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允許自己有感受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今日的談話對象是一個8歲的小孩,他來與我聊聊這陣子的近況、說起最近與家人的小旅行。

聽起來有許多有趣的回憶,我請孩子在情緒卡當中,挑選出自己有感覺的,用卡片分享這次的旅程。

孩子選阿選的,有好多感受被認出來,像是:開心、痛苦、不耐煩、矛盾、莫名其妙、受不了、枯竭、高興、擔心、無助、委屈、混亂。

孩子沒有看過任何腦筋急轉彎系列,仍舊可以選出那麼多張卡片,猜想這孩子與父母之間多少是能聊感受的。

近一步好奇孩子,這些感受從哪些事情來的?他舉例被父母罵、跟家人吵架的生活事件。

我問孩子,當你有這些感受的時候,你會怎麼辦呢?孩子很快速的挑選出各種應對大人的方式,像是裝死、反抗、頂嘴、不回應、抱怨、搞笑、直接對大人表達想法。

我問孩子,如果大人還是不理解你呢?他說,會覺得很無助、有時候很想哭。

我問孩子,你可以哭嗎?孩子說,我可以哭,媽媽不會說我不能哭。

我問,如果在學校,你被人誤會的話呢?他說,我在學校不會哭,在學校哭很奇怪。

看樣子,孩子在社會化的過程,對於哭泣長出了自己的觀點,即使家庭環境是允許哭的。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問孩子,當你覺得無助、委屈、很疲倦的時候,你會怎麼辦呢?孩子選了 #用心感受 這張牌卡。

我問他,什麼是用心感受呢?

他說,就是去感受自己的心情。

我說,那麼我們現在聊天,也算是用心感受嗎?

孩子點點頭的笑說,是啊。

我繼續問,如果當你跟爸爸媽媽吵架,你感覺混亂的時候呢,你還會怎麼做呢?

孩子選了 #鍛鍊自己、#陪伴 這兩張卡片

我說你怎麼陪伴自己呢?他說我有電動。

-

跟孩子的談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看見孩子有這麼多感受,覺得他這樣的狀態很珍貴,值得被好好守護。

你還記得從幾歲開始,你開始不再關注自己的感受嗎?

