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33秒的生命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從作品出發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4分33秒的生命〉2023-10-03


  此曲分為三個樂章:第一樂章長度為30秒、第二樂章長度為2分23秒、第三樂章則為1分40秒。


  在實際進行演奏之前,演奏家並不明白地知道它最終會呈現成什麼樣子。即便能預見風聲、咳嗽聲與不耐的竊竊私語,「樂器們」會體現出怎樣的聲音?甚至在發生之後,我們也無法確切定義。


  徹底一點地說,任何的樂曲都是這樣的。任何的樂曲中都會有這些聲音。由於其他樂曲更長,它們蘊含了更多的不確定性與機遇,這使得這4分33秒並不本質地特殊。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如此地擷取並彰顯出了真實世界的這一特徵,指出音樂(與其他藝術)中這不可或缺的特性。


  是這樣的特點要求人們到現場去聆聽音樂、觀看戲劇表演。是這樣的特點讓不同的演奏家得以演奏同一樂曲並呈現出不同的模樣。也是這樣的特點讓藝術性的互動成為一種可能且重要的實踐。



  在我們的時代中,藝術之獨特的「靈」正在消逝。一場被拍攝並上傳到影音平台的行動藝術與高流量網紅的惡作劇影片已經變得難以區分。從旁人的角度來說它們的差距顯然是小的,但甚至是創作者本身,都可能再也無法清晰辨識自己在做的到底是怎樣的事情。


  一個帶有社會意識的劇作家與一群在街頭搬演行動劇的倡議者之間的差異,幾乎成了一種幽微的形上學問題。沒有一種藝術不是行動,也沒有一種流量不體現世人對此事的關注。我們相信即便單口喜劇也需要去避免一些過火的冒犯、即便是戲劇與電影也不能免於受到道德與多元價值的檢視。


  隨著展演的面向愈來愈侵蝕人的社會生活,社會的更多要求也愈來愈介入藝術與展演的領域。於是我們意識到,在漫長的時間流之中,即使是「怎樣的藝術能夠被落實」以及「怎樣的落實能夠被藝術」這般的meta art,指標的主導地位也完全被機遇所佔據。



  所謂的樂器,在這裡就是一個共振的場所。空氣進入到樂器之中、進入到音樂廳、進入到身體。樂曲如何被安排、如何被傳達到樂器的內部,都只賦予了一種具範圍意義與機率意義的可能性。慾望、理念、意識形態、身體感……,種種的驅力在樂器裡面交會,被外在於所謂「個體」的演奏者演奏出來。


  祂不必預先知道落實出來的結果是什麼。「預先」與「結果」這兩個概念在那裡也並不真的具有意義。這短短的4分33秒中,你的自由意志是機遇、也是噪音。雖然無足輕重,卻是使樂曲要能落實所不可或缺的基底。




延伸閱讀:

