妡恬聚餐時候嘆了一大口氣,他最近壓力愈來愈大,問他為什麼,才知道一切都是從一次家族旅遊的提議開始,變調的發展搞得她身心俱疲。
生活的邊界感完全消失,充斥各種越界行為。
「你知道嗎,本來只是5個人的家庭旅遊,最後因為一個揪一個,截至最後人數膨脹到25人,總共四個家庭,我真的嚇壞了。後來我這個建立群組的人變成了主揪兼聯絡人,我的老天鵝!」
每個人對於行程規劃從天數到逛哪些點都有不同意見、吃什麼更是一門大學問,還要配合請假時間,大家都想要盡善盡美,都想要符合自己的時間表,不能太花錢又要每個人有「參與感」。
每次討論轟轟烈烈,有人沒參加卻在群組表達反對的意思,也有人強勢表達「必須」、「一定」的意思,還搬出「我好歹也是上市公司的處長」這類說詞,當然更不乏「你要考量長輩和小朋友的行動,不能只考量自己去安排,太自私了。」滿滿的壓迫感。
不知道大家有類似經驗嗎?對於被指定主辦的忻恬來說,簡直是一場惡夢。
只是這場大規模家族旅遊最後沒有辦成,意見過多太分歧,只好擇期再辦,只是這段「愛與勇氣」的故事只是先畫個休止符。
這個原先成立要用來討論家庭旅遊(後來變成家族旅遊)的群組,並沒有因為舉辦延期而解散,反而成為成員們交流的平台,早安圖、各類新聞連結、曬小孩、好玩好吃的景點分享,偶爾出現政治文圖卡等等。
不過還未結束,周末群組通話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定期的聚會,沒上線開視訊鏡頭露個臉,缺席會被點名不用心,忻恬曾經因為太累了沒事先報備被長輩「提點」一番。
群組逐步轉型為一種攀附比較的平台,講薪資獎金、小孩考了第幾名、OO去哪裡旅遊、買XX股票獲利%等等內容開始佔據版面。忻恬就好幾次被提醒要放小孩出遊照
。
「不會吧!!!」
忻恬心中的吶喊聲來回擺盪,周末的線上聚會逐漸成了妡恬心中莫大的壓力來源,現在只要靠近約定的時間,她的頭就不自覺開始抽痛,最近連胃都不自主抽痛。
(配樂,燈燈燈燈)
「你有什麼計劃、行程都應該跟我們說,有做什麼投資也可以說,大家都是一家人,要懂得分享,而不是藏起來不說,裝神祕是在掩飾你的心虛,不然就是你瞧不起我們,無論是哪一種都是自私的表現。」
《被討厭的勇氣》裡頭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一個概念-「課題分離」。必須區分什麽是別人的課題,什麽是自己的課題,因此必須在心中樹立一條清晰的分界線,而不只是想當個好人。
舉例來說,忻恬最常聽到的一句「為你好」,後續當然是各種「關愛與叮嚀」,仔細想想,那是一種強烈期待照著意思做的起手式。
人與人相處需要一些界線,有了邊際感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誤會,範圍可大可小,但絕不能沒有。
這種交往界線才是恰當的,具有溫度而有安全感的,獨立而又負責任的。
有朋友說:「在台灣壓力很大,親戚要比較、朋友之間要比較、自己家人也會比較,動不動就是收入、感情狀態和婚姻等等,雖然美其名是關心,但連人生規劃、有沒有要生小孩這種個人隱私都成了餐桌上的話題,更困擾的是不說還會被人回一句『裝神祕嗎?』,那種感覺真的很難受,有種窒息感。」
缺少邊界感、探人隱私,「你結婚了嗎」、「你做什麼工作」這類在台灣司空見慣的問題,在歐美領域是聊天時的大忌。
最好的方法是「清楚畫出界線」。因為距離感是絕對的保護,尊重並保持必要邊界感與隱私,讓自己和周遭的人舒適。
真正關心你問題的人,從來不會硬要指出你的問題,接著說了一句「我是為你好」開始指指點點,這在心理學上有霸凌成癮的可能性
;相對地,是在你真的有問題想要討論時,可以溝通、可以帶給你重新思考的空隙。
會的,比例甚至不低,面對刻意關心,「面帶微笑」保持自己的邊界感,因為這些人的關心方式通常只會消耗你的能量。
讓我們記得,保留空間與生活不是自私行為,而是可以用更多的能量去愛著和支持愛我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