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聊聊我對「MBTI」的態度,為什麼從本來的反感,到後來的接受與使用,它如何幫助我在新創團隊中的合作更順暢。
大家應該都至少聽過MBTI吧?(或是聽到INFJ?)但不一定知道它的內容。
簡單來說,MBTI是一種人格測驗工具,分為四個維度,每個維度有兩種對應的類型,組成16種不同的人格類型,以下是四個維度的分類:
• 外向型(Extraversion, E)或 內向型(Introversion, I):
外向型的人從外部世界獲得能量,內向型的人從內部世界獲得能量。
• 實感型(Sensing, S)或 直覺型(iNtuition, N):
實感型的人重視實際的資訊和經驗,直覺型的人重視概念和未來的可能性。
• 理性型(Thinking, T)或 感性型(Feeling, F):
理性型的人做決策時重視邏輯和客觀性,感性型的人則重視價值觀和人際關係。
• 系統型(Judging, J)或 彈性型(Perceiving, P):
系統型的人喜歡有計劃和結構的生活,彈性型的人則更喜歡靈活和隨機的生活方式。
-
最初我對MBTI持懷疑態度,感覺像是「星座」的變體或偽科學版的心理測驗。
因為很難翻譯精準、各家使用不同的翻譯詞彙,代表的意義還相差甚遠,好像提供了「一個詞彙,各種表述」的空間。
再加上,當時常聽到「因為我是XX人,所以就是怎樣怎樣」的說法,從這個「因果關係」讓我覺得這種測驗帶有「命定感」。好像人天生就是某個狀態,經過這個測驗來解開自己的密碼,解釋的邏輯倒果為因。
這加深了我對討論MBTI測驗結果的排斥感。
-
後來,忘了什麼原因,我還是測了。
但不意外的,測出來的結果,對我完全沒有記憶點。我大概在被問了第五次、重查記錄五次之後,才背起來:ESTJ
會是這個狀態,除了本來的排斥感作祟,最主要是因為我測出來的其中幾個維度,數值都滿中間的(有51%的那種),讓我對這串咒語的認同度頗低。
而且在作答時,我一直不確定,要選擇的是「我正在努力想成為的樣子」?還是「我已經是的樣子」?所以,對結果能否用來描述我這個人,更加存疑。
-
那是什麼讓我開始愛用MBTI呢?
隨著身邊更多朋友討論,我開始感受到,MBTI的盛行程度,已經讓它可以成為一種「共通語言」。
這個語言對於各個類別有相對明確的界定了,而且大家都抱持著一種友善的預設立場:
每個人的MBTI是流動的,施測結果既不代表全部、是一個光譜分布、而且也可能變化。
雖然,在不同的朋友群體之間,對各個名詞的界定仍然可能是不一致的;但是,在同個群體中,大家可以先溝通出我們共同理解的意思,再開始使用,省去許多「解釋」的時間。
-
具體來說,可以省去什麼樣的「解釋」呢?
以我最近加入的的創業小團隊來說,大家初次合作,有很多需要磨合的做事習慣。
我是習慣提前準備、規劃好一切的J人,而另外兩位夥伴們則是喜歡等待靈感迸發,編修到最後一刻的P人。我們在一開始先知道了彼此的MBTI屬性,來調整對彼此的期待,找到更好的合作方法。
例如:
我習慣在開會前先設計一個表單,讓大家填「會前作業」,在開會中做一個討論流程PPT、針對每個議案設計適當的提問思考,並在會後傾向要有完整的會議記錄。
而我的夥伴們,則更偏向靈活和即興。
這種差異的存在,本來應該讓我們很難愉快地共事,但因為有事前對MBTI結果的揭露,幫助我們快速地丟掉不舒服的感受,理解對方,進而得到合作的平衡點。
(當然也要感謝,我們都是很願意為了對方,試試看不同作法的人。)
-
現在我對於能有MBTI這樣盛行的標籤存在,抱持正向態度,因為它能幫助人更快速理解彼此做事情的習慣方法。
儘管,我還是傾向在面對不熟悉的人時,透過對話確認對方想法、作法的背後脈絡,但因為有MBTI的輔助,提供一個談論的鷹架,而能更高效率的討論。
回過頭看,其實最初那些使用MBTI的話語也沒有錯,是我先入為主的觀感、對因果關係使用的執著,曲解了本意。
不過,我發現在和朋友、夥伴對話中,最常使用的只有「E、I」和「J、P」兩個維度,不曉得另外兩種維度「S、N」、「T、F」,有什麼好用情境嗎?
期待看到你的分享,擴展我對這套系統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