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禪修是調御身心的藝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上一次內觀,我才開始覺知到心除了貪瞋之外的習氣、習性反應,或者也可以說是心遇到外境變化時,慣性思考與採取的行動。


例如,當我在堅決靜坐時,頭一天可以完全不動身體,但是,次一日卻怎樣都無法達到。我的心就開始說:我退步了,我好挫折。心產生了退縮,心輪區塊的能量就會跟著向後褪去,肌膜因能量退散而凹陷與緊繃。在下一坐時,人就會開始昏沉。(這感受真的很不舒服,觀察到許多缺乏信心的人,此處的心輪都是凹陷的狀態)


在人生中,我經常有第一次就嘗試成功的經驗,可能是新手的運氣使然,但是,後面遭受挫折時,我就會更加難以承受。認為自己退步了。如果第一次沒有成功,那就不會產生這般挫折的心態。不會有退步的解讀。


助理老師開導說:堅決的靜坐,是一個目標,是要一直往那個方向去。只要不斷往那個目標努力就可以了。而非指一定、非要當下一定要做到。


我想起我2018年第一次去內觀,真的是狠人。堅決的靜坐開始,就真的打死不動。當時的身體比現在好1000倍以上,依舊飽受疼痛,疼痛到第七天,全身舒暢感出現,一直到第十天,才又開始有新的業浮出來。


當我身體因感情的緣故出狀況後,我再次去到內觀,我就發現我無法再達到堅決的靜坐。同時也為了身體變得如此瘀滯特別挫折、沮喪。


一旦曾有過天堂的經驗,再次掉到地獄時,那是加倍的痛苦。更著急想要找回原本的狀態,更挫折於難以快速修復。這些情緒導致的內耗,也使得情況更加糾結難解。


這或許是人性,或許是我的心的習氣,如今看到了,深刻感受到了,也就慢慢能夠自我開導,讓那顆急於求結果的心,安頓在每個當下。


又比方說,近期發現另一個心的習氣。最近要跑步,設立了跑八圈操場的目標。以前八圈是輕鬆簡單可以完成的目標。但是,自從內觀時內臟都被火燒過(註)後,心肺功能就差點廢掉,連跑一圈都覺得喘。


自當時到如今已經過了三年,已經慢慢恢復了心肺的能力,但是跑八圈跟以前比起來,還是稍微吃力。我都會要求自己不要停下來,雖然達成目標,但是內在那股被要求而抗拒的部分,竟也隨之成長膨脹。


於是,用的意志力愈多,產生的相對作用力就愈多。往往隔天或是好幾天都完全找不到跑步的動力,甚至都是抗拒排斥的心理。比起一次達到目標,卻要休息好幾天,不如縮小目標或是再放鬆些,更能夠持之以恆地練習,更容易累積與進步。


佛陀曾開示:緊繃的琴弦易斷,鬆弛的琴弦則彈奏不出美妙的音樂。正是教導中道的處世之道。我不用一次跑完八圈,我可以跑到六圈,稍微休息一下,再跑完最後兩圈。之後隨情況變化,我自然就可以往八圈的目標邁進。


這也許對某些人是簡單又彈性的道理,對自我要求高的人,腦袋容易僵硬而難以變通,完美主義、意志力成為了頑固的習氣,在生命成長中,形成了阻礙。剩下了目標和要求,卻無法覺知到不同的情況,下的藥量就有不同。


再一個例子。上一次內觀到了第七天,我就感覺疲倦不堪,同時也發現自己在抗拒禪修。我稍作休息並觀察身體,發現胸腔周圍都緊緊的,心在抗拒的同時,也會強硬起來,似乎正在抵擋什麼而產生武裝防衛反應。


我跟著胸腔在一起呼吸,慢慢緊繃感消失,心的抗拒感也消融了。於是又可以順暢進入禪修的狀態。這個發現之後可以幫助我從身體著手,讓心理跟著有所變化。正如費登奎斯所提倡的:從身態改變心態。


