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在POP上課的日子 #2 改來改去的一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言

本來我要以時間序來分享我的上課心得,無奈我這個曾經的鐵粉在POP有很多驚人之舉,若按先後順序來寫就會被猜出來是誰,所以我就從爭議最多的心靈課程開始吧!!!

上過POP的就會知道所有的心靈課都是從一階開始的,新馬的同學都通稱是 L1,但這個一階已經改了無數次,我開始上的時候被稱為超級一階,跟來自全球的同學在大板根上課,我那一屆就有上百人,之後改為一階,改在各地上課,台灣、蘇州、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加拿大,老師也在各地置產,光是房產的價值就有數億之多,每月的房貸也有數百萬之譜,這都有賴各位同學的慷慨解囊阿!!!

所以老師才不是真的關心您咧! 老師關心的是你我的荷包阿!!!

某被起訴人曾跟我說會越上越有錢,我上課十年來已負債近30萬,但光是我停上半年的月營收都破10萬,所以其實越上會越有錢的是老師阿! 光是在大安區就有十幾筆土地及房產,還不算在海外辦公室的房產價值呢!

其實,改版後的一階我就上過N次,當然是去當工作人員,就是所謂的家長,當然我們這些進場去服務的還要繳食宿費,而且我們也會被情勒,要我們不斷的去服務; 我在其他身心靈課去當助教都是免繳錢的,而且其他老師都會請我們吃飯並送個小禮物,其實很多的家長並非真心的去服務,POP是一個很大的生態圈,很多做直銷或保險的業務在此找到他們無盡的訂單,某種程度上就是利用大家的信任感去賺錢。

無論如何改 “一階”被認為是一個覺醒的階段,四天三夜的課程有一連串的活動去做身心靈的重建,然而這個課程之前就被爆出很多爭議點:

選父選母: 這應該是第二天的活動,經過第一天的熱身,家長們會知道自己這組的學員及寢室學員的狀況(是的,每間寢室都會有1-2位家長),這些會被會診給老師,第二天就會挑一個學員來製造衝突,通常會由覆訓的學員來擔任重砲手,然後一些家長就會加入戰局,一些學員就會被挑起正義感而開始加入衝突,接著老師就會要求大家選邊站,要選父親還是母親,但不管你選那一邊都會有家長來挑釁,要把你拉向另一邊,那你想中立呢!? 就會被助教數落,一下說你不愛爸爸,一下說你不愛媽媽,等大家都吵成一團時,老師就會出來主持公道,接著帶一個冥想緩和情緒,接著就是與小組分享,然後下課休息。接著家長就會開始遊說你上二階啦!!!

其實這是POP很典型的活動模式,在這種強度的衝擊中很多人會不自覺的被挑起心中潛藏的怒火,而加入戰局。那些沒有表態的就會被指責說是不關心家人,助教老師們都很熟練的帶風向讓那些很有感覺的人一起加入他們的陣線去霸凌沒感覺的人,所以我才說我們都是加害者而不自知。

幾年前我與一位心理諮商師談及此事,她說美國有一派身心靈課程就是用此方法,先挑動小我再狠狠的痛擊內心的不甘,最後再讓你重生,過程中會將光線調暗,因為在暗處時學員比較沒有被看明的恐懼,就比較敢說出內心話,這個做法其實很有爭議性,但這就是POP的一慣手法,在課程節束的前一天一定會有大魔王關卡,完成後會有一個重生的環節,來鋪陳下一個課程 ~

這個活動有被很多心理師在談話性節目中分析,其實這種操作模式無助於解決衝突,反而讓有些學員更加的分裂,上完一階後去看身心科尋求協助的有多少不得而知,但要不是去年10月被搜索鬧上新聞版面,還真不知道好幾位心理師都在治療在POP課程中被二度創傷的學員,這也是為什麼當時他們被移訴北檢時有那麼多人拍手叫好,一個所謂的業師能做到這樣也不簡單阿!!!

Big Boss 關卡 【攝息】: 這在盧美妏心理師於謝震武的節目中有透露過,在此活動的前一天我們要寫三封遺書給家人及伴侶,活動會在下午舉行,我們會被引導著躺在地上,因為我們將亡,接著要唸出我們寫的遺書內容向父母、孩子及伴侶告別,接著就是這個攝息,我們要張開口哈氣,說是要模擬死前吸不到氣的狀態,老師說可以把心中的怨氣哈出來,這個活動長達半小時,因為長時間躺在地毯上所以會四肢發麻;但這個張口哈氣的動作其實會造成 “過度換氣”,這在去年10月16日時力王婉諭所召開的記者會中就有批露過。

