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傳真-董事會跟顧問群有多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新創公司在募資時往往遇到的問題是缺乏關鍵客戶、關鍵伙伴或成長策略所需要的執行力,這些往往就是關鍵人才或顧問的用途。募資表面上是用來規模化,但核心的功能是【用來雇用能讓公司持續成長並且找到出場機會的人才】。而由於新創公司的薪資條件或公司規模,許多有經驗的資深人士未必第一時間加入成為正職,反而會成為投資人、顧問或董事會成員。

歐美國家的工作節奏跟台灣很不一樣。台灣一年大約只有農曆年前後會比較忙碌,然後放一個年假,頂多再休一個春假,其他的端午、中秋,就算有連假,也都只能算是長周末。但是在歐美,六七月的暑假,還有感恩節到聖誕節一路到新年的十一二月,都是很難找人、或者公司節奏會很慢。

反過來說,一月到五月,除了學生會有的春假,多半時候都很緊湊,八月底到十一月中旬之間也是,所有的重要會議、大型展會、年度盛事,無論是產品發表會,或者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資人年會,通常都是在一月到三月,或者九月到十月之間舉辦。所以經過了漫長的暑假,八月中旬也就是開始忙碌的時候。

新創公司雖然沒有寒暑假,但投資人的節奏多半跟著產業或大型機構走。所以無論是董事、年會或新創展會,多半是二月、五月、八月跟十一月的節奏,正巧會避開六七月跟十二月到一月初的放假。

無論是看新案子、做投資案,或者規劃明年的計畫、參加投資組合公司的董事會,下半年的重頭戲都是從八月中旬開始。而昨天,就是其中精彩的一天,從早到晚跟六個新創公司開會,有三個在美國創過業,有四個賣過公司,交流起來很起勁。

第一個是TGA上半年投資的公司第一次董事會,另外兩個董事都是業界老手,一個賣過兩次公司、對該領域的技術、產品開發與出場都很有經驗,一個是金融與業務高手,我算是觀摩跟代表這一輪領投方,同時也帶著製造與其他策略夥伴的資源。這樣的董事會開起來是很過癮的,因為每個人都可以給公司直接而正面的協助,該質疑跟討論的地方也非常直率,所有人都為了公司好,執行長也知道如何善用董事會的資源。

這是我們在美國第八個投資的公司,也是第二個擔任董事的案子。我們兩年前投的第一個案子也是類似的董事會結構,有產業老手、創投機構、企業投資部門主管跟各輪領投加入的董事會,兩年內的重大決策與成長過程非常精采,當時的獨立董事後來甚至成為董事長,並引進了財務長與營運長,我也見識到了一個營收數百萬美元的公司如何在三年內成長到近億美元的歷程。這段故事之後再聊,按下不表。

午餐時見了第二個創業者。這位其實也有過出場經驗,但現在這個創業主題花了不少時間卻沒做起來。去年跟兩個技術團隊合併,調整一個新方向(也就是俗稱的軸轉),並用合併後的公司開始募資,舊公司持有新公司的部分股權,也有一些新的商業機會跟合約正要進來。

有一組海外投資人想要同時投資美國市場的母公司,同時合資成立亞太地區的新公司,造成兩個公司之間的估值很難搞定,結構也顯得複雜。若要用過去公司架在上面持有兩個公司,那麼就應該要用舊公司募資。這位創業者糾結在前一陣子有小額投資進去了舊公司,但新的投資人又打算同時投資美國跟亞太兩個公司,兩邊他都不想得罪。

我跟他說,現在兩組人都是個人投資,其實比較不在意結構,但日後若要拿創投或大機構的錢,肯定會因為估值難以計算、或者公司結構複雜,大幅降低投資意願。越大的機構看下檔風險越重,案子不一定要大成功,但不能有先天的複雜因子。今天若為了眼下兩組投資人的利益衝突或各自想法,而搞出一個未來很難募資的結構,最後吃虧的還是公司跟長遠的機會。

這個道理其實不難懂,但是創業者在不容易募資時,很容易因為當下投資人的意見而改變想法。創業最忌諱分心跟找自己麻煩,我不確定最給他的建議他是否聽進去,但如果沒有把公司組織跟股權結構調整好,即便業績短期內成長,甚至得到美國與亞太市場的營收,但光是要擺平投資人跟團隊的問題,就必須要分心處理。現在把結構簡化、用單一公司進行募資,才是讓未來投資人不用想東想西的正途。

