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競賽的要求,
這周我參加了環教輔導團教案設計的工作坊,
研習現場的氛圍讓我感到印象深刻。
有別於嚴謹、重邏輯的數學輔導團,
環教輔導團的風格顯得更為浪漫、理想主義,
大家都在討論如何落實SDGs,融入環境教育的課程。
一樣都是推展臺北市國中課程的輔導團,卻有如此大的差異,
讓今年才開始接觸輔導團的我是大開眼界,
開始思考其中的緣由。
和傳統單一、片面及斷裂的教育思維不同,
後現代教育浪潮,強調「多樣性」、「差異性」及「去中心化」。
隨著民主教育的改革開放,越來越多的思潮都能在學校佔有一席之地,
相對的,也就代表「沒有一個人說了算」,
各科不同的老師都有發言的權利,對學校治理也都有相同的影響力。
一本講述霸凌現象的書籍「青鳥」,當中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就是因為有各種不同的學生,所以才需要不同風格的老師。」
我一直認為,我們面對的是各式各樣的青少年,
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興趣與不同的專長,
如果只用以一種「教育」(教材、教法)來教導孩子,
怎麼可能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成功?
怎麼可能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追求自我實現?
但若學校能同時推展各種豐富的議題與課程,
辦理不同的活動與體驗,
就有機會夠滿足這些學生的學習需求,讓每個人都能夠享受學習的樂趣,
甚至,讓每個人都能夠享受成功的滿足。
所以:
英文學不好的孩子,或許在照顧小田園時找到自己的價值;
數學總是算錯的孩子,可能在本土語課程中發掘自己的亮點;
國文遇到挫折的孩子,也可能在國際筆友社獲得求學階段唯一的成就感。
你可能會說:這些學生都是少數。
教育作為現代社會的公共資本,思考的應該是如何將教育的效益最大化,使所有人都受益。
所以,哪怕只有一個人受益,都有其推展的意義。
傳統科目與新興教育皆有其重要價值,
教育者要思考的,不是判斷誰重要、誰不重要,
而是使雙方能夠在校園和平共存,以合作代替競爭,使教育資源能夠充分被使用。
而一切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所有的學生,在國中階段都能夠追求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