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開始計較起了自己付出的時間和心血,我才驚覺,原來欠栽培的不是學生,要改變的也不是學校,而是被「成就他人」耽誤許久的自己。
需要喘息,不只是脫下口罩而已
當行政的那些年,老姐年復一年,是學校裡最「菜」的老師,領了主管加給,卻依然是薪水最低的一群。對教育的熱忱越高,事情就堆得越高,起初還覺得自己「年輕有為」,年資雖淺卻可以對校務運作有所洞見。直到越陷越深之後,這才意識到「年輕」是一張鬼牌,大部分的老師老早就把這張鬼牌丟了出去,坐等下莊,在每一回合高喊著「我快要退休了」,就沒他的事了,對他們來說,年輕人真的是厲害,新課綱、課程發展、資訊能力樣樣都好,交給年輕人就好。
老姐終究是太過年輕,30歲以前,初出茅廬、滿腔熱血。扛著行政職,還能自我安慰自己並沒有損失:疫情期間,沒有寒暑假的教職生活不算是一種缺憾,反正疫情把大家都鎖在原地。
那時候與人來往,最討厭別人得知自己是老師之後,拋向我的那一句:真羨慕,有寒暑假。聽起來刺耳,因為我也好想說——真羨慕有寒暑假。疫情解封的那個暑假,也是我終於決定下行政的那個暑假。終於有一次,我可以什麼都不用想,不用想著接下來還有多少會議、多少待辦、多少計畫需要結案。老天爺甚至在任期最後幾天,塞了我兩個颱風假,我連交接都沒辦法做完,休假的額度隨我揮霍,但我還是得披著雨衣走到辦公室,把最後的編班任務圓滿。對,這個組就是有明確旺季,事情無法提早做也無法晚點處理,交給下任的只有幾個連結,連結裡是我用Notion整理的SOP和所有系統的圖文說明,這也是我當初上任時給自己的要求:希望接棒的人不要像我一樣,每件事都得篳路藍縷地摸黑前行。
但我好喜歡這樣的結尾,它象徵著我即將告別這場風雨,揮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毫無成長的宿命,霧裡重生。而第一站,就是宿霧。
一卡皮箱就出發,破除學英語的心魔
很多人問我怎麼知道要去宿霧語言學校,我說:演算法推給我的。30歲對很多台灣人來說是個需要「定下來」的年紀,而我,對某些人來說的確是個適合定下來的樣子。身旁一堆催促我買房、勸告我降低標準去相親結婚的好事者,有一部分的焦慮來自於外在的聲音和內在的聲音並沒有共鳴,但我知道那股焦慮勢必得找方法處理。
我選擇了「宿霧遊學」,原因有三:
- 一個月包吃包住包學費,不須煩惱行程住宿。
- 經濟實惠,一個月總花費約10萬,錢包友善。(2023年出發)
- 程度適配。一對一堂數多,菲律賓老師對A1程度的學習者友善!
這三個原因讓我各方面都安心很多,尤其第3點。在疫情之前,曾有過與友人旅遊美國的經驗,美國大峽谷公路之旅的風景很美,但與人互動感受極差,那次行程我幾乎只能依附同行友人,那次在美國,人們對於「你不會說英文」是無法諒解的;而在菲律賓,他們知道你就是來學英文的,能夠用「簡單的」英文和成年人慢慢對話。這也是讓我破除心魔的第一個關鍵。
行前準備
- 挑學校、找代辦
有名的學校可能早就排到明年去,如果又是在旅遊旺季(寒暑假)可能是一位難求,不同的代辦公司可能會有自己合作的學校清單,你可以先衡量自己的需求,再綜合決定。但一開始就要清楚知道自己的需求很難,往往是在一家一家比較之下才會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所以,就問吧!問問又不用錢~
想當初我做功課做老半天,才開始尋找代辦,誰知挑的度假型學校全都額滿,過程中還有代辦業務推薦碧瑤(在山區,夏天去相對較涼爽,但就是適合斯巴達式閉關念書的那種)的學校,後來想一想還是「自由型」、「宿霧」、「ESL課程」會更適合我,因為我就是要解脫,幹嘛還要逼自己。
後來我給代辦的需求是:「OO/OO~OO/OO」這段時間可以的宿霧學校、雙人或三人床型宿舍!過來人建議:本來期待有室友可以增加對話機會,但實際不然,文化差異、生活習慣變數太大,旅費還在預算內最好直上單人房,一整天行程結束至少還有個私人空間。 - 付訂金、入學通知、學費、簽證
確定好代辦跟學校後,就能進入行政程序。
流程大致是:付訂金、收到入學通知、繳納剩餘款項(扣除訂金後的學費金額、簽證費、跨國手續費) - 訂機票!
語言學校提供的床位,是從開課前的週日晚入住,到課程結束的週六早退房。機票時間可以選在符合住宿的時間,或是自己要想辦法打理其他天的交通和住宿。週日入住的學員,語言學校也有提供接機服務。 - 兌換美金
語言學校內、大型商場、小型匯兌所都能兌換當地貨幣披索。在台灣先換足美金帶過去花用很方便。
再不濟,就是跟語言學校內的同學擋一波。這次過去有個很勇敢的中國女生,她沒搞清楚自己的金融卡沒有開啟國外ATM領款功能就來了,身無分文的情況下,靠著向課程即將結束但披索沒花用完的中國人微信換匯,也是過了好幾個禮拜。畢竟在語言學校包吃包住,如果不怎麼出去外頭玩樂,基本上花不到什麼錢。 - 打包行李
我什麼藥都帶了,就是沒治喉嚨痛的!原以為在熱帶國家,肚子痛會是必經關卡,想不到我肚子好得不得了。一天講7節課,喉嚨壞掉也是剛好。大家記得要帶治喉嚨痛的藥。
如果再打包一次,我覺得必備的法寶絕對有這些: - 藥:頭痛、喉嚨透、肚子痛、暈車藥。
- 手機防水袋(或是你有go pro)
- 解鄉愁良品(這裡的韓國人一定都有海苔、日本人一定都有拌飯香鬆,台灣人太難捉摸了,如果是我肯定是茶)
- 絕對不要帶,我這次也沒帶的東西:吹風機
如果你有習慣的吹風機就隨你,但如果你對這個沒有要求,真的,語言學校提供租借,超級便宜,不需要帶一個吹風機佔位)
口罩佔了超多空間,後來多帶了一個花花提袋,回程時就多一袋能裝伴手禮。
結語:啟程!

Departure, Photo: Zora @ Taiwan (from aircraft window, Jul. 29, 2023)
三十老姐的宿霧新生之旅,此刻啟程。
執筆寫下這段經歷已是2025年的7月,為了書寫將記憶倒轉至2023年7月啟程前,覺得那樣的日子好遙遠,說宿霧遊學是我重啟人生的轉捩點也不為過,因為我終於決定放下一些些重複的責任,為生活設定新的目標。我發現,30歲定下來的焦慮不在於工作穩不穩定、感情穩不穩定,而是心有所向、心有所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