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寂寞的夜裡提起筆,或許我們才能真正與自己相遇。」
✨導讀:
繼《被討厭的勇氣》後,古賀史健再次透過對話形式,帶領讀者進入內心的探索之旅。在小說的外殼包裹下,有著寫作與人生的實用建議,主角 「章魚次郎」——一個無法融入群體、甚至討厭自己的角色,透過與寄居蟹大叔的對話,找到與自己和解的方法。
當「如何與自己相處」成為現代人最大的難題,寫作,或許能成為穿越寂寞的微光。
🌟書中核心觀點
✔ 孤獨不是敵人,而是與自己對話的契機。
✔ 書寫是一種思考方式。
✔ 每篇日記至少有一位讀者——就是你自己。
✔ 寫作不需要完美,開始就好。

✨心得:
●|為什麼要寫作?——讓語詞水母帶你走出混亂|✏️
我們的腦海中充滿了雜亂的想法,就像一座堆滿未整理文件的房間,越堆越滿,最後甚至無處可放。這些「尚未組成話語的念頭」會佔據我們的心智空間,使我們感到焦慮與混亂。
書中提到「語詞水母」,這是一種將想法轉化為具體語言或文字的方式。當我們寫下來時,那些原本模糊的感受、難以言喻的情緒,便有了形狀,成為可以被理解、消化的內容。
《第二大腦》也是這個概念,將腦內雜亂的思緒轉移到筆記後,才能清空緩存,專注做好手頭上的任務。
📌 啟示:如果你的腦袋總是塞滿無法理清的思緒,試著交給「語詞水母」吧,讓文字幫助你釐清一切。
●|獨處,才能真正與自己對話|✏️
聊天是一種來回交換的過程,話語流動之間,我們總是忙於回應和追逐話題,卻很少停下來真正思考自己的內在。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獨處的時間。當身邊沒有對話對象時,我們才能真正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思緒上,而不是被話題帶著走。
《一個人去住旅館》、一個人旅行,也是讓人喘息、脫離人際束縛的方式。
📌 啟示:如果你總是覺得內心混亂,不妨留點時間給自己,寫下內心的想法,讓思緒安靜下來。
●|你的文字,至少有一個讀者|✏️
許多人害怕寫作,因為覺得「沒有人會讀」,但事實上,每一篇文章至少有一位讀者——那就是寫下它的你自己。
寫日記不是為了讓別人檢視,而是為了讓自己記錄當下、整理思緒。有時候,回頭讀自己寫下的文字,能讓我們更清楚自己的成長軌跡,甚至發現當時沒注意到的細節。
📌 啟示:寫作不需要觀眾,它的價值來自於「讓自己更理解自己」。
●|更多詞彙,才能擁抱更完整的情緒|✏️
當我們的詞彙量不足時,往往難以精確表達自己的感受。書中提到,豐富的詞彙可以使情緒的表達更飽滿生動——如果我們只能用「開心」或「難過」來形容一切,那麼這世界將變得單調許多。
多閱讀、多書寫,能讓我們擁有更精確的語言,幫助自己更細膩地描述內在感受,甚至從中找到安慰與釋放。
📌 啟示:當你感到無法言喻的情緒時,試著去學習新的詞彙,也許它們能幫助你更完整地表達自己。
●|他者化的力量——當你的日記成為「別人的故事」|✏️
當我們陷入困境時,很難保持客觀的視角。然而,書中提到一個有趣的方法:將日記中的自己視為「他者」,這樣能幫助我們更理性地看待問題。
試著用第三人稱的方式書寫:「他今天遇到了一個難題,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樣的距離感,能讓我們更清楚問題的本質,也能幫助我們用不同的角度思考解決方案。
這裡補充一個先前閱讀《挺身而進》有趣的觀點。很多女生在薪資談判和加薪時要為自己發聲處於弱勢,但如果轉為替其他人爭取時就能取得較好的報酬。因此更客觀地看待自己的付出,也能讓我們勇於發聲。
📌 啟示:當你不知如何面對自己的困惑時,試著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為「日記裡的自己」提供建議吧。
●|當日記寫不下去時,怎麼辦?|✏️
有時候,我們會感到「今天沒什麼特別的事情可以寫」,但其實這也是一種值得記錄的感受。書中提供了幾個方法,幫助我們在日記寫不下去時,仍然能夠繼續書寫:
1️⃣ 思考為什麼會覺得「無事可寫」——那些填滿你時間的事情,如玩遊戲、睡午覺,也是一種記錄的素材。
2️⃣ 找一個收件人——把日記當成一封信,寫給一個特定的對象,即使這個對象只是想像中的人或者並不會寄出。
3️⃣ 不用急著有省思或結論——今天發生了什麼,就單純記錄即可,不需要每一次都寫出深刻的感悟。
📌 啟示:沒有「寫不出來」,只有「還沒找到要怎麼寫」。試著用不同的方式開始,就能讓日記繼續下去。
🌙 總結:提起筆,與自己相遇
《在寂寞的夜裡提起筆》 不是一本單純的寫作指南,而是一趟通往自我的探索之旅。它透過章魚次郎與寄居蟹大叔的對話,引導我們思考寫作與思考的關聯,並提醒我們:
📌 孤獨不是敵人,而是與自己對話的契機。 在這個過度連結卻又淺薄的時代,獨處反而能讓我們聽見內心的聲音。
📌 書寫是一種思考方式。 透過文字,我們能將混亂的想法整理成語言,讓內在變得清晰,也能釋放壓力、理解情緒。
📌 每篇日記至少有一位讀者——那就是自己。 不論是否公開,寫作本身就具有價值,因為它幫助我們更理解自己。
📌 寫作不需要完美,開始就好。 當覺得無話可寫時,試著簡單記錄一天的點滴,或將日記當成寫給某人的信,讓文字自然流動。
這本書適合正在尋找自我價值的人,思緒紛亂的人們。如果你曾因孤獨而迷惘,或是因為無法表達內心而感到壓抑,不妨試著提起筆,為自己寫下溫柔的回應。
也將閃亮亮的記憶收藏起來留給明天的自己。

這本書適合新手開始累積素材、撰寫日記,如果期待看到古賀史健更細緻的拆解閱讀與寫作,推薦閱讀《取材、執筆、推敲》。
📖 我是哈斯,每週與你分享一本書! 喜歡這樣的介紹,歡迎關注與紅心支持!📖💡
📢 下週預告:《為什麼他看起來那麼閒,進度卻總是能超前?:第一本「偷懶聖經」,顛覆職場傳統》
💼 每天都在工作,卻開始懷疑:這真的是我要的生活嗎?
💡 真正的高手不會浪費多餘的精力,而是懂得從滿檔的工作中「偷懶」。
🌟衍生閱讀:
1.他者化的力量→陪你讀書 9|替自己出征——《挺身而進》
2.突破天賦迷思→陪你讀書 EP2-14|突破天賦迷思,掌握真正的成功法則! ——《隱性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