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不可取代,但你的離開能不能讓公司『痛』一陣子?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在兩個月就是過年轉職潮了,最近想要轉職的念頭達到了巔峰。


這幾天,我一邊準備著作品案,一邊回想自己做過的專案,不禁感嘆:『我這幾年,為公司創造了好多的價值!從企劃到執行,從提案到驗收,幾乎無所不能了。如果哪天我突然消失了,公司肯定會陷入一片混亂吧?』

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廂情願。當今職場的殘酷現實是,沒有人是無可取代的——你再優秀,公司要換你還不是分分鐘的事。無論資歷、表現多麼優秀,總會有新人才湧現。

什麼叫「不可取代」?老闆用的是「錢」和「崗位」買你的時間和能力,不是買你的人生啊!所以,怎麼樣才能做到「走了也會被懷念」呢?面對這種局面,你能做的,是確保即便自己離開,也會給公司留下深刻的「痛感」。


一、認清自己的價值,不只是「盡職」,而是「無法被忽視」


在職場上,「做得好」只是基本功,「做得超越期待」才厲害!說實在的,光會工作誰不會?但找到自己定位、創造價值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像是台灣的影后桂綸鎂,你說台灣演員那麼多,她為什麼被記住?因為她不僅顏值夠,她那個獨特的「疏離感」風格,一下子就成為她的標籤。換個角度來看,她的戲路也不是一般的「女一號」能取代的。

所以啊,我們在公司裡該問自己:「我有什麼是其他人沒辦法複製的?」或許你可以是那個公司中唯一懂得解決某個特定技術問題的人,或者是能為團隊帶來新思路的創意人。

不管是什麼,當你找到自己的獨特標籤、你的貢獻有著其他人無法輕易取代的價值,別說離開了,即使你請個長假,老闆也會發現:「欸,少了這個人,事情怎麼怪怪的?」


二、成為「唯一的那個」而不是「一堆裡面的那個」


職場競爭激烈,光會點基本技能哪夠呢?要成為團隊裡的「唯一」,就得在專業上大有突破,那些真正出類拔萃的人,都是在某一特定領域的佼佼者。像是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原本並非科班出身,卻憑藉自學和無數次的失敗累積經驗,不斷精進自己的設計。他每一件作品都帶有他獨特的風格和匠心,力求讓每一個建築作品都具有不可取代的「安藤風格」,這也是他屹立不搖的原因。這種「自我進化」才是他走得比別人遠的原因。


你我或許沒辦法擁有像安藤大師那樣的國際舞台,但在自己的崗位上,也能努力精進,成為團隊中的那位「問題解決者」。當團隊裡有問題時,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找你」,而不是別人,那就成功一半啦!老闆再怎麼算計,也捨不得拿掉這張「王牌」。


三、不要輕易滿足「我這樣就好了」,而是「我怎麼樣可以更好」


說真的,「無可取代」這件事,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靠著不斷的自我提升、超越自我。對自己的工作標準要求越高,才能越接近理想中的不可取代性。名廚戈登·拉姆齊(Gordon Ramsay)為人所知的不只是他的料理技巧,還有他對於每道料理的執著。即便是招牌菜色,他也會不斷要求自己改進調整,力求讓每一位客人吃到的都是完美的一餐。這種「我還能更好」的心態,是他在廚藝界長盛不衰的原因。


每次你都超出老闆的預期,他心裡那種「痛感」就越深,越覺得:「沒這個人,我們怎麼辦?」像是韓團(G)I-DLE的田小娟,不僅是團體的隊長,還擔任主要作詞作曲,甚至編舞指導,她的創意和音樂才華讓每一首歌都有她的風格。小娟憑藉自己「不可或缺」的創作和舞台表現,使得團體風格鮮明,演出和代言都備受關注。當少了這樣的人,團體或公司都會覺得再也找不到這麼契合的人來填補空缺,這樣的表現就像老闆留住人才的理想型:如果她不在了,少了她,公司難以找到替代的存在。


