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每天都要成長讓你覺得很有壓力嗎?換個心態也許會更快樂

期待每天都要成長讓你覺得很有壓力嗎?換個心態也許會更快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天都在追求成長,造成你很大的壓力嗎?

你覺得自己是每天都在追求成長的人嗎?如果是的話,你是快樂地成長嗎?

我相信活在亞洲高壓教育底下的大多數人,應該都對自己有很高的期許。

就算本身不想,也會被同儕壓力、社會輿論、自我內在焦慮等因素推著前進。

因此,我相信大多數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一定也是每天都在成長的人。

不過我同時也想知道,你飛得快樂嗎?如果不快樂,也許你可以換個心態再出發。

帶著期望成長容易變成壓力

生長在功利主義的社會,容易導致我們在做事情之前,總是習慣先看往後能得到什麼,小從獲得稱讚、經驗,大至得到榮譽、名聲等等,若沒有任何好處,可能就會讓我們乾脆不做。

以前習以為常的態度,到後來才發現,原來這種「付出就一定要得到」的期待,容易導致我們在半路不順遂、沒有得到期望值時就輕易放棄。

因為一旦帶著期望,期望就會變成一種壓力,最後被困在自己設下的圈套裡。

原因是期待成長,其實背後就是在期待成功。

一旦沒有成功,我們就會輕易地判定自己「是不是很糟糕?」、「是不是不適合我?」

但其實未必,有很多事情沒有成功,只不過是嘗試不夠多次,也還沒有從一次次的經驗中找到問題所在,進而調整遇到的障礙而已。

沒有期待地一直做下去

因此,後來我把心態慢慢轉成:不論是成長,還是成功,都不要對此有過多的期待。

每天學習英文,不要期待會突飛猛進,但是依然每天學習;每周寫一篇文章,不要期待有很多人來看,但是依然繼續寫;每周持續發布影片,不要期待會有很高的點閱率,但是依然繼續錄製等等。

換句話來說就是:

持續付出,但不要認為付出就一定會成長,付出只是付諸了行動,想達到成長、成功,往往還需要更多條件同時進行。

這些條件往往很少有人可以告訴你,只有在無數的磨練後,才能找出真正的關鍵。

最後憑藉著關鍵的要素修正、改變,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進步。

做了以後,才有機會開花結果

因此假如你正在為沒有進步、受盡挫折苦惱,也許你可以把習慣先改成:

我以每天都要做完某些事情為目標,而不是期待做完以後得到什麼回報。

這個世界其實很奇妙,當我們全心全意地在訓練自己,每天持續做同樣的事情時,不知不覺就會發現問題所在,也可能偶然得到一兩次的成功,這些偶然能成就微小的成功經驗,累積成自己的成功法則。

但要是我們總帶著過高的期望去做事,在凡事都追求速成的世代,一旦進行地不順利,我們就會很容易放棄,因為「我們追求的是進步」,而不是「追求持續完成事情」。

可要知道,其實大多數的花,都要長年累月的灌溉才有機會結果。

因為達不到期望所以躺平

我再強調一次:抱著期許努力,沒有什麼不對。

但只專注在是否成長的努力,容易讓我們因為短時間沒有看見成效而輕易放棄。

這時的我們,就會專注在「進步」、「回饋」中,而不是「持續做這件事情」。

我知道這個想法,可能和一般認知不太相同,但就如同有一句話是這樣說:沒有期待,沒有傷害。

原本這句話用在感情上,但其實任何事情都是這樣。

正是因為把重心放在期待,​所以才會有許多人乾脆選擇躺平,因為難以做到。可偏偏如果什麼都不做,就真的難以達到成長,進而最後完成目標。

往前方勇敢地邁進吧

假如沒有期待,我們就不會一直邊走邊回頭探望,想看看自己到底已經走了多遠。如此一來,反而會慢下腳步,就如同大隊接力時一直回眸探望對手的人,往往最後都會被超越一樣。

只需要在一段時間後,也許半年、一年,再來檢視自己的狀態即可,其他時間就毫無顧忌地持續進行吧!

做就對了!

