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投入」帶來的焦慮感,要傳達什麼訊息給我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生命中,你有特別想要完成一件事的經驗嗎?


raw-image


而且那件事並不是短時間可完成,所以在非常想達成目標的意念下,腦神經會接下指令,讓我們有意識的啟動所有專注力,同時搭配無意識的助攻,自然會忽略原本生活中的其它重要事務,讓我們能進入專注狀態,失衡就悄然發生。



分享前幾天和一個大朋友聊天,他說最近因為要完成博士論文而常常處在焦慮中(PHD候真的好會唸書),因此每天的時間都撥給了完成論文這件事上,日夜坐在書桌前苦思如何完成每個階段的進度,那是個非常孤獨的感覺,所以因為太聚焦在這件事情上,導致近期常常思緒混亂,不知道該如何下筆,但又在需要定期完成小目標的時間擠壓下,出現了焦慮和拖延現象,心裡想逃避,腦子又逼迫自己坐在書桌前,卻什麼進度也沒有,而且下一個時間的節點就在下個月了,所以非常焦慮害怕自己無法完成這次的小進度。


接下來進入我的對話過程….


我好奇的問了幾個問題

我:你讀博士班也已經一年多了,這過程中你有任何時候沒完成小目標過嗎?


他:...「沒有」

我:所以依照你的經驗你現在的焦慮根本沒發生過對吧!

他回應:是的!

我繼續好奇的問


我:這是你第一次遇到焦慮的狀況嗎?

他說不是,之前在寫碩士論文時也經歷過,但那個時候找朋友聊聊,或出去玩樂一下,很快就調節好了。


我:什麼原因讓結果不一樣呢?

他:因為,博士論文的難度不一樣,完成的時間更長,所以現在和朋友出去玩,感覺會佔據很多寫論文的時間,在外面時腦子也會被論文綁架,而無法好好和朋友一起聊天,既沒好好休息也沒讓論文有進度,這讓他更焦慮了.


我再問,


那除此之外,生活裡有哪些事,因為論文而被你排擠掉?這些事情是你喜歡,可以讓你產生很大愉快感的?


他想了一下,有兩件事情,

第一是運動,之前他會去公園跑步,每次運動完心情都會很愉快,另一件事情是,他喜歡分享讀完一本書後的書評,也會定期發表在特定的部落格上,這個部落格也已經養了不少粉絲,這件事同樣也停擺了,所以近一年只分享兩篇左右,感覺到有點可惜,那是他很喜歡做的事情。


我好奇的繼續問…


「這兩件事情看來你一個人就能完成,會花你多少時間呢?」


他沈默了一下說,其實做這兩件事情也不會佔據多少時間,跑步30分鐘也行,寫書評只要每週撥出半天就可以了,這兩件事情反而有可能讓生活有更多的想法和撞擊進來,應該會對完成論文有幫助,尤其是運動完後的思緒會特別清楚,也會有更好的發揮。


突然,他苦笑的說著:

想想這一年多來只想趕快完成論文,用腦的時間太多了,按照計畫我要到2026年才能完成論文,這樣下去,不止忽略了好好照顧身體,也忘了好好生活,我的頭髮也愈掉愈多了(他邊說邊摸著他那稀疏的頭頂),感覺這樣太痛苦了,也無法產出好的論文,覺得應該要把這兩件事情繼續安排在生活中,因為這些事情能調節心情,也真的能帶來能量和滿足感。


接著,他還想起前幾天,去參加一個有關書的活動,回來後也產生了很多的思緒和想法,這些是這位PHD候和我對話後的覺察,後續不詳述了....


學習平衡過生活才能走得更長久


投入一件事情,讓自己進入心流是非常好的體驗,然而學習平衡是處在快速變化的年代,儼然是需要刻意提醒自己的事情,這就好比為何我們的身體需要要吃多種食材一樣,需要各種養分滋養各個器官,持續吃一種食物,身體會發出訊號的。

因此回到生活,當我們因為一件事情有焦慮的情緒出來時,其實是腦子對我們發出心裡訊號,要我們覺察something wrong,因為這樣才會停下來反思,發生什麼事了?


