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的最大陷阱🪤│複雜難懂代表厲害?簡單易懂才是真本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我總是看不懂學術論文?」「到底在寫什麼?難道是我太笨?」
raw-image

開學日將近,剛升碩班的研究生們,有的已經進入研究室一兩個月了,有的現在才正準備踏入坑。無論你是哪一種,都有可能面臨這些問題。

「研究論文好難讀喔!」、「這到底在寫什麼,好像很厲害,可是我都看不懂!!」當時的我也皺著眉讀著一篇又一篇論文,開始懷疑起是不是自己太笨了,才搞不懂作者想表達什麼;或是一篇論文大家一起讀,每個人卻都有不同的想法。這到底發生什麼事?和我一起看看這其中究竟有什麼陷阱!



😖絕對不是你笨!寫得複雜難懂,似乎是種常態😖

不知道你有沒有認識過這樣的人,他總是能把簡簡單單的小事,用很厲害的話語包裝成偉大的壯舉、用盡專有名詞把他說的話變得超級難懂,讓人誤以為很專業?

在學術領域中,這似乎也是一種常態。之前我就曾聽聞大學教授說可以把論文寫的花裡胡哨、把所有可能用得上的研究方法都寫進去,似乎讓別人越看不懂,你越厲害。也許這是一種手段,能更容易投稿上研討會或期刊(?),但我十分難以苟同「寫得複雜難懂」的寫作方式。

相信你會同意,那些真正能為學術界帶來價值的,往往是寫得簡單易懂,能被承襲與運用的資料



🌟那我應該怎麼做呢?

  • 停止自我懷疑:既然知道了論文寫作有這種「故意寫得難懂」的情形,相信你就能避開這樣的陷阱,不再懷疑是自己「太笨」!有些論文或許就想營造專業感,只要你看出文章有這樣的特質,就能放寬心啦!
  • 釐清專有名詞:作為學術論文,勢必會有許多「專有名詞」,讀論文的你會需要去了解這些專有名詞的定義,以免成為閱讀時的絆腳石。若都能了解這些專有名詞,卻還是看不懂時,試試看用圖解的方式,畫下文章中的一些概念、關係圖,將抽象畫為具象是很好的理解方法!

可以參考看看這篇,我釐清了一個看起來很平凡的專有名詞

  • 寫論文時負起責任:既然我們都不希望讀到看不懂的論文,那就負起責任,也寫一篇簡單易懂的論文!當然,這非常考驗論述邏輯,但可以嘗試設想自己是一個非此專業領域的門外漢,要如何才能讀懂這篇文章?以此為角度去書寫,就能盡量避免產出過於複雜難懂的文章了!


💪🏻複雜難懂代表專業、厲害?簡單易懂才是真本事!!

你喜歡可以把困難的概念教得非常簡單易懂的數學老師吧!那些講得很難懂的,你會說他們「不會教」!所以說,研究論文也是類似的一回事,能寫得簡單明瞭、讓讀者容易讀懂才是真正的本事!

最後送上名言佳句!期望學術界能有更多易懂又優質的好文!(當然不是指簡單、隨便,而是能把專業的東西用好理解的方式呈現!)

”If you can't explain it simply, you don'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
(「如果你無法簡單地解釋,那麼你對他的理解還不夠深入。」)——愛因斯坦
“Vigorous writing is concise. A sentence should contain no unnecessary words, a paragraph no unnecessary sentences, for the same reason that a drawing should have no unnecessary lines and a machine no unnecessary parts.”
(「有力的寫作是簡潔的。句子中不應有多餘的詞語,段落中不應有多餘的句子,就像畫中不應有多餘的線條,機器中不應有多餘的零件一樣。」——威廉.斯特倫克《寫作風格》)

