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曾經稱霸一時,號稱「日本第一」,但旋即落入失落的30年。日本商品的優良品質,與日本員工的敬業精神,讓人不盡思考為何會有這樣的現象。在羅振宇的《羅輯思維(商業篇)》一書中,討論了日本企業的治理模式,讓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書中先舉出一個驚人的數據:自 1990 年以來,日本上市公司的收益率普遍低於 5%,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甚至接近於零。這個現象引發了一個有趣的討論:日本的公司究竟是否符合現代企業的定義?
日本企業最獨特的特徵是「相互持股」制度。想像有 12 家公司,每家公司都被其他 11 家公司各持有 5% 的股份,這樣每家公司就有 55% 的股份被友好企業持有。這種結構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取投資報酬,而是為了確保經營的穩定性,防止外部勢力介入公司經營。
這與美國式的公司治理形成鮮明對比。美國企業強調股東至上,通過股票市場進行併購重組,以提升經營效率。相反,日本企業通過相互持股,刻意淡化股東的影響力。再加上終身僱用制,日本企業更像是一個「員工共同體」,而非「股東的賺錢機器」。
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曾說:「企業最重要的使命是保障員工及其家庭的生活,要把員工放在第一位,客戶第二,最後才是股東。」這種觀念在西方企業管理理論中簡直是異端。
為什麼日本會發展出這樣的企業模式?根據《未來的公司》一書的分析,這與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性密切相關。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機器是利潤的主要來源,工人只是可替換的勞動力。但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了電氣化和重工業的發展,複雜的生產系統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
這裡引入了一個重要概念:「人力資產」(Human Asset)。它可以分為兩類:通用型人力資產(如會計、駕駛等技能)和組織專用型人力資產(如特定設備操作、團隊協作模式等)。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的企業,特別需要後者。而日本的企業制度,恰恰最有利於培養和保留這種專用型人力資產。
對於日本企業模式,我認為它呈現了管理哲學中一個永恆的辯證關係。它的優勢在於能夠培養出高度忠誠和專業的員工團隊,確保產品品質和服務水準的穩定性。然而,在這個變革加速的時代,過度強調穩定性可能會削弱企業的創新動力和市場應變能力。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何日本企業在數位化轉型的浪潮中,往往顯得步伐遲緩。
日本企業模式帶給我們的啟示不僅止於企業治理層面,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快速變遷,或許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兼顧穩定與靈活、傳統與創新的新型企業模式。這也是為什麼今日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正在尋求改革,試圖在保留其優良傳統的同時,注入更多適應現代競爭環境所需的動態能力。