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中這種比較,很容易殺死愛情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世人皆知,戀愛有一大禁忌 ——

千萬不要對比伴侶是怎樣對前任的。

 

因為,只要發生了對比,無論客觀上是怎樣的,只要發現一點點給前任做了、沒給你做的事情,「ta就是更在乎前任」的念頭都很容易滋生。一旦滋生,就很難擺脫了。

 

伴侶跳進黃河都洗不清。即使 ta  問心無愧,但確實區別對待已經發生,難以解釋。

 

而今晚這篇文章,其實是要來給大家解除這個老大難禁忌的:

 

放輕鬆,覺得伴侶更在乎前任,可能是一種錯覺;

再放輕鬆,沒有人能用一模一樣的方式,對待每一任。




覺得ta更在乎前任?

這可能源於「回溯型嫉妒」

 


回溯性嫉妒這個概念最早由心理學家Stockhill提出,意思是對於伴侶過去的情史或性史而產生的不愉快的想法和情緒,這種情緒可能引發不健康的關注。


雖然這東西名字帶有「嫉妒」,但它並不意味著產生這種情緒的人就一定不夠寬容。

 

Stockhill認為每個人都有可能產生輕微到中度的回溯型嫉妒,這是很正常的,它源於人情感中的排他性和佔有欲。

 

一旦這段關係還沒有給你徹底的安全感、你沒有對伴侶有充分的瞭解,就很容易被激發。

 

其中,較為嚴重、需要注意的,是強迫性回溯型嫉妒(Retroactive Jealousy OCD)。

 

這種類型的嫉妒者對伴侶的過去,懷有強烈的嫉妒情緒,伴隨有強迫性的思考和腦內畫面。

 

即使ta們並不想那麼在意伴侶的過去,但有關伴侶過去的想法總是不受控制地浮現,可能會生動地想像伴侶的過去與他人親密的場景。

 

這種嫉妒可能導致嫉妒者反復追問伴侶的過去,或要求伴侶保證對自己的愛,形成一種依賴于伴侶保證來安撫自己的習慣。

 

據說Stockhill本人就是因此跟他喜歡的女生分手了的。

 

除了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以外,Stockhill認為,理解伴侶的過去是他們個人歷史的一部分,已經無法改變,也是很重要的。

 

而要最大程度地撫平我們內心翻滾的嫉妒,除了要接受過去已無法改變,我們還是需要回答更本質、也更直接的問題:

 

我的伴侶,到底是為什麼,面對現在的我,和面對以前的ta,會不一樣?




面對不同的親密關係

我們就是無法表現得一模一樣

 



一個必須接受的現實是:就是沒有人,能用一模一樣的方式對待每一任。


這首先是因為,一個人在不同時期、和不同的人進入一段親密關係,ta當時的需求可能就是和以前不同的。

 

愛是一種模糊的感覺和概念,而觸發這種感覺生成的線頭,往往其實是很具體的。

 

比如,一個人的生活環境中,長時間都沒有一個能和自己聊得來的人,這時候ta遇到一個和自己很聊得來的人並認為對方充滿了吸引力,ta的需求可能就是「分享」和「溝通」;

 

一個人長時間在生活中沒有獲得什麼成就感,在工作中也沒有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這時候ta遇到一個人很看重自己,很珍惜自己,ta想要和這個人在一起,好好地照顧這個人,這時候ta的需求可能就是「奉獻」和「被確認」。

 

在愛情心理學中,我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個體會經歷個人成長和變化,這可能改變ta們在戀愛關係中的需求和期望。

 

也就是說,ta三年前沒有認識到聊得來的人,所以戀愛的需求是「分享」;但是三年後,ta的生活環境變了,和伴侶的分享反而就成了沒那麼重要的事;

 

Ta五年前不知道自我的價值到底是什麼,於是ta需要在愛裡不斷地奉獻自己,來獲得對方的認可,確認自己的價值;但現在ta已經有了比較堅固的自我,「有一個人能讓我確認自我價值」這件事,也沒那麼重要了。

 

需求的轉變就會引發行為的轉變。

 