學術論文的目的與價值應體現於內容的創新和貢獻,而不是詞句上晦澀複雜!能夠使人加以運用,才是做學術研究的初衷不是嗎?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追蹤留言按愛心,也歡迎加入我的沙龍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檸檬富士山
47會員
49內容數
人生像檸檬一樣酸酸的,但我們也可以像富士山一樣高高的,時而蔚藍、靛青、雪白、煙灰,靜靜看這世界,然後創造。
2025/01/08
創意發想、發展解法的方法與工具介紹🌟🌟 還記得設計思考的第三步:發展構想-跳脫框架創意發想,大家一起腦力激盪,產出更多解法!那麼,有哪些方法和工具,可以讓我們發揮創意呢?
Thumbnail
2025/01/08
創意發想、發展解法的方法與工具介紹🌟🌟 還記得設計思考的第三步:發展構想-跳脫框架創意發想,大家一起腦力激盪,產出更多解法!那麼,有哪些方法和工具,可以讓我們發揮創意呢?
Thumbnail
2024/10/16
「都是英文文獻,根本看不懂啊啊啊!!!」、「為什麼論文要寫英文的!!」、「查到一篇不錯的文獻,但是竟然是西班牙文……」 身為一個研究生,面對論文地獄已經夠痛苦了,語言還成了最大的絆腳石。你是否也有這些困擾? 今天就來大公開「文獻翻譯」的好用網站!期望你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命定翻譯器XD
Thumbnail
2024/10/16
「都是英文文獻,根本看不懂啊啊啊!!!」、「為什麼論文要寫英文的!!」、「查到一篇不錯的文獻,但是竟然是西班牙文……」 身為一個研究生,面對論文地獄已經夠痛苦了,語言還成了最大的絆腳石。你是否也有這些困擾? 今天就來大公開「文獻翻譯」的好用網站!期望你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命定翻譯器XD
Thumbnail
2024/09/22
「資料太多了根本超難找!」、「文獻讀完就忘了😭」、「我上次看到那個XX相關的資料在哪一篇!!」 在寫論文、做研究的過程中,各位研究者們往往會需要閱讀大量文獻、梳理資訊,難免就會遇到☝🏻這些困擾… 不過,每個人都有屬於他們自己整理文獻筆記的獨到方式,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的愛用軟體…Miro!
Thumbnail
2024/09/22
「資料太多了根本超難找!」、「文獻讀完就忘了😭」、「我上次看到那個XX相關的資料在哪一篇!!」 在寫論文、做研究的過程中,各位研究者們往往會需要閱讀大量文獻、梳理資訊,難免就會遇到☝🏻這些困擾… 不過,每個人都有屬於他們自己整理文獻筆記的獨到方式,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的愛用軟體…Miro!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乍聽之下很簡單,實則超難?別怕!這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Thumbnail
——乍聽之下很簡單,實則超難?別怕!這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Thumbnail
寫作的歷程,從短篇開始累積到長篇,還要篇篇有意義,很花時間喔。要比較的話,大概就是你寫論文的感覺,怎樣組織出有意義,可以自圓其說的論文,讓無數研究生生不如死。但要長篇變短篇,要花更久的時間,並不是駕馭文字的能力,是閱讀量不足。我們可以簡稱:「沒有抓到重點。」
Thumbnail
寫作的歷程,從短篇開始累積到長篇,還要篇篇有意義,很花時間喔。要比較的話,大概就是你寫論文的感覺,怎樣組織出有意義,可以自圓其說的論文,讓無數研究生生不如死。但要長篇變短篇,要花更久的時間,並不是駕馭文字的能力,是閱讀量不足。我們可以簡稱:「沒有抓到重點。」
Thumbnail
不要想得太複雜,筆者當年剛開始時,寫作功力也很低,內容往往是擷取閱讀過的片段,硬是加入到文章中。類似填空,自己想了一個概念,然後找可以用的內容填進去。 年紀比較輕的族群,寫出的網文往往有這種特性,這是理所當然的,年齡跟閱讀總量一定有關,所以習慣引經據典,非得要找到大師、師傅、導師的語錄進去。
Thumbnail
不要想得太複雜,筆者當年剛開始時,寫作功力也很低,內容往往是擷取閱讀過的片段,硬是加入到文章中。類似填空,自己想了一個概念,然後找可以用的內容填進去。 年紀比較輕的族群,寫出的網文往往有這種特性,這是理所當然的,年齡跟閱讀總量一定有關,所以習慣引經據典,非得要找到大師、師傅、導師的語錄進去。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讀不進去,原因很單純,就看不懂。回想一下中學時代,為了考試讀書,看不懂的還是得硬讀,到底多痛苦就曉得。所以,痛苦就別念了,去看其他本,除非你就是想獲得這領域的知識,痛苦就是必然,別抱怨。
Thumbnail
讀不進去,原因很單純,就看不懂。回想一下中學時代,為了考試讀書,看不懂的還是得硬讀,到底多痛苦就曉得。所以,痛苦就別念了,去看其他本,除非你就是想獲得這領域的知識,痛苦就是必然,別抱怨。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透過清晰的理路和表達方式來完善論文,以及內容要點的清晰度。這些是學術研究和寫作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透過清晰的理路和表達方式來完善論文,以及內容要點的清晰度。這些是學術研究和寫作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Thumbnail
#週日AMA 網友 Huang Jyun-Lin 發問: 󠀠 "" 󠀠 每次有人分享看書的訣竅,都說:「不要看完整本書」、「挑選有興趣的部分看」。但只要我嘗試這樣做,都會很不舒服: 󠀠 擔心會不會有什麼更深刻的知識我沒吸收、 可能漏掉作者想傳達的地方? 以及,沒看完整本書
Thumbnail
#週日AMA 網友 Huang Jyun-Lin 發問: 󠀠 "" 󠀠 每次有人分享看書的訣竅,都說:「不要看完整本書」、「挑選有興趣的部分看」。但只要我嘗試這樣做,都會很不舒服: 󠀠 擔心會不會有什麼更深刻的知識我沒吸收、 可能漏掉作者想傳達的地方? 以及,沒看完整本書
Thumbnail
論文到底要怎麼讀?本文介紹論文三步驟,幫助研究生快速理解論文內容。第一步是快速掃描論文結構,第二步是瞭解整個研究的流程圖、證明等細節,第三步是換位思考,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呈現論文內容。透過這種方法可以幫助研究者更全面地理解論文內容。
Thumbnail
論文到底要怎麼讀?本文介紹論文三步驟,幫助研究生快速理解論文內容。第一步是快速掃描論文結構,第二步是瞭解整個研究的流程圖、證明等細節,第三步是換位思考,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呈現論文內容。透過這種方法可以幫助研究者更全面地理解論文內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