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評價:本篇文章的缺陷,與維思維的其他影片/文章相同,都是在於全文都注重在「結論」上,而其中的前因後果、實驗過程則幾乎沒有提及,使文章本身的可信度需要從內容中重新培養,在這點上稍微有些可惜。而這部影片的優點在於,他「講述一件事」的撰寫非常完整,從最開頭的理論解釋,再到現象解析,最後再提供解法。這一整套的敘述流程都非常嫻熟且順暢,是十分了不起的功底。
王念宇的科普閱讀報告 2024年6月24日撰寫
閱讀的文章標題:《【為什麼你總是感到很累】 7步高效休息法!》
網路文章,網址:https://youtu.be/qiZTrXUzu7A?si=CI07XnDkMW3Uw0er
(1) 作者撰文日期:2023/10/21
(2) 作者:阿維
(3) 引用資料:
https://kb.commonhealth.com.tw/librar... | 慢性疲勞症候群是什麼?一次了解慢性疲勞症候群症狀、治療以及如何預防 - 康健知識庫
• Why Am I Always Tired? Avoid These 6 ... | Why Am I Always Tired? Avoid These 6 Energy Vampires | Exhausted - YouTube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5473723 | 人体的能量机制,能量工厂-线粒体的前世今生! - 知乎
https://www.meresearch.org.uk/mitocho... | Mitochondria – An overview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 |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nd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 PMC
https://zh.khanacademy.org/science/bi... | 可汗学院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0164... | Caffeine and adenosine - PubMed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 | The role of adenosine receptors in the central action of caffeine - PMC
• Mitochondria Aren't Just the Powerhou... | Mitochondria Aren't Just the Powerhouse of the Cell - YouTube
• This Is How Your Body Turns Food Into... | This Is How Your Body Turns Food Into Energy - YouTube
https://askthescientists.com/zh-hant/... | 了解ATP——10個細胞能量的問題與解答 - Ask The Scientist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lood_s... | Blood sugar level - Wikipedia
https://helloinside.com/en/blogs/insi... |
https://blog.health2sync.com/how-food... | 營養師教你吃!5個不怕高血糖的飲食秘訣 - 智抗糖部落格
(4) 明確出版單位:維思維
能量和疲累的原理是什麼?為什麼我們總是感到很累?
我們該如何防止總是疲勞的狀態?
在國中八年級生物課和均一中都有交到能量和養分攝取及部分原理
同樣講解現代人疲勞原因的文章:
https://heho.com.tw/archives/143176
健身俱樂部寫的「運動休息」文章:
https://www.worldgymtaiwan.com/training-blog-in/feel-tired-all-the-time
操縱變因:工作時間是否有安插休息
控制變因:人、工作的份量、環境
應變變因:工作的效率和成果
實驗組:在工作過程,每經過90分鐘的高強度工作後,進行20分鐘的放空休息,期間不使用手機。
對照組:連續工作4~5個小時,期間不進行休息的衝刺衝刺型工作。
這項對比,是為了針對人類體內的次晝夜節律與工作狀態的配合,是否會影響工作效率而執行。通過將工作時間與次晝夜節律的高強度集中時間對上,對比一組長時間不間斷進行高強度工作,和一組符合前晝夜節律時間進行休息和工作,兩組的工作效率。
疲憊和能量的原理:
身體的細胞內有一種名位線粒體的存在,他利用葡萄糖、氧氣和丙酮酸生成ATP,而ATP化學鏈斷裂時就會生成能量,提供身體的器官運作、思考、人體活動等,而為了補足ATP龐大的使用供需,人體有一種循環辨識讓ATP的化學鏈斷裂後形成的ADP,能夠在與飄蕩的酸磷基團合體在便會ATP提供更多能量,而能量全部消耗剩下的腺苷會與腺苷受體結合,傳遞休息的訊號。
持續、嚴重的疲勞原因:
1.同時處理過多事情操勞過度。
2.報復性睡前拖延,生理時鐘混亂,導致內分泌失調,身體得不到休息。
3.喝咖啡,使腺苷堆積並一次性接收受體,使人瞬間疲勞。
4.過度食用高精緻食物,使血糖高低幅度不斷遽增、劇減,導致能量崩潰。
5.大腦在面對新事物時,因覺得具有困難、不知道是否有效,因此先散發出疲憊的警訊阻止我們消耗能量。
6.心裡個性內向者,長期社交會倍感疲憊,反之外向者長期不社交,則同樣會疲憊及焦慮。
七個高效的休息方式:
1.生理性休息,按照次晝夜節律的頻率工作,進行適當的休息(大腦完全放空)。
2.創造性休息,進行適當的遊戲、賞析自然,從而得到啟發和平靜感。
3.感官性休息,藉由封閉其餘感官或是直接進行打坐,使自己得到足夠的專注力和休息。
4.情緒性休息,保持情緒平靜,不處於大起大落的狀態減少情緒疲勞。
5.社交性休息,給自己創造獨處時光,排除無用社交,找一個充電的獨處活動。
6.活動性休息,藉由持續、規律的有氧運動,增長粒線體,
7.娛樂性休息,無論工作狀態,編排出完全放空,全心休息的時間,將工作與娛樂分開。
由於這篇我選擇的是影片,所以我認為從觀賞性來講,會是最為卓越的一篇。影片的好處就是在動態、和配音的極具互動性,在這兩點上我認為這部影片做得非常卓越,尤其是在解釋概念時,能夠藉由與觀看者的互動來將理論變得更易懂,這足以正名寫稿人的功力。
本篇文章的缺陷,與維思維的其他影片/文章相同,都是在於全文都注重在「結論」上,而其中的前因後果、實驗過程則幾乎沒有提及,使文章本身的可信度需要從內容中重新培養,在這點上稍微有些可惜。而這部影片的優點在於,他「講述一件事」的撰寫非常完整,從最開頭的理論解釋,再到現象解析,最後再提供解法。這一整套的敘述流程都非常嫻熟且順暢,是十分了不起的功底。
我的疑惑:
人類身體的諸多部位為何要等睡覺時才能進行休息?抑或是人類為何無法主動的控制器官何時休息,而是被天生設定好的?
次晝夜節律的原理和概念是什麼?影片中似乎只有提到人體有這個節律,並且按照他工作效率會提高。
我的猜測:
可能是因為人們白天時隨時要反映諸多事務,每個器官都需隨時能夠處於備戰狀態,因此需要長時間休息的器官就無法休眠。
這個我倒還真的無法推測,距離我太遠。
表現真好的科普閱讀分析!精彩的擷取問題意識和相呼應的重點摘要,還有讓人感受到你有在閱讀理解思路清晰的評價和疑惑,選的題目也和自己生活習習相關,是你們很需要的資訊(我自己也是)。
在你優秀的文字撰寫能力中,我發現一個可惜之處,就是我找到了不少錯字~這個在讀者感受裡會對作者有些打折,建議你養成寫完後重新閱讀一遍,減少錯字。我發現的有:線粒體—>粒線體,名位—>名為,正名—>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