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青少女最近在英國文化協會上英語課夏令營,本來預期她可以在全英文的環境中得到很不一樣的文化體驗,結果沒想到她還發現了另外一個更新鮮的事,就是在高級的信義路辦公大樓裡「感受當上班族的樣子」。
前兩天去接她下課,順便機會教育一下,跟她說真是不得了耶你上課的這棟大樓裡都是全球最頂尖的公司:有世界上最大的藥廠之一、全球最大的財經資訊公司、全球最大的日用品生產商之一、全球前幾大的金融服務機構,還有全球前三大的音樂公司。
青少女說因為他們是大孩子,在夏令營午餐後可以離開教室出去外面晃。所以她和同學每天中午就戴著名牌、手上拿著手機和錢包,跟上班族擠中午時段的電梯,然後去信義計畫區百貨公司裡買手搖飲、回來進大樓以後警衛還會跟她們點頭致意,「我們好像上班族喔!」
英國文化協會對面的華納唱片,大門敞開,燈光超級明亮,青少女的同學說決定以後要去華納唱片上班,中午就像那些上班族一樣出去吃午餐和買飲料。
雖然我很想跟她說,在那些公司上班的話,有很大的機率中午大概沒空好好吃頓飯吧,買飲料也不是為了享受冰冰甜甜花花綠綠的好喝飲料,而是去買一杯沒加糖的茶或咖啡為了下午上班提神。但是看她那麼熱切的形容她的新鮮感受,我倒是被重重的一擊:
「身為資深上班族的我們,上一次對『去上班』這麼熱切期待是什麼時候的事了?」
我的教練服務陸續累積了一些客戶,常常在收到預約表單後,我會有點緊張地想「這位朋友要來聊什麼議題呢?」,但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意外,每個人都是要討論職涯發展和尋求轉職建議。
有天在會談前,發現這位預約的客戶是某家頗有規模的公司的總經理,我心想天啊,總經理耶,你是想要來討論什麼呢。結果,事實證明,人家總經理也是很想找人討論職涯發展和尋求轉職建議的呢。
最近常見兩種類型的職涯課題,一種是「我真的不曉得我想要什麼」。
對於每件事情都很想要有自己想法的我,有點驚訝,原來有這麼多人不曉得自己想要什麼啊。
常常要跟客戶聊稍久,這樣問那樣問、順著問倒著問,才能讓對方慢慢想到我究竟要什麼。有天有位朋友在我們問答了一陣之後說:「我希望10年後可以做一個很高薪的工作,但是不要太累,希望工作很輕鬆」,這是個很棒的未來藍圖呢(好像每個人都應該要這樣希望的吧?!);然後我們再繼續聊,你對高薪的想像是多少錢、你對不忙的想像是怎樣、你想到哪些工作可以領高薪又不忙、你有興趣做那樣的工作嗎......。所以我很想鼓勵「覺得自己沒有想法」的人,可以就從一個看似瘋狂的想像開始想下去,其實很有意思的。以終為始,有了對未來的想像,這樣才知道你現在要做什麼去達到未來想要的那個樣子。
另一個職涯課題是「想得夠多了」。有位朋友在跟我會談前,不但寫給我他過去的各種經歷、他的夢幻職業主客觀分析,還把他的優勢劣勢都整理出來,我說你都想這麼多了,為什麼還不去行動呢?
為什麼?因為......
知道「因為」是好事,有時候完全沒想到原來就是這些因為、藉口和理由,讓自己困在擔憂中。其實去做了,就不擔心了,去做了,就知道怎麼修正調整。所以,如果你也是一直在想想想的話,要不先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