「焦慮」是一種擔心未來還沒發生的事情的一種狀態,面對的第一步就是「停下來」,然後問問自己真的需要擔心嗎?如果是過度因為想像,擔心根本還沒發生的事情,這需要和這個想法駁斥一下,問自己「這是真的嗎?」有些擔心也許有可能發生,但轉個念,往解決方法想,試試調整生活次序,找出改變方法,花點時間做做喜歡的事情,其實就會產生不一樣的心境了。

這個對話過程,我也沒做什麼,就是問了幾個好奇的問題,讓這位大朋友覺察到目前他的生活現況,他只需要調整生活中的安排,他就自己找到解決方式了。



我是轉化幸福教練符愛鈴Eva,歡迎找我一對一教練會談,生活的、關係的、情緒的、工作的議題都行,請進入個人網站多認識我.https://portaly.cc/Awareness_Schoo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的覺察管他什麼學派-符愛鈴的沙龍
26會員
70內容數
人生高高低低的成長故事,如果你仔細地窺探,都逃不掉和個人的性格以及家庭成長背景相關聯,透過文字的書寫與紀錄,試著將混亂的劇情整理歸納,將過去該道別的捨去,如果你願意再細細向下探詢,還能覺察每個人生轉彎處的關鍵因素,每個小小的覺察讓我更靠近自己,理解自己,與接納自己,我稱呼它是一個充滿覺察的破蛋旅程!
2024/12/31
歲末的這一天 我想分享前幾天,帶著朋友一起完成一個充滿儀式感的活動——用正向心理學打造2025更好的自己,這個活動真的好有趣,很療癒,還帶有深刻的象徵意義。 第一步是回顧2024 寫下2024年腦海中所有印象中你想寫下的大小事,這些事情不一定是重大成就,也不一定非得與完成
Thumbnail
2024/12/31
歲末的這一天 我想分享前幾天,帶著朋友一起完成一個充滿儀式感的活動——用正向心理學打造2025更好的自己,這個活動真的好有趣,很療癒,還帶有深刻的象徵意義。 第一步是回顧2024 寫下2024年腦海中所有印象中你想寫下的大小事,這些事情不一定是重大成就,也不一定非得與完成
Thumbnail
2024/12/11
為何定義自己是「轉化幸福教練」 說真的,剛開始成為教練時,思考如何定義自己的教練定位,發現當時取得的資訊來自前輩和市場上的印象,人類的尋找答案的慣性是從這些已知的資訊去發想,所以剛開始時也和大部分的教練一樣,定位在自己原本職場上的專長或市場的剛需上,比如「銷售教練」「領導力教練」「
Thumbnail
2024/12/11
為何定義自己是「轉化幸福教練」 說真的,剛開始成為教練時,思考如何定義自己的教練定位,發現當時取得的資訊來自前輩和市場上的印象,人類的尋找答案的慣性是從這些已知的資訊去發想,所以剛開始時也和大部分的教練一樣,定位在自己原本職場上的專長或市場的剛需上,比如「銷售教練」「領導力教練」「
Thumbnail
2024/12/09
教練的工作是在協助客戶轉換視角 今日想分享教練這個角色到底在幹嘛!如果你對教練很陌生一點都不奇怪,雖然教練引進台灣已經十幾年了,但如果你沒有經歷過這個過程,其實真的很難想像! 先簡單說一下,教練的核心工作是透過提問、傾聽與回饋,幫助個案從不同視角審視自己的困境,進而看見自己內在信念,
Thumbnail
2024/12/09
教練的工作是在協助客戶轉換視角 今日想分享教練這個角色到底在幹嘛!如果你對教練很陌生一點都不奇怪,雖然教練引進台灣已經十幾年了,但如果你沒有經歷過這個過程,其實真的很難想像! 先簡單說一下,教練的核心工作是透過提問、傾聽與回饋,幫助個案從不同視角審視自己的困境,進而看見自己內在信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生命中,你有特別想要完成一件事的經驗嗎? 而且那件事並不是短時間可完成,所以在你非常想達成目標下,腦神經就會接下指令,讓我們有意識的啟動所有專注力,同時搭配無意識的狀況下,忽略很多原本生活中的其它事務,讓你能進入專注的狀態。 分享前幾天和一個大朋友聊天,他說最近因為要完成
Thumbnail
生命中,你有特別想要完成一件事的經驗嗎? 而且那件事並不是短時間可完成,所以在你非常想達成目標下,腦神經就會接下指令,讓我們有意識的啟動所有專注力,同時搭配無意識的狀況下,忽略很多原本生活中的其它事務,讓你能進入專注的狀態。 分享前幾天和一個大朋友聊天,他說最近因為要完成
Thumbnail
2023/12/26 (晴) 隨著年紀增長,人在追尋的事物會逐漸變得實際且現實,也許這是出社會之前的一個必經過程吧。
Thumbnail
