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
含有「有用」共 1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小雜工書店經營日更
2025/08/21
Day129 百工百業,怎樣的人不適合開書店
老實講,大家都能開書店,家裡有兩三百本以上的書,就可出來開二手書店,那怎還會有這題目呢? ...想看更多?
#
書店
#
經營
#
個性
3
8
Sylvia
2025/08/24
1
噗~我看的時候還在疑惑,結果最後飛來一句店長自己就是精準踩中這五點的人😆😆😆
1
野冊小雜工|商科出身的賣書仔
發文者
7 天前
1
Sylvia 大感謝QQ
1
小雜工書店經營日更
2025/08/20
Day128 在閱讀之前,回到你自己
社會上許多包袱,連看個書也會被指指點點,什麼能看、什麼經典、什麼不推、什麼抵制,太累了,看個書而已,想看什麼就看吧。 ...想看更多?
#
書店
#
經營
#
閱讀
4
留言
小豆pika的園地
2024/11/05
【學習】大學覺得讀書沒動力該如何? 6個方法分享
這是一個我在大學的時候的問題,有時候要準備考試、寫報告,覺得提不起勁 然後,在高中以前促進自己讀書動力的方法,在大學之後有些可能便不太適用了,所以就想紀錄一下 下面想先說一下3個認為讀書沒有動力的原因,接下來提出一些讓自己讀書比較有動力的方向
#
讀書
#
課業
#
學習
35
留言
小熊的沙龍
2024/07/20
心內星光: <白紙轉化>/小熊
向日葵的悲歌
#
向日葵
#
悲歌
#
凋零
17
1
林鈴蘭
2024/11/29
喜歡
小熊! 我自己的堂弟也因為糖尿病而失明,腳也截肢,他變得不說話,我也不知道他的心情? 去年我在書上看見有人每天唸阿彌陀佛唸了三年以後眼睛看得見了,我相信宗教書籍不騙人;我跟堂弟說了,他也嘗試唸,不知道你的宗教信仰是什麼? 你也許可以試試看! 我相信阿彌陀佛,我遇到危險時唸阿彌陀佛好幾次都化險為夷,所以你或許可以試試看!
喜歡
Roger學長的沙龍
2024/07/07
聰明VS有用:如何在職場建立正面聲譽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關注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但卻忽略了一個同樣重要的因素:聲譽。在Marshall Goldsmith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Lose It)》一書中,對聲譽這個概念
#
聲譽
#
正向力
#
聰明
8
留言
小豆pika的園地
2023/09/22
學這個有用嗎?有用無用和脈絡
學這個有沒有用的一些思考 在上課之後的一些心得
#
學習
#
人生
#
有用
6
2
林燃(創作小說家)
2023/09/28
1
或許對目前來說是無用的知識,在未來的日子裡會變得有用也不一定喔!就好像…你所提到的哲學,那就是一種抽象的知識,你甚至不會知道它哪一天會去真正的影響你的想法。又或許影響到了,只是你不曾發現罷了!
1
小豆pika
發文者
2023/09/28
1
林燃(創作小說家) 對!很多哲學文章和書,提供思考方式,讓我對於人生目標、意義為何、我是誰等問題,有許多思考,也會影響看事情角度,或行動上的改變。
1
雙眼皮的沙龍
2023/07/31
魔法滿屋(Encanto):你的價值不只是天賦
《魔法滿屋》這部電影的核心主題是 ''You are more than your gift.'' (你比你的天賦還重要)。而今天,我想要藉這部電影跟你們聊聊「自己究竟有沒有『用』」的存在焦慮,以及肯認自我價值的方式。
#
生命教育
#
魔法滿屋
#
天賦
2
留言
傅元罄的沙龍
2022/12/19
少一點掌控,多一點體驗:讀《海德格:其人及其時代》
全幅生命的內容,只有用「生命」親自去體驗,才能領會。
#
生命
#
海德格
#
計畫
19
2
John Hui
2022/12/19
喜歡
''海德格和一些現象學家所做的工作便是:去「看」!深深的回到自己的體驗,再描述自己(及其他人)的各種經驗。在這個過程中,人對重複的、甚至習以為常的事件,卻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近在讀有關現象學的書藉,發覺現象學其實就是在描述一些你我都知道的經驗,但讀起來就是深深吸引著你。閱讀列維納斯也有這種感覺。你這句話,很精準把我的閱讀體驗總結了出來。
喜歡
傅元罄
發文者
2022/12/19
喜歡
其實是的,我這句話是希望能泛指現象學者說的,而不是只在說海德格。但列維納斯目前比較能了解《總體與無限》,關於後期的《別於存在》還未能契悟。另外前幾天耿寧(Iso Kern)先生與學生的爭議,也是現象學界的一件大事,希望能趕緊有個公正的解決。
喜歡
芫品的沙龍
2022/04/24
權力如何塑造我 5:不要做一個沒用的人
我們家確實有過一個真的接近於「沒用」的存在。 我想,那是讓我打從尚未有清楚的自我意識起,就將「人有價值是因為他有用」的認知潛移默化、植入世界觀裡的關鍵因素。 那是小學五年級經歷一場高燒後就一輩子與癲癇共存的三伯。
#
權力
#
原生家庭
#
潛意識
4
留言
支持思考除罪化/OVERTHINKER的沙龍
2021/09/20
旅行「沒有用」,但是那又如何?
而如果出發的動機往往是對世界的好奇心,對碰撞不同生命價值觀的期待,對崩壞自己三觀的渴望,對重塑三觀的盼望,對陌生人生命軌跡的好奇,對野生動物的喜愛,對這世界還有一點人性關懷,對這世界還有一點信念,那麼就會得到更多。
#
旅行
#
有用
#
讀書
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