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小學作文課的題目?我印象第一篇練習題是「我長大以後要成為……」,接著就是「我的座右銘」,那時為了要完成作業,我還看了兒童版的偉人傳記,去找尋有什麼很棒的座右銘,可以拿出來寫文章😂。
後來我們從國文課、各種讀物中學習一些古代名人的思想,像是劉禹錫的〈陋室銘〉等,這些文字曾給予我力量,好像有了明確的路標可以追隨。
可是,隨著踏入社會、受到現實洗禮,我對這些所謂的心靈雞湯產生了困惑。曾經相信的價值觀,似乎無法完全契合真實的生活,心理的內耗開始日益加劇。
我們把腦洞打開一下,將心靈雞湯想像成一群朋友,當需要心理支持時,會去尋求它們的幫助。可是,有時這些話語好像只能帶來短暫的啟發,卻不能實際改變現狀。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心理上的混亂反而成為一種無形的壓力源。
思考了一下,我想有幾個原因,導致大家不喜歡雞湯們:
現代的心靈雞湯越來越精簡,成為快文化的產物。它們常以一句標語或簡單的短文呈現,忽略了完整故事背後的脈絡與前提。而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面臨的情境都不盡相同,這些簡化的勵志語錄很難適用於所有人。
我們以前在學習科學的時候,都特別強調,需要在固定的前提(環境),才能做不同變因的操弄,這樣出現的結果,在比較上才有意義。但這樣的概念怎麼放到人生中,就不再被眾人重視了呢?
勵志內容之所以無處不在,我想是因為它們符合了主流社會對「成功」與「幸福」的定義。我們從小被教育「好好讀書才能有好工作」,進入職場後又被告知「要努力,才能快點成家立業」。這些觀點讓大家不自覺地將他人的成功與幸福,等同於自己要努力的目標,忽視了每個人對生活的追求可能不一樣。
另外,不知道是否是生物的本能,我們對於「不一樣目標」的人,包容性特別低,就像是動物會排擠與自己長得不一樣特徵的同類。
很多人愛評論他人的生活選擇,彷彿擁有更高的見識。這種缺乏同理心的評論,往往帶著優越感,卻對實際問題毫無幫助,且他們常妄想著影響他人的決定。
若我們對於這樣的人提出更進一步的問題,例如:你有什麼具體的辦法來解決該問題?多半他們就沒有高見了,最後會發現他們若碰到同樣的問題,也無能為力。
有段時間,我時常聽到某個圈子的朋友們,調侃某些人總是把問題歸咎於他人。這讓我反思自己是否也經常抱怨,尤其是向他們抱怨,不只擔心會成為他們的談資以外,也讓我好像應該要對會抱怨感到羞恥一樣。
後來,我選擇遠離這些帶著上帝視角的圈子,因為他們帶來的情緒價值太低,只會增加壓力。學會在安全空間釋放情緒後,我變得更加自在,也更能面對生活中的困境。
且現在的我如果被這句話攻擊,我也會說:「因為我不是強者,只是個凡人。」我會抱怨,且會抱怨不代表著不會解決問題。
長大的過程就像修行,不總是愉快的,更多時候充滿痛苦。我曾認為名人或企業家的成功之路值得效仿,但後來發現,時代背景、家庭條件和各種際遇的差異,讓我無法複製他們的成功經驗。
面對這些現實,我需要放下對外界評價的執著,專注於自己的內心需求。舉些我反思過的例子:我需要像學者一樣,為了追求真理,從荒漠中闢出一條路嗎?我需要像某些企業主一樣,為了大富大貴,每天工作 16 小時嗎?我需要跟別人一樣,為了符合長輩的期待而結婚生子嗎?好似這些都不是我要的。即使有時會陷入內耗,但現在,我允許自己在思考中徘徊、糾結,因為這是我面對人生挑戰的方式。
我想分享,我一直很喜歡心理學巨擘 Albert Ellis 提出的理情行為治療(REBT),尤其是他提到非理性信念 (Irrational Beliefs)的概念。當我們能夠認清世界的本質,理性且客觀的了解,那別人認為的毒雞湯也不毒了,因為你知道且接受,它可能會在某些人的特定的時刻幫助到他們,而我們也可以選擇這雞湯能不能幫到自己,或哪些部分可以幫到自己。
所以,雖然我提出心靈雞湯的一些缺點,但我還是會去閱讀的,畢竟,我們在生活中總是有迷失方向的時候,偶然的一句話也許能讓我們重新看清前路。以理性客觀的態度去看待,這些金句就像一個個定錨,幫助我們在混沌的時代中持續反思,保持彈性與適應力。
這裡也分享幾句對我自己很有幫助的金句,如果對你也有幫助,那就太好了:
我們之所以不敢求助,是因為驕傲之心作祟,也因為對驕傲有所曲解。
——《我也來做一回貓》
不要一直責怪過去的自己,那時的他很迷茫地站在霧裡。
為什麼當你把手指放進鹽水裡就感到疼痛,而其他人不會有一樣的感受呢?那是因為你的手指有傷口呀。
因為個人的私心,想要一個美美的 IG 牆,所以開啟了一個荒廢很久的帳號,這個帳號會分享我收集的一些句子,可能有勵志的,也可能是文青的,就是做為一些靈感而收集的,如果你喜歡,也可以追蹤喔 👉 IG:xo_niceday_ox。
PS. 這個牆的圖片、影片算是我練習一些工具的結果🤣🤣🤣未來不定期更新,但最近應該會挺密集的更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