我們在公司裡要的是持續進步,不是坐著吃老本。身處職場的我們,若是僅僅「照著規矩來」,頂多讓老闆覺得你是「合格的員工」;但如果能不斷突破自己,每次交出的成品超越主管的期待,就不僅僅是被認可的工作者,老闆會慢慢從「欣賞你」到「無法失去你」。這時你不只是員工,而是真正具備核心價值的人。


四、創造情感連結,讓你成為「公司記憶」的一部分


在現實的職場裡,想要老闆記住你,不是靠當「大哥/大姐」,而是靠你給出的價值。當你的價值遠超出薪水和職位時,離開也能帶著「榮譽勳章」。

所以啊,別急著在公司裡「混日子」,在公司裡,試試看成為那個願意分擔責任、支援同事的人,讓團隊感受到你的存在帶來的安全感、團隊感,甚至有你在的「安心感」。當你離開時,這種「空缺」才會更加明顯,也更加痛苦。


沒有人真的無法被取代,但離開時讓人「覺得好可惜」的你更顯珍貴


我們真正的目標不是讓自己成為「不可取代」,而是當你決定轉身離開時,讓公司為此感到痛惜。當你不僅擁有專業技能,更創造出不可忽視的獨特價值,甚至讓老闆對你的未來抱有期待,那麼,你的職場旅程就不僅僅是「工作」,更是一段值得驕傲的成就。