Ta的需求主要是溝通時,ta和前任可能就會沒日沒夜地大聊特聊、討論一切事情。這讓作為現任的你,站在此時此刻回看,很自然就會產生「你咋不和我聊這麼多」的疑問。

 

Ta的需求是奉獻時,可能就會為當時的前任做很多很瘋狂、很熱烈的事情,這就不能怪現任看到這些事情時,會吃醋:「你對ta甚至願意做這事,對我怎麼不做了?」

 

這些其實都和現任沒關係,和對現任的愛意也沒關係,只是因為,ta經歷了成長和變化後,需求變了。

 

另外,無法表現得一模一樣的原因,除了因為自己變了以外,還因為物件變了。

 

心理學家沙利文提出過一個叫做「人際場」(Interpersonal Field)概念,指在任何特定的人際關係中,個體之間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心理和社會空間。它包括了個體的情感、態度、行為以及他們之間的交流模式。

 

人際場強調的是個體之間的互動性。在這個場中,每個人的行為和反應都是相互依賴的,一個人的行為會影響另一個人的反應,反之亦然。

 

它是一個動態平衡的系統,個體之間需要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行為以適應對方的行為和反應,以維持關係的穩定性。

 

也就是說,人會根據互動物件的不一樣,調整自己的互動模式。對前任和現任不一樣,是因為前任和現任本身就是不一樣的人。

 

例如,一個人面對ta前任時,患得患失,過度投入,你把ta這種行為,解讀為上心。但這可能是因為ta前任沒有給ta足夠的安全感,所以ta需要自己更進取甚至激進地,去確認安全感。

 

但和你在一起後,ta顯得很有安全感,反而好像沒那麼投入、沒那麼在意這段關係的細枝末節,看起來,像是不夠「上心」了。但這其實是因為,你給了ta足夠的安全感和鬆弛度,讓ta不需要再這麼激進地對待一段感情了。

 

再往深一步看,我們可以把「人際場」的概念和依戀理論結合起來。

 

依戀理論裡有一個核心概念,叫做「內部工作模型」,它是指個體對自我和他人的基本認知與期望。

 

內部工作模型在早期與照顧者的互動中形成,並可能在不同的關係中被啟動或調整。面對不同的人,個體可能會根據以往的經驗和當前的情境,來調整其依戀行為。

 

也就是說,一個人身上擁有不同的依戀類型,面對不同的關係、不同的人,展現出不同的依戀類型,都是有可能的。因為,這就是互動的結果。

 

就像剛才舉的那個例子,伴侶在面對前任時,前任也許是回避型依戀,這導致缺乏安全感的伴侶,採取了矛盾型依戀的互動策略。

 

而你是安全型依戀,能提供給伴侶足夠安穩、鬆弛的感覺,也就讓ta也轉變成了安全型依戀。



比起問「你愛我還是ta」

不如問自己:「我為什麼這麼在意?」

 


看到這裡,你可能想問:「那我到底怎麼確認ta並非沒那麼愛我,只是單純的行為不一樣而已?」


這涉及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真的愛我,然而愛無定式,我們也不建議列出一條條放諸四海而皆准的標準,去審查自己的愛情,試圖捕捉對方愛或不愛的證據。

 

相反,我們建議大家可以反過來思考,「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注意這件事的?」

 

因為,比起這件事本身,對這件事情引起的注意,可能對於你們的感情而言,更有現實意義。它可能揭露了裂痕,可能暗示著一些過去被忽略了的需求,同時,也可能是愛情更深一步的象徵。

 

 一般來說,「去看伴侶對待前任的方式並開始介懷」這件事,會有三個比較普遍的場景 ——

 

  • 本來就開始懷疑伴侶不愛自己,所以想要去捕捉痕跡,然後看到了ta對前任的方式;
  • 本來對這段關係沒啥疑問,無意間看到,開始介懷;
  • 伴侶主動和你分享,你越聽越氣



然後我們可以分情況來看:

 

本來就開始懷疑伴侶不愛自己,所以想要去捕捉痕跡,然後看到了ta對前任的方式;