這個活動我體驗過四次,每次都生不如死,你可以想像一直處在缺氧狀態且因為長期開口口會產生乾嘔的感覺,且身旁會有一堆人幫你打氣,並要求你不能把嘴閉起來,我記得第一次體驗時那位來自加拿大的家長還在活動後哭著跟我們說,剛剛老師在你我呼出的空氣中看到大家的濁氣時傷心的都哭了! 這就是告訴我老師有通天眼的那位…

攝息這個大魔王關卡後就會有個信心重建的活動,就是前述要重生的環節,這就是要鋪陳報二階的戲碼,然後那些家長們就會開始遊說你上二階,這個緊迫盯人的階段會有一波波的家長、學長姐、老師助教等明著說是關心你,他們會盧到寫完報名表刷卡為止,但只要你事後反悔想退費就會進入另一個大爭議狀態,很多人被東扣西扣取回不到80%的款項,也有一些人透過告訴等手段拿回 100%的退款,總結就是抵死不從,千萬不要簽下去,沒有被盧到的也大有人在。

當然,每次的活動都會有一個一般人很難在短時間內察覺的謬論,我也見過當場跟老師槓上而離開的案例,那些人都會被冠上“未來一定會失敗”的帽子,但據我所知,他們都過得比不上課還更好耶!!!