經過這兩次內觀和平日的身心經驗,我發現禪修可以讓我觀察到心的習氣,從而學習如何調御身心,並進一步掌握這門藝術,擴展延伸到生活的各個層面。學習任何事情,或有目標時,或遇到各種情境時,心的舊習會再出現,而禪修幫助我能夠處在清明的狀態,更容易看見心的習氣。


(註)2021年,我再度回到內觀中心,經歷了七天的火燒經驗,此經驗幫助我改善了呼吸困難的瘀滯現象,我當時寫了一篇文章記錄,稍後會另文補充。


avatar-img
4會員
10內容數
這裡的一切,都是寫給你看的。這是我的禮物,獻給這個世界,獻給生命,獻給你。在茫茫人海中,相遇是難得的緣分,願我的心意透過文字傳達出去。 這裡將分享關於我經歷的一切,包含身心覺察、靜心、內觀、修習佛法的體悟或是對自己觀察的各種發現與寶藏,以及肢體開發的身心觀念與動作細節,各種創作如詩、歌、散文小品、繪畫、攝影等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喬馨身體空間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禪修過程中的掙扎與體悟,強調每一次坐禪都是新的經驗,過去的領悟不應形成執著的障礙。作者分享了面對法執的困擾,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因應這些障礙。文中提到,禪並非可學習的教條,而是一種經驗的流動,修行的目的是移除障礙,達到自在的狀態,珍惜當下的每一次修行。
作者多次嘗試用平等心觀察感受,但是,面對疼痛,還是難以忍受。此次內觀,則是因為一時好奇,而首次體會到什麼是客觀觀察感受。
作者受到林郁婷在奧運中面對各種性別霸凌所展現的態度所啟發,強調放鬆、專注與投入的重要性,除了可以帶領林郁婷獲得世界金牌榮耀,也在內觀禪修的過程中,帶領人們走過妄念的擾動,走向真如自性光明。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內觀課程的心得,詳細描述了作者面對身體健康的執著,並且再次體認佛法是修心,重點不在於出現何種感受,而是如何透過觀察感受來消融心的習氣反應。
本文探討禪修過程中的掙扎與體悟,強調每一次坐禪都是新的經驗,過去的領悟不應形成執著的障礙。作者分享了面對法執的困擾,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因應這些障礙。文中提到,禪並非可學習的教條,而是一種經驗的流動,修行的目的是移除障礙,達到自在的狀態,珍惜當下的每一次修行。
作者多次嘗試用平等心觀察感受,但是,面對疼痛,還是難以忍受。此次內觀,則是因為一時好奇,而首次體會到什麼是客觀觀察感受。
作者受到林郁婷在奧運中面對各種性別霸凌所展現的態度所啟發,強調放鬆、專注與投入的重要性,除了可以帶領林郁婷獲得世界金牌榮耀,也在內觀禪修的過程中,帶領人們走過妄念的擾動,走向真如自性光明。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內觀課程的心得,詳細描述了作者面對身體健康的執著,並且再次體認佛法是修心,重點不在於出現何種感受,而是如何透過觀察感受來消融心的習氣反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不知何時開始 內在常駐某種緊繃的模式 應該是經由長期累積起來的 就連休息時也一樣 但我在 此刻 能做到 在當下有意識地更放鬆 或許挑個純海浪聲一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vImGW1kIwY很專注地讓自己當下 更放鬆  專注到緩慢而微微放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如何透過內在的感覺和靜坐來解決人生迷茫,藉由問號和身體感覺來幫助讀者做出正確的選擇。內容涵蓋靈性、旅遊和自我探索。
這時候的首要工作,是從刺激你的對象那邊,把注意力收回來,注意你自己的呼吸,然後注意自己的心念,那麼你的心馬上會平靜和安定下來。接著再以平常的呼吸,注意自己一呼一吸之間的感覺和感受。你的心情放鬆下來,身體也會隨著放鬆,這時候,人家要你生氣,你也氣不起來了;人家要你反擊,你也不會反擊了。
Thumbnail
透過呼吸將專注力回到自身當下,陪伴安定身體與情緒,重新選擇不被情緒慣性牽著走。當內在平穩後,靈魂便能有一份清晰,透過合適的路徑去連結內在的生命力與深層渴望。對於同個經驗就可能產生新的感受與應對解決之道,同時會對自己有個驚艷感動,彷彿改變成為一個嶄新的人。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人生中的種種業障,並提出了有關學習放下的觀點和具體的過程。通過自我探索的過程,加速認識自己並放下內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訴說了作者在一段時間的沉靜之後對自己內在世界的反思和重新開始的決心。充滿了內省和自我探索的內容。