當你主動想去捕捉「伴侶不愛」的痕跡時,問題往往早已不在伴侶對待前任的方式上,而在於你們雙方當下的交往中。

 

很可能,你和伴侶的親密關係並沒有為你提供足夠的「信任資本」,才讓你想去做出這個動作。

 

而當你做出這個動作、並且真的覺得自己找到了痕跡時,針對著這些痕跡的困擾和爭吵其實沒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從出發時就抱著天然的質疑與不安的你,是很難被說服的。

 

更有意義的做法可能是,把你心中生出的「懷疑」當成是關係裡一盞紅燈,當你已經忍不住要去尋找痕跡了,其實應該回過頭來尋找自己關係裡那些讓你不安的時刻和片段。和伴侶討論這些片段,比和伴侶討論ta的前任,要更迫切。

 

 

本來對這段關係沒啥疑問,無意間看到,開始介懷;


這也許是你過往未曾察覺的需求,此刻被激發了。

 

可以想想最讓你介懷的是什麼,然後和伴侶開誠佈公地討論。

 

也想想自己為什麼對此感到介懷,而過往從未想過這件事,這不失為一個探索自我契機。

 

我們有時候會因為沒看過生活中的其他可能性,而被眼前的生活蒙蔽了自己一些隱秘的需求,當這些需求被啟動時,往往不是因為自己貪心、更不是作,那只是本就該被看見的東西,終於被看見了而已。

 


伴侶主動和你分享,你越聽越氣

 

首先,再次,不建議任何人無端端和現任說起自己是怎麼對待前任的。

 

但如果你伴侶真這麼做了,那通常會有兩種可能。

 

無可否認,比較壞的一種是:ta想念前任,或者借由和前任的過去,來對你進行情感控制。

 

這或許可以從ta分享的語氣和措辭裡去判斷,是否有這個情況。

 

一般來說,如果ta真的從內心裡覺得「前任比你好」,在分享中往往會加入前任和你的比較,並且最終肯定是前任把你比了下去;又或者會對前任進行過多的讚美和理想化,不像是分享過去,更像是在美化回憶。

 

不過,還有一種好的可能:在ta心裡,這段關係的資本積累已經到達了某個地步,可以足夠坦誠,坦誠到大方討論過往的情史細節。

 

說實話,雖然一般情況下不推薦這種行為,但說不定可以理解為一種關係的蓋章。

 

Ta相信彼此的愛意,已經足以讓大家跨越嫉妒,去直面真實的往事。

 

至於讓你生氣的部分,我們可以回到上一種情況的建議中,想清楚你為什麼介懷,然後開誠佈公地討論。

 


最後


戀愛是自我探索的極佳方式。

 

心理諮詢師崔慶龍根據沙利文的人際理論,延伸出了一個觀點:有多少段關係,就有多少種自我」。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當我們在不同的時空、去愛不同的人時,可以從我們自己表達愛意的行為和方式區別中,看見自我的成長和變化;

 

而當我們在不同的時空被愛時,我們又可以從對愛的不同期待中,從不同親密關係的快樂與沮喪裡,更清晰地看見,我們此刻的需求是什麼、我們想要的生活是什麼。

 

所以,其實不用太抗拒對比伴侶如何對待前任和你啦。

 

雖然我們也不鼓勵你經常主動地去這麼做,但如果它真的發生了,這種比較也不一定會殺死幸福,它反而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向內覺察的機會。

 

如果你和你的朋友也曾在戀愛裡,產生過「ta為什麼更在乎前任」的疑問,不妨 轉發,一起探討這種情緒產生的原因吧。 


 

今日互動

 

你和現任討論過前任嗎?

你對現任的前任是什麼感受?

