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閱週報-自在的心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前幾天收到了讀者來信,不過不是對過去電子報的提問或是回應,更多的像是一種自身過往經驗的分享。

信中提到他曾經接觸了宗教,也去了道場修接受師長對於教義的教導。其中一個概念是人會有所惡念及造業,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無明」。也就是我們這一生有太多的疑惑與不解,因此在這帶有好奇的心情去接觸世界,卻可能因而也受到了誘惑、產生了執念,

最後才得到了惡果,因此才會需要修行,讓我們自身的本心,不再受到外物所遮蔽。

但意外的是,讀者卻也因為修行而有過一段不是那麼順遂的時期。那段時間每當他產生了貪嗔癡等念頭時,他便會開始想要責備自己為什麼會有這類的想法,要是發了任何脾氣,是否就會被人質疑修行的成效等等,也因為這樣的質疑、疑惑讓他過得並不開心。

這些外物主要來自於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或許是巧合吧,從這個月三號開始,我正在進行21天連續更新的活動。也連載了系列文,主題是黑神話:悟空,這部作品的每一個章節剛好也各自對應到了六根。這六根除了映照著各個妖王所佔有的寶物,至於如何對應就放在粉絲團,但同時這也是呼應著孫悟空的一生執念。甚至還安排了一名老猴,像是幫我們細數著悟空的過往錯誤。

眼見便喜,在東海龍王那看到定海神針便執意納為己有;

耳聽即怒,只因沒自己受到王母娘娘邀請蟠桃宴便憤怒大鬧天宮;

鼻嗅癡愛,嘴上說著自己接受師父教導懂得禮教,卻仍是自視非凡目空一切;

舌嚐必思,總已為自己親手打破過往便不再有所牽掛,但內心卻是始終沒放下過;

身本多憂,要認佛作祖,卻又期待著快意江湖,此生怎可能圓滿。

雖然看似藉由老猴來不斷數落過往的荒唐,但卻也更加感受到了孫悟空是真實的活過,並不會因為虛構人物就如同「聖人」一般難以接近。

而最後一根—「意」。老猴的自我解釋是當身死之後,便會消散於天地之中。但老猴所沒想到的,是孫悟空的「意」被二郎神所保存,並且傳遞給玩家所操控的天命人。這個「意」同時也包含了孫悟空的想法以及誕生到取經完成。又或者可以這麼說,因為他誕生後的大鬧天宮,再接續取經過程經歷的各種劫難,最終則造就出他一生最後的想法。

過往那些不解、好奇甚至是執念,源自於他曾經的「無明」,但也因為有了這些困惑,讓他體驗過許多錯誤,卻要如此才能有所看破,修成所謂的「正果」。​


這也如同來信者在信的後半段提到,他開始發現自己最開始是「要求自己沒有情緒」,但也因為難以做到,反而讓自己的負面情緒有了衍生。重新開始檢視自己的內心,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更多的是開始對自身進行「覺察」,去探究自身的情緒來源以及如何宣洩跟排解。因此過往曾經的質疑、困惑不在,那個困住內心的「枷鎖」逐漸消失,也讓他過得比過去還要快樂。

曾經有位前輩這樣跟我說:

