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效率」的虛幻癡迷與便於分心的工具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對「效率」的虛幻癡迷與便於分心的工具〉2024-10-14

 

  網路與電子設備提供了我們一種前所未有的方便,但不只是讓我們快速獲取來自遠方的資訊、不只讓我們遠端聯繫與完成各種事情,這些科技產品和伴隨而生的社會狀態,將我們拋擲進一種具有過多可能性噪音的世界。

 

  我們的手機主頁和電腦桌面上有無數我們自己設定的常用捷徑,與其說分心是理所當然,甚至,我們根本就沒有留給自己機會,讓自己有空間靜下心。

 

 

  檢查電子信箱、收發社群訊息、瀏覽社群平台、滑短影音與長影音網站,追劇、解手遊任務、聽音樂、聽廣播、投資、學外語……,有價值與沒價值的、緊急與不緊急的,各式各樣的行為都被平均灑落在小小的手機上面,我們的手語眼睛在做某件事,心緒飄忽不定,因為自己隨時可以按下按鈕,跳進這之中的任何一件事情。

 

  我們以為我們充分利用了零碎的時間,但一回神,我們把所有任務與任務之間的清閒都填滿了。沒有休息、永遠疲憊、原本來得及做的事情根本沒有完成。事倍,功卻不見得有一半。

 

  分心比想像中的還要可怕,那些打斷我們思緒的事物不只佔用了打斷的那段時間,還壓榨了我們放下它們重新回到原有任務的時間。就像那些因為看書不專心而反覆看同一頁(甚至同一句話)的情況,人們的睡眠時間減少、工時增加,效率卻遠比準時下班時來得更差。

 

 

  而一種更糟糕的狀況是,人們甚至沒有發現自己無法專心看書,我們每天在網路上瀏覽大量的文字,彷彿自己有在閱讀。但實際上卻僅僅是在一個又一個的關鍵字間跳躍,好像看了什麼,但想不起來,沒有增進任何理解,卻不知不覺中被種下某些意識形態印象。

 

  只有聳動說法而沒有推論,但沒關係,三人能夠成虎,在網路的時代,輕易就能創造盲信大軍。

 

  每當一件「大事」發生的時候,整個網路都在震動,不停地輸出最新的瑣碎資訊和過度嘈雜的情緒。那些過去需要從隔天的印刷廠透過送報人抵達人們手中的消息,如今不到半小時就成為全世界火爆的社群話題。但這些淺薄的第一時間認識到底對社會、以及對我們自己有什麼助益?還是,就只是徒增焦慮,創造更多只對大資本家與大流量家有用的對立。

 

 

  人們經常說自己沒空,不敢將自己的時間「浪費」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但我們到底為什麼需要那麼快速?到底為什麼需要那麼緊繃?速度與效率的神話具有莫名的魅力,但那種科技的疾速奔馳似乎並不如其看起來的「真實」。

 

  當表面上,人類能夠在更短時間做到更多事情的同時,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是:這個過程是否真的創造了更多的價值?還是,我們只是用更多的力氣在彌補人類逐漸喪失的專注力?來讓這個電子殭屍世界能夠一直擴大並長期延續下去。







延伸閱讀:

