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方設法不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圖轉載自人間福報

本圖轉載自人間福報



    記得我大概從50歲左右開始,就透過社群媒體收到許多同齡層朋友的養生之道。有的說每天都要吃這個吃那個,有的說這個不能吃那個吃了會得癌症,一開始收到這些訊息的時候,我被搞得心猿意馬心慌意亂。

    我有一位表妹最是積極,她每次都傳一大堆我光看就要花費大把時間的食材藥材給我,有一次見面的時候還追問我,有沒有聽她的話照她的食譜吃?

    左右為難之餘,我半開玩笑地回答她說:

   「妹,我真的很認真想過,如果我要依照你的建議吃飯,我可能隨時要雇用3個人跟在我身邊,一個負責安排我每餐的菜單,一個負責去買食材藥材,一個負責依照你的建議料理我的三餐,實在有點困難。」

    或許因為我家族遺傳的基因還不錯,或許因為我自己有運動的習慣,還算健康。也或許我在活到一定的年紀以後,一路上所看到的現象有些背離……。

    就在不久以前,我在參加大學同學會的時候,發現我一位連喝咖啡都要精挑細選自己煮,每次都大談養生之道的同學,手在發抖。我私下問他怎麼一回事?他說他罹患比甲狀腺亢進更嚴重的免疫系統疾病,更糟糕的是,他家裡比他還要注重養生的太太罹患了癌症,正在接受化療。

    怎麼會這樣?

    我絕對不會對自己的同學幸災樂禍,更不忍心嘲笑他重視養生。

    我在安慰他鼓勵他積極治療之後,腦袋裡一直出現這樣的疑問:

    怎麼會這樣?

    多年前我有一位同事罹患癌症兩年後就去世,他年紀大我兩歲才五十出頭。他是我們營業團隊裡人緣最差的一位,不抽菸不喝酒,從不參加我們下班以後的聚會。每天早上8點就在公司附近公園運動,下班就去河濱公園騎腳踏車。

    他可以說是我們營業單位裡的一位奇耙。

    所以當他罹癌的消息傳出之後,公司同事大家的反應都是一樣……

    怎麼會這樣?

    我在他去世之前獨自去探望過他兩次,每次看他日益消瘦都不禁在想:

    怎麼會這樣?

    我認識一位身體健康的七十歲大哥,他連維他命益生菌都不吃。

   「人好好的幹嘛吃健康食品,現在的食物營養豐富,健康食品也是藥。」

    他不以為然地說完以後,又補了一句:

   「越怕死的越早死!」

    呵呵呵!大哥,話也不能這樣說啦!

    關於如何養生才能活得健康長壽?慕風多年來的觀察心得如下:

  1. 遺傳威力強大: 如果你的家族有遺傳性疾病,尤其是發病的長輩親友比例很高,你一定要針對這樣的疾病做好預防跟檢查,不可以等閒視之。我看過一個家族罹癌人數眾多,甚至還有國中小朋友發病。我也看過一家五口三人罹患漸凍症其中兩人去世,除了跟爸爸遺傳的血緣不同的媽媽以外,全家幾乎都逃不過,這是一個最最讓我感傷的親身經歷。

並不是說你的遺傳基因好,你就可以縱慾不保養身體。遺傳基因再好的人如果酗酒或是大量吃喝甜食,再好的基因恐怕也難敵這樣的摧殘。

  1. 保持心情開朗: 多年來我總是不經意地看到電視或者傳媒上,在報導許多人瑞的養生之道。我印象中這些高齡健康的老人家,都說不清楚自己為什麼可以活得長壽健康。但是我看媒體在採訪他們時都有一個特點,這些老人家都樂觀開朗,有的都一百多歲了還很愛笑。一個人上了年紀還能笑口常開,很不容易!你可以在路上看看那些七、八十歲的老人家,一個比一個臉還臭。要不是孤單惆悵就是這裡痛那裏酸,哪裡還能笑得出來?