36會員
102內容數
#自我成長 #情感 #育兒 #焦慮 #抑鬱 #催眠 自己看不到全面,需要他人的協助。 亮亮帶你“關注自我和內心”,引領健康生活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飯糰@亮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真的有可能一點苦也不吃嗎?大家其實道理都明白,咱們就是喊喊口號嘛,苦又不是我說不吃,就能不吃的。 其實口號與生活之間的那個未被明說的部分,中間還有很多值得討論的地方。比如,吃苦是努力還是受罪?不吃苦,是擺爛嗎?那些不得不吃的苦,硬吃嗎? 今天,我們就攤開來講講這件事。
友誼中的嫉妒是一個複雜的情感,當苦中作樂的朋友展現幸福時,嫉妒常不期而至。然而,嫉妒也是一種認可和欣賞的表現,對朋友的嫉妒常包含了一個人渴望成為更好的自己。面對嫉妒,我們應該學會自我調節,避免隨之而來的傷害。友誼中的嫉妒是複雜且深刻的,但正確的態度和反思可以加強真實且持久的友誼。
親密關係中的隱性契約是一個經常被忽視的問題,多次反覆的情緒激發容易導致關係的衝突。 將這些隱性契約轉化為顯性契約,誠實地面對和表達內心的期待,能夠有助於關係的發展。
在面對長期的工作壓力時,情緒可能會變得麻木並與身體脫節。工作壓力可能導致伴侶間的衝突,同時也會影響性生活和親密互動。文章提供了一些應對工作壓力的建議,包括識別壓力、共同應對壓力等。
在愛情中,失望是一個帶有成長意義的關卻,對伴侶保持真誠的興趣是超越失望的關鍵。通過不斷地探索彼此,表達愛意,並對自己的伴侶保持好奇心,可以讓感情更加持久並更深刻。
分享兩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描述了在低谷期如何得到朋友的幫助以及外部力量對心理的重要性。透過朋友的陪伴、支持和理解,作者重新找回活力和勇氣。這篇文章強調了人際關係對於個人成長和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人真的有可能一點苦也不吃嗎?大家其實道理都明白,咱們就是喊喊口號嘛,苦又不是我說不吃,就能不吃的。 其實口號與生活之間的那個未被明說的部分,中間還有很多值得討論的地方。比如,吃苦是努力還是受罪?不吃苦,是擺爛嗎?那些不得不吃的苦,硬吃嗎? 今天,我們就攤開來講講這件事。
友誼中的嫉妒是一個複雜的情感,當苦中作樂的朋友展現幸福時,嫉妒常不期而至。然而,嫉妒也是一種認可和欣賞的表現,對朋友的嫉妒常包含了一個人渴望成為更好的自己。面對嫉妒,我們應該學會自我調節,避免隨之而來的傷害。友誼中的嫉妒是複雜且深刻的,但正確的態度和反思可以加強真實且持久的友誼。
親密關係中的隱性契約是一個經常被忽視的問題,多次反覆的情緒激發容易導致關係的衝突。 將這些隱性契約轉化為顯性契約,誠實地面對和表達內心的期待,能夠有助於關係的發展。
在面對長期的工作壓力時,情緒可能會變得麻木並與身體脫節。工作壓力可能導致伴侶間的衝突,同時也會影響性生活和親密互動。文章提供了一些應對工作壓力的建議,包括識別壓力、共同應對壓力等。
在愛情中,失望是一個帶有成長意義的關卻,對伴侶保持真誠的興趣是超越失望的關鍵。通過不斷地探索彼此,表達愛意,並對自己的伴侶保持好奇心,可以讓感情更加持久並更深刻。
分享兩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描述了在低谷期如何得到朋友的幫助以及外部力量對心理的重要性。透過朋友的陪伴、支持和理解,作者重新找回活力和勇氣。這篇文章強調了人際關係對於個人成長和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大 S 與 20 年前相戀過的韓星酷龍結婚,男方更是炫風來台,現在正在台灣的飯店隔離中;如此為愛緊急迫降的行為引起轟動,受到許多網友祝福。 大家都知道她結束上一段 10 年婚姻的方式,相當果決又乾淨利落,看起來雙方也都各自發展,是不是一段婚姻越久,離婚造成的傷害越低呢?