〈那些被奪取的時間:前Google員工崔斯坦的反省〉

〈真實世界的「電幕」:短影音與被重塑的認知框架〉

〈關於讀實體書,我想要提倡的原因〉

〈抖音傷仲永:社群短影音時代中的孩子〉

〈簡化與快速的時代:偏見的傳承與高效率娛樂〉

〈News is in the Bin:過剩的、娛樂的、價值隨機的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8會員
936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一)為什麼在這個時代特別需要心念發揮力量? 在無線上網、螢幕無所不在的時代,愈來愈快且愈來愈鉅量的訊息蜂擁而來,平均每人每天花在螢幕前面的時間大約九到十小時,而且一天查看手機大約二百五十次,這還沒有包括我們黏著在串流平台上看影片,每天主動出現在面前我們不得不滑過或按忽略的廣告訊息平均四千到一萬則
Thumbnail
(一)為什麼在這個時代特別需要心念發揮力量? 在無線上網、螢幕無所不在的時代,愈來愈快且愈來愈鉅量的訊息蜂擁而來,平均每人每天花在螢幕前面的時間大約九到十小時,而且一天查看手機大約二百五十次,這還沒有包括我們黏著在串流平台上看影片,每天主動出現在面前我們不得不滑過或按忽略的廣告訊息平均四千到一萬則
Thumbnail
★以手機常用功能的使用習慣,分析隱藏在使用者背後的心理暗示。
Thumbnail
★以手機常用功能的使用習慣,分析隱藏在使用者背後的心理暗示。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   專注到一半總會想要滑滑手機,看一看有什麼訊息或看一下APP的通知,更不用說如果是閒著沒事做的時候,就是一直滑——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新知識和新聞,不管怎麼翻都翻不完,想不成癮真的很難。   可是,我也注意到一件事情。   滑手機這件事情,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   專注到一半總會想要滑滑手機,看一看有什麼訊息或看一下APP的通知,更不用說如果是閒著沒事做的時候,就是一直滑——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新知識和新聞,不管怎麼翻都翻不完,想不成癮真的很難。   可是,我也注意到一件事情。   滑手機這件事情,
Thumbnail
資訊科技的發展令大家無緣無故趨向加快節奏,即使是看影視作品這種消閒娛樂,也會被某種無形力量催促着節省時間、重視效率,不知不覺便產生心理上的緊張⋯⋯
Thumbnail
資訊科技的發展令大家無緣無故趨向加快節奏,即使是看影視作品這種消閒娛樂,也會被某種無形力量催促着節省時間、重視效率,不知不覺便產生心理上的緊張⋯⋯
Thumbnail
早上起床除了關掉鬧鐘,如果ㄧ不注意,就會開始滑手機看訊息、新聞,那些雜訊一下子充斥了整個腦袋,以混亂的思緒開始新的一天,又因為浪費了時間在檢視不重要的資訊,接著只能匆忙刷牙洗臉並準備後續的工作。 不由自主的一直滑著手機,手機正在悄悄控制你的人生。
Thumbnail
早上起床除了關掉鬧鐘,如果ㄧ不注意,就會開始滑手機看訊息、新聞,那些雜訊一下子充斥了整個腦袋,以混亂的思緒開始新的一天,又因為浪費了時間在檢視不重要的資訊,接著只能匆忙刷牙洗臉並準備後續的工作。 不由自主的一直滑著手機,手機正在悄悄控制你的人生。
Thumbnail
大家有留意過自己觀看社群影片的原因嗎? 是什麼吸引著我們盯著手機看一二三個小時?
Thumbnail
大家有留意過自己觀看社群影片的原因嗎? 是什麼吸引著我們盯著手機看一二三個小時?
Thumbnail
碎片化時代,手機已經是我們很難脫離的3c用品,但過度使用手機的造成憂鬱、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文明病,但是要現代人放棄手機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我們該如何正確地使用手機呢? 本書提供了許多使用手機進行閱讀的方法,協助你解放手機真正的功能,是一本輕鬆閱讀,人人都可以上手的好書。
Thumbnail
碎片化時代,手機已經是我們很難脫離的3c用品,但過度使用手機的造成憂鬱、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文明病,但是要現代人放棄手機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我們該如何正確地使用手機呢? 本書提供了許多使用手機進行閱讀的方法,協助你解放手機真正的功能,是一本輕鬆閱讀,人人都可以上手的好書。
Thumbnail
🏵️ 不論大腦或電腦,都只是你的個人助理。 當我們的工作與生活被各種大大小小的螢幕所捕捉,當人們無意識依賴3C產品而存活,當我們每天睡前最後一件事與起床第一件事都是打開手機...我們就陷入無限迴圈,失去了與自己獨處的能力。 我發現自己本身也有資訊超載、科技成癮的現象,所以看到這本書的內容時,內心不
Thumbnail
🏵️ 不論大腦或電腦,都只是你的個人助理。 當我們的工作與生活被各種大大小小的螢幕所捕捉,當人們無意識依賴3C產品而存活,當我們每天睡前最後一件事與起床第一件事都是打開手機...我們就陷入無限迴圈,失去了與自己獨處的能力。 我發現自己本身也有資訊超載、科技成癮的現象,所以看到這本書的內容時,內心不
Thumbnail
科技是生來服務於人,不是人生來服務於科技。問題不是用不用,而是怎麼用。
Thumbnail
科技是生來服務於人,不是人生來服務於科技。問題不是用不用,而是怎麼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