「沒有在誘惑面前,不要說自己是善良的。」

或許比起杜絕一切誘惑,我們所要做的卻是感受這股引誘,只有身在其中我們才可以更加瞭解,自己擁有的罩門、弱點,避免自己一路向下沉淪,也才有機會將其看破,讓我們選擇善良。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茶齋話佑
9會員
88內容數
用一壺茶的時間來述說,讀了書帶來什麼樣的感受,可能一本書拆解開各個要素,也可能是一本書最讓我深有所感的要素;我僅以我的視角去解讀書本,也許你看了那本書會有另一種感受。
茶齋話佑的其他內容
2025/02/24
一位年輕獵人帶著辛苦取得的魔物素材,期待打造新武器,卻因高昂的價格而打擊,展現狩獵世界中金錢與現實的掙扎。與隊友的狩獵冒險中,他展現出獨特的技能與笨拙,最終團隊合作下克服挑戰。最後,荒野調查團招募公告帶來新的希望與冒險。
Thumbnail
2025/02/24
一位年輕獵人帶著辛苦取得的魔物素材,期待打造新武器,卻因高昂的價格而打擊,展現狩獵世界中金錢與現實的掙扎。與隊友的狩獵冒險中,他展現出獨特的技能與笨拙,最終團隊合作下克服挑戰。最後,荒野調查團招募公告帶來新的希望與冒險。
Thumbnail
2025/01/06
愛情電影《愛的噩夢》探討「我願意為你做任何事」這句話背後的複雜情感與現實困境。文章分析片中三位男女主角如何以不同方式詮釋這句話,並揭示其背後隱藏的控制、不平等與自我犧牲。
Thumbnail
2025/01/06
愛情電影《愛的噩夢》探討「我願意為你做任何事」這句話背後的複雜情感與現實困境。文章分析片中三位男女主角如何以不同方式詮釋這句話,並揭示其背後隱藏的控制、不平等與自我犧牲。
Thumbnail
2024/12/23
本文探討動畫中的總集篇背後的意義,尤其是它如何幫助觀眾重溫劇情並提高對角色的記憶。我們也談到了連載動畫的播放方式及其影響,並分享了一些個人經歷與創作課的挑戰,最終反映了對於持續學習與記錄生活的思考。透過這篇文章,讀者將能更深入理解總集篇的功能及其在故事敘述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2/23
本文探討動畫中的總集篇背後的意義,尤其是它如何幫助觀眾重溫劇情並提高對角色的記憶。我們也談到了連載動畫的播放方式及其影響,並分享了一些個人經歷與創作課的挑戰,最終反映了對於持續學習與記錄生活的思考。透過這篇文章,讀者將能更深入理解總集篇的功能及其在故事敘述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一位讀者在修行過程中的經歷,如何面對自身的貪嗔痴等負面情緒,並藉由自我覺察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快樂。透過對六根的思考及《黑神話:悟空》的相關聯結,更深刻地理解修行的意義及克服困惑的重要性,最終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與真實情感。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一位讀者在修行過程中的經歷,如何面對自身的貪嗔痴等負面情緒,並藉由自我覺察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快樂。透過對六根的思考及《黑神話:悟空》的相關聯結,更深刻地理解修行的意義及克服困惑的重要性,最終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與真實情感。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智慧觀察行為與修行的重要性,強調透過禪定與自我反省來克服業障,增進智慧與禮節。引用見壽法師的觀點,指出禪定功德的殊勝,以及如何迴向功德給過去的長輩與冤親債主,提醒讀者修行的根本與心靈的清淨。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智慧觀察行為與修行的重要性,強調透過禪定與自我反省來克服業障,增進智慧與禮節。引用見壽法師的觀點,指出禪定功德的殊勝,以及如何迴向功德給過去的長輩與冤親債主,提醒讀者修行的根本與心靈的清淨。
Thumbnail
修行要能夠每時每刻 洞悉到自己的心靈在發生什麼事情, 並且善於引導自己的心走向正確的方向, 不停地棄暗投明。 學習覺照的第一步, 要先打擊最粗猛的煩惱。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修行要能夠每時每刻 洞悉到自己的心靈在發生什麼事情, 並且善於引導自己的心走向正確的方向, 不停地棄暗投明。 學習覺照的第一步, 要先打擊最粗猛的煩惱。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本文探討禪修過程中的掙扎與體悟,強調每一次坐禪都是新的經驗,過去的領悟不應形成執著的障礙。作者分享了面對法執的困擾,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因應這些障礙。文中提到,禪並非可學習的教條,而是一種經驗的流動,修行的目的是移除障礙,達到自在的狀態,珍惜當下的每一次修行。
Thumbnail
本文探討禪修過程中的掙扎與體悟,強調每一次坐禪都是新的經驗,過去的領悟不應形成執著的障礙。作者分享了面對法執的困擾,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因應這些障礙。文中提到,禪並非可學習的教條,而是一種經驗的流動,修行的目的是移除障礙,達到自在的狀態,珍惜當下的每一次修行。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些日子以來,閱讀高僧大德們的文鈔,也去看他們的成長歷程故事,自己越看越心生慚愧,修行這麼多年也只是修得皮毛功夫罷了。一個人的修行若是得力,一舉一動皆能令人感到歡喜、安定、祥和、清淨。   佛教從不提倡偶像,因為修行是來自於內心自性中的清淨,而非凡事都向外攀求。最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些日子以來,閱讀高僧大德們的文鈔,也去看他們的成長歷程故事,自己越看越心生慚愧,修行這麼多年也只是修得皮毛功夫罷了。一個人的修行若是得力,一舉一動皆能令人感到歡喜、安定、祥和、清淨。   佛教從不提倡偶像,因為修行是來自於內心自性中的清淨,而非凡事都向外攀求。最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在尚未修行、尚未了解因果之前,凡事在乎的都只有自己的感受,直到了解因果後,才懂得不管別人怎麼做是他們的選擇,別人怎麼待我是我的因果,我怎麼待別人是我的修行,修行就是要在人世間修得圓滿。 我的氣血循環不好,在唸誦消除外道願的經文就會特別難受,因為累世的黑氣會湧出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在尚未修行、尚未了解因果之前,凡事在乎的都只有自己的感受,直到了解因果後,才懂得不管別人怎麼做是他們的選擇,別人怎麼待我是我的因果,我怎麼待別人是我的修行,修行就是要在人世間修得圓滿。 我的氣血循環不好,在唸誦消除外道願的經文就會特別難受,因為累世的黑氣會湧出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每當看見我看見這段經文時,內心總是無比的溫暖,能感受到六祖惠能大師的慈悲心、卑下心,祂雖然境界很高深,卻不輕慢任何人,這樣的慈悲心讓人感到很安心、很溫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每當看見我看見這段經文時,內心總是無比的溫暖,能感受到六祖惠能大師的慈悲心、卑下心,祂雖然境界很高深,卻不輕慢任何人,這樣的慈悲心讓人感到很安心、很溫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