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看完一本書的執著,不去整理全書重點,而是著重解決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想要分享一個之前看到的閱讀技巧

https://www.playpcesor.com/2019/06/reading.html

是電腦玩物站長提到的一些觀念和技巧

確認自身需求選書、筆記不整理重點而是著重解決問題

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102123

這篇文章則是關於瓦基的訪談,裡面也提到一些觀念和技巧

為「解決自身需求而讀」,放下「不讀完不行」的強迫心態。尤其是學習型、知識型的商管書,關鍵不在於「有沒有讀完」,而是你是否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讀?」

比對當前遭遇問題,進行「目的性選讀」;放下「一定要讀完」的執念,把閱讀焦點從「得讀完整本書」轉回「我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raw-image

這其實就真的讓我想到自身經驗

有些長期暢銷書榜單,確實可以去參考

例如我之前《人類大歷史》和《被討厭的勇氣》這兩本書就有參考榜單,就覺得很裡面觀念很讚,對於世界觀漢人生都有很大啟發,當時培養閱讀習慣一陣子而已,那時筆記就真的比較像是整理各章節重點

可是後來當看的書多之後,就真的陷入一種資訊焦慮了,去年暑假,我也曾經也陷入一種資訊焦慮的狀態,一本書真的很多內容,但要把一本書讀完,真的需要多時間和精力的,所以也去參考一些閱讀方法

就發現以解決問題為方式,去畫重點和匯出筆記,就真的會是一種好方式,可以先確認自身需求和問題,然後從書中找尋答案,這樣子效益會比較高

書《精準學習》,作者有提到對於資訊和知識的差別:

在作者定義裡,只有能夠改變行動的資訊才是知識;衡量學習是否有效的重要標準是:學習之後,你解決問題的思考和方法是否得到改變。

書《深度學習的技術》,作者提到: 為了工作、學業,或某些特定的需求而必須強迫自己看書,在這種時候只能硬著頭皮上,否則,請果斷棄讀。千萬不要強迫自己去看一本無聊、無益也沒必要的爛書

這世上有的是書。相比之下,真正稀少的是你的時間,你不該把時間花在無法帶來收穫的書上。你必須意識到:浪費書籍永遠比浪費時間來得划算。棄讀可以發生在任何時候。只要你認為自己的時間應該放在更好的書上,你就儘管棄讀。

raw-image

而除了書之外,對於文章或影音等方面,作筆記也可以如此做,也比較方便節省時間,就可以多多關注在解決問題的部分

當然,還是會依照目的不同,如果想要更完整了解一個概念和事物,或者進行一種探索和偶遇,就可以採用較為無目的閱讀方法

例如今天如果讀一本健康書籍,然後我要的是關於改善飲食習慣,就可以選擇去看這方面,畫線則著重在給予的行動方針,因為這部分可解決我的問題,而其他部分則可以選讀,看看我有無興趣或需求

另外也可以發現在一些書評網站,例如豆瓣,會有整理好的大綱和摘要,因為這些網站已經有了這類的彙整,所以目前我閱讀心得寫的,也不會要包含到所有書 中內容,而是著重書中幾個最能帶來思考或行動改變的部分

另外很多時候,也可以把自問題打在Google上面,參考幾篇文章給的解決方案,有些有些文章會是從書中擷取部分內容的那種文章,就可以做為選書的參考,比對一下不同文章的概念來作為多樣化參考

有時候想要了解一些概念感興趣或有需求,就可以輸入關鍵字後面加上「書」,比較方便找到符合自己興趣或需求的書,例如之前有些查過「時間 幸福 書」,後來就看了「更快了的一小時」,就很從很多方面討論時間和幸福等等