沒有期待地做就對了!







avatar-img
溫柚榕聊聊天
93會員
160內容數
覺得這個社會上有好多值得討論的議題,卻礙於文章發文無法即時討論的受限,而讓這個平台一直比較像是「我說你聽」的狀態。但是,其實比起單方面輸出,一直以來我更喜歡和別人討論想法,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不斷吸收不同觀點以後,最後淬鍊成自身獨有的價值觀,我想這是創辦此處最大的意義,所以各位親愛的朋友們,請友善地留下寶貴的想法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溫柚榕聊聊天 的其他內容
前言 不知道大家在搭大眾運輸時,更偏好哪一種選擇呢? 繞路但可以一班車抵達,還是直線前進但中間需要換車呢? 假如今天把「目的地」換成我們設定的「目標」,你會選擇前者還是後者呢?
你通常在什麼時候感到孤單呢? 孤單這種感覺,我想每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裡,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在社交網絡時代,孤單感成為日趨關注的議題。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孤單中走出來,並提出主動與他人聯繫的建議。
你為了什麼而願意活著? 明明人生有這麼多苦難,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願意排除困難,就只是為了活著呢? 這篇文章探討人們究竟是為了什麼原因,願意克服生活中的困難,選擇活著。透過作者的個人體悟和觀察,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原因,並呼籲讀者一起思考自己的少數理由。
遇到失敗時你通常如何處理呢? 你是一挫敗後就會自我否定進而直接放棄的人嗎? 還是會不斷去思考問題在哪裡,並且試著去調整的人呢? 不論失敗帶給我們的感受是什麼,花費過多不必要的時間在療傷,都可能讓我們隨時錯過任何可能的機會。 這是我在一位街頭募款的大哥身上看見的精神。
此時此刻,你在哪裡呢? 今年的你,過得好嗎? 最後一天,現在的你正在做些什麼呢? 是正準備與朋友前往跨年晚會倒數,還是正要前往餐廳與家人用餐,又或者是一個人坐在電腦前面,追著囤積已久的劇集,配著帶點苦澀的熱可可呢? 終於來到2023年的最後一天,想跟正在看文章的你說聲:
在日常生活中喜歡觀察他人的我,一直有一個百思不解的疑惑: 為什麼身邊許多人,都時常把親切的那一面,拿去回應外面的人,可是對於親朋好友,尤其是最親近的家人、父母,都用一種愛理不理的態度在面對呢? 雖然我觀察到這個現象已經行之有年,但最近特別想談論這件事情。因為有一次......
前言 不知道大家在搭大眾運輸時,更偏好哪一種選擇呢? 繞路但可以一班車抵達,還是直線前進但中間需要換車呢? 假如今天把「目的地」換成我們設定的「目標」,你會選擇前者還是後者呢?
你通常在什麼時候感到孤單呢? 孤單這種感覺,我想每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裡,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在社交網絡時代,孤單感成為日趨關注的議題。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孤單中走出來,並提出主動與他人聯繫的建議。
你為了什麼而願意活著? 明明人生有這麼多苦難,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願意排除困難,就只是為了活著呢? 這篇文章探討人們究竟是為了什麼原因,願意克服生活中的困難,選擇活著。透過作者的個人體悟和觀察,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原因,並呼籲讀者一起思考自己的少數理由。
遇到失敗時你通常如何處理呢? 你是一挫敗後就會自我否定進而直接放棄的人嗎? 還是會不斷去思考問題在哪裡,並且試著去調整的人呢? 不論失敗帶給我們的感受是什麼,花費過多不必要的時間在療傷,都可能讓我們隨時錯過任何可能的機會。 這是我在一位街頭募款的大哥身上看見的精神。
此時此刻,你在哪裡呢? 今年的你,過得好嗎? 最後一天,現在的你正在做些什麼呢? 是正準備與朋友前往跨年晚會倒數,還是正要前往餐廳與家人用餐,又或者是一個人坐在電腦前面,追著囤積已久的劇集,配著帶點苦澀的熱可可呢? 終於來到2023年的最後一天,想跟正在看文章的你說聲:
在日常生活中喜歡觀察他人的我,一直有一個百思不解的疑惑: 為什麼身邊許多人,都時常把親切的那一面,拿去回應外面的人,可是對於親朋好友,尤其是最親近的家人、父母,都用一種愛理不理的態度在面對呢? 雖然我觀察到這個現象已經行之有年,但最近特別想談論這件事情。因為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