但是這些人瑞看起來都頭腦簡單,你從他們的訪談中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沒有想太多。他們沒在煩惱子孫,沒在煩惱沒人理他們,有的甚至沒在煩惱沒錢,還在種菜勞動。他們似乎都不知道,要存夠三千萬才能退休。

他們顯然不是活到很老才看得開,他們是因為看得開才活到很老。這是我看過千千萬萬種養生之道當中,最讓我覺得明顯可靠的一個---凡事都看得開。

當然了!想要活的老活得健康,適度的節制保養還是有必要。

多吃蔬果少吃糖,不要抽煙不要酗酒,常常運動接近大自然。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如果你有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又可以抱持豁達的開朗心情,或許你有一天也會一不小心,健健康康地就活到一百多歲,接受電視新聞媒體的採訪。

延伸閱讀:

他們為什麼長壽?|方格子 vocus


連結閱讀:

以下是我另外書寫,有關職場的專題,歡迎參考>>> 

職場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salon/workcoach/room/workandlife

管理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salon/workcoach/room/managersmin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看得開,自然就過得好。
麻吉-avatar-img
2024/08/20
很喜歡照片裡慈祥老人的那臉笑容........
黃玫籽-avatar-img
2024/08/19
這些年長者的生活哲學經驗讓我覺得,"幸福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願意用心去感受、去珍惜"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4/08/17
我跟慕風感覺一樣,遺傳肯定最重要,當然心態樂觀絕對有益,如果要我加上第三點的話,我會加上良好人際關係,這一點也是美國研究計劃嚴謹訪談分析後的結論。
慕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9
熟齡文青 文青說的沒錯。一個人如果總是孤單沒冰又,確實是會對心靈乃至生理產生傷害。
我的家也有一個每天注重養生的人,就是老婆大人~~
慕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9
老安的雜文基地 呵呵呵!舍下也有一位。也許,我們都是幸福的男人。
avatar-img
慕風的沙龍
68會員
108內容數
三十多年前,從東部鄉下來到繁華的台北,從好奇新鮮到奮鬥打拼...。一轉眼,人生就這麼走到艱苦燦爛的盡頭。一路上有悲傷,有心酸,有歡笑,也有風光。儘管終究一身滄桑,但是埋藏在靈魂深處的,卻一直是那一個,奔跑在東部田野間的,單純小男生。
慕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4
你雖然年紀大了,你雖然體能衰退了。但是你千萬不要忘記了,你的腦袋是自由的,你要想什麼都可以。
Thumbnail
2024/11/04
你雖然年紀大了,你雖然體能衰退了。但是你千萬不要忘記了,你的腦袋是自由的,你要想什麼都可以。
Thumbnail
2024/10/09
世事無常,過去辛苦工作學到的經驗,就像算盤一樣毫無用處。同樣六十歲,跟我當年的祖母比較起來,我的腦袋,完全不得清閒。
Thumbnail
2024/10/09
世事無常,過去辛苦工作學到的經驗,就像算盤一樣毫無用處。同樣六十歲,跟我當年的祖母比較起來,我的腦袋,完全不得清閒。
Thumbnail
2024/09/05
人必有老!念茲在茲地一直擔心自己年老,也無法逃避歲月無情地追逐。與其每天自在那裡擔心自己終將變老的事實,不如抱持這樣利它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無限好的黃昏。
Thumbnail
2024/09/05
