實也無任何證據可考。只能說,是秦恩複自已找來一個不知所出的鈔本,拼湊成其二卷本的張炎的《詞源》,而忘了作偽時,應把下卷的原序改置上卷之首,而自露了破綻。但該不知所出的上卷內所述者,實亦多與宋代俗樂聲律符合,故亦當為南宋、元或明代對宋代俗樂調有研究的文人所撰寫的,而並非南宋張炎親筆的著作。

(刘有恒:中国古代音乐史辨正(甲集)(201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有恒的沙龍
11會員
350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現時能找到最早的《雲州大儒俠》版本,是1983年版,連非布袋戲迷也認識的⋯⋯ 2024.1.24
Thumbnail
現時能找到最早的《雲州大儒俠》版本,是1983年版,連非布袋戲迷也認識的⋯⋯ 2024.1.24
Thumbnail
管寧傳最後附錄了兩名高士:張臶加減看,胡孔明可是農場文常客,不要錯過。
Thumbnail
管寧傳最後附錄了兩名高士:張臶加減看,胡孔明可是農場文常客,不要錯過。
Thumbnail
我輩莊周徒 為求身溫飽 慨然入紅塵 歷劫境無極 學庸2006.10.10/19:10 作品號03-0330-03
Thumbnail
我輩莊周徒 為求身溫飽 慨然入紅塵 歷劫境無極 學庸2006.10.10/19:10 作品號03-0330-03
Thumbnail
昔,容才瀚、陳美章、李奮晉、黃動熟、康許章為訓導⋯⋯
Thumbnail
昔,容才瀚、陳美章、李奮晉、黃動熟、康許章為訓導⋯⋯
Thumbnail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Thumbnail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Thumbnail
(持續更新中,最後更新日期2024/5/11) 《明史》張廷玉著。 《球陽記事》蔡溫、尚文思、鄭秉哲等著(1876)。 《中山世譜》蔡鐸、蔡溫、鄭秉哲等著(1876)。 《中山世鑑》向象賢著(1650)。 《琉球之風》陳舜臣著,許錫慶譯(1994),遠流。
Thumbnail
(持續更新中,最後更新日期2024/5/11) 《明史》張廷玉著。 《球陽記事》蔡溫、尚文思、鄭秉哲等著(1876)。 《中山世譜》蔡鐸、蔡溫、鄭秉哲等著(1876)。 《中山世鑑》向象賢著(1650)。 《琉球之風》陳舜臣著,許錫慶譯(1994),遠流。
Thumbnail
家歆按:這是我第一本書《楚辭九章集釋》的〈自序〉,張貼在這裡,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本書依王逸本次序分為九章,各章均先校字,次注解,後釋義。校字以四部叢刊之明覆宋刊本為底本,參以洪興祖、朱熹及近人校補,擇其正確者,寫於譌字之下,並以括弧標明。注解採古今之注,並間及東瀛學者岡松辰之《楚辭考》,
Thumbnail
家歆按:這是我第一本書《楚辭九章集釋》的〈自序〉,張貼在這裡,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本書依王逸本次序分為九章,各章均先校字,次注解,後釋義。校字以四部叢刊之明覆宋刊本為底本,參以洪興祖、朱熹及近人校補,擇其正確者,寫於譌字之下,並以括弧標明。注解採古今之注,並間及東瀛學者岡松辰之《楚辭考》,
Thumbnail
這是一部由東晉史學家「常璩」所編撰的地方志。 隋唐之前其實沒這個稱呼。 原本就是「方志」,方就是方國,算了用大家比較熟的詞方便些。 方志即是我們常常在人物傳記之後看到的,匈奴傳啊西域傳啊這一類。隋唐之前其實也都是傳或記,比方讀三國很常看到的江表傳。 華陽國志的本名則是華陽國記。
Thumbnail
這是一部由東晉史學家「常璩」所編撰的地方志。 隋唐之前其實沒這個稱呼。 原本就是「方志」,方就是方國,算了用大家比較熟的詞方便些。 方志即是我們常常在人物傳記之後看到的,匈奴傳啊西域傳啊這一類。隋唐之前其實也都是傳或記,比方讀三國很常看到的江表傳。 華陽國志的本名則是華陽國記。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0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0  
Thumbnail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為政第二)。 子張,複姓顓孫、名師。子張是他的字;陳國人。他比孔子小四十八歲,與曾參年紀相仿,或者在孔子流亡陳國時入門,或者是在孔子結束流亡回到魯國後來投奔孔子的
Thumbnail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為政第二)。 子張,複姓顓孫、名師。子張是他的字;陳國人。他比孔子小四十八歲,與曾參年紀相仿,或者在孔子流亡陳國時入門,或者是在孔子結束流亡回到魯國後來投奔孔子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