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有些孩子是生來折磨父母的,然而,父母要折磨孩子容易多了,可以打,可以揍,可以嘲笑,可以跟孩子說,早知道就別生下你了,或者雙手一攤,放著孩子不管,不給孩子食物和水,孩子就會靜靜地死去。
若你和我一樣,在讀這本小說時產生諸多共鳴,幾度淚目,那我為你感到十分遺憾。小說人物是虛構的,不同角色與父母之間有各自問題,這些情節仍不斷與我自己過去碎片重疊。我以為自己長大了,不會再輕易受到動搖,卻發現要放下並沒有那麼容易。
讀這本小說,心總是隨著劇情進展而揪動。讓我不禁疑惑,自己究竟何時才會從這些陰霾走出來。這是一本可怕的小說,因為作者逼著你面對,逼著你打開心中早已鎖上的曾經。剖析主角心理活動的同時,你也必須剖析自己。
介紹小說內容之前,我想先提作者吳曉樂,她的前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曾改編成電視影集,在社會上引起轟動,許多人心裡都因此大受撼動。她收集了自己擔任家教時期的所見所聞,將孩子們的創傷攤在陽光下。而這些獨立的小故事看起來各不相同,卻與每個人成長過程的陰影相互連結,組成一張巨大的創傷網,很多人都能在其中看見自己的陰影。
十年後,曾經那些備受壓抑的孩子長大了,然而他們依然不快樂,與全新的世代有著幽微而類似的傷痛。於是《那些少女沒有抵達》誕生了,成長為大人的孩子與懵懂青春的新世代相互映照,試圖找出少女沒能羽化成蝶的答案。
少女拒絕羽化為蝶,只願在蛹中寂靜長眠。
一名少女選擇從頂樓墜落,身為班導的吳依光必須找出少女結束生命的原因,一路抽絲剝繭,心中那個17歲的自己也逐漸甦醒,幽幽對她說:「十七歲那年妳也非常想自殺,妳沒有做到,妳的學生做到了……。」
她以為自己活下來了,但她並沒有。
讀完小說,我久久不能平復心情。這樣的心情彷彿餘震,會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重新出現,震盪我平穩的內心,將深埋的事物推出表面,接受光照。
那為什麼少女拒絕繼續前行了呢?因為她們的路不是自己的,她們的熱愛、怨恨、悲痛融合成縱身一躍。子女最極端的復仇方式似乎只有毀掉父母的作品,也就是自己,才能真正對父母造成傷害。
但那一點也不值得不是嗎?
但我完全能理解。從小到大,直至今日,只要受到來自母親的傷害,我便會在腦裡播放自己的死亡與葬禮。明明心痛得流淚,明知一切只是想像,但看見父母因失去我而痛哭的可能性,心中不知為何便能湧上復仇成功的快感。
我以為只有自己這麼可笑,但我似乎不是一個人。
主角吳依光是位老師,卻常在學生問出關於人生的問題時感到惶恐。我完全能同理,雖然身為師者,卻沒有為自己的人生打出滿分的底氣,這樣的大人,真的有資格給出足以影響他人一生的建議嗎?
明明已經長大了,有一部分的自己卻仍活在過去,到現在,我的夢總是會帶我回到國高中時期,似乎有哪些未竟之處,潛意識希望我好好處理。
有人說,都已經長大了,就不應該把心理問題推給原生家庭。但我們真的長大了嗎?再者,所有創傷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為什麼不能咎責?能夠說出這種話的人,成長過程中肯定很幸福吧?
但與妹妹交談過程中,給了我截然不同的觀點。
正是因為意識到自己心裡有傷,所以我們才長大了,不用像孩子一樣期待有父母甚至其他人拯救,而是能自己找出幫手甚至透過各種媒介手段自救。正是因為我們長大了,所以我們已經有能力,讓那些曾經困擾我們的問題得以解決。
即使咎責,傷口依然存在。療傷才是成長後的我們需要直面的課題。
闔上書頁,我不禁思考,少女的終點究竟是何處?國小時期盼著上國中,國中時期盼上高中,高中則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想擠進心目中的理想大學,總以為進入下個階段,就能結束當下的苦痛,殊不知,這樣的苦痛永遠沒有盡頭。
原以為長大就會好了,但長大是什麼呢?17歲的吳依光長大了,卻依然沒有好。
其實根本沒有所謂正確方向,死亡才是這一生的終點。然而負傷前行太過痛苦,我們要做的應該是療傷,放下那些困擾自己的曾經,盡可能輕裝出發,走自己的路。
作者的筆調理性沉靜,將每一對親子之間的問題一一陳列,促使我們從中看見自己。然而她並非只有掀開瘡疤,小說依然對未來以及親子相互理解抱持希望。
「她的愛總是使盡全力,沒有保留,她會用盡方法,確認她愛的人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不要犯下任何錯。」
讀到這裡,我心裡的結似乎有所鬆動。父母的愛是他們的選擇,我們已經足夠成長,不必再選擇一味承受。不用逼自己努力去原諒甚至愛上曾經在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父母,而是選擇放過被這些傷痛折磨許久的自己。
也許人類注定無法相互理解,每一次我們互相說「我理解你的感受」,我們並非再敘述事實,而是在許願。我也終於明白了,生命的獨特也在於,我窮盡一切,也無法理解你,只能接近。
但我想,即使只是相互接近,這種瞬間也能改變一個人,讓一個人回頭,甚至能讓一個人繼續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