後面幾家新創是最近某個台灣的選拔活動機構推薦的新創,在線上進行交流,還有一家事直接在 LinkedIn 敲我然後約時間交流的連續創業者。

其實每一家都很有特色,技術能量甚至客戶名單也都不差。但幾乎都有一樣的問題,非常不知道怎麼跟國際投資人介紹自己跟募資。有一組團隊再前一個公司有過被併購數千萬美元的實績,這在美國一定是直接放在團隊介紹上,但這組團隊連投影片上都沒有放上前公司的資訊與被收購規模。

另一組的技術競爭力很強,潛在客戶名單跟採購意願明確,也得到很多國際競賽或刊物的獎項,但財務指標與募資邏輯完全是用台灣的科技公司與資本市場邏輯,強調公司非常省錢、員工多半是學生或兼職,而且在兩年內的營收規模已經超過資本額的三成。

在國際上募資,投資人關心的是營收的季度成長、每年的關鍵指標是否達成,如何設定跟預測營運指標,還有費用率跟現金流,估值是從市場規模、市佔率、獲利能力跟成長速度來估算,而非公司有多省錢、多快可以損益兩平來評估成功率。

我詢問這位創業者是否有其他資深的團隊成員,他一開始還強調,沒有共同創辦人的一人創業者,成功率會超越團隊型的創業者。但我的意思其實是他雖然技術很強,但如同前幾天聽到的【技術天才、營運天真、財務天兵】,這個創業者完全體現的這句話。

另外兩家公司,也都有之前的創業經驗,一個從前公司衍生單一技術要進入特定市場,一個是當年成功開發遊戲也募資過數千萬美元但卻遇到金融海嘯而斷炊,現在要做零售業的SAAS產品。但都有進入市場跟募資簡報上的嚴重問題。

回到我這篇文章的標題。這些創業者無論人在台灣或美國,甚至在美國創過業、賣過公司,其實除了第一家明白董事會跟顧問群的重要,其他五家都是卡在缺乏有創業跟投資經驗的人,來擔任公司董事或顧問,協助找到關鍵資源、客戶、投資人與出售對象。

回想我在美國這兩年所投的新創公司,一開始也有類似的挑戰。但美國投資人與顧問群的優勢就是,可以幫你媒合產業老手、專業經理人跟企業投資部門,一步一步讓你的經營團隊、董事會都變成中大型公司所需要的樣子。

說真的,美國的許多創業者在初創階段也不怎麼高明,學生或教授創業也一樣有不懂行銷、募資跟管理的問題。但如果你剛好從史丹佛或柏克萊畢業,甚至在矽谷的新創公司或企業實習過,認識幾個創投或創業過的前輩當你的導師或顧問,故事就開始不一樣。

這當然是矽谷的優勢,擁有最多有創業或產業經驗又有投資能力的連續創業者跟專業經理人。其他區域的創投或加速器不是不想這麼做,而是無論是創業團隊、董事、顧問、天使們的質跟量,矽谷都遠遠超過其他地方。

有創業跟產業經驗的顧問群、投資人跟董事,能協助你找到關鍵人才、客戶與出場機會的,才是新創公司最需要的策略夥伴。這些老手未必會進入創投或企業投資部門,但許多都有能力跟資源當天使投資人,這也就是參加或經營天使俱樂部的樂趣,還有能拿到好案子的關鍵。

其實,當獨立董事或天使投資人的門檻,遠比當創投的經理人或投資人的門檻低。在美國要當創投合夥人或投資人,通常都是要創業成功一次以上、或者在企業當過執行長或投資長多年,身家數百萬才有機會成立基金,中型數千萬美元的創投基金的最低投資門檻大約也都是一百萬美元起跳。

但只要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或者一次以上的創業經歷跟數萬美元的投資能力,就很有機會擔任早期新創的董事或天使投資人。一旦董事、顧問跟投資的經驗累積到五年或十次以上,你的產業視野與經營腦袋會被打開,也會全面提升你在工作、創業、投資與經營管理的能力。

最後,新創公司在募資時往往遇到的問題是缺乏關鍵客戶、關鍵伙伴或成長策略所需要的執行力,這些往往就是關鍵人才或顧問的用途。募資表面上是用來規模化,但核心的功能是【用來雇用能讓公司持續成長並且找到出場機會的人才】。

