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內觀紀錄-十日的神祕經驗(三)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7/20第三天馬拉松靜坐:

    第三天一早有些許涼風,我覺得幸福心滿意足,感謝老天! 反正其他時間我都在禪堂靜坐不擔心。同樣的,每個時段的小盼望撫慰了我,想不到平時這麼稀鬆平常的事務,此時此刻對我顯得是這麼純粹的幸福。這十日中,禁語靜默(甚至眼神儘可能不交流)、不能使用手機任何3C電子產品、沒有紙筆書本、無從得知外面資訊發生任何大事變動,也無從排解...無聊,頂多一個單純教授內觀技巧的老師在某些時段出現,解答在內觀上的技巧疑惑,除了內觀靜坐,平時只有看樹、看鳥、看雲、感覺微風,沒有任何人事物可”攀附、依賴、投射、打發時間、建立關係”…前三日靜坐只單純”觀息”,不是調息,也沒有誦經、沒有儀式、沒有佛像、沒有觀想任何,只剩自己,只有自己的身體、感覺和想法(以及無限的想像力)

      不過第三天是我最無法熬下去的一天,我的胸後背膏肓處某一點的老毛病突然犯疼,越來越痛,晚間甚至痛到跪在床上祈求身體支持我,讓我堅持完成十日內觀。晚間靜坐即使是端坐小椅子,仍痛到彎腰挺不直,忍不住哭了出來,眼淚鼻涕直流的。兩位事務長連忙給我足夠的墊子幫我靠牆,神奇的是我的胸背靠牆挺直後,就彷彿得到撫慰支持,不舒服緩解許多。一挺直的那時刻,腳底連著小腿上來突然隱隱震動起來,我以為地震了!定眼看了一下周遭的人沒有任何反應狀態,覺得疑惑….。靠牆後緩和一些,助理老師又把我叫去面談,我哭噗噗的臉說我這裡背好痛,我挺不起來,老師說『那想要回家去嗎?明日就是傳授內觀日了(哇!感覺像是要傳授甚麼內功內力)』『不,我要留下來完成』(還是略顯可憐的臉),老師應該是看我道心堅定,同意幫我調整靠牆的好位子。回到寢室一樣躺下就一夜好眠,從這天開始,我發現可以在每個夢結束醒來,並清楚記得剛剛做了甚麼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走入我的心理時間
0會員
13內容數
我是諮商心理師,純粹只是想書寫記錄個人的自我探索、觀察、思考,與內在感官的練習。希望更貼近內我,活出真實。 一個十足的內向人自由書寫的向外之旅...
2025/01/28
2024是我近數十年來最動盪的一年。 經歷了20年的工作身分轉換、10年的感情分手、身體各種莫名異樣(蕁麻疹大爆發、膝關節突然無法蹲下、心臟極度不舒服、頭痛眩暈、身體極度疲累...);也第一次進行了十日內觀靜心,和數次好幾小時的動態靜心;充分滿足地休了3個月的假,也順利幸運地找到滿意的新工作新身分
2025/01/28
2024是我近數十年來最動盪的一年。 經歷了20年的工作身分轉換、10年的感情分手、身體各種莫名異樣(蕁麻疹大爆發、膝關節突然無法蹲下、心臟極度不舒服、頭痛眩暈、身體極度疲累...);也第一次進行了十日內觀靜心,和數次好幾小時的動態靜心;充分滿足地休了3個月的假,也順利幸運地找到滿意的新工作新身分
2025/01/28
不知道其他人從靈感或聽講到書寫的細節是怎樣的結構或進行步驟。 今天在閱讀賽斯書時,意識到我為何平時很難在聽講時直接聽打或書寫整理成文字,其實這個情況帶給我某程度的幫助和困擾。先不說科學性知識內容或邏輯思維辯證這種考驗大腦的理解水準,純粹就一般的對話溝通或聽講,細微地發現我常常先感受到的是...
2025/01/28
不知道其他人從靈感或聽講到書寫的細節是怎樣的結構或進行步驟。 今天在閱讀賽斯書時,意識到我為何平時很難在聽講時直接聽打或書寫整理成文字,其實這個情況帶給我某程度的幫助和困擾。先不說科學性知識內容或邏輯思維辯證這種考驗大腦的理解水準,純粹就一般的對話溝通或聽講,細微地發現我常常先感受到的是...
2024/09/15
#感覺回來後內觀的影響還持續在發威中    從觀因寺回到家隔天,整個身體狀況變得莫名的不對勁,心臟跳得很費力、亂跳一通,頭像是沒重心地暈,且加上左手酸麻無力,肩頸和後背痛。撐著身體的不舒服,要把所有經歷記錄下來,完成後趕緊衝了一趟急診,擔心是主動脈剝離或心肌梗塞的現象,還是是梅尼爾氏症? ...