與自己的潛意識和解是一個需要耐心、反思和持續努力的過程。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步驟,可以幫助你與潛意識和解,提升內在平和和自我理解: 1. 自我反思與冥想 自我反思:花時間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內在情緒和想法。寫日記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來源【Wegner, 2002】。 冥想:冥想是一
Thumbnail
關於冥想課堂上的分享,以及提到對於這個觀唸的深入體驗,並且分享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文章提到了個人在面對感受,念頭和負面情緒時的想法和作法。同時也提到了對於自己成功的欣賞和接納自己失敗的重要性。
Thumbnail
拋開高標準的包袱,接受生活的一切,冥想練習讓你找到喜樂。文章中提及的各種情感需求是我們能夠滿足自己的關鍵。希望、關注、愛等,透過冥想練習,我們應該學會以一種全新、更積極的方式看待生活中所出現的人事物,珍惜每一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不知何時開始 內在常駐某種緊繃的模式 應該是經由長期累積起來的 就連休息時也一樣 但我在 此刻 能做到 在當下有意識地更放鬆 或許挑個純海浪聲一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vImGW1kIwY很專注地讓自己當下 更放鬆  專注到緩慢而微微放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如何透過內在的感覺和靜坐來解決人生迷茫,藉由問號和身體感覺來幫助讀者做出正確的選擇。內容涵蓋靈性、旅遊和自我探索。
這時候的首要工作,是從刺激你的對象那邊,把注意力收回來,注意你自己的呼吸,然後注意自己的心念,那麼你的心馬上會平靜和安定下來。接著再以平常的呼吸,注意自己一呼一吸之間的感覺和感受。你的心情放鬆下來,身體也會隨著放鬆,這時候,人家要你生氣,你也氣不起來了;人家要你反擊,你也不會反擊了。
Thumbnail
透過呼吸將專注力回到自身當下,陪伴安定身體與情緒,重新選擇不被情緒慣性牽著走。當內在平穩後,靈魂便能有一份清晰,透過合適的路徑去連結內在的生命力與深層渴望。對於同個經驗就可能產生新的感受與應對解決之道,同時會對自己有個驚艷感動,彷彿改變成為一個嶄新的人。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人生中的種種業障,並提出了有關學習放下的觀點和具體的過程。通過自我探索的過程,加速認識自己並放下內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訴說了作者在一段時間的沉靜之後對自己內在世界的反思和重新開始的決心。充滿了內省和自我探索的內容。
與自己的潛意識和解是一個需要耐心、反思和持續努力的過程。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步驟,可以幫助你與潛意識和解,提升內在平和和自我理解: 1. 自我反思與冥想 自我反思:花時間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內在情緒和想法。寫日記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來源【Wegner, 2002】。 冥想:冥想是一
Thumbnail
關於冥想課堂上的分享,以及提到對於這個觀唸的深入體驗,並且分享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文章提到了個人在面對感受,念頭和負面情緒時的想法和作法。同時也提到了對於自己成功的欣賞和接納自己失敗的重要性。
Thumbnail
拋開高標準的包袱,接受生活的一切,冥想練習讓你找到喜樂。文章中提及的各種情感需求是我們能夠滿足自己的關鍵。希望、關注、愛等,透過冥想練習,我們應該學會以一種全新、更積極的方式看待生活中所出現的人事物,珍惜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