你的募資問題其實還是回到人才問題,而人才問題背後回到產業定位、市場規模與團隊獨特性,最後才是有沒有錢能雇用這樣的人。你如果連這樣的人才名單都列不出來,或者雇用來之後怎麼用也不知道,創投當然也不會把錢拿來給你嘗試這個即便人才都到位也不一定會成功的局面。

反過來說,如果你在每一輪募資前,都知道公司缺乏怎樣的人才,甚至已經有候選人名單,或者已經合作成為顧問或兼職夥伴,也有一定的默契與過去的戰功,一旦募資就會正式加入,那麼創投在進行訪談確認多方的意願與背景調查後,通常會認真考慮如何加入這個局一起做得更強更大。畢竟,所有人都喜歡跟最強的團隊一起,超級英雄也都要組成聯盟才好打怪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C的沙龍
251會員
38內容數
如同電影界的好萊塢、金融業的華爾街,全球新創獨角獸與創投密度最高的地方,就在矽谷。對創業者來說,舊金山灣區完備的新創生態系宛如天堂,但昂貴的物價房價與殘酷的生存競爭也像地獄。到底在矽谷創業是甚麼滋味?在矽谷獲得投資的關鍵是甚麼?各種投資人又有甚麼不同?台灣新創該如何進軍矽谷、打入美國市場?就讓【創投矽谷】為你解惑。
IC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從黃金年代的汽車工廠,到矽谷的資料中心,美國夢的輪廓雖已轉變,但其背後那股驅動未來的渴望依舊存在。全球各國所面臨的不只是歷史的轉捩點,更是重新定義價值體系與國際關係的時代。 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背後隱含的不只是貨幣金融危機,還有美國必須進行的再工業化。對台灣來說,雖然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會。
Thumbnail
2025/04/10
從黃金年代的汽車工廠,到矽谷的資料中心,美國夢的輪廓雖已轉變,但其背後那股驅動未來的渴望依舊存在。全球各國所面臨的不只是歷史的轉捩點,更是重新定義價值體系與國際關係的時代。 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背後隱含的不只是貨幣金融危機,還有美國必須進行的再工業化。對台灣來說,雖然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會。
Thumbnail
2025/03/04
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遇到的管理與人才挑戰問題,其本質與張忠謀當年在德州儀器觀察到的美日工廠差異如出一轍。台積電與美國政府,或許應該一同探索預備軍官、退伍軍人與軍校畢業生的技術培訓模式,結合現有的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具備紀律性、數理能力與執行力的半導體產業人才。
Thumbnail
2025/03/04
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遇到的管理與人才挑戰問題,其本質與張忠謀當年在德州儀器觀察到的美日工廠差異如出一轍。台積電與美國政府,或許應該一同探索預備軍官、退伍軍人與軍校畢業生的技術培訓模式,結合現有的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具備紀律性、數理能力與執行力的半導體產業人才。
Thumbnail
2025/02/13
雖著張忠謀傳的出版,以及 Acquired Podcast 抵台專訪,台積電的前世今生可說完整披露。張創辦人一向自謙為專業經理人,但創立時無持股而且當時擔任工研院院長,對於張忠謀在當時的最佳角色描述,我發現其實是【受聘創業者】,而以他擔任執行長的成果、目前台積電的成就,絕對是史上最成功的一位。
Thumbnail
2025/02/13
雖著張忠謀傳的出版,以及 Acquired Podcast 抵台專訪,台積電的前世今生可說完整披露。張創辦人一向自謙為專業經理人,但創立時無持股而且當時擔任工研院院長,對於張忠謀在當時的最佳角色描述,我發現其實是【受聘創業者】,而以他擔任執行長的成果、目前台積電的成就,絕對是史上最成功的一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美國商務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DOC)近年來舉辦系列的SelectUSA 活動,促進全球各國新創團隊赴美投資。今年巨群國際專利商標法律事務所(Giant Group International Patent, Tradema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美國商務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DOC)近年來舉辦系列的SelectUSA 活動,促進全球各國新創團隊赴美投資。今年巨群國際專利商標法律事務所(Giant Group International Patent, Tradema
