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pass” to “yes”! 你是讓人無法拒絕的求職者嗎?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職涯諮詢的歷程中,不免有許多感到迷惘的來談者,會詢問類似的問題:「我都已經OO歲了,現在轉職還來得及嗎?是否需要再回去學校拿個OO學位?」,或是「老師,我對OO工作有興趣,是不是該去考個OO證照再去申請?」。


「資格型」問題只能讓你通過”pass”的門檻


類似的問題,其實都是「資格型」的問題,背後都預設要進入某個產業、領域,一定有些固定、像是任務清單項目的標準,只要能勾選的的項目越多,就能夠進入特定產業中。


這樣的邏輯可以說對也不對。對的面向是,用人單位的確會有自己的篩選標準,然而最後能勝出的人,或許通常不是「明示」、「可條列」項目都能勾選的人,而更多是符合那些「無法被明示」條件的人獲得了機會,無論是前雇主、同事的推薦,或是被曾合作對象肯認的工作態度。不對的面向,則是預設了只要求職者「明示」條件都符合,即可入選;或是自己沒入選,肯定是因為「明示」條件敗下陣來。


「資格型」的問題也顯現出來談者對於自己與市場的不理解,以為自己的迷惘來自於一個沒有被揭曉的答案,但其實更多是缺少自發性的起步與主動探索。


職涯路徑就像是每個人自己上路的RPG遊戲,沒有一個人的資歷會跟另一個人一模一樣,詢問「資格型」問題,就像是期盼能找到可以瞬間破關的秘技或是攻略,很多時候都只是尋得暫時安心的答案。


「資格型」問題,也像是用交通票卡搭捷運一樣,只要票卡內有餘額,就可以通過捷運閘門,但卻不保證上得了車,或是有位子坐,只能保證你能“pass”(通過)進入站內跟其他求職者一起等車。


「資歷型」問題就像是對號座車票,問自己優先於問別人


在職涯規劃的歷程中,或許我們更該關注的是「資歷型」的問題,像是「我在OO歲的年紀,過往的我,累積了什麼領域知識、技能與戰功,是可以幫助我在跨領域時加分?」、「我對OO工作有興趣,我也問了已經在OO領域工作的人,看起來OO工作會需要OO的證照,如果現在開始用OO時間來準備,應該有機會拿到,我可以怎麼規劃接下來的進修?」。


「資歷型」的問題,其實更像是來談者的自我探問,先理解自己的長處、劣勢與從何而來,像是先盤點自己上路前行李內裝的東西,再談自己是否準備好去下個目的地。


充分理解「資歷型」問題的來談者,更像是已經越過新手村而摸清楚遊戲規則的玩家,提問當中展現了自己的主動性,包括理解自己在職場的主觀與客觀評價、理解自己能在哪些場域表現得好、需要哪些外在環境與條件配合、跟哪種性質團隊工作更能發揮實力等。


也因此,這些來談者需要的幫助,往往不是只需要”pass”(通過)門檻的事實性說明,而是針對不同路徑選擇與優劣,進行資源與資歷盤點的整合性評估,以能讓人對他們說”yes”(就是你了)!


理解「資歷型」問題,讓人願意說”yes”的來談者,就像是在連假期間掌握對號座高鐵車票的人。需要優先理解自己的能力與需要(自己的時間、既有能力、能付出的成本)、產業遊戲規則(票券購買規則)、產業的景氣循環與業務樣態(票券購買時間、通常搭車人數的高低峰分佈),以及能否透過合適的人脈與網絡(多種買票管道)去取得自己的入場,甚至是有專屬對號座位的機會。


理解「資歷型」問題的來談者,他們很清楚好的機會有限,光通過門檻是不夠的。因此,他們會更專注往內搜索自己可發揮的擅長與可管理的不擅長之處,也會往外去連結可以提供具體資訊的人脈與資源,確保自己手上的資訊貼近真實,也大幅減少求職者與用人單位的期待與技能落差,避免之後不適配的風險。


