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鵝肝和焗蝸牛的季節,不停地吃,吃到沒辦法再吃時,夏天就結束了。」
某次見到這個說法,覺得哇怎麼這麼有意思👀💖
近兩年的我流版本,大概就是新鮮馬祖淡菜吧?
活著的淡菜們聞起來帶有淡淡海潮鹹香,不腥,部份殼打開是正常的噢!(死亡淡菜奇臭無比,幾乎不太可能錯認)(如果有個別死掉的,挑出來丟掉就好)
每年5-10月為產季,和“在含有R的月份最好!”的生蠔不同,炎熱到陽光宛如鐵漿般的七八月,正是馬祖淡菜最肥美的季節。
未經冷凍,活生生裝箱後冷藏空運來台的冰鮮版本滋味超絕!豐腴柔嫩、肉質飽滿。
親友家訂購時,也跟著分訂一些,擅自進行淡菜大冒險!
棕色頭髮狀的不是海藻,而是淡菜為了好好附著在岩石或養殖網袋上,自己分泌出的足鬚/足絲。
足絲一但拔掉,淡菜很快就會死亡,務必臨至料理前才拔除喔。
(可能只是一種虛偽的良心吧,活生生拔掉總覺得有點不忍😥 我自己是習慣煮熟才拔足絲)
有些淡菜上會長著大大小小藤壺,料理前可以先以流動清水沖洗外殼,再用鋼刷刷洗,或是廚房剪刀大致去除一下。
又,和蛤蜊相同,煮熟之後沒開殼的要丟掉唷。
將湯汁濾起作為基底,和巴西里、薄荷葉、檸檬皮屑、事先烘炒過的藜麥做成庫斯庫斯(北非小米)。
Adele版拿坡里黑胡椒燜淡菜,或者說,Yen的男子漢黑胡椒淡菜。
惟多放了蘋果酒,當然也可省略......甚至某種主張,不讓酒精破壞新鮮淡菜與黑胡椒間的單純關係,才屬正宗風味。 掀開鍋蓋剎那,香氣異常醇厚。
今次參考《法國鄉村美食》:「少許水、白酒或蘋果酒」事後想想,伊麗莎白大衛所指應為cider,而非我放的蘋果白蘭地。
朋友:蘋果酒就是cider啊!怎麼會想到蘋果白蘭地!
我:大概我腦袋短路哈哈哈哈😂😂😂
薄荷鳳梨、炒朝鮮薊。
參考了 「燉蝦貝 」、「淡菜洋菇蝦子焗盆」,並綜合檸檬奶油醬和薩格尼特的龍蒿白湯醬食譜。
龍蒿(茵陳蒿)檸檬奶醬煮大蝦、淡菜和雪白菇。
特地買了鮮奶油來認真煮醬! 有夠難得,有夠三八😂
傳統拿坡里茄汁淡菜湯適合搭配乾麵包或義大利麵(應與辣橄欖油一塊兒享用),這一晚收汁到接近半醬半番茄糊的狀態。
微辣、明確酸香,配上挾帶強烈垃圾食物爽感的玉米片,有夠好吃!!
掰碎吃剩塔可餅皮後回烤一下,即可得到大量酥脆的偷懶玉米片🌮
也可以到好市多買現成零食啦(大多已有鹹味),燉菜的調味就要減輕一些。
永遠喜歡經典組合!
白酒大蒜,加上炸薯條和薯餅。 配菜是山葵高湯醋漬櫛瓜。
不務正業(?)被挪做湯碗用的茶碗。
最後幾顆淡菜,做成番茄基底的蔬菜燉湯。
少許柚子胡椒和蔥段提味,放入白花椰米及球芽甘藍一起煮。
熱湯下肚,溫暖了胃袋,「啊...好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