〈This was a Triumph〉

〈《論重複》讀書會(二):重複的機遇與偶然〉

〈太空歌劇院:AI繪圖與下一個時代的藝術〉

〈「裝飾時間」:當生命被認識為一座巨大的展演廳〉

〈描繪真實:繪畫的探索與觀點表達〉

〈「去人類化」工具不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談姜峯楠〈為什麼人工智慧不會創造藝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4會員
863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序 當第一個音符輕輕落下,整個世界彷彿在那瞬間靜止。是低沉的弦樂,還是高亢的銅管? 音符交織,猶如心跳在生命中跳動。每一個起伏,每一次漸強的旋律,都在訴說著無數的故事。 而隱匿在節奏中的悸動是否能譜成完整的樂章? 在一場永不停止的交響中,是否有某一個音符能穿透時間,回響在每個人的心底?
Thumbnail
序 當第一個音符輕輕落下,整個世界彷彿在那瞬間靜止。是低沉的弦樂,還是高亢的銅管? 音符交織,猶如心跳在生命中跳動。每一個起伏,每一次漸強的旋律,都在訴說著無數的故事。 而隱匿在節奏中的悸動是否能譜成完整的樂章? 在一場永不停止的交響中,是否有某一個音符能穿透時間,回響在每個人的心底?
Thumbnail
  此曲分為三個樂章:第一樂章長度為30秒、第二樂章長度為2分23秒、第三樂章則為1分40秒。在實際進行演奏之前,演奏家並不明白地知道它最終會呈現成什麼樣子。即便能預見風聲、咳嗽聲與不耐的竊竊私語,「樂器們」會體現出怎樣的聲音?甚至在發生之後,我們也無法確切定義。
Thumbnail
  此曲分為三個樂章:第一樂章長度為30秒、第二樂章長度為2分23秒、第三樂章則為1分40秒。在實際進行演奏之前,演奏家並不明白地知道它最終會呈現成什麼樣子。即便能預見風聲、咳嗽聲與不耐的竊竊私語,「樂器們」會體現出怎樣的聲音?甚至在發生之後,我們也無法確切定義。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0Iwu12DAy4第一首是慢歌 屬於 Jazz Ballade 曲名 But Beautiful (藍芽喇叭的時鐘不準喔~我是昨天下午錄音的) 這次中間那段旋律,也是自己寫即興的,不是很純熟,但是勉強還可以堪用😂😂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0Iwu12DAy4第一首是慢歌 屬於 Jazz Ballade 曲名 But Beautiful (藍芽喇叭的時鐘不準喔~我是昨天下午錄音的) 這次中間那段旋律,也是自己寫即興的,不是很純熟,但是勉強還可以堪用😂😂
Thumbnail
建議先開視頻,播放音樂後,再繼續閱讀。 琴鍵下的對談,你聽見什麼? 似真似幻,平靜或失落? 細數著生命中,一幕幕的故事, 以為歷歷在目,卻已往事如煙。 你聽見什麼? 曾為自己的成就喝采; 曾為自己的失意緬懷。 風風雨雨的路途, 盡是雙足粗糙的等待。 你聽見什麼? 暗黑的空間,仍透進一縷陽光, 獨自撫
Thumbnail
建議先開視頻,播放音樂後,再繼續閱讀。 琴鍵下的對談,你聽見什麼? 似真似幻,平靜或失落? 細數著生命中,一幕幕的故事, 以為歷歷在目,卻已往事如煙。 你聽見什麼? 曾為自己的成就喝采; 曾為自己的失意緬懷。 風風雨雨的路途, 盡是雙足粗糙的等待。 你聽見什麼? 暗黑的空間,仍透進一縷陽光, 獨自撫
Thumbnail
from 電子音樂考前突刺班 校長柯智豪 時間沒有標籤,如夢如電,唯有可觀的事件發生,才能標記出時間產生時間感。 這一切的基底依然是物理:牛頓的古典力學,慣性,F=ma,作用力反作用力,由這核心開出各種節奏的奇花。 鼓聲出現的那一瞬間用了力,改變了現狀,然後回到靜默,慣性被破壞後又回到前一個狀態。
Thumbnail
from 電子音樂考前突刺班 校長柯智豪 時間沒有標籤,如夢如電,唯有可觀的事件發生,才能標記出時間產生時間感。 這一切的基底依然是物理:牛頓的古典力學,慣性,F=ma,作用力反作用力,由這核心開出各種節奏的奇花。 鼓聲出現的那一瞬間用了力,改變了現狀,然後回到靜默,慣性被破壞後又回到前一個狀態。
Thumbnail
無論你演奏的聲音有沒有觀眾聆聽、觀眾聽了喜歡或乏味,都請別停止你的4分33秒,時間會證明,一定會有人和你產生共鳴。 作者:李書修 이서수 譯者:謝麗玲 出版:一人出版社 / 2021年12月 ( 初版 )
Thumbnail
無論你演奏的聲音有沒有觀眾聆聽、觀眾聽了喜歡或乏味,都請別停止你的4分33秒,時間會證明,一定會有人和你產生共鳴。 作者:李書修 이서수 譯者:謝麗玲 出版:一人出版社 / 2021年12月 ( 初版 )
Thumbnail
有朋友反應,有些音樂盒的音樂旋律很好聽,但是有些就很快或者缺幾個音。(描述很簡單,但是很模糊~ ) 其實原因很多,今天我就用18音的奇異恩典來做說明,這首音樂有2種版本。  音樂的段落是取決音筒的直徑,18音梳的音筒初速是12~15秒。如果4/4拍的音樂就是8小節的段落;但並不是每首音樂的擷取段落
Thumbnail
有朋友反應,有些音樂盒的音樂旋律很好聽,但是有些就很快或者缺幾個音。(描述很簡單,但是很模糊~ ) 其實原因很多,今天我就用18音的奇異恩典來做說明,這首音樂有2種版本。  音樂的段落是取決音筒的直徑,18音梳的音筒初速是12~15秒。如果4/4拍的音樂就是8小節的段落;但並不是每首音樂的擷取段落
Thumbnail
禪宗怎麼用音樂來詮釋? 著名的前衛音樂家,約翰凱吉(John Cage)在1952年8月29日,發表了他舉世聞名的鋼琴協奏曲《4' 33''》,共有三個樂章。首演在紐約,演奏一開始,演奏家在掌聲中走上舞台,向觀眾致意...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禪宗怎麼用音樂來詮釋? 著名的前衛音樂家,約翰凱吉(John Cage)在1952年8月29日,發表了他舉世聞名的鋼琴協奏曲《4' 33''》,共有三個樂章。首演在紐約,演奏一開始,演奏家在掌聲中走上舞台,向觀眾致意...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複拍子」是一個新的觀念,只要理解它是從什麼拍號演變而來,就能掌握每小節幾拍的律動。而複拍子與單拍子的計算單位不同,因此如何在兩者之間切換計算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複拍子」是一個新的觀念,只要理解它是從什麼拍號演變而來,就能掌握每小節幾拍的律動。而複拍子與單拍子的計算單位不同,因此如何在兩者之間切換計算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有人問說: 『對於剛接觸音樂的人,應該先學習什麼呢?』 的確,音樂這門課是永無止盡的。既然它的範圍這麼廣,我們要從何學起呢?  
Thumbnail
有人問說: 『對於剛接觸音樂的人,應該先學習什麼呢?』 的確,音樂這門課是永無止盡的。既然它的範圍這麼廣,我們要從何學起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