在下次換工作前,或許我們都可以問問自己,我現在的疑問是「資格型」的問題,還是「資歷型」的問題?我對自己是否有夠多了解,讓求職或轉職的路途上,不只是“pass” 而是能讓其他人說 “yes”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公關人生相談室的沙龍
279會員
216內容數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2024/09/23
近日在LinkedIn上看到一篇文章,談到好的領導者,就像是Wi-Fi一樣,可以把人連結起來,而不是讓人失去連結。好的領導者,會激勵團隊成員,即便當工作成果不如預期,仍會支持團隊成員、支持團隊成員成長而非粉碎信心、善於聆聽而非只是單向述說,也會慶賀團隊成員的成功時刻。
Thumbnail
2024/09/23
近日在LinkedIn上看到一篇文章,談到好的領導者,就像是Wi-Fi一樣,可以把人連結起來,而不是讓人失去連結。好的領導者,會激勵團隊成員,即便當工作成果不如預期,仍會支持團隊成員、支持團隊成員成長而非粉碎信心、善於聆聽而非只是單向述說,也會慶賀團隊成員的成功時刻。
Thumbnail
2024/08/26
近日到家中附近新開的連鎖早餐店買早餐,在等待外帶的過程中,看到從戶外蒸騰的熱氣中外送員入店,本來以為只是要取餐拿了餐就走。後來聽到店員跟外送員開啟了以下的對話
Thumbnail
2024/08/26
近日到家中附近新開的連鎖早餐店買早餐,在等待外帶的過程中,看到從戶外蒸騰的熱氣中外送員入店,本來以為只是要取餐拿了餐就走。後來聽到店員跟外送員開啟了以下的對話
Thumbnail
2024/08/11
在職涯諮詢的歷程中,有時會碰到來談者碰到轉職議題時,盤點自己的經歷和技能,以及感興趣的領域,處於好像什麼都可以試,但對什麼都沒把握的狀態。工程領域常用的「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的概念,可以幫助自己模擬可能的職涯路徑,甚至是可以分解出可行的轉銜階段與可行步驟化行動。
Thumbnail
2024/08/11
在職涯諮詢的歷程中,有時會碰到來談者碰到轉職議題時,盤點自己的經歷和技能,以及感興趣的領域,處於好像什麼都可以試,但對什麼都沒把握的狀態。工程領域常用的「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的概念,可以幫助自己模擬可能的職涯路徑,甚至是可以分解出可行的轉銜階段與可行步驟化行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老闆們不可能忘記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成為老闆,還宣導人要時刻很努力的吧。
Thumbnail
老闆們不可能忘記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成為老闆,還宣導人要時刻很努力的吧。
Thumbnail
隨著人們對於求職、入職、在職的各種需求與疑惑增加,這幾年出現了許多的職涯諮詢服務,像是履歷檢視、模擬面談、求職陪跑、職涯講座、各式工作坊,從一對一的諮詢晤談,到多人的活動舉辦都有。 但是究竟要如何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諮詢服務,以及職涯諮詢師呢?
Thumbnail
隨著人們對於求職、入職、在職的各種需求與疑惑增加,這幾年出現了許多的職涯諮詢服務,像是履歷檢視、模擬面談、求職陪跑、職涯講座、各式工作坊,從一對一的諮詢晤談,到多人的活動舉辦都有。 但是究竟要如何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諮詢服務,以及職涯諮詢師呢?
Thumbnail
一個人走在職涯路上,若遇到困難或迷惘時,有人願意傾聽陪伴,適時引導思考,釐清問題、現況分析、擬定目標及行動方案,相信你會走得更順遂!一直以來,許多朋友找我諮詢的職涯議題,歸納常見三大類型:
Thumbnail
一個人走在職涯路上,若遇到困難或迷惘時,有人願意傾聽陪伴,適時引導思考,釐清問題、現況分析、擬定目標及行動方案,相信你會走得更順遂!一直以來,許多朋友找我諮詢的職涯議題,歸納常見三大類型:
Thumbnail
做職業生涯諮詢久了,無論是中年轉職、提離職都會有一再出現的職涯難題。 完整文章 請按此
Thumbnail
做職業生涯諮詢久了,無論是中年轉職、提離職都會有一再出現的職涯難題。 完整文章 請按此
Thumbnail
當年紀越長、經歷越久的時候,找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其中不乏年齡歧視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許多人選擇在職場忍耐,而不敢隨便離職。文章中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身心症狀、職場困境的掙扎,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活著。
Thumbnail
當年紀越長、經歷越久的時候,找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其中不乏年齡歧視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許多人選擇在職場忍耐,而不敢隨便離職。文章中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身心症狀、職場困境的掙扎,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活著。
Thumbnail
提及職涯/生涯諮詢師的門檻,作者成長歷程和對職涯/生涯諮詢的看法。網路時代,如何思辨訊息真偽,以及諮詢師應該具備的素質和態度。
Thumbnail
提及職涯/生涯諮詢師的門檻,作者成長歷程和對職涯/生涯諮詢的看法。網路時代,如何思辨訊息真偽,以及諮詢師應該具備的素質和態度。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轉職只是為轉而轉?如何找到方向?除了轉職有無其他可行的方案?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從自我盤點到探索機會,開啟職業發展新視野。
Thumbnail
轉職只是為轉而轉?如何找到方向?除了轉職有無其他可行的方案?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從自我盤點到探索機會,開啟職業發展新視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