2024/09/15
#感覺回來後內觀的影響還持續在發威中    從觀因寺回到家隔天,整個身體狀況變得莫名的不對勁,心臟跳得很費力、亂跳一通,頭像是沒重心地暈,且加上左手酸麻無力,肩頸和後背痛。撐著身體的不舒服,要把所有經歷記錄下來,完成後趕緊衝了一趟急診,擔心是主動脈剝離或心肌梗塞的現象,還是是梅尼爾氏症? ...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十日內觀Vipassana #DAY9 #個人體驗篇 第九天 我的生理期終於來了! 為何說”終於”? 因為它晚了5、6天 連續幾天的靜坐讓我渾身痠痛不適 再加上月事,身體的狀態不是很好 早上2個小時的靜坐 只坐了30分鐘我就選擇休息了   過程中也有猶豫, 究竟要把這不舒服當
Thumbnail
#十日內觀Vipassana #DAY9 #個人體驗篇 第九天 我的生理期終於來了! 為何說”終於”? 因為它晚了5、6天 連續幾天的靜坐讓我渾身痠痛不適 再加上月事,身體的狀態不是很好 早上2個小時的靜坐 只坐了30分鐘我就選擇休息了   過程中也有猶豫, 究竟要把這不舒服當
Thumbnail
#十日內觀Vipassana #DAY6   #個人體驗篇 前一晚嘗到堅定靜坐的痛苦與美妙後 Day 6,是我十日內觀中最矜持的一天 三次的堅定靜坐,我都拿出無比堅定的決心 動也不動地,一次一次 讓所有出現的感覺流經我的身體。   不知道是7月炎夏? 還是因為需要堅定挺直脊椎的關係
Thumbnail
#十日內觀Vipassana #DAY6   #個人體驗篇 前一晚嘗到堅定靜坐的痛苦與美妙後 Day 6,是我十日內觀中最矜持的一天 三次的堅定靜坐,我都拿出無比堅定的決心 動也不動地,一次一次 讓所有出現的感覺流經我的身體。   不知道是7月炎夏? 還是因為需要堅定挺直脊椎的關係
Thumbnail
#十日內觀Vipassana #DAY5  #個人體驗篇 第五日起,開始要練習「堅決靜坐」。   就是在每日三次的共修1小時的時段裡,在內觀時拿出堅定的決心,保持正坐、不動身體。   作息也回歸平常,不再變動。   這一日, 身體的各個部位,真的很痛。身體感受到的所有痠疼痛苦,我已無法
Thumbnail
#十日內觀Vipassana #DAY5  #個人體驗篇 第五日起,開始要練習「堅決靜坐」。   就是在每日三次的共修1小時的時段裡,在內觀時拿出堅定的決心,保持正坐、不動身體。   作息也回歸平常,不再變動。   這一日, 身體的各個部位,真的很痛。身體感受到的所有痠疼痛苦,我已無法
Thumbnail
內觀法是一種簡單而實用的方法,引領人們獲得內在真正的安詳,過快樂有益的人生。它是透過自我觀察來淨化內心的理性過程。儘管內觀是佛陀教法的核心,但這個方法並不具任何宗派成分,不分各種出身背景,可為所有人接受並運用。
Thumbnail
內觀法是一種簡單而實用的方法,引領人們獲得內在真正的安詳,過快樂有益的人生。它是透過自我觀察來淨化內心的理性過程。儘管內觀是佛陀教法的核心,但這個方法並不具任何宗派成分,不分各種出身背景,可為所有人接受並運用。
Thumbnail
#十日內觀Vipassana #DAY2 內觀中心的床是單人木板床,中心提供了薄床墊。   因我的身形不胖,身體某幾處的骨頭又較為凸出,不論我以什麼姿勢躺,總覺得骨頭一直碰著硬床。   在觀因寺的第一個晚上,不知是還不適應21:30就要睡覺、還是床真的太硬,我翻了大概300個身子,都、還
Thumbnail
#十日內觀Vipassana #DAY2 內觀中心的床是單人木板床,中心提供了薄床墊。   因我的身形不胖,身體某幾處的骨頭又較為凸出,不論我以什麼姿勢躺,總覺得骨頭一直碰著硬床。   在觀因寺的第一個晚上,不知是還不適應21:30就要睡覺、還是床真的太硬,我翻了大概300個身子,都、還
Thumbnail
全職實習結束後,我安排了一趟內觀之旅。為期十天的時間裡,我需要每天打坐10來個小時。 這十天是一個奇妙旅程。我像是進入到《神隱少女》的神秘隧道,跑到一個與俗世無關的地方。 交出了手機、錢包、書籍、筆記本。我只剩下我的身、腦、心,與衣物、鹽洗用品。 因為不能有任何社交(言語或是表情動作),我物理上,
Thumbnail
全職實習結束後,我安排了一趟內觀之旅。為期十天的時間裡,我需要每天打坐10來個小時。 這十天是一個奇妙旅程。我像是進入到《神隱少女》的神秘隧道,跑到一個與俗世無關的地方。 交出了手機、錢包、書籍、筆記本。我只剩下我的身、腦、心,與衣物、鹽洗用品。 因為不能有任何社交(言語或是表情動作),我物理上,
Thumbnail
這十天內觀就像讓心去跑一場馬拉松, 而且還要安安靜靜覺察身心, 不怨天尤人地連跑十天。
Thumbnail
這十天內觀就像讓心去跑一場馬拉松, 而且還要安安靜靜覺察身心, 不怨天尤人地連跑十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