Thumbnail
新創公司或是創業者,一開始通常身兼創辦人、經營團隊同時也是大股東的三種身份,但隨著公司規模愈來愈龐大時,三者角色目標不同時,便容易起了衝突。本集來聊聊某知名茶飲品牌創辦人,出售自己手把手拉拔大的公司,出清手上股權的故事 〈吉白職場 EP11|拿錢走人 華麗轉身〉
Thumbnail
新創公司或是創業者,一開始通常身兼創辦人、經營團隊同時也是大股東的三種身份,但隨著公司規模愈來愈龐大時,三者角色目標不同時,便容易起了衝突。本集來聊聊某知名茶飲品牌創辦人,出售自己手把手拉拔大的公司,出清手上股權的故事 〈吉白職場 EP11|拿錢走人 華麗轉身〉
Thumbnail
大家都說,來了矽谷,就要到Start-up新創公司闖一闖。大家也說,每一百家新創公司,最後能熬上市(go IPO)的大概有一家,然後,你就財富自由了。
Thumbnail
大家都說,來了矽谷,就要到Start-up新創公司闖一闖。大家也說,每一百家新創公司,最後能熬上市(go IPO)的大概有一家,然後,你就財富自由了。
Thumbnail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矽谷難以複製卻必須連結,如果我們要成為獨角獸的產地,方案已經很明顯,就是加速人才與企業的國際化,以及企業併購的推動與開放。而相關的經驗與方法,就在這本集結【矽谷為什麼】兩年來訪談的新書中。
Thumbnail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矽谷難以複製卻必須連結,如果我們要成為獨角獸的產地,方案已經很明顯,就是加速人才與企業的國際化,以及企業併購的推動與開放。而相關的經驗與方法,就在這本集結【矽谷為什麼】兩年來訪談的新書中。
Thumbnail
群眾募資常是許多B2B產業初登場拿來試探水溫,與終端消費者直球對決的平台。我本身是媒體及數位廣告背景,對於2C市場不陌生,但原本若是2B產業,平常沒有配置行銷人員的狀態下,在執行群募專案之前,有些心態、準備工作及人員配置就必須審慎考量。
Thumbnail
群眾募資常是許多B2B產業初登場拿來試探水溫,與終端消費者直球對決的平台。我本身是媒體及數位廣告背景,對於2C市場不陌生,但原本若是2B產業,平常沒有配置行銷人員的狀態下,在執行群募專案之前,有些心態、準備工作及人員配置就必須審慎考量。
Thumbnail
到底新創與創投的交集點在哪?要怎麼讓創投有投資的意願?新創菜鳥要怎麼擊中創投老鳥的心? 當創業者在尋找資金時,往往因為不了解創投產業,而存有許多幻想或猜疑。希望讓創業者在籌資時有相對等的知識,能夠與創投業者以同樣的語言溝通,降低籌資的障礙。
Thumbnail
到底新創與創投的交集點在哪?要怎麼讓創投有投資的意願?新創菜鳥要怎麼擊中創投老鳥的心? 當創業者在尋找資金時,往往因為不了解創投產業,而存有許多幻想或猜疑。希望讓創業者在籌資時有相對等的知識,能夠與創投業者以同樣的語言溝通,降低籌資的障礙。
Thumbnail
許多新創企業在經營幾年後,營利已有一定的基準,人才、技術皆齊,只差最重要的企業要素 - 資金,考慮了幾個募資方式後決定市場集資來募資,但對股東股權的設計和分配沒有概念,也不知道未來如何經營和股東的關係。 想知道如何進行「股權設計」,以下就由股務專家圓祐資訊王耀仟副總來回答大家的問題吧!
Thumbnail
許多新創企業在經營幾年後,營利已有一定的基準,人才、技術皆齊,只差最重要的企業要素 - 資金,考慮了幾個募資方式後決定市場集資來募資,但對股東股權的設計和分配沒有概念,也不知道未來如何經營和股東的關係。 想知道如何進行「股權設計」,以下就由股務專家圓祐資訊王耀仟副總來回答大家的問題吧!
Thumbnail
創團隊在成長之路上,常常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資金不足」,要是無法擁有足夠的資金,不管是要改善後勤、購買流量,任何有助於公司成長的決策可能都會難以實行。 這時,許多新創企業通常會考慮的做法就是「募資」,因此接下來將與各位分享我這幾年參與募資的親身經歷,以及從中觀察到的案例。
Thumbnail
創團隊在成長之路上,常常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資金不足」,要是無法擁有足夠的資金,不管是要改善後勤、購買流量,任何有助於公司成長的決策可能都會難以實行。 這時,許多新創企業通常會考慮的做法就是「募資」,因此接下來將與各位分享我這幾年參與募資的親身經歷,以及從中觀察到的案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