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瑪莎.史圖特 博士(Martha Stout Ph D.) 譯者:陳雅汝 讀冊購書連結4%的人毫無良知, 我該怎麼辦? (第2版)
會注意到這本書是我偶然看到一個KOL 林萱分享,覺得這本書光看書名就覺得很有意思。 封底寫著,為避免自己受傷,你必須儘早辨認出他們並遠離!更是吸引我的目光⋯⋯
毫無責任感亦無羞愧感
內在約束(internal restraints),若沒有良心,也就表示這個人無內在約束,無法因羞愧而掙扎,也不會因自身沒有責任感而感到罪惡感或愧疚。
大約有百分之四的人口屬於這樣的人,許多精神衛生方面的專業人士稱這樣的人為『反社會人格疾患』(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常見有戲劇化人格疾患、自戀型人格疾患以及強迫性人格疾患等等。
這樣的人玩的永遠是同一種遊戲,控制別人、害別人心驚膽顫,沒有情感依附或良心,人際意義(interpersonal meaning),只剩下輸贏
七個特徵中至少有三個的話,這個人在臨床上,很可能是反社會人格疾患:
良心主要存在於感情(affect),更為人所知的說法是情感(emotion)
良心是我們所感受到的東西 良心既不是行為,也不是認知
良心讓我們
隨心所欲地公開表達情感,通常壞人長得也不像壞人,他們長得就跟你我一樣
性別心理學家建議,不應該鼓勵女性『保持沈默』,而應該直言不諱,對於男性,也不能鼓勵發生什麼事情都要服從權威
為何有反社會心理偏差?天性和教養都有影響
能不帶感情的下盤棋,在這樣的人心裡,朋友或家人都只是手中的一個棋子罷了
最容易發現的線索 裝可憐
最想要得到別人的同情,並且讓他人覺得對不起我。 因能獲得有良心譴責的人原諒,並可以一犯再犯。
請牢牢記住,一直表現出傷害他人或不良行為,卻又經常裝可憐,爭取你的同情,就是貼在反社會人格者額頭上的警告標誌。
因為非黑即白的二分世界
先弄清楚沒有良心的人本性是什麼? 才想能夠有對付這類人的辦法,唯有先辨識黑暗,才能真正肯定光明的價值,並保護好自己以及自己所愛之人不受到反社會人格的傷害。
利社會行為 互惠利他行為
慶幸的是,在倡導合群的文化,尤其是東亞國家(日本、台灣、中國等),反社會人格疾患盛行率相對來得低。
相較於西方極端強調個人主義和個人控制的文化,有些文化認為宇宙萬物是相互依存,這樣的價值也是良心的基礎,也能找到與他人的聯繫感
良心是深刻而美妙的禮物
愛的能力來自於良心,如果一個人沒有良心,也無法愛人。沒有良心帶來的控制能給一個人短暫的刺激,但控制並不能人一個人幸福,不過愛可以。
良心是獨一無二的
那些有太多良心的共通點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