以前老師最愛說 ~ 曾經有位大學教授說上完一階就等於上完大學四年的心理學課程,與她們現在被以違反心理師法被起訴真的很諷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antanex 奇幻事務部
16會員
95內容數
Fantanex 是一系列以奇幻異想為主題的原創,有議題探討,也有以真實故事改編的小說,筆者是位奇幻及身心靈的愛好者,也將探討電影中與身心靈的關聯與電影中隱喻的部份,而 Fantanex 的由來是 Fantasy 與 Next Generation 的組合字,有跨世代的意涵。
2025/01/10
作者分享一年與身心靈課程「POP」斷捨離後的經驗,收入提升,身心靈狀態更佳,並呼籲大眾慎選課程,建議選擇有專業資格的心理師所開的課程。
Thumbnail
2025/01/10
作者分享一年與身心靈課程「POP」斷捨離後的經驗,收入提升,身心靈狀態更佳,並呼籲大眾慎選課程,建議選擇有專業資格的心理師所開的課程。
Thumbnail
2024/11/22
本篇文章探討了長期遭受PUA影響可能導致的心理後遺症,及其在夢中的表現。分享者描述了在夢中與同學和老師的互動,揭示了這些課堂對個人心理的持久影響。此外,文章強調了尋求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辨識課堂中操控心理的行為,並提出可靠的資源供讀者參考。
Thumbnail
2024/11/22
本篇文章探討了長期遭受PUA影響可能導致的心理後遺症,及其在夢中的表現。分享者描述了在夢中與同學和老師的互動,揭示了這些課堂對個人心理的持久影響。此外,文章強調了尋求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辨識課堂中操控心理的行為,並提出可靠的資源供讀者參考。
Thumbnail
2024/11/19
該文章探討了在 PUA 背景下的身心靈課程,揭示學員在課程中的依賴性與迷失,並分享了個人的經歷與觀察。作者回顧自己和他人的課程參與情況,並敘述了課程帶來的心身變化,包括對健康的衝擊。文章強調了在封閉環境中學習可能對學員造成的心理壓力與生理反應,最後提出尋求自我療癒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1/19
該文章探討了在 PUA 背景下的身心靈課程,揭示學員在課程中的依賴性與迷失,並分享了個人的經歷與觀察。作者回顧自己和他人的課程參與情況,並敘述了課程帶來的心身變化,包括對健康的衝擊。文章強調了在封閉環境中學習可能對學員造成的心理壓力與生理反應,最後提出尋求自我療癒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課程設計上,我往往會以客層設計教學的系統。但我逐漸發現只同一個用系統,除了貼近我自己的成長進程,更方便學習者記得。沒有一個系統是不會隨著人的成長和狀態一起演化的。我在設計新的系統時將以往常用的「四層系統」以及「3+1系統」重新簡單在課程設計筆記中介紹。
Thumbnail
在課程設計上,我往往會以客層設計教學的系統。但我逐漸發現只同一個用系統,除了貼近我自己的成長進程,更方便學習者記得。沒有一個系統是不會隨著人的成長和狀態一起演化的。我在設計新的系統時將以往常用的「四層系統」以及「3+1系統」重新簡單在課程設計筆記中介紹。
Thumbnail
第一次上更深澳的課程, -馬雅曆- 一樣隨著靈魂想要選擇的路走, 因為某些因素我臣服了! 就來上吧!一切都安排的很剛好, 剛好隔天沒有什麼工作, 真巧... 後來來上課後更加了解自己的生命功課了, 也更了解與孩子之前的調性 我跟孩子之間是光譜調性, 他是走感觀路線得, 才恍然大
Thumbnail
第一次上更深澳的課程, -馬雅曆- 一樣隨著靈魂想要選擇的路走, 因為某些因素我臣服了! 就來上吧!一切都安排的很剛好, 剛好隔天沒有什麼工作, 真巧... 後來來上課後更加了解自己的生命功課了, 也更了解與孩子之前的調性 我跟孩子之間是光譜調性, 他是走感觀路線得, 才恍然大
Thumbnail
【進階上課】 面對今天的社會課,我有以下的觀察與檢討: l   課程熟悉度、概念理解度不夠:沒辦法在時間內熟悉並內化課程的內容,造成課程的流暢度不佳,需要花很多力氣在流程與教學內容,沒有足夠的心力顧及現場孩子的狀況,引導語的部分也只能複製老師告訴我的內容,重述給孩子聽,沒辦法引導孩子自己說出來,
Thumbnail
【進階上課】 面對今天的社會課,我有以下的觀察與檢討: l   課程熟悉度、概念理解度不夠:沒辦法在時間內熟悉並內化課程的內容,造成課程的流暢度不佳,需要花很多力氣在流程與教學內容,沒有足夠的心力顧及現場孩子的狀況,引導語的部分也只能複製老師告訴我的內容,重述給孩子聽,沒辦法引導孩子自己說出來,
Thumbnail
從小就有翹課、遇事逃避的習慣,完成作業從來不是我的選項,一直到青少年期也成了習性的一部份。文章描述了作者在不同階段對待作業和功課的心境轉變,從避免到認真對待。通過個人成長的轉變,作者體悟到作業不再只是為了分數,而是人生的課題和成長的反映。
Thumbnail
從小就有翹課、遇事逃避的習慣,完成作業從來不是我的選項,一直到青少年期也成了習性的一部份。文章描述了作者在不同階段對待作業和功課的心境轉變,從避免到認真對待。通過個人成長的轉變,作者體悟到作業不再只是為了分數,而是人生的課題和成長的反映。
Thumbnail
前些日子受邀在一個國中裡做了一場講座分享,分享了一些在人生中幾次面對選擇時的迷惘,以及學會的事情。 能夠在人生中每一次需要被幫助的時候,有人用明確而簡單的語言解釋了這些存在。 當意識到所有的迷惘,所有的困擾,相當於快樂,還有美好,都會成為創作或是自己的養分時,每一天就真的會如同創作一般地無比踏實呢。
Thumbnail
前些日子受邀在一個國中裡做了一場講座分享,分享了一些在人生中幾次面對選擇時的迷惘,以及學會的事情。 能夠在人生中每一次需要被幫助的時候,有人用明確而簡單的語言解釋了這些存在。 當意識到所有的迷惘,所有的困擾,相當於快樂,還有美好,都會成為創作或是自己的養分時,每一天就真的會如同創作一般地無比踏實呢。
Thumbnail
關於選了一些課程的流水帳
Thumbnail
關於選了一些課程的流水帳
Thumbnail
這兩天是選課的尾聲了,師資培訓的課程讓我壓力很大,我覺得改變時間減緩我的壓力,並有時間完成論文。
Thumbnail
這兩天是選課的尾聲了,師資培訓的課程讓我壓力很大,我覺得改變時間減緩我的壓力,並有時間完成論文。
Thumbnail
開學的第二週,啟動也適應了學習模式。 寒假期間,沒有將自己放得太鬆,也沒有把自己逼得很緊,我想這也是讓自己開學進入狀況的方式。 這週才算真正上課,在新的課堂上遇到一位很棒的老師,在第一堂課就對我有很多的啟發。 早上起來回想過往的學習,尤其是在助人專業的路上,早期的學習著重在探索自己
Thumbnail
開學的第二週,啟動也適應了學習模式。 寒假期間,沒有將自己放得太鬆,也沒有把自己逼得很緊,我想這也是讓自己開學進入狀況的方式。 這週才算真正上課,在新的課堂上遇到一位很棒的老師,在第一堂課就對我有很多的啟發。 早上起來回想過往的學習,尤其是在助人專業的路上,早期的學習著重在探索自己
Thumbnail
「學習歷程」, 108課綱下的一大特色產物, 顧名思議,意指孩子在這學期中,學習的過程與經歷,諸如: ❦ 這門課的學習目標為何? ❦ 我在這門課學到了什麼? ❦ 修習課門課之後,我改變了什麼? ❦ 學習的心得、感想及自省。 ❦ 我有什麼想要繼續發展?或新期待? 好讓未來在高三升學之際
Thumbnail
「學習歷程」, 108課綱下的一大特色產物, 顧名思議,意指孩子在這學期中,學習的過程與經歷,諸如: ❦ 這門課的學習目標為何? ❦ 我在這門課學到了什麼? ❦ 修習課門課之後,我改變了什麼? ❦ 學習的心得、感想及自省。 ❦ 我有什麼想要繼續發展?或新期待? 好讓未來在高三升學之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