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英文學測31-34 (篇章組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內文


112年的篇章組合跟113年值得對照;值得特別挑出來的重點分別是31題跟33題:

 

        31題:第三段的主題句(Topic sentence)

        33題:後面接”For example”

 

因此,可以先從這兩題下手,從而排除32和34的選項。

 

31


___31___ In the early 1990s [. . .] scientists noticed that synesthetic colors do not change over time.

 

這兩句話顯然圍繞著「時間」這個主題;或說,跟「過去歷史」相關。從這個面向去回推,可以發現只有選項(C)符合:

 

(C) People with synesthesia used to be accused of making their experiences up.

 

另外,也能從句意推敲:

making their experiences up← →however, [. . .] do not change over time.

 

However 連接兩個句子「相反」的情況。

因此,31題選(C)

 

33

 

           33    For example, the flavors [. . .] are [. . .] childhood flavors, such as . . . Also, [. . .] have had early musical training.

 

        從舉例的”childhood (stimuli)”和”early musical training” 的線索,可以推論只有選項(B)有「環境影響」(environmental influences)的內容:

 

        (B) Meanwhil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seem to shape a person’s synesthesia

       

因此,33題選(B)


32 


32題相對容易解答,因為有選項(A)”consistency”跟原句”persistently”的線索。

 

        上句:synesthetic people would persistently give the same answer . . .

        下句:(A) This consistency serves as a proof that . . .

 

        因此,32題選(A)

 

34


        最後,還沒選擇的選項(D)放入34的空格,線索是:

 

        上句: [ . . .] about one to four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下句:(D) Some studies even show that people may all be synesthetic to some degree.

 

兩句話都有「程度」、「人口比例」的語意,符合銜接性的原則。

因此選(D)

 

結論

 