事實上,在第一段的描述裡面,妳提到「妳不算是介入他們」的這段文字,就讓我覺得,妳非常在意這樣的事情。妳擔心自己是第三者,影響了男友與前任的感情,而因為這樣的過程,反而會讓妳更不放心男友是否是真正已經放下前任。
這是一次凝視實驗的紀實,也是一篇散文作品。無論是對凝視實驗有興趣,抑或是在感情中走不出悲傷迴圈的人,希望這篇文章都能帶來一些新的體悟!
不知道為什麼還想起你,最存疑的是並非因為還愛著,所以也稱不上是什麼遺憾,問不上你過得好不好,但至少沒有我會再讓你難受。 於是我想起體面這首歌,就忽然覺得我是欠你一句抱歉,因為沒資格也再沒機會說,才直到現在都還耿耿於懷⋯⋯
大 S 與 20 年前相戀過的韓星酷龍結婚,男方更是炫風來台,現在正在台灣的飯店隔離中;如此為愛緊急迫降的行為引起轟動,受到許多網友祝福。 大家都知道她結束上一段 10 年婚姻的方式,相當果決又乾淨利落,看起來雙方也都各自發展,是不是一段婚姻越久,離婚造成的傷害越低呢?
事實上,在第一段的描述裡面,妳提到「妳不算是介入他們」的這段文字,就讓我覺得,妳非常在意這樣的事情。妳擔心自己是第三者,影響了男友與前任的感情,而因為這樣的過程,反而會讓妳更不放心男友是否是真正已經放下前任。
這是一次凝視實驗的紀實,也是一篇散文作品。無論是對凝視實驗有興趣,抑或是在感情中走不出悲傷迴圈的人,希望這篇文章都能帶來一些新的體悟!
不知道為什麼還想起你,最存疑的是並非因為還愛著,所以也稱不上是什麼遺憾,問不上你過得好不好,但至少沒有我會再讓你難受。 於是我想起體面這首歌,就忽然覺得我是欠你一句抱歉,因為沒資格也再沒機會說,才直到現在都還耿耿於懷⋯⋯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這東西看樣子像是什麼什麼文具筆,其實不是的,而是一種野生植物!如果你到過鄉郊游歷,運氣好的話,有可能撞上了這株寶貝。偷偷告訴你,這東西現在可是市面上難尋的稀罕物,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你知道是甚麼嗎?
Thumbnail
連續七天的催眠課程,該處理的問題都已解決的七七八八,於是趁著課程中的最後一次催眠探索,Elsa想了解與兩位姊姊們的關係。印象中,在我年紀還很小的時候,姊姊就很直白的告訴過我「我不喜歡妳」,且在日後幾十年的歲月中,經常是明顯的感受到被如此對待著;所以,保持距離、減少互動,是過去選擇的相處模式。
Thumbnail
最近的來信啊⋯看得我心煩,怎麼大家問題都差不多,乾脆寫一篇來說一說好了😑 以下幾種人,我不會考慮進入正式關係的: 第一種,嘗試把我變成砲友的 第二種,嘗試讓我接受當小三的 第三種,說謊欺騙隱瞞自己已婚/非單身 第四種,賣慘的 第五種,有任何原則性問題的,比如吸毒賭博啊等等。
Thumbnail
當你在跟對象進行第一次約會,有時你會感覺你跟對方之間存在一道高牆,這時「快速失敗」的概念就可以派上用場,幫助你減少資源耗損。本文將盤點三種你可以加緊腳步「快速失敗」的情況,可以幫助你減少投資在錯誤的對象身上
Thumbnail
微信 karintw 🎧每週二晚上Wave直播  IG 👉🏻Ling 凌醬 @hilingtv TikTok @hilingtv 30+女性魅力成長 https://linktr.ee/lingtv
★朋友無論與自己多親密,永遠都只是「他人」。 ●自己將人生的主控權交給「粉絲數」「朋友數」這個空虛的數字,承受那樣的負擔只是為了得到更多朋友、創造更多負擔,整個過程中毫無自己可言。 ●畢竟他人具有與自己不同的人格特質。能意識到這件事,真正同理對方,才能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Thumbnail
最近使用了薩提爾的模式跟小孩溝通後, 覺得親子間的關係愈來愈好, 很開心能從「家庭裡的對話練習」這本書學到親子溝通模式。 藉由文章的分享,希望接觸到薩提爾溝通模式能幫助到新手爸媽們,或者想要家近關係變好的各位。