人必有老!念茲在茲地一直擔心自己年老,也無法逃避歲月無情地追逐。與其每天自在那裡擔心自己終將變老的事實,不如抱持這樣利它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無限好的黃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創群組就叫做聯繫感情,消費死者就叫做緬懷先祖,以神之名卻行使庸俗之事。」
Thumbnail
「創群組就叫做聯繫感情,消費死者就叫做緬懷先祖,以神之名卻行使庸俗之事。」
Thumbnail
保持開放的人生觀,很可能比運動飲食,對健康幫助更大。
Thumbnail
保持開放的人生觀,很可能比運動飲食,對健康幫助更大。
Thumbnail
這些訊息因為背後有強而有力的證據,可能是疾病的問題變少了、或是哪裡痠痛減少了、可以預防XX疾病等都是見證,也透過可信的人包括某些醫療人員在電視上的宣傳、或是鄰居朋友的廣告或廠商免費試用等的商業模式,讓中高齡者深信不疑。 子女想要勸戒是敵不過,這些有力人士在爸媽心目中長期建立起來的信任感,不斷的制止
Thumbnail
這些訊息因為背後有強而有力的證據,可能是疾病的問題變少了、或是哪裡痠痛減少了、可以預防XX疾病等都是見證,也透過可信的人包括某些醫療人員在電視上的宣傳、或是鄰居朋友的廣告或廠商免費試用等的商業模式,讓中高齡者深信不疑。 子女想要勸戒是敵不過,這些有力人士在爸媽心目中長期建立起來的信任感,不斷的制止
Thumbnail
為什麼能獲得健康的人,總是只有少數那幾個人?「老媽別總是坐著看電視,起來走走啦。」「好了好了,我已經很累了你不知道嗎?」像這樣類似的對話,也不停的在你家發生嗎?還是不想再繼續吵架的你,早已在心中放下了「提醒爸媽健康一點」的念頭?
Thumbnail
為什麼能獲得健康的人,總是只有少數那幾個人?「老媽別總是坐著看電視,起來走走啦。」「好了好了,我已經很累了你不知道嗎?」像這樣類似的對話,也不停的在你家發生嗎?還是不想再繼續吵架的你,早已在心中放下了「提醒爸媽健康一點」的念頭?
Thumbnail
這不是電視賣健康食品的廣告詞,而是照護老媽的切身經驗。 常運動老樣子,不運動樣子老 別人是一面鏡子,我們或許不是年邁、固著的人,但是不是也常忽略自己的身體、耗損自己的健康?拖累的不僅是親人,辛苦的更是自己。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 身體使用手冊,醫生只能救急不救窮,要健康得先了解原廠設定和自我維修。
Thumbnail
這不是電視賣健康食品的廣告詞,而是照護老媽的切身經驗。 常運動老樣子,不運動樣子老 別人是一面鏡子,我們或許不是年邁、固著的人,但是不是也常忽略自己的身體、耗損自己的健康?拖累的不僅是親人,辛苦的更是自己。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 身體使用手冊,醫生只能救急不救窮,要健康得先了解原廠設定和自我維修。
Thumbnail
我爸媽對於積極照顧健康很不以為意,套一句我媽常說的:「這餐都吃不飽了,我還管能不能活到80歲?」然後繼續埋頭苦幹、繼續忘記病痛幫家裡存一點錢。所以我離開年薪百萬行銷經理的工作,回家說故事給爸媽聽。因為我發現...。
Thumbnail
我爸媽對於積極照顧健康很不以為意,套一句我媽常說的:「這餐都吃不飽了,我還管能不能活到80歲?」然後繼續埋頭苦幹、繼續忘記病痛幫家裡存一點錢。所以我離開年薪百萬行銷經理的工作,回家說故事給爸媽聽。因為我發現...。
Thumbnail
身邊的一對小夫妻雙雙染上了新冠肺炎,夫妻两还有孩子,两人才移居美國,異郷異地,脚步都还未站穩就傳来恶耗,我妈登时「天崩地裂」的要同樣在美國的我小心,然後又花了大半小時叮嚀我在家和出門的各種安全需知。 再前一周,和一店員聊天,她告訴我她的朋友和一個長輩也染了新冠,兩人都沒住院,自行在家隔離,結果是朋友
Thumbnail
身邊的一對小夫妻雙雙染上了新冠肺炎,夫妻两还有孩子,两人才移居美國,異郷異地,脚步都还未站穩就傳来恶耗,我妈登时「天崩地裂」的要同樣在美國的我小心,然後又花了大半小時叮嚀我在家和出門的各種安全需知。 再前一周,和一店員聊天,她告訴我她的朋友和一個長輩也染了新冠,兩人都沒住院,自行在家隔離,結果是朋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