我是安絲,你最近也有轉職的念頭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絲職場觀察室
0會員
1內容數
分享職場三明治階層會碰到的 職場感悟 l 個人成長 l 愛與自由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最近,一則社會案件引起了廣泛關注:某科技公司技術長因離職事宜與公司負責人發生爭執,最終不幸遇害。這起悲劇令人震驚,也提醒我們,離職牽涉到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情緒。我們沒辦法確認主管在面對離職申請時一定能正面應對, 但我們可以主動管理這個場面, 讓離職過程往正面走。
Thumbnail
最近,一則社會案件引起了廣泛關注:某科技公司技術長因離職事宜與公司負責人發生爭執,最終不幸遇害。這起悲劇令人震驚,也提醒我們,離職牽涉到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情緒。我們沒辦法確認主管在面對離職申請時一定能正面應對, 但我們可以主動管理這個場面, 讓離職過程往正面走。
Thumbnail
​許多高管在公司中漸漸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 你仍待在公司領著薪水,這不是問題。 ​ 若公司開始裁員,你會開始擔心這次是自己。 ​ 風波過了開始煩惱下一次裁員什麼時候會來。 ​ 你怎麼選擇?開始學習,或是繼續祈禱? ​ 不論是公司倒了,或換老闆。 ​ 對於沒技術的你來說,都
Thumbnail
​許多高管在公司中漸漸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 你仍待在公司領著薪水,這不是問題。 ​ 若公司開始裁員,你會開始擔心這次是自己。 ​ 風波過了開始煩惱下一次裁員什麼時候會來。 ​ 你怎麼選擇?開始學習,或是繼續祈禱? ​ 不論是公司倒了,或換老闆。 ​ 對於沒技術的你來說,都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你是否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個一直挺你、疼你的主管突然宣布要離職了。頓時,你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腦海中閃過無數個問題:我該怎麼辦?要不要跟著主管一起走?留下來會不會被新主管排擠?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你是否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個一直挺你、疼你的主管突然宣布要離職了。頓時,你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腦海中閃過無數個問題:我該怎麼辦?要不要跟著主管一起走?留下來會不會被新主管排擠?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消息:某公司的王牌員工突然離職了。這些離職的人往往都是公司裡有能力又優秀的員工,他們的離開總是讓人感到意外和惋惜。為什麼偏偏是這些優秀的人才會被「逼走」呢?讓我們透過小林的故事,一窺這個職場現象背後的真相。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消息:某公司的王牌員工突然離職了。這些離職的人往往都是公司裡有能力又優秀的員工,他們的離開總是讓人感到意外和惋惜。為什麼偏偏是這些優秀的人才會被「逼走」呢?讓我們透過小林的故事,一窺這個職場現象背後的真相。
Thumbnail
出了社會,每個人的職場生涯可能長達30年甚或更久。遇到一個願意信任你、授權給你的老闆,可說是三生有幸。在職場打滾幾年,不少人常會感慨,平時做事認真,為何拚死拚活,加班從不推拖,但是老闆、主管、甚至是同事,都看不見我背後所做的努力?
Thumbnail
出了社會,每個人的職場生涯可能長達30年甚或更久。遇到一個願意信任你、授權給你的老闆,可說是三生有幸。在職場打滾幾年,不少人常會感慨,平時做事認真,為何拚死拚活,加班從不推拖,但是老闆、主管、甚至是同事,都看不見我背後所做的努力?
Thumbnail
每一回工作登出的時候,總會先形式上與部門主管對談,畢竟這是人資流程的一環。除了跑交接文件的清單項目外,離職表單上總有一個空白欄位是詢問離職原因,到底應該據實以告呢,還是維持表面的和氣,這時是往往考驗選擇的智慧。
Thumbnail
每一回工作登出的時候,總會先形式上與部門主管對談,畢竟這是人資流程的一環。除了跑交接文件的清單項目外,離職表單上總有一個空白欄位是詢問離職原因,到底應該據實以告呢,還是維持表面的和氣,這時是往往考驗選擇的智慧。
Thumbnail
裁員,難以面對卻又很難避免的課題...
Thumbnail
裁員,難以面對卻又很難避免的課題...
Thumbnail
沒有員工,何來提高業績? 老闆再拚死拚活,能力也有限, 不培養一群願意一起奮鬥的夥伴, 而是製造一批批死士、奴隸, 一批批壓榨、送死,真的比較好嗎?
Thumbnail
沒有員工,何來提高業績? 老闆再拚死拚活,能力也有限, 不培養一群願意一起奮鬥的夥伴, 而是製造一批批死士、奴隸, 一批批壓榨、送死,真的比較好嗎?
Thumbnail
「職場分手,談得好,不尷尬」是一門學問。當你提出離職時,其實主管/同事可能不那麼在乎你的感受。此刻,你卻氣呼呼,可能只是白工。對我而言,好的同事,縱使離職了,大家可以是朋友。好的主管,可以當一生的指導老師。明明是公司不合理的規定,明明是慣老闆的惡行,為何要忍氣吞聲?心裡鐵定委屈。 【轉職小錦囊】
Thumbnail
「職場分手,談得好,不尷尬」是一門學問。當你提出離職時,其實主管/同事可能不那麼在乎你的感受。此刻,你卻氣呼呼,可能只是白工。對我而言,好的同事,縱使離職了,大家可以是朋友。好的主管,可以當一生的指導老師。明明是公司不合理的規定,明明是慣老闆的惡行,為何要忍氣吞聲?心裡鐵定委屈。 【轉職小錦囊】
Thumbnail
老闆們看這本書,應該會心有戚戚焉,老闆心酸誰人知。 身為員工,非常熟悉在職場上,老闆往往是眾矢之的,曾經有同事說,或許是因為老闆成為了箭靶,反而同事們彼此之間非常團結。正所謂「高處不勝寒」,老闆的高度,剛剛好,有一種孤寂寒冷存在著。
Thumbnail
老闆們看這本書,應該會心有戚戚焉,老闆心酸誰人知。 身為員工,非常熟悉在職場上,老闆往往是眾矢之的,曾經有同事說,或許是因為老闆成為了箭靶,反而同事們彼此之間非常團結。正所謂「高處不勝寒」,老闆的高度,剛剛好,有一種孤寂寒冷存在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