Thumbnail
在門診中,常有焦慮的家長問我這種現在常見的異常怎麼辦?在餐館,我看到鄰桌的家長在揠苗助長這樣做,心情好時、想日行一善時,就會當面勸阻,曉以大義;不過更多時候,我是冷眼旁觀不置一語,反正以後要送錢給矯正醫師,擋也擋不住,我何樂而不為?何必擋人財路? 只是可憐了人類的下一代。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喜歡廷,也喜歡跟他相處時有聊不完的話題,事實上我們同居了將近十年。但因為性方面不太相合,所以我倆就像磨合過卻仍舊不完全相稱的齒輪那樣,彼此盡量嵌合,繼續轉動著。「我們可以開放式關係。」廷在某個早晨我正幫他手沖咖啡時這麼說。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這東西看樣子像是什麼什麼文具筆,其實不是的,而是一種野生植物!如果你到過鄉郊游歷,運氣好的話,有可能撞上了這株寶貝。偷偷告訴你,這東西現在可是市面上難尋的稀罕物,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你知道是甚麼嗎?
Thumbnail
連續七天的催眠課程,該處理的問題都已解決的七七八八,於是趁著課程中的最後一次催眠探索,Elsa想了解與兩位姊姊們的關係。印象中,在我年紀還很小的時候,姊姊就很直白的告訴過我「我不喜歡妳」,且在日後幾十年的歲月中,經常是明顯的感受到被如此對待著;所以,保持距離、減少互動,是過去選擇的相處模式。
Thumbnail
最近的來信啊⋯看得我心煩,怎麼大家問題都差不多,乾脆寫一篇來說一說好了😑 以下幾種人,我不會考慮進入正式關係的: 第一種,嘗試把我變成砲友的 第二種,嘗試讓我接受當小三的 第三種,說謊欺騙隱瞞自己已婚/非單身 第四種,賣慘的 第五種,有任何原則性問題的,比如吸毒賭博啊等等。
Thumbnail
當你在跟對象進行第一次約會,有時你會感覺你跟對方之間存在一道高牆,這時「快速失敗」的概念就可以派上用場,幫助你減少資源耗損。本文將盤點三種你可以加緊腳步「快速失敗」的情況,可以幫助你減少投資在錯誤的對象身上
Thumbnail
微信 karintw 🎧每週二晚上Wave直播  IG 👉🏻Ling 凌醬 @hilingtv TikTok @hilingtv 30+女性魅力成長 https://linktr.ee/lingtv
★朋友無論與自己多親密,永遠都只是「他人」。 ●自己將人生的主控權交給「粉絲數」「朋友數」這個空虛的數字,承受那樣的負擔只是為了得到更多朋友、創造更多負擔,整個過程中毫無自己可言。 ●畢竟他人具有與自己不同的人格特質。能意識到這件事,真正同理對方,才能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Thumbnail
最近使用了薩提爾的模式跟小孩溝通後, 覺得親子間的關係愈來愈好, 很開心能從「家庭裡的對話練習」這本書學到親子溝通模式。 藉由文章的分享,希望接觸到薩提爾溝通模式能幫助到新手爸媽們,或者想要家近關係變好的各位。
Thumbnail
在門診中,常有焦慮的家長問我這種現在常見的異常怎麼辦?在餐館,我看到鄰桌的家長在揠苗助長這樣做,心情好時、想日行一善時,就會當面勸阻,曉以大義;不過更多時候,我是冷眼旁觀不置一語,反正以後要送錢給矯正醫師,擋也擋不住,我何樂而不為?何必擋人財路? 只是可憐了人類的下一代。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喜歡廷,也喜歡跟他相處時有聊不完的話題,事實上我們同居了將近十年。但因為性方面不太相合,所以我倆就像磨合過卻仍舊不完全相稱的齒輪那樣,彼此盡量嵌合,繼續轉動著。「我們可以開放式關係。」廷在某個早晨我正幫他手沖咖啡時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