目前選書時候,還是會參考榜單,但是看書可以多用技巧,包含確認自身問題/目的/需求、著重解決問題、考慮自身興趣、放下看完整本的執著等等

上面幾個觀念和大家分享


相關文章:
加快閱讀速度的9種做法

無目的&有目的學習,其實兩者都正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30會員
380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5/04/07
有些人覺得,大學讀什麼科系,就決定了未來要做的工作, 但其實有很多網路調查都發現,有許多人最後做的事情,跟本科系沒有關係。 這反而是一種解放,因為讀哪個科系,不代表你以後就只能往那個方向發展。
2025/04/07
有些人覺得,大學讀什麼科系,就決定了未來要做的工作, 但其實有很多網路調查都發現,有許多人最後做的事情,跟本科系沒有關係。 這反而是一種解放,因為讀哪個科系,不代表你以後就只能往那個方向發展。
2025/01/09
嗨嗨大家,最近剛好在用一些選課的事情,想說可以把這幾年來大學選課經驗做個紀錄,跟大家分享喔 1 看課程評價,評價包含甜涼度、課程要求、評分方式、加簽方法、課程特別事項(例如全英授課、英語教科書、不能用3C、開書考等等)等 2 課程評價可去幾個網站找,例如Dcard PTT FB課
2025/01/09
嗨嗨大家,最近剛好在用一些選課的事情,想說可以把這幾年來大學選課經驗做個紀錄,跟大家分享喔 1 看課程評價,評價包含甜涼度、課程要求、評分方式、加簽方法、課程特別事項(例如全英授課、英語教科書、不能用3C、開書考等等)等 2 課程評價可去幾個網站找,例如Dcard PTT FB課
2025/01/08
嗨嗨大家! 最近因為選課的關係,我想到可以來聊聊課業和交友的主題。 有時候,我們會想要從系上同學那裡了解一些課程心得和評價,尤其是系選修課,因為某些課在網路上通常評價不多,從同學口中就獲得資訊就是一種好方式,要如何獲得? 我在大學的體會是:很多時候,需要自己「主動分享」
2025/01/08
嗨嗨大家! 最近因為選課的關係,我想到可以來聊聊課業和交友的主題。 有時候,我們會想要從系上同學那裡了解一些課程心得和評價,尤其是系選修課,因為某些課在網路上通常評價不多,從同學口中就獲得資訊就是一種好方式,要如何獲得? 我在大學的體會是:很多時候,需要自己「主動分享」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如何將書籍章節中重要的知識進行條理化整理,並提出效率化閱讀的方法,適用於任何領域的知識學習。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如何將書籍章節中重要的知識進行條理化整理,並提出效率化閱讀的方法,適用於任何領域的知識學習。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提升閱讀量的技巧 了解全貌: 閱讀前,花費時間先將目錄前言看完,並且快速翻閱,找出書中的標題、粗體字或是圖表,將不熟的觀念、有幫助的觀念再圈起來。 判斷書籍是值得精讀: 透過了解全貌後,找出閱讀目標,並且判斷全書的難度,如果只是簡單的生活輔導書籍,就快速閱讀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提升閱讀量的技巧 了解全貌: 閱讀前,花費時間先將目錄前言看完,並且快速翻閱,找出書中的標題、粗體字或是圖表,將不熟的觀念、有幫助的觀念再圈起來。 判斷書籍是值得精讀: 透過了解全貌後,找出閱讀目標,並且判斷全書的難度,如果只是簡單的生活輔導書籍,就快速閱讀
Thumbnail
這本書教導如何以六種不同的閱讀方式有效地提取書中的內容並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書中特別強調閱讀不應只有輸入,也需有輸出,並且行動力是非常重要的。閱讀完一本書後,制定付諸行動的練習相當重要,並且重複閱讀和覆盤能夠幫助自己實現想要的目標。本書的簡短書評心得也有助於對內容的理解和應用。
Thumbnail
這本書教導如何以六種不同的閱讀方式有效地提取書中的內容並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書中特別強調閱讀不應只有輸入,也需有輸出,並且行動力是非常重要的。閱讀完一本書後,制定付諸行動的練習相當重要,並且重複閱讀和覆盤能夠幫助自己實現想要的目標。本書的簡短書評心得也有助於對內容的理解和應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