過往,我是一個跟自己感受很遙遠的人,從小家裡就教育我要堅強、不可哭。因為跟自己的感受太疏遠,以至於內在時常不和諧,用不平衡、不真誠的方式應對各種關係,卻不自知。

我花了很多年時間,跟我的感受還有想法貼近,所以這幾年好多了,知道自己內心怎麼了、就能夠更柔軟地回應自己。

願人們能更加重視自己的感受,允許自己有感受、貼近自己的感受,也允許他人表達感受,如此一來,我想這個世界的氛圍會和諧很多。

avatar-img
18會員
29內容數
推廣薩提爾模式,熱衷自我療癒/自我整合/伴侶關係/離婚 等相關主題 ➤對話陪伴申請表單:https://forms.gle/nXZnpDzYx3iKCgfi6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於兒子使用網路社群軟體這件事情,我一直在「放手」跟「關心」之間學習。 ​ 孩子平時不是跟我生活,與前伴侶教養不同理念,如果介入,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所以通常我的優先選擇是以關心孩子為主,除非孩子想說,否則我不太會過問他在社群媒體上的事情。 ​ 最近兒有建立IG帳號,之前我有追蹤他。最近我
你的生命中,有沒有心愛物品遺失的經驗? 趁著假期,我跟男友去郊區走走,旅程結束回到家的時候,我發現我的墨鏡落在他車上了,趕緊留言給他,請他幫我收好。 隔日碰面時,他一見到我就說:「沒看到你的墨鏡耶。」 我愣住了,墨鏡沒在他車上,也沒在我這裡,那墨鏡在哪裡? 我開始翻找我的包包,確
有一回跟朋友約碰面吃飯,朋友關心我過的好嗎?​ 我回:「還不錯,一切穩定。」 ​ 朋友繼續關心我跟前夫如何陪伴孩子、孩子適應父母離婚的狀況還好嗎。 ​ 我說,孩子還在適應,但是從離婚前後比較起來,孩子的情緒狀態確實是在我們離婚之後變得穩定許多。 離婚的過程充滿糾結,我跟他爸的狀態都不
夥伴來找我談話,聊的是與先生之間的關係。 ​​ 問她發生了什麼事情?她說,結婚三十年,兩人之間總有一種隔閡感,先生不理解她的喜好、心情;兩人出門旅遊,總是一前一後,各自行動,詢問她想要什麼樣的親密關係?夥伴說,想要跟先生感可以更好。 ​​ 這個回答很誠實、也很真實。先不論一段關係是否走入
對於兒子使用網路社群軟體這件事情,我一直在「放手」跟「關心」之間學習。 ​ 孩子平時不是跟我生活,與前伴侶教養不同理念,如果介入,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所以通常我的優先選擇是以關心孩子為主,除非孩子想說,否則我不太會過問他在社群媒體上的事情。 ​ 最近兒有建立IG帳號,之前我有追蹤他。最近我
你的生命中,有沒有心愛物品遺失的經驗? 趁著假期,我跟男友去郊區走走,旅程結束回到家的時候,我發現我的墨鏡落在他車上了,趕緊留言給他,請他幫我收好。 隔日碰面時,他一見到我就說:「沒看到你的墨鏡耶。」 我愣住了,墨鏡沒在他車上,也沒在我這裡,那墨鏡在哪裡? 我開始翻找我的包包,確
有一回跟朋友約碰面吃飯,朋友關心我過的好嗎?​ 我回:「還不錯,一切穩定。」 ​ 朋友繼續關心我跟前夫如何陪伴孩子、孩子適應父母離婚的狀況還好嗎。 ​ 我說,孩子還在適應,但是從離婚前後比較起來,孩子的情緒狀態確實是在我們離婚之後變得穩定許多。 離婚的過程充滿糾結,我跟他爸的狀態都不
夥伴來找我談話,聊的是與先生之間的關係。 ​​ 問她發生了什麼事情?她說,結婚三十年,兩人之間總有一種隔閡感,先生不理解她的喜好、心情;兩人出門旅遊,總是一前一後,各自行動,詢問她想要什麼樣的親密關係?夥伴說,想要跟先生感可以更好。 ​​ 這個回答很誠實、也很真實。先不論一段關係是否走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這幾天回來分享給我他的作品. 當下看到時. 說實在得,我挺震驚得. 由畫看出孩子心思細膩到這樣的地步. 不由得需要好好跟孩子談談了. 詢問他最近的心事. 後來講蠻多的吧 他說其實很多事他看得出來, 只是不想要講,不想要讓我擔心. 大人在做什麼其實小孩子都知道, 看得出
Thumbnail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常常發生許多衝突。父母應該陪伴自己先,不再以反射式憤怒的方式回應孩子,這樣孩子應對父母的方式也將有所不同。這些孩子已經遺忘的事,一直存在我們的心中,終有一天,都將變成我們與孩子間的養分。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Thumbnail
4歲的喬有天從學校回來不發一語許久,老師說下午曾聽他說,最好的朋友對他很兇。我試著詢問他來龍去脈,但他沒有說話、也不願讓我抱抱。 於是我帶著他進房間,營造一個安靜角落,先是跟他說,如果難過,需要哭也沒關係。看他只是眼眶微紅,依然什麼都沒有表達,我想起自己小時的故事,對他說: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在帶領自己的孩子跟眾多學生的經驗中,我發現對孩子來說,探索這個世界的多姿多彩的各項事物就是他們認識世界方法也是認識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2感受 #Day7 Q.這禮拜,關於「感受」你發現了什麼? 用一個字、詞、句子、一段話,或是一幅隨筆的繪圖,記錄本週的覺察。 ✍️各種感受都有其意義,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的,願意去感受、好好去感受,看見感受背後身心想告訴我發生了什麼。 也無須給自己壓力,就放輕鬆地面對
Thumbnail
旅行充滿驚喜的母親分享了自己和孩子旅途上的點點滴滴,兒子是她最好的旅伴,並分享了旅途中的趣事和感動時刻,以及兒子與其他孩子之間的互動情況。
與孩子交流自己的處境&感受 "孩子充滿疑問,卻不敢詢問; 我們充滿無力,卻不敢表現。" 與孩子一起體驗.表達理解 對孩子來說, 最好的安全感也許是 "爸媽一直在這裡, 離你不遠也不近。"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這幾天回來分享給我他的作品. 當下看到時. 說實在得,我挺震驚得. 由畫看出孩子心思細膩到這樣的地步. 不由得需要好好跟孩子談談了. 詢問他最近的心事. 後來講蠻多的吧 他說其實很多事他看得出來, 只是不想要講,不想要讓我擔心. 大人在做什麼其實小孩子都知道, 看得出
Thumbnail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常常發生許多衝突。父母應該陪伴自己先,不再以反射式憤怒的方式回應孩子,這樣孩子應對父母的方式也將有所不同。這些孩子已經遺忘的事,一直存在我們的心中,終有一天,都將變成我們與孩子間的養分。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Thumbnail
4歲的喬有天從學校回來不發一語許久,老師說下午曾聽他說,最好的朋友對他很兇。我試著詢問他來龍去脈,但他沒有說話、也不願讓我抱抱。 於是我帶著他進房間,營造一個安靜角落,先是跟他說,如果難過,需要哭也沒關係。看他只是眼眶微紅,依然什麼都沒有表達,我想起自己小時的故事,對他說: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在帶領自己的孩子跟眾多學生的經驗中,我發現對孩子來說,探索這個世界的多姿多彩的各項事物就是他們認識世界方法也是認識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2感受 #Day7 Q.這禮拜,關於「感受」你發現了什麼? 用一個字、詞、句子、一段話,或是一幅隨筆的繪圖,記錄本週的覺察。 ✍️各種感受都有其意義,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的,願意去感受、好好去感受,看見感受背後身心想告訴我發生了什麼。 也無須給自己壓力,就放輕鬆地面對
Thumbnail
旅行充滿驚喜的母親分享了自己和孩子旅途上的點點滴滴,兒子是她最好的旅伴,並分享了旅途中的趣事和感動時刻,以及兒子與其他孩子之間的互動情況。
與孩子交流自己的處境&感受 "孩子充滿疑問,卻不敢詢問; 我們充滿無力,卻不敢表現。" 與孩子一起體驗.表達理解 對孩子來說, 最好的安全感也許是 "爸媽一直在這裡, 離你不遠也不近。"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