        掌握語句之間的銜接性、通篇文章的連貫性,可以幫助考生答題。

avatar-img
6會員
94內容數
這邊主要分享在其他平台發布過、尚未發表,或只發表在方格子的短篇或長篇故事。 可以留言;回覆頻率不一定。 大學、碩班主修英文系;不定期分享英文學習相關的文章。 編輯頻率不固定。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徐風輕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論題目如何變化,考生應當掌握四個原則:1). 語境 (context)、2). 同義詞/相反詞(lexicon)、3). 文法「一致性」 (agreement)、 4). 配搭詞 (collocation)。理解組題原理能幫助自己更快速解題。
前幾篇文章討論過「閱讀的基本原則」──不外乎,「理解文章旨要」、「理解文章或段落體裁的功能」、「掌握上下文的銜接性與連貫性」、「找到正確的字詞配搭」並注意「文法一致性。 另外一個閱讀時常用的技巧,叫作「字換字。」透過訓練,可以幫助自己跨過生字叢生的文章密林,逐步梳理出文章的脈絡,進而掌握文章旨要。」
寫作練習不一定要從零開始;找到適合的範本,進行適當的改寫,也能幫助自己提升寫作能力
「學測作文佔20分、佔總分相當大的比例,」有志競爭高分的考生不應輕易放棄。只要作法確實且方向正確,按照步驟嚴謹練習,作文的把握度便能提高。
混合題的命題精神應該是鼓勵考生「結合前面所有試題的應答觀念。」這些觀念不外乎:「理解文章旨要」、「理解文章或段落體裁的功能」、「掌握上下文的銜接性與連貫性」、「找到正確的字詞配搭」並注意「文法一致性。」
筆者透過「文章架構」、「銜接性與連貫性,」以及「適當將文句改寫、文意不變」等三個面向,嘗試建構一套適合拿來練習的解題方法。建立穩固的基礎觀念將讓考生,不論是否繼續升學(像準備留學考試,或英外文研究所筆試)、進修、學習興趣、個人能力提升,在英語學習這個領域更加得心應手。
不論題目如何變化,考生應當掌握四個原則:1). 語境 (context)、2). 同義詞/相反詞(lexicon)、3). 文法「一致性」 (agreement)、 4). 配搭詞 (collocation)。理解組題原理能幫助自己更快速解題。
前幾篇文章討論過「閱讀的基本原則」──不外乎,「理解文章旨要」、「理解文章或段落體裁的功能」、「掌握上下文的銜接性與連貫性」、「找到正確的字詞配搭」並注意「文法一致性。 另外一個閱讀時常用的技巧,叫作「字換字。」透過訓練,可以幫助自己跨過生字叢生的文章密林,逐步梳理出文章的脈絡,進而掌握文章旨要。」
寫作練習不一定要從零開始;找到適合的範本,進行適當的改寫,也能幫助自己提升寫作能力
「學測作文佔20分、佔總分相當大的比例,」有志競爭高分的考生不應輕易放棄。只要作法確實且方向正確,按照步驟嚴謹練習,作文的把握度便能提高。
混合題的命題精神應該是鼓勵考生「結合前面所有試題的應答觀念。」這些觀念不外乎:「理解文章旨要」、「理解文章或段落體裁的功能」、「掌握上下文的銜接性與連貫性」、「找到正確的字詞配搭」並注意「文法一致性。」
筆者透過「文章架構」、「銜接性與連貫性,」以及「適當將文句改寫、文意不變」等三個面向,嘗試建構一套適合拿來練習的解題方法。建立穩固的基礎觀念將讓考生,不論是否繼續升學(像準備留學考試,或英外文研究所筆試)、進修、學習興趣、個人能力提升,在英語學習這個領域更加得心應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112年國中教育會考數學科詳解 手寫版,有寫錯或看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在底下留言給我。 感謝!
Thumbnail
手寫版,有寫錯或看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在底下留言給我。 感謝!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113國寫知性題與113會考作文題的題型特徵與寫作策略,希望國中老師可以參酌高中學測國寫知性題,如:議題內容的社會意義、學生寫作應當要設計出來的作文結構、國寫與會考寫作測驗的題型呈現模式等方面。並提出了對國中會考寫作測驗的組織能力和立意能力的培養建議。
Thumbnail
112年地方特考三等財稅行政上榜心得,包括成績、背景、各科準備方式、作息安排、其他參考書籍以及考上後的心得與感謝。
Thumbnail
去年考完英文之後,我寫了一篇《112學測英文:命題團隊想說什麼》,是以我一個學習語言測驗的人是怎麼解讀那一年的學測英文考題的,而今年113學測的五標也剛剛公告了,趁著個時間,我也來聊聊我對今年113學測英文科的題目的想法,也檢視去年命題團隊想說的話,與今年命題團隊想說的話有什麼不同。
Thumbnail
    113學年度統測研訂於113年4月27日及4月28日舉行,很多高三班級黑板都在倒數計時中,愈是靠近應考日,愈是要穩定心情,每天規律複習,每科每天都有進度,穩扎穩打正常作息,視需要做筆記,按部就班逐日備妥上考場當日考前可以翻閱的總複習資料或筆記,於統測應考當日安心順順地完成應試,近兩年因為疫情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112年國中教育會考數學科詳解 手寫版,有寫錯或看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在底下留言給我。 感謝!
Thumbnail
手寫版,有寫錯或看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在底下留言給我。 感謝!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113國寫知性題與113會考作文題的題型特徵與寫作策略,希望國中老師可以參酌高中學測國寫知性題,如:議題內容的社會意義、學生寫作應當要設計出來的作文結構、國寫與會考寫作測驗的題型呈現模式等方面。並提出了對國中會考寫作測驗的組織能力和立意能力的培養建議。
Thumbnail
112年地方特考三等財稅行政上榜心得,包括成績、背景、各科準備方式、作息安排、其他參考書籍以及考上後的心得與感謝。
Thumbnail
去年考完英文之後,我寫了一篇《112學測英文:命題團隊想說什麼》,是以我一個學習語言測驗的人是怎麼解讀那一年的學測英文考題的,而今年113學測的五標也剛剛公告了,趁著個時間,我也來聊聊我對今年113學測英文科的題目的想法,也檢視去年命題團隊想說的話,與今年命題團隊想說的話有什麼不同。
Thumbnail
    113學年度統測研訂於113年4月27日及4月28日舉行,很多高三班級黑板都在倒數計時中,愈是靠近應考日,愈是要穩定心情,每天規律複習,每科每天都有進度,穩扎穩打正常作息,視需要做筆記,按部就班逐日備妥上考場當日考前可以翻閱的總複習資料或筆記,於統測應考當日安心順順地完成應試,近兩年因為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