2023/12/26 (晴) 隨著年紀增長,人在追尋的事物會逐漸變得實際且現實,也許這是出社會之前的一個必經過程吧。
Thumbnail
最近寫論文寫得很撞牆,但不是寫作本身的撞牆,而是自己知道自己的心態快要崩解了的撞牆。 目前正在進行博士論文的收尾,除了必須要完成指導教授要求的publication產出之外,好像就沒有別的了。 沒錯,好像就沒有別的了。認清很多困擾是自己衍生出來的,這件事情真是無比重要。 因為單打獨鬥,累也不知
Thumbnail
最近寫論文寫得很撞牆,但不是寫作本身的撞牆,而是自己知道自己的心態快要崩解了的撞牆。 目前正在進行博士論文的收尾,除了必須要完成指導教授要求的publication產出之外,好像就沒有別的了。 沒錯,好像就沒有別的了。認清很多困擾是自己衍生出來的,這件事情真是無比重要。 因為單打獨鬥,累也不知
Thumbnail
「換工作好累喔,我看看明年年終獎金多少再決定要不要換工作好了…」 「好想學吉他喔,不過感覺要學很久耶,還是之後再看看好了…」 「感覺一生至少要挑戰一次百岳,不過登山好像有危險耶,還是之後再說好了…」 在某個時間點,我們會受到某些目標、夢想激發意志,但卻把它們放在心中,遲遲不敢正視它們,即使內心
Thumbnail
「換工作好累喔,我看看明年年終獎金多少再決定要不要換工作好了…」 「好想學吉他喔,不過感覺要學很久耶,還是之後再看看好了…」 「感覺一生至少要挑戰一次百岳,不過登山好像有危險耶,還是之後再說好了…」 在某個時間點,我們會受到某些目標、夢想激發意志,但卻把它們放在心中,遲遲不敢正視它們,即使內心
Thumbnail
嘿親愛的,你還好嗎? 畢業轉眼已半年,但當時寫論文的焦慮與不安仍記憶猶新。於此也希望用這篇文,陪伴曾經跟我一樣論文波折不斷且時常失眠的你們。於下,會列出五大指引,這些指引並不是教導論文如何寫作,更多的是如何面對焦慮,並學習與寫論的自己共處。此篇文獻給你們,也獻給寫論時那個徬徨無助的自己。 ✾ 選個自
Thumbnail
嘿親愛的,你還好嗎? 畢業轉眼已半年,但當時寫論文的焦慮與不安仍記憶猶新。於此也希望用這篇文,陪伴曾經跟我一樣論文波折不斷且時常失眠的你們。於下,會列出五大指引,這些指引並不是教導論文如何寫作,更多的是如何面對焦慮,並學習與寫論的自己共處。此篇文獻給你們,也獻給寫論時那個徬徨無助的自己。 ✾ 選個自
Thumbnail
抱持著「好事會繼續發生在路上」的信念,轉而投入今天要做的報告,但由於製作這份報告時,我採取的作法是「文本精讀法」對文本中,出現的缺漏(不是文字上的缺漏,而是內容中,對於事件的陳述,過於簡要,而省略細節,出現跳躍式的敘述等)我不想在簡報中,做我的詮釋與補足,於是就如實呈現專書的內容,並加以註記、摘要。
Thumbnail
抱持著「好事會繼續發生在路上」的信念,轉而投入今天要做的報告,但由於製作這份報告時,我採取的作法是「文本精讀法」對文本中,出現的缺漏(不是文字上的缺漏,而是內容中,對於事件的陳述,過於簡要,而省略細節,出現跳躍式的敘述等)我不想在簡報中,做我的詮釋與補足,於是就如實呈現專書的內容,並加以註記、摘要。
Thumbnail
今天在上社會學研究方法的時候,老師引用《好研究怎麼做》對於「研究焦慮」的討論,來給予我們一些鼓勵。作者Robert R. Alford提到,在做研究時,一定會有焦慮的時刻,這是無可避免的[1]。第一種焦慮是針對研究的複雜度還掌握不夠所產生的,例如會覺得文獻讀得不夠多,研究提問不清不楚,不知道該花多少
Thumbnail
今天在上社會學研究方法的時候,老師引用《好研究怎麼做》對於「研究焦慮」的討論,來給予我們一些鼓勵。作者Robert R. Alford提到,在做研究時,一定會有焦慮的時刻,這是無可避免的[1]。第一種焦慮是針對研究的複雜度還掌握不夠所產生的,例如會覺得文獻讀得不夠多,研究提問不清不楚,不知道該花多少
Thumbnail
談談做研究的真實動機和越級打怪會有什麼結果。
Thumbnail
談談做研究的真實動機和越級打怪會有什麼結果。
Thumbnail
或許是論文產出的時間太壓縮了,以至於就算我做了很多的事情,或也許有投入,但根本就沒有時間好好消化這一切,以至於會有一種「好像什麼都沒做」的錯覺。
Thumbnail
或許是論文產出的時間太壓縮了,以至於就算我做了很多的事情,或也許有投入,但根本就沒有時間好好消化這一切,以至於會有